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难的是懂别人,可以试着理解但别随便劝人大度,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不要轻易地劝人大度。

父母吵架,父亲一直在说母亲要大度点,不要和奶奶一般计较。母亲却更加生气,俩人吵得热火朝天。可我明明看见奶奶站在门外高声大骂,还滚地撒泼的说道不活了,说母亲欺负她。于是,我走过去说,明明是奶奶找事,为什么要劝妈妈大度,难道不应该是奶奶道歉吗?父亲说,那是你奶奶,怎么道歉?

后来,我长大了,知道了家和万事兴的大理,母亲每每和控诉历史,我听了几遍简直倒背如流,母亲念念不忘,觉得被人轻视,被人欺负,我听的多了,不耐烦了,就回她一句,能不能大度一点,别记得那么清楚了,多少年的历史,能不能别那么小心眼,她是我奶,我怎么办,把给她掂出来揍一顿?母亲看看我说道,你还真是和他们是一家人。

后来,自己结婚,和婆家人有矛盾,刚开始倾诉时有人听,还不时被宽慰一句,时间长了,都会劝我大度,不要过于计较,如同当年我对母亲说的话。可是,那么多的苛责,那么多事情的的确确的发生过,一句你要大度点,我都能忘了这些事吗?那么痛,没有经历过的人怎么会知?他们都说你们是一家人,何必计较那么多?我不计较,我不在意,我大度,那些伤痛就能过去吗?没有发生自己的身上,那些事永远只能是故事,听客永远只能是听客。

母亲再与我说时,我总是耐心的听,我听着她那曾经的伤痛,不再劝她大度,只是偶尔劝慰一下情绪不要那么激动,不再要求她做一个大度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愿意倾听,也愿意她做一个不那么大度的人。

所以,不要轻易地劝人大度,因为她曾经伤痛委屈你是无法知道的。


deer1998


人啊!从幼年、少年、中年到老年,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历好多事、遇见好多人、走过好多路、见过不同的风景…有人说“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是啊!人呀,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生呢!一百个人去看哈姆雷特便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所经历的人生过程加注在一个角色里面了,可到底都不是哈姆雷特。

我有一个同事,在工作中我们是很好的搭档,在生活中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她比我大十岁左右,在我还没结婚的时候她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有的时候我们工作有闲暇了她都会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她是远嫁的姑娘,婆家离娘家有点远,她晕车就是那种听见车鸣声就难受的、恶心的人,因为身体的原因她很少回娘家…老怕自己的父母担心自己她总是报喜不报忧的,平时又没有走的近的人,所以很多时候她都会给我说一些生活上的烦恼;在我刚结婚那会儿,她老公去进修了,她带着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了,她即要上班也要洗衣做饭和接送孩子辅导功课…每天都很忙很忙,她和公婆是分开住的,她公婆有两女一儿,两个女儿都结婚了,他老公是他们家的二儿子,公婆身体挺好50多岁,庄稼种完后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家赶赶会,听听戏什么的,在他老公去进修后他们从没有进过我同事家帮个忙什么的,倒是听同事说他们去帮她婆姑看孩子了说是怕他们女儿和女婿卖东西忙孩子照应不过来受罪什么的…那时她很忙,心情又不好…我老是劝她别想这么多,少生点气什么的…可是我却知道她那会儿是真的挺不容易的,神情郁郁的,人也很憔悴。如今啊!我也正经历着她那时所经历的事情,才发现自己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才发现懂一个人,理解一个人不单单是几句话那么简单,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下可能就理解了别人的不简单;可能你处在他那个位置做的还不如他呢!你又有何理由劝别人大度呢!




有心的水


我是@壹点点儿,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人最难的是懂别人,可以试着理解但别随便劝人大度,对此你怎么看?

很认同这句话,没有感同身受就不要随意揣度他人。

很多人总喜欢站在上帝视角片面评论他人,这样只会让令人反感,不是自己的事,不要随便作出评价。

不禁想起郭德纲曾讲过一句话:“当某些人不明就里,只是从他的角度卖弄似的劝你大度时。记住,第一,他不是你的自己人。第二,要离他远些,因为打雷时会被连累。”

不要去随意想象别人的苦难,你没经历过别人的苦,就不要劝人大度。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才是命运。

感同身受再深刻也只是“感同”而已,如果你没经历过别人的苦,无法承担别人的命运,不能替对方承受实际的痛苦,就不要想象别人的苦难,不要劝人大度。当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时,请想一想,如果是你身处其境,你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不是所有的过错,都能够被原谅。你有请求原谅的权利,而我也有不原谅的资格。原不原谅这件事,是只有自己才能决定的,没必要因为不原谅对方而有罪恶感。

所以,不懂他人苦,莫劝人大度就是这个道理。


壹点点儿


"人最难的是懂别人,可以试着理解但别随便劝人大度,对此你怎么看?\

猎人与自然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经历别人的痛苦,你就没有资格劝别人大度。

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大家都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你可能认为他腰缠万贯损失千八百万不疼不痒,那是你没经历过他创业初期的种种艰难;你可能认为她盛气凌人对待老人尖酸刻薄,那是你没看到她的公婆如何倚老卖老。

人性凉薄,有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本身会有一些不愉快,与其痛苦悲伤,不如学着释怀。同时,我们也不要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劝说他人,没经历过别人的痛苦,就不要劝别人大度。能让生命负重前行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袅袅炊烟的黄昏


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经历,你没有吃过别人吃过的苦,就别去劝人大度,因为,当你处在别人的位置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够大度得起来。

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不要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和感受,去要求别人要如何大度,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有自己的做人准则,你可以不认同,但要学会尊重。

所谓的感同身受,其实是不存在的。你不知道我的感受,就别劝我大度,我不知道你的感受,我也不劝你大度,我们可以相互安慰,相互鼓励,但不要相互要求,因为你的要求,我可能做不到,而我的要求,可能会让你为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苦要尝,都有自己的累要扛,都有自己的罪要受。也许,当一个人,尝遍了所有苦,扛下了所有累,受完了所有罪,内心变得强大无比,就能变得很大度了吧!


荆苇渡


这世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除非一个人经历过和你一样的事情,他才可能感受到你的感受。但就算是他经历和你一样的事情,也未必能拥有和你一样的感受,因为人的认知和经历成长环境很多都不同。


如果理解很难的话,沉默已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不愿被人看到的角落,也有很多不愿再次触及的伤痛。假如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伤口给你看,请不要说,你为什么要给我展示过去的伤疤呢?事情都过去多久了?

那个找你诉说的人,一定鼓足了勇气,经历过很多次挣扎。想想吧,有人在你身上捅了一刀,然后流血的地方结痂。你看到那些结成的痂,想的会是什么?是有人曾经捅你一刀还是结痂的地方不疼?

大部分人都是前者。其实我们都没那么高尚。总是试图宽慰别人大度,轮到自己时,却怎么也跨不过那个坎儿。

你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曾经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与痛楚,凭什么劝别人大度?不奢望别人的理解,不苛责自己理解别人,不苛求别人的大度,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最重要的是,你得懂得自己该如何生活。对于别人,能理解理解,不能理解,请保持沉默。每个人都有脆弱的灵魂,假如你做不到理解,请对别人保持最基本的尊重。


乐果读书观影


我想起列夫. 托儿斯泰说过,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于乐。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走过的路越多,能说的话却越来越少,不是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有无人可说委屈。再遇到别人的诉苦时,要做的是去倾听,而不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推测去劝说,陌生 还是熟悉,要多些理解和善意!


花琦


  •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

生活中的道理我们都懂,甚至有时候比他人更懂他自己,但是不是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劝别人大度,这事情不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自身,所以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感同身受,多一点关心,多一份理解,多一次支持,真正的爱你的人不一定懂你,但一定理解你!


顽固达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你怎么能懂得别人的心思?世上最累的事是“猜心”。人心念念不止,瞬间千变万化,一个人的心理尚且如此,何况用一个人的心去思考另一个人的。至于说教,那是最费力不讨好的。给一个爱吃苹果的人吃橘子,你觉得他会高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