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不知道為什麼,從幾年前開始,李玫瑾教授“不打不罵讓孩子服”的育兒指導視頻,總是不定期會出現在家庭群中。

有好多媽媽跟我表達了對該視頻產生的類似煩惱:長輩很喜歡李教授的教育方式,但我看完我覺得就是不舒服。哪裡不舒服我也說不上來。”

為什麼這個視頻會讓人不舒服呢?原因跟李教授的背景有關,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擅長的是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她眼中只有已經犯罪了的,和暫時沒有犯罪的少年。

過去二三十年間,她經常上電視談少年犯罪,而且上的都是央視這種自帶說服力的媒體平臺,從黑頭髮講到白頭髮,確是這個領域的頂級專家。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其實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她,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我提醒一下:大家還記得藥家鑫麼?他是一個音樂專業的大三學生,在駕車撞人後將傷者刺八刀致死後逃逸。李玫瑾教授在電視上點評該案時稱,藥家鑫之所以在瞬間完成連扎8刀的動作和他長期的鋼琴訓練有關,屬激情殺人。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都想起來了吧?對,當年給大家科普“激情殺人”的,就是李玫瑾教授。

談少年犯本來談得好好的,可後來她意識到,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所以開始向青少年甚至幼兒教育等領域伸手,她最近還上電視,旗幟鮮明地建議家長教孩子在面對同伴衝突時“打回去”,無數人叫好。

她其實正在做的是減少少年犯。

怎麼處理潛在少年犯呢?必須及早控制,及早管制,及時塑形——才能獲得一個乖巧順從不違逆大人意願,不隨便自殺的孩子。這也許是為什麼她會毫無根據地強調,“3歲前要剋制任性”,“12歲前要進行性格訓練和教育”。

聊到這裡,就是一些家長有分歧的地方了。也許一些人口頭不會承認,但他們育兒的最終目的的的確確是要求孩子“乖巧順從不違逆”,所以看完李教授的育兒視頻會從心裡覺得:

對,孩子就是要這麼管管,看看現在就已經會要挾人了,再不管以後真是會無法無天了。

包括我媽。在她把這個視頻發到家人群,並讓我好好學李教授的育兒方法時,我真的差點想罵髒話,連我媽都被誤導了……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我想我必須要把這個視頻好好看一遍,好好分析一遍,不管耗時多久。我受夠這個似是而非,充滿誤導的視頻了!

————太長不看版————

李教授被流傳最廣的育兒視頻,有點相當於育兒偏方。先繪製美好宏大的目標,比如讓孩子不再任性,然後簡化操作,宣稱實用,比如她宣稱三到五歲,做一次訓練就能達到剋制任性的目的。

掌握秘訣,輕鬆育兒,哪怕毫無邏輯和根據也沒關係,這樣的方法論很容易被推薦。就像教人用毛巾綁腿可以退燒,日常吃點啥就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都一個套路

在該視頻中,李教授常將成人和孩子的需求直接對立,將“家長權威”放到至高無上的位置,一切以家長的判斷意見為轉移,孩子的自主力和話語權為零,他們基本沒有表達的權力

只有在講到“防止壓抑”這一環的時候,李教授提到了鼓勵孩子跟家長表達,但是!作為家長,面對孩子三次的要求,只能滿足一次。

為什麼是三次只能滿足一次?

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李教授介紹關鍵是讓孩子知道,跟家長提訴求有用,又不是時時有用。這是讓孩子表達嗎?這還是回到了絕對權威。

在所有的指導中,李教授主要是認為,只要孩子從小學會不違背父母的意願,並把這種“聽話”的印象內化到性格里,那麼長大才可能順從家長的想法。她打過比喻,說孩子就像狗,小狗咬人訓起來方便,大了就不好訓了。

但孩子跟狗能比嗎?我們養孩子的目標真是聽話就行嗎?說白了,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連接,而非斷裂。但當孩子哭鬧崩潰到額頭都撞床腳了,哪個家長能置之不理?李教授能。當孩子的哭鬧稍稍停下來,誰忍心講一句“還哭嗎?要哭接著哭”?李教授也能。

這究竟是在維繫親子連接,還是在親手割裂?

誰不希望孩子發自真心的在意家長、喜歡家長、尊重家長,但人和人相處就像鏡子,親子相處也不例外,

當你對孩子失去在意、毫無尊重,你怎麼讓孩子憑空學到這些又回頭滋養你?

總的來講,李教授的理想育兒過程和結果,不是彼此尊重、相連的親子關係,而是不打不鬧就可以讓孩子低眉順眼,成為被摁滅任何自主意識的奴隸,父母則是假裝慈祥、虛假接納的奴隸主。

按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孩子從父母對自己的策略中,能學會壓制、學會不講道理、學會順從,學會隱藏自己的想法,學會屈從於權威,也許還能學會不犯罪……

就是沒辦法成為一個跟父母有良好親子關係的人。

————下文非常長————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李教授流傳最廣的育兒理念,並不出於近期。只看頭髮顏色,也起碼該往前數近二十年了,所以真不好說李教授現在是否還持有這些理念。

但不管她現在的觀點如何,該視頻被傳播得很廣,影響範圍很大是事實。既然有可能造成誤區,還是應該有人指出的——所以我得強調,這系列點評只針對具體育兒觀點, 不針對教授本人。

我把視頻都截下來了,我會一點一點分析視頻中李教授倡導的【剋制任性,防止壓抑,學會控制,學會忍耐,防止自私,經歷挫折】6詞方針。

PS:所有圖片均截自李教授的講座視頻。


0.為什麼要訓練?

李教授認為孩子小時候跟你鬧,大不了在地上打滾,這是父母可以承受並無視的;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等12歲鬧起來,比如孩子要去網吧,你不讓去,這時候孩子翅膀硬了,反抗起來就不開玩笑了——要麼離家出走,要麼自殺。這時候後果就很嚴重了。

自殺二字觸動了每一個父母的心,李教授甚至說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是,父母的愛沒有限制。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在教授眼中,孩子似乎一定是“作妖體質”。不是小時候鬧就是長大了鬧,總而言之一定會鬧。

然而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清楚,家長是願意傾聽自己的人,對自己總嘗試著理解,不隨意評價,給足夠的支持,是孩子實實在在永遠的靠山和安全港灣,溝通渠道是暢通的,那他鬧來作甚?當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遇到想要而得不到的東西時,他還會鬧或者自殺嗎?

都不會。他們會找靠山和安全港灣求助。

有些人說了,我孩子根本拒絕溝通。這要問問你之前是怎麼跟孩子交往的。這注定了孩子是“坦然交流”,還是 “以鬧分配”。關鍵在,親子之間是否存在良好、穩固的連接。

什麼是親子連接?以前我們說的親子關係比較虛,不太好想象,而親子連接就具象多了,這頭牽著你,那頭牽著孩子,兩方都受到影響,都彼此關聯。

良好、穩固的親子連接意味著,父母會在意孩子的真實感受。比如不會認為孩子的哭鬧是“有目的性”,需要被訓練,

而會理解孩子正處於情緒風暴,也許需要成人的幫助。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像孩子犯困時的暴風哭鬧,如果成人能理解原因,那麼自然充滿憐愛,而不至於心生暴怒;而孩子也在意父母的感受,當一些不合適的行為會讓父母傷心難過,他們也許會因為不想損害這連接而自己多考慮考慮。

而李教授判斷,孩子哭鬧三歲以後就有目的了,

從小我就會讓你知道,我冷血我無情我絕不會受到你哭鬧的脅迫。


1.剋制任性?& 2.防止壓抑?

李教授提出的剋制任性的訓練在我看來很殘忍。她說如果孩子在商店鬧起來,你直接扛走回家,然後把孩子放臥室裡。門一關,一對一,拿個板凳坐在孩子跟前看著。在另一個講座裡,李教授說得更加令人毛骨悚然,說是要“笑眯眯看著”。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她很會提煉,提出這時候四個“不要”——不要打不要罵,不要說教不要走開。他這是鬧給你看的呀,你一定得看,彷彿這是孩子的一場好戲。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孩子今天這事兒不行就是不行”,也不用聽他說,只告訴他“你鬧吧”,只讓他哭個筋疲力盡,磕了腦袋也沒事,問他“疼不疼?不疼接著磕”,這就是一場賭局,

家長冷冷賭這孩子敢不敢會不會繼續傷害自己。

哭到這,李教授說“孩子哭到那程度,挺難受的。給點愛,拿熱水給擦把臉”。哪裡是給點愛啊,我還以為是給點飼料。給完還擔心孩子以為自己“回心轉意”,還必須補一刀插準心臟——“還哭嗎?要哭接著哭。”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教授很滿意的說,你看你沒有不文明,沒有打罵孩子,只是告訴孩子我不心疼我也不讓步,你隨便鬧。只一次孩子就知道,以後鬧是沒有用了。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確實家長還真沒動手,只是孩子遭受了這一切,能有什麼感受?“我這是親生的嗎?”且,這不是冷暴力,還有什麼是冷暴力?

這就是教授說的剋制任性訓練。我們假設李教授是你媽,你跟她的關係能好嗎?這養育者從頭到尾都沒有給孩子哪怕一絲毫的幫助,去度過情緒難關,甚至當孩子哭累了,還得撂句狠話:“要哭接著哭”。

她愛不愛你,就視乎你聽不聽話;對你是否冷酷,只完全建立在你是否能服從她的意願的基礎上。

緊接著,教授談了第二點,防止壓抑。

剛給孩子造成這麼大壓抑,又要怎麼防止壓抑呢?她要求孩子好好說,不管孩子怎麼說,說完之後,按3次只准許1次的頻率來滿足孩子。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至於為什麼是3比1,不是4比1,不是其他比例,估計她自己都不清楚,她講的太多話無法溯源,也許是個人偏好?

她並不在意這三次孩子交流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是否真的有理,更在意的是父母的權威有沒有被維護好,比如囑咐“不要每次都給”,這一來,“以後你說不行的事她就不鬧了”,“這樣青春期關係就好處了 ”。

是啊,那是真“好處”。第一,孩子跟家長提需求幹啥?反正無論合理與否,這種隨機的態度已經讓人失去基本信任。真有需求不找家長怎麼辦?自己想辦法吧,別讓父母發現就成,比如玩具不買?偷唄。

第二,誰說青春期一定是叛逆的?竇靖童從來沒叛逆過,因為家人從來有商有量。一個不注重建立良好溝通機制的家庭,什麼年齡都可以是叛逆期。

有網友評論:只要把家長替換成獄警,孩子替換成犯人,所有辦法完全成立。多文明的看守呀!

此外,談怎麼“剋制任性”,這裡的任性就類似人們說“上火了怎麼辦”一樣。“上火”包括的內容包羅萬象,嘴角長泡、便秘、口臭、有眼屎、咳嗽、發燒、有黃痰……究竟是哪種?

任性在李教授嘴裡也只不過是一個形容詞,我想,起床氣、想要好吃的、想要好玩的、情緒一上頭什麼話都不聽、甚至哪件衣服孩子不想穿,在李教授眼裡可都是任性、無理取鬧。

剋制任性四個字本身就是個好吃懶做的說法,把孩子的所有“不乖”都囊括進去了——真要事事順心順意順從,你養的是奴隸還是獨立的人?

有網友提到了自己育兒的願景,我覺得很美好,截圖跟大家分享: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3.學會控制?

開始圖解【學會控制】。請坐穩,這次是真的訓狗——李教授介紹“學會控制”指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用現在我們的話來說這應該叫內驅力,即權威人物不在的時候,孩子也能發自內心的控制自己。

李教授怎麼做這個學會控制的訓練呢?準備好吃的,3天給孩子吃一次(幸運數字3又出現了),持續一個月形成習慣後,告訴孩子你今天這別吃,吃了三天後我就不給你,不吃的話三天後我給你三倍食物,然後說到做到。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李教授說,這可以讓孩子知道“等待獲取更大的滿足”,而且以後上學也可以用這件事告訴他,“現在的剋制是為了你今後的長遠,他就明白這道理了!”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孩子:什麼鬼???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經過這一次訓練,難道就真的理解了等待可以獲得更大滿足嗎?

我猜李教授想效仿的是一個著名心理實驗,叫棉花糖實驗。但這個實驗目的和李教授的目的完全是南轅北轍,說這算東施效顰都不為過,李教授甚至把內驅力和延遲滿足力混為一談了。

1968年開始,一名美國心理學家在位於斯坦福大學的比英幼兒園主持了一項實驗。有600多名孩子參與了實驗,他們的年齡大概是3-5歲。

實驗開始,每個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塊棉花糖。孩子們被告知,假如能等待一會兒(計時15分鐘)再吃棉花糖,就能得到第二塊棉花糖。

有些孩子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則等待了足夠長的時間,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實驗中孩子的能夠等待的能力,被稱為“延遲滿足能力”。

20年後的跟蹤調查發現,當年“延遲滿足能力”更強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現更出色,SAT(美國高考)的成績更優秀。

之後,人們對“延遲滿足”有了追求。大家以為,只要「延遲孩子的滿足」,就能讓孩子獲得「延遲滿足的能力」。

就像李教授一樣,她把延遲滿足四個字當成了一種教育方式。 但其實什麼樣的孩子有延遲滿足力?

答案不止一個。比如家裡富裕不愁吃喝的,這棉花糖算個啥?吸引力也不大啊;對照料者有強烈信任基礎的,知道他們一定說話算話……但如果反過來,家裡貧窮沒見過棉花糖的,看到就想一口吃掉也正常,而總是被欺騙的孩子不信任第二塊棉花糖自然也不會等待。

所以實際上【延遲滿足】,和【延遲滿足力】,這根本是兩回事。【延遲滿足力】並不由【延遲滿足】產生,這種模式化的訓練只適合訓狗,不適合育兒。

再談談內驅力,內驅力的前提至少是內驅(要對事情有理解才可能有內驅),並不是利用訓狗那種條件反射……比如為什麼父母說保留三天不吃,就能有三倍吃的?除了get到父母是權威,父母說啥是啥吧反抗也沒有用之外,孩子還能理解什麼?

假設這是植物可以被種植,那麼娃可能可以理解“等待獲取更大滿足”的意思,因為植物生長需要時間,但目前這只是父母無緣無故定下的規矩,即便獲得了三倍食物也只是按遊戲規則玩而已,這時候“等待獲取更大滿足”這結論在其他情況下,

是完全說不通的啊!

那究竟怎麼形成內驅力?還是拿吃零食來說,與其訓狗,不如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吃多,主要也就是為了健康體魄和好牙齒。你以為孩子不懂?孩子懂得很吶!形成了內驅力,有自己的判斷,孩子自己就會控制。

你試過不好使?那你是怎麼講的?孩子小腦袋瓜能不能理解你的解釋?你的說法是否形象有趣?是否耐心有說服力?

對啊!是很麻煩的,讓孩子理解一件事確實要費腦子的……

哪有李教授這麼神,一個“隔三天給食物訓練法”就能讓孩子上學了都能明白“現在的剋制是為了將來的長遠……”


4.學會忍耐?

講講李教授怎麼指導父母教孩子【學會忍耐】——簡單說就是通過完全沒有必要的餓肚子。

孩子5點放學,家人吃飯一般是6點,所以這個期間刻意讓孩子餓餓。為什麼說【刻意】,因為李教授強調了三點,第一點這餓不壞他,第二餓不死他,第三,就讓他感受感受飢餓多難受。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不死人——這育兒的要求是有多低?在監獄差不多也就這路數吧,只要不搞出人命來,飢餓完全可以用來做讓人聽話的工具。

李教授很可愛的一點是,她總覺得讓孩子受點苦,孩子就能在“以後走向社會走向人生”的時候,能體會這種痛苦。她總忘記孩子是智能的,是有自己用來思考的腦子的……

飢餓是個正常生理需求,連這種基本需求都不被滿足的話,餓了難受怎麼辦?太簡單了,從其他渠道搞嘛——我能不能讓同學帶點吃的給我?我能不能自己省下零花錢,放學自己買點吃的?我甚至能不能偷點吃的?餓得難受我還非稀罕你這一小時不可?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沒這麼多渠道和想法,那可能就變成任何時刻的順從。反正家長是絕對權威嘛,大人不動筷子小孩就不能吃飯,不管什麼理由,家長說了算,不讓你吃就不準吃。

“我是為了你好啊!你餓肚子難道我不心疼嗎?”這種家長百分百會說這樣的話。我呸,假惺惺,這就是不心疼!

在孩子2歲的時候,因為表達不清楚,情急了就打人,但我們不可能想象成這孩子將來就是暴力犯——這是邏輯謬誤中的“滑坡謬誤”,是把目前不好的行為表現擴大到未來的時間線上。

同理,不分由說的把孩子餓幾頓,就能讓孩子體會人間疾苦,這同樣也是一種把想象中的好處無限擴大的邏輯謬誤。


5.學會忍耐?

李教授談幼兒教育中的【防止自私】——

她不談怎麼培養孩子去想象他人感受,不談怎麼培養同理和移情能力,她談分橘子……

在育兒中,把所有操作簡化,但是目標提高,就顯得很實用。很適合推廣,這就像教你毛巾綁腿可以退燒,日常吃點什麼東西就可以提高免疫力,讓孩子少生病——這都一個套路。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那麼孩子究竟在這分橘場景裡學會了啥?她知道了,對方想不想吃吃橘子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看媽媽眼色行事,媽媽讓我分,那就按媽媽說的去做,就能得到獎勵。

別人如果不想吃呢?那不行……那我沒完成媽媽給的任務。

所以分個橘子真能學會不自私?別搞笑了。

ps:李教授很可能一點都不理解孩子的物權意識發展。我想象中的她就是一直指責小朋友“太自私”了,“你這樣養孩子,遲早要養壞”的那種親戚鄰居。


6.挫折訓練?

有感於很多名校大學生跳樓自殺,李教授總結經驗教訓,覺得是這些孩子吧主要是沒怎麼經歷過挫折,所以一遇到挫折就被打敗了,就自殺了。那麼怎麼才能經歷挫折呢?李教授建議為人設置體力上的挫折。

李教授分成兩部分講。第一個部分,她認為學校應該搞一些吃苦耐勞的訓練。她批評家長總是找學校麻煩,導致學校賠錢賠怕了,很多事情不敢幹,建議“如果學校出了問題走保險賠,不能什麼都歸到學校去”。她覺得這些吃苦的訓練應該讓學校多搞搞。 .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第二部分,教授建議讓孩子學游泳,要記住這種“只要撲騰”就不會死的感覺。通過這次游泳沒死的道理,教孩子以後要“懂得撲騰”,就不會想著走絕路。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我是想舉手問幾個問題:

1.有什麼證據證明,認為設置體力上的磨難,可以讓孩子增加抗挫力?回憶我們以前也徒步拉練過,這些訓練對我們來說除了知道走路走久了腳會起泡外我們還學到什麼?難道不是每個大學都有軍訓嗎,為什麼也還是有跳樓的學生呢?

2.李教授建議學校出了問題保險賠——關鍵問題不是學生安危,而是錢嗎?在以前的年代我不知道是不是錢比人更重要,但現在我們更看重的是孩子。如果孩子真在學校真出什麼事,較真的家長出發點還真不一定是找茬兒。亡羊可以促進補牢,學生出事兒了難道賠錢就行嗎?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10歲男孩被持刀家長捅死,假設保險能賠,學校還有什麼重視安保的動力?

3.學個游泳,學會撲騰,懂得這個意義,未來孩子遇到困難就會想起這次經歷,就不會走絕路——這話說出來真的不像笑話嗎?首先無限誇大了這次游泳經歷的作用,是正方面的滑坡謬誤,根本前後根本沒有因果關係。

其次,孩子真遇到事情會不會想死,因素太多了,比如他有沒有願意對其傾訴的人?他有沒有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是否有足夠的自信力?有沒有抑鬱症?

12號我還聽了徐桂鳳醫生(公眾號:徐桂鳳)在廣州的線下講座,講的就是怎麼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在一頁ppt裡,關於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徐醫生講了那麼多點,李教授一點都沒講……

為什麼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學育兒,本文非常長,沒耐心的勿看

————看到文末辛苦了的彩蛋————

簡單易行的、多人推薦的方法,不一定是好方法。

而真想學點靠譜的、主流心理知識,我們則需要多費點兒勁,去了解一些過去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點,才可能真正理解孩子、同時緩解自己胡思亂想的焦慮,也更讓自己和孩子往理想狀態上去慢慢前行——

當你瞭解發展心理學,你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你不會在他丟玩具的時候,擔心從此他就變成了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因為孩子的生理、認知和社會化情感都在無時無刻在變化和發展中。

當你瞭解了生態系統理論,你學會用多因素的眼光看孩子的發展,比如你不會憂心孩子在學校被同學“帶壞”了,因為以你、老師還有社會等等為代表的系統,都會影響孩子的具體發展。人的發展一定是和複雜環境互相作用的結果。

當你瞭解了動態系統理論,你會明白孩子的發展是多進程的,即便童年影響很大,但絕不是一輩子都改變不了的。多少人的原生家庭自覺很不幸福,但也一樣成長成相對健康的人格——兒童養育中,沒有任何情況是一錘定音的。

當你接觸了親子依戀理論,你會知道分離焦慮不是孩子的個性“嬌氣”,只是一個必經階段,是把你當做安全基地的表現。你不必憂慮,可以用更平和的心態和方法,跟孩子一起去面對和度過。你也不會擔心孩子從此就粘奶奶/外婆,不理媽媽了——依戀本身就可以是多層級的,更是會動態變化的,而且多一個人依戀,對孩子來說像多了一層安全網,是好事。

任何領域,包括科普包括兒童心理,如果我們不想學習,不習慣思考,那麼到處都是疑惑、焦慮和坑;不過也許有些人稀裡糊塗也能過一輩子吧。

只是我不甘願,我就非要較這個真。

來源網絡,如侵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