上海电影发展的新坐标一一“上海学派”

 上海电影以振兴电影产业、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为目标,全力打造上海电影品牌。作为其一个新坐标,上海电影学派的构建呼之欲出。这一创制研体系对标国际也是上海打造成为卓越城市所必备的文化标识。它承袭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上海电影传统,坚守“现实主义十艺术追索”,开拓新的增长点,在诸多优势合力助推下,必将攀上创作、产业和理论的高峰,让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影坛更放异彩。

上海电影发展的新坐标一一“上海学派”

  如何打响上海电影品牌?上海电影发展的新坐标是什么呢?依笔者之见,上海电影学派(Shanghai film school,简称“上海学派”)正是一个重要的新坐标。

  学派是个完整的创、制、研体系,涵盖美学追求、艺术风格、类型特点和理论主张等,而且涉及技术支撑、人才配备等。纵观世界电影史,学派有国家的,如丹麦学派等;有区域的,如尼日利亚的瑙莱坞等;还有城市的,如孟加拉的加尔各答学派等。它们长期以来已经形成各自特有的风格流派。

  众所周知,上海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原点和重点。上海电影作为最悠久且最具影响力的地域电影乃是整个中国电影根本的根本,若离开了上海电影传统,中国电影可能会无从谈起。中国电影学派是个集合概念,可以上升为“国家理论”,然而构成中国电影的一直是诸多地域的一系列优秀影片、一系列风格流派和一系列理论成果。因此早就存在着诸多学派,如“京派”、“海派”、长春电影学派、重庆电影学派以及“新学院派”等。中国地域十分宽广,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电影市场十分巨大。多学派是完全允许的,它们百花齐放,会使中国民族电影更显多姿多彩。

  现在提出构建上海学派,並非标异立新,也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基于上海电影的基础、特点、优势和潜力而必然为之。上海电影本来就是中国“国族电影”的重要“成员”,上海学派将与其他学派互补反哺,焕发出“通体异彩”。

  上海正在向卓越城市目标奋进,而卓越城市必备的标识之一就是文化品牌。上海电影是上海文化的金字名片。对标国际,许多国家都拥有以城市为基地的电影之都,且不论美国、印度等电影强国,就是一些中小国家亦如此,像意大利罗马的电影城、韩国的釜山等。上海凭其电影实力亦完全能够建构别样的影都和别样的学派。

  那么,上海电影业究竟具有哪些优势呢?

  机制完善 上海市委市府全方位支持扶助上海电影产业,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和市文化发展基金会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扶助电影创作、奖励电影佳作、发展电影产业和培养电影人才。另外,加快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等作为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市场和服务体系为上海电影提供了多渠道融资。

  业绩斐然 按“2018上影之夜”发布的数据,1978年以来,上影厂生产影片522部、电视剧316部;美影厂生产动画片24部、动画系列片60部计1661集;上译厂配录制外国影片986部。上影出品影片获各项奖778次,电影人获奖78次。2018年立项备案283部,完成片86部,35部进入院线上映,累计票房104亿元,上海电影票房占全国国产电影票房27.4%。与票房飙升同时,上海出品的口碑也保持高水准,迄今有14部获得国内外重要电影节的各类奖项,如以上海为创作基地的王小帅执导的《地久天长》捧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青年导演王丽娜的《第一次离别)获该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最佳影片,贾樟柯的《江湖儿女》获中国导演协会2018年度最佳导演等。上影集团摄制的史诗级大片《攀登者》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献礼片公映。

  人才济济 上海以导演、演员为主的电影人不论数量抑或素质上堪称全国之“最”。新中国成立后,导演张骏祥、郑君里、孙瑜、沈浮、桑弧、谢晋、吴贻弓、刘琼、黄蜀芹、张建亚等佳作辈出,风格迴异,蜚声海内外。上影演员更是人见人爱,1961年经周恩来总理提议评选出“新中国22大影星”,赵丹、孙道临、白杨、张瑞芳、王丹凤、上官云珠、秦怡、祝希娟等入选。他们艺德双馨,各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如赵丹的洒脱、白杨的细腻、张瑞芳的泼辣、秦怡的婉约、孙道临的儒雅。另外,上海还有著名编剧柯灵、著名摄影师黄绍芬、美工师韩尚义、作曲家吕其明等。他们创造了上海电影的辉煌,为“上海学派”奠定了基础。

  当下,上海电影界依然人才辈出,导演除了本地的郑大圣等外,还有傅育东、王小帅、贾樟柯等;演员有王景春、廖凡等。相信他们一定会高举起“上海学派”大旗。至于电影人才培养,上海除了学历教育外还有非学历教育如上戏总裁班、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师班等。温哥华电影学院则是以中外合作方式培养一流国际级电影人才。

  理论体系 学派一般由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等构成。上海电影人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探研电影表演和导演技巧,并介绍外国理论,专著与译者都不少,如郑君里的《角色的诞生》等,他后来又与他人合译了《演员自我修养》。新中国成立后张骏祥的《关于电影的表现手段》、陈鲤庭的《电影规范》以及郑君里的《面外音》、赵丹的《银幕形象塑造》、吴贻弓的《灯火阑珊》、谢晋的《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徐昌霖的《蒙太奇与诗的赋比兴》等,都是自己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教科书级的“创作指导手册”,弥足珍贵。上海研究中外电影、特别是上海电影的人才队伍早已形成,今后要全面而深入探讨上海电影美学、艺术、产业、技术及风格流派等课题,发挥智库作用。另外要加快构建上海电影批评体系,开辟更多平台登载专业影评,制定专业的评价标准,不能让一些网上打分或国外获奖来左右电影的审美方向。

  四大品牌 上海拥有齐全的产业链,在制作方面,除了上影厂,还有美影厂、译制片、科教片厂等,它们的作品广受赞誉;技术方面有上海电影技术厂,以及合资的东方梦工厂等;院线方面,除了联合、大光明两大院线外,又增加了艺术电影联盟和戏曲电影联盟。另外,还有车墩影视基地以及许多制片公司、融资与完片担保机构。再借助“1+3+X”的发展布局,上海电影产业链的发展能级将大幅提升。经由如此规模宏大的产业链多年运作,早已哺育出响当当的三大品牌——上影出品、上海美术片和上海译制片。上影厂是全国获国际奖最多的企业。上海译制片水准一流,让全国“译粉”们念念不忘,连原版片的外国明星如高仓健、阿兰·德龙等也赞不绝口。上海电影还有一大品牌,就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其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全球位居前列。去年起,戛纳电影节主动与它建立合作关系。“文创50条”已提出要在若干年内跻身前三名。上述四大品牌是上海电影人几十年孜孜不倦打造出来的,我们理应细心呵护,精心传承,把它们擦得更亮,更加金光熠熠。

  上海电影长期以来深受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熏陶,在整体风格特征上融合了红色元素、江南元素和海派元素。其中,红色元素让上海电影有了深邃的内容,江南元素让上海电影有了雅致的情调,而海派元素则让上海电影有了新潮的品位,从而让上海电影在国内外一直叫好又叫座。

  上海电影的红色元素根直于上世界30年代由左翼文化运动催生的左翼电影。当时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成立,一批左翼文化工作者被派入电影界,成为电影创作和理论批评的骨干力量,同时左翼的电通影片公司又成立,从而大大推动了上海电影乃至整个中国电影的勃发。《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新女性》《神女》《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被誉为“中国银幕的明珠”。上海电影元老蔡楚生执导的《渔光曲》夺得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上获奖。蔡楚生和郑君里合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被推崇为“插在抗战后中国电影发展途程中的指路标”。

  2018年2月,World’s Top Most(全球电影最佳)网站盘点出中国电影十部“神作”,上海的《小城之春》和《马路天使》分别排在第1和第8位。在权威影刊《画面与音响》所邀846名影评人的“影史250部佳片”评选中,《小》居第127位。国外专业人士一直高度评价上海电影,史学家们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曾受到上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影响。

从那时起,上海电影就秉持一个最基本的美学和艺术特征——现实主义。

  上海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是一脉相传的。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认为:“上海这座影都的电影创作理念,即‘现实主义+艺术追索’,一向与贾樟柯、王小帅等为领军人物的‘第六代’导演契合的……在他们初出茅庐时上影便抛出橄榄枝,积极寻求合作……贾樟柯沿袭了法国真实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沿袭了《马路天使》等上海电影的传统,贴近草根生话,关心底层命运,我们必须去支持。”上影集团与他合作拍了近10部电影,口碑和票房均不错。去年以来上海电影与时俱进推出了一些上海题材、上海视角、上海风格的现实主义影视剧,如《春天的马拉松》《大江大河》《大浦东》等,获得全国同行和观众的点赞。

  海派电影如同诲派文化一样,乃是中西电影交流融而成。其中“西”一度主要是美国电影。夏衍说过,“美国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老师。”据前辈们回忆,他们当时在电影院里拿着手电筒和笔记本,一边观摩美国影片一边记下其运镜等技法。而孙瑜、张骏祥等不惜渡洋赴美国专修编、导、摄等课程。即便未出国门的也靠自己的努力,提高创作水平,形成堪与美国名导媲美的艺术风格,如桑弧就享有“中国刘别谦(美国风俗喜剧片导演)之称。后来融入海派电影的还有前苏联学派的充满激情等特色以及法国的“优质电影”、意大利的纪实主义等。

  所谓“上影风格”指上海电影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范式。每一种电影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范式及其生发的风格,如丹麦的“Dogma 95”学派推崇用便携式摄影机、自然光和同期录灯音等,故其作品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风格。

  上海电影长期具有“一统天下”的优势,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走下坡路,在中国影坛风行了半个多世纪的“上影风格”不见踪影。这里有体制不适应、商业探索不足等原因,但挖掘更深层次原因,与上海电影范式和上海电影领军人物谢晋遭到质疑亦不无关系。但是广大业界和学界人士认为:“谢晋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感,他的作品充满强烈的时代感”;“谢晋电影不是好莱坞式的道德神话,而是生活实际的真实写照。”

  进入21世纪,国内外人士都恢复对谢晋电影的高度评价。威尼斯电影节前主席马可·穆勒认为谢晋是“中国经典电影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看了《春苗》称赞它是“好莱坞工业化拍摄技巧和中国故事内容相融合的最杰出电影之一”。还有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如今中国电影又都回归到谢晋模式,如张艺谋的《活着》等,第四五代导演也都回归于此。广大观众也非常喜爱谢晋电影,一项调查显示:18岁以上者有25%选择谢晋为“最欣赏的导演”。

  建构“上海学派”绕不开谢晋,因为他是现实主义美学和艺术的集之大成者,他的作品如《天云山传奇》《舞台姐妹》和《清凉寺钟声》等都有机又完美地糅合着红色电影、江南电影和海派电影的各种风格元素。可以毫不过分地说,谢晋是上海学派和上影风格的标志性大师。个人以为,今后的上海电影仍然要以他和他的作品为范本。

  电影是叙事艺术,现在提倡“讲好故事”。如何讲好,需要有各种叙事类型和技巧方法。谢晋非常善于讲故事,“上影风格”体现在谢晋的叙事模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在叙事和影像的关系上承袭影戏的传统,亦即把‘戏’看做是电影的根本,而‘影’是完成‘戏’的表现手段”;“谢晋吸纳好莱坞的透明性影像风格,一切调度、设计、剪辑首先确保叙事的流畅,强化观众对人物的心理认同和情感投入,从而使叙事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一一“这可以被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情节剧电影”。

回归谢晋模式,注重真实性、戏剧性和煽情性,乃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条捷径,当下中国电影需要好好借鉴之,理论界也要好好总结之。

  “上海学派”的雄起,除了上述种种外,“构建产业新高地、健全完善电影工业体系亦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不断地拓展新领域,让它们成为上海电影新的增长点,继而为上海学派打下更丰厚的基础。关于新的增长点,笔者认为现今有以下两个一一

  其一是“互联网+电影”,这是个大工程。对于上海来说,除了继续发挥互联网在众筹式融资、即时又广泛发行影片等方面的优势,当务之急是与网络业联手打造网络电影。

  另外,要整合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网络影视企业,形成有分工的产业集群,大公司和大导演要作出表率,多拍优质的网络大电影。

  其二是现代戏曲片。“上海学派”同时强调电影的类型化。众所周知,中国类型片的元类型正是戏曲片,由它生发出武侠片和家庭伦理片。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摄制的彩色戏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电影大师卓别林都看得如痴似醉。现在上海文广集团以名导腾俊杰为首的团队运用先进的电影技术,摄制了多部3D全景声戏曲片堪称现代戏曲片,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和《贞观盛事》,3D全景声昆剧电影《景阳钟》,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等。另外,首部4k越剧电影《双飞翼》及3D全景声沪剧电影《雷雨》等也已杀青。它们佳评如潮,获奖连连。

  我国各地戏曲种类不计其数,按照文广集团的做法都可以移植到银幕上,文戏、唱戏、武打戏都可以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而呈现得栩栩如生。

  现代戏曲片是上海电影界对世界电影的一大贡献,为现有的七百多种类型电影武库又增添了“利器”。我们要加大投入,积极推广,让这种新类型片的摄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也成为“上海学派”的一张名片。(严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