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門被撞,你以為壞的只是一顆門釘?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故宮最近有點煩。

3月16日晚上,故宮的“東華門”被人駕車惡意撞開,強行闖入。事件導致一枚門釘及金屬門銷脫落,警方迅速處置,當場將駕駛員抓獲。

2020年是故宮600歲的生日。在這個舉國為之歡慶的時期,竟然有人漠視歷史文化,暴力破壞文化古蹟,不禁令人唏噓。


故宮門被撞,你以為壞的只是一顆門釘?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據瞭解,該男子是3月15日從河南自駕車來北京,無違法前科也排除了酒駕毒駕。

也就是說他的這一行為只能是故意。故意損壞歷史文化來滿足自己不為人知的私慾。

雨果曾經說過:“歷史就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

漠視歷史文化的人終是精神的蛀蟲,啃食著文明的碩果。


1.歷史文化的眼淚

你以為損壞的只是一顆小小的釘子?不,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故宮“東華門”的門釘,來歷悠久。


故宮門被撞,你以為壞的只是一顆門釘?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門釘最起初的用途是為了抵抗外敵撞擊和防火。大門夾層之中會塗抹防火材料用門釘進行加固,同時也起到分散撞擊力量的作用。

到了清朝,戰爭逐漸減少,門釘的精神象徵意義就更加的突出了。

門釘就是權勢的代表。

皇帝的門上是九排門釘,共九九八十一顆門釘,而王府的門則是63顆,公侯的是49顆。而普通老百姓的門上是不允許有門釘的,所以又稱“白丁”。

東華門因為靠近太子宮,專供太子進出,所以門上只有8排門釘,共72顆門釘。


故宮門被撞,你以為壞的只是一顆門釘?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一顆門釘的脫落,傷了整個民族的心,流了歷史文化的淚。

歷史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記憶,是祖輩生活的一種遺傳,它們的存在支撐起了後代精神世界的飽滿。


2.72-1得出的答案是一個民族的嘆息

開豪車進故宮的事件還沒有從公眾視野消失,又有人惡意撞“東華門”。

如果說前者是對於規則的漠視,那麼後者就不光是規則的問題。

他漠視了歷史文化的傳承,漠視了整個民族對於歷史文化的敬仰。

門釘雖小,意義卻是精神上的一種滿足感。

72-1得出的答案是一個民族的嘆息“歷史文化的完整性被我們破壞了”


故宮門被撞,你以為壞的只是一顆門釘?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我們可以回顧身邊曾經和正在發生的不恥事件,多少名勝古蹟的身上揹負了現代人的痕跡。

上百年的歷史文化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滅,卻在我們的手中遭到了無知的損傷。

自覺得越來越文明的現代人,每天卻在幹著不太文明的事兒。

殊不知,你對於歷史文化的漠視,正是人格低賤的昭示。


3.歷史文化的作用

社會作用:

歷史文化是對於歷史的一個鑑證,它讓我們後代人能夠對歷史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無論是好是壞,歷史文化都是一個客觀的存在。

它拉近了我們與歷史文化的距離,讓歷史重塑輝煌,讓後人時刻銘記。

對人的作用:

歷史文化是一種精神凝聚力,它是文化的一種傳承。

歷史文化的存留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更加的飽滿,讓民族的自豪感格外突出。


故宮門被撞,你以為壞的只是一顆門釘?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中國人講求的是一個傳承,小到一個家庭的傳承,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的文化傳承。

整個世界,整個時代都在為歷史的文化的傳承做著不懈的努力。

一個有歷史文化的民族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光彩。




故宮門被撞,你以為壞的只是一顆門釘?那可能是一顆歷史的門牙


一顆門釘的脫落代表的是一種態度的漠然。歷史總會告誡我們漠視它的人永遠都會被唾棄。

對於歷史文化我們應該飽含尊敬的心態去欣賞它,關注它。

對於歷史文化我們應該細心的保護它,修復它。

對於歷史文化我們應該積極的傳揚它,歌頌它。

願今後少一點歷史的痛,多一些慈悲的愛。

祝願故宮600歲生日快樂,願他因為我們心中燃起的愛而淡忘那一點點的痛。


今日話題:#故宮600歲生日,你會怎麼祝福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