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只有十几年,秦历代君主泉下有知,会不会觉得他们都是笑话?

彩凤双鸣


秦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君王都能保住关中之地,历经数百年,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在战国时期越来越强盛。

秦王嬴政,利用了十年时间,攻伐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公元前221年,秦朝正式一统天下,可是仅仅15年时间,在公元前207年,秦朝宣布灭亡。

历代秦帝国的君王们,如果看到这强盛数百年的国家,在仅仅25年的折腾下,就被搞灭亡了,他们会不会咒骂秦始皇呢?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秦始皇如果知道自己的王朝,只有15年的寿命,他会后悔吗?

01不用历代秦王骂,秦国那些贵族就会骂得秦始皇狗血喷头。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贵族们的小日子不要太逍遥。国家的俸禄随便拿,国家的官职随便做,这国家就跟自己家开的小卖部一样。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史记》

可是好日子被这个叫商鞅的家伙给毁了,商鞅从魏国灰溜溜跑到秦国以后,三言两语就把秦孝公给忽悠上船了。

上船以后的秦孝公,一发不可收拾地要变法,要图强,简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为了变法图强,秦孝公果断将商鞅立为大良造,主管秦国变法的一切事务。

  1. 这么一来商鞅在秦国的地位可以相当牛掰了,看谁不爽都可以说道两句。秦孝公的儿子嬴驷犯了罪,商鞅也毫不留情给抓了,后来居然把秦孝公的哥哥嬴虔的鼻子给割了。嬴驷犯罪关人家嬴虔什么事儿?
  2. 此后秦国就这么强大了起来,强大以后,历代诸侯王的野心是不小了。可是贵族们的小日子不好过了。这俸禄不能世代随便拿了,官职也不是贵族想做就能做的了,小卖部成长为了世界五百强,可贵族的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
  3. 尤其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其实秦国的贵族们还是比较自豪的,毕竟由秦国一统了天下。可问题是贵族们也没捞着什么好处啊,这天下的官也不是秦国贵族随便做的,要有相应才能才能做。

秦国的贵族们终于忍不住了,难道说一统天下这么大的事情搞完了,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有还是有的,只不过这是个秘密。没想到仅仅15年时间,秦国就灭亡了。而秦国的贵族也惨遭各种杀戮,基本消失殆尽,这也就成了一个永远都不能说的秘密了。

02秦国的百姓也要咒骂秦始皇,好日子过到头了。

过去秦国虽然是地处偏远的小国家,可是拥有关中之地,百姓们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即使总是被贵族们摁在地上摩擦,可是摩擦完了,小命还是保住了,这天下百姓还不都是一个样子吗?

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史记》

那个叫商鞅的来了以后,情况就完全变了。商鞅用徙木立信的办法,使得百姓们相信变法的可行性。结果每个百姓都跟打了鸡血的秦孝公一样,一个个想要奋勇杀敌,立战功,做大官。

  1. 万万没有想到,秦始皇带着他们一统六国后,新的情况就出现了。其中60万大军被任嚣和赵佗给拐到了南越,从此回不了老家关中了。
  2. 还有20万秦国子弟兵,被项羽这个二愣子挖了个坑全给坑杀了。想想当初还不如取代兵马俑陪着秦始皇一块儿下葬算了,好歹有块地方立足,被坑杀的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
  3. 剩下的举双手投降了各路义军,后来还被项羽当枪使对付刘邦。总之当时秦国的那些子弟兵们实在是太惨了,没有多少是可以善终的。

秦国的老百姓过去老老实实在家种地也就算了,被贵族欺负也只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可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仅仅15年,就遭到了这么多悲惨的待遇,可见他们有多痛恨秦始皇。

秦国灭亡了,秦国的男丁都被战争给卷走了。剩下这些孤儿寡母的,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何况项羽会放过他们吗?根本不会。当年他爷爷项燕及其大量楚国士卒都被秦军蹂躏而死,项羽自然也不会让秦国人那么痛苦就死。

03一统天下有历史意义,但是对秦国毫无意义。

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未来天下一统的国家格局,这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为这让后来的英雄们,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那就是跟秦始皇一样,一统天下。

我们当然也觉得秦始皇非常伟大,是一个了不起的千古一帝。可是秦国人对此绝对不这么看,为什么?因为这一切功绩对秦国毫无意义。

战争的所有过程中,秦国死伤了大量士卒百姓,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秦国人总算是昂首挺胸告诉大家,他们是地球上最靓的仔。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史记》

可是仅仅15年时间,这帮人还没有老去,秦国就宣布灭亡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就这么没了,而付出的代价是,秦国人遭到了全国各地人员的打击报复。

秦始皇为了他自己的志向,为了给历史做一个交代,却让成千上万的秦国人为此买单。这让秦国人如何不骂他呢?

一统天下实在是太有意义了,我们现在说起来都会朗朗上口,说秦始皇多么了不起。可是如果你身处那个时代,你会愿意用自己全家人的性命,为秦始皇的千秋功业出一份力吗?

总结:秦国历代先王会分成三派来面对秦始皇。

秦始皇的祖先们都是秦国的大王,但是他们的态度不会统一,每个人都会发表自己的建议。大致可以分成这么三派:

  1. 第一派是秦孝公以前的君主,他们会觉得秦始皇就是个败家玩意儿,养不教父之过,一统天下他们不管吗,可是亡国灭种他们连口高香都没得吃了,自然是要咒骂秦始皇的。
  2. 第二派是秦孝公到秦武王这几位秦王。他们当时锐意进取,秦国不断发展壮大。可是当时他们没有一统天下的条件和野心,他们会指责秦始皇步子迈的太大了,以后做鬼要稳重一点。
  3. 第三派则是秦昭襄王了,他是一个60岁才亲政的老大爷。可是他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在白起的帮助下,他显然具备了这些条件。可惜最后没有完成,所以他会欣慰地对秦始皇说,乖孩子,感谢你替我完成了我这辈子没有完成的事业。

这三种态度,证明了不同时期,不同秦王的大致想法。每个普通人的思想观念都会不同,更何况是秦王们呢?


江湖小晓生


不会,没有历代国君的铺垫,何来大秦统一天下的根基?我想他们应该深感自豪,在地下计算着为了统一做了多少贡献吧。

秦国本来只是为周天子养马的人,通过奋斗,成为了西周附庸,后来立下大功,终于成为了诸侯国,但是位置却是在蛮夷之地,历来被中原的诸侯国视作蛮夷。

但是没有国家何谈统一?秦国的前几位国君应当是大秦统一的首要功臣。

秦朝立国几百年,没有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姜那样,中途退出舞台,而是一直传承了下来,最终站在战国的舞台上。

秦国春秋的国君可以说是守土有功,顺利传承,当作为第二大功臣。

秦国想要灭亡六国,必须自身强大,秦国的崛起,始于商鞅,开创了秦国的崛起之路和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的战国国君,当为第三功臣。

由此看来,秦始皇只不过是做了父亲和祖父没来得及干的事情。当然了,我们不能否认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但是,正如牛顿所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此成就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秦始皇。


大周天子武曌


政治术语有这样一句话:“量变引起质变”。如果没有前几代君主打下的基础,想必秦始皇嬴政也不可能统一六国。尤其是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为秦国统一打下不可泯灭的功劳。


国史微鉴


秦不但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局面,更是我国从春秋战国跨入了封建社会的重要分水岭!而且: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些对于后世朝代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虽然秦只统治了10几年,但不可否认秦是一个划时代的朝代!相信秦的先祖在泉下有知的话,足以告慰了!


秦岭老倔头山货


秦朝统一全国,对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功将永垂千古。秦国历代先祖都为此努力过,他们是骄傲的。至于治国时间长短,和国运有关。他们尽了历史责任,是值得骄傲的!


张宝山家张世邦


不会,始皇统一全国是历史时机到了,还有他前面的秦王打下的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让始皇统一大业显得那么轻松。没有之前的付出哪有回报。


你猜我是谁212561188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韩,魏,秦国笑到最后,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短渐(前221~前206),但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功不可没,中国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兴衰交替,这三统一都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国家统一,开疆拓土都是秦以后历代封建帝王追求的目标,秦始皇就是他们的榜样,这也造成我们现在版图辽阔的主因,秦始皇先祖有知,一定会掀开棺盖板起来笑的。


樱花飞舞时2


会的,没有前几任君主打下坚实的基础,光凭一个嬴政不要说十几年,就是一生都未必能统一,说不定还能把自己的秦国被别人给灭了,齐国就是一个例子啊,差点灭了


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每个人每个朝代更替后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能说你在现如今的世界里是领先地位,但是错过了你现在的生活环境,你就是过去式,就是被别人嘲黑历史了,时代在发展,过去的事情永远都是历史,即使发生在昨天那也注定是历史,不能再拿出来作为炫耀。


小冉谈文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佰年。朝代的更替是历史潮流,秦历代君主泉下有知不会觉得他们都是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