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會伴隨一輩子

@小美:“從小時候我就很少見到爸爸,家裡只有我和媽媽一起住。”

@Lili:“離開家上大學那麼久,我爸爸一次都沒有來過,也沒有過問過我的生活。”

@Ryxiiiii:“拿錢是我跟我爸唯一的交流。”

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會伴隨一輩子

以上是我在微博上熱搜“和爸爸的交流”裡的評論,覺得很有感觸。我從小跟我爸爸的關係很好,八歲了也要躺在爸爸懷裡,抓癢癢睡覺,這肯定讓很多人都吃驚,這孩子怎麼跟爸爸關係這麼好,肯定有什麼公主病,但其實不然,越長越大我已經不粘我爸了,甚至還有點不好意思,他也因為工作忙,在家時間很少,相當於在我有記憶以來,我跟爸爸的交流是少之又少,我把自己活成了女漢子。

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會伴隨一輩子

後來也聽到很多同齡人說自己跟爸爸的交流很少,大多交流都是因為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親已經成了家庭裡物質的代名詞,這對培養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大多數家庭裡,教育都是媽媽,物質都是爸爸,而一個完整、健全的孩子都是要爸爸媽媽一起努力教育才會有結果,不單是一方的責任而已。

如果孩子從小就不跟爸爸親近,長大後會有哪些問題?

1、控制慾強

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會伴隨一輩子

從小跟爸爸相處時間很少或不親近爸爸,是沒有足夠能感受到父愛的,所以他們往往會混淆控制和關心之間的差別,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這一特點在長大後的戀愛關係中體現得更明顯,他們有時候會把對對方的控制誤認為是自己關心對方,愛對方的表現,但這樣強的控制慾會讓對方感受到壓抑,也會造成兩個人之間的誤會,久而久之戀愛關係就會發生動搖了。

2、決斷力不強

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會伴隨一輩子

如果孩子從小跟媽媽相處多,自然做決定的也是母親,父親在孩子心中偉岸的形象會慢慢模糊,而孩子的決斷力和在遇到事情時是否能快速選擇自己的立場,這個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親,所以從小不跟爸爸親近的孩子,受這種教育也會相對少一些。當然,如果孩子的媽媽是職場女強人就另當別論了,要想孩子有健全的人格,爸爸的陪伴必不可少。

3、性取向的影響

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會伴隨一輩子

同性戀在不少國家法律上都是允許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暫時還是沒有辦法理解和接受這一群體,同性戀傾向是天生的,但有些也是被後天影響的,特別是女孩子,本就早熟,如果小時候沒有跟爸爸多接觸,在之後跟異性相處中會出現一些障礙,對男生產生疏離感,不知道該如何相處,雖然不絕對,但是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一個家庭有爸爸媽媽才算完整

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會伴隨一輩子

所以家長們不管生活、工作有多忙,目標有多麼的遠大,自己的家庭終歸還是自己的歸屬,家人才是我們堅強的後盾和依靠,孩子的教育、與孩子感情的培養也要從小開始,為了孩子,什麼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