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蒙古的文化渗透,把传统蒙古文改为苏联蒙古文

苏联蒙古文也就是西里尔蒙古文,指外蒙古独立后受苏联影响,蒙古国于1946年废弃回鹘式蒙古文,开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新蒙文,也就是西里尔蒙古文。这一政策导致蒙古人一直亲近俄罗斯,主要原因是西里尔蒙古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有着不利的影响,由于外来词汇很多,主要以英语为主,同时,词库、语法、专用名词、正字法,和缩写词的原则等,也存在混乱和无固定标准的现象,因为传统蒙古文是基于蒙古发展的历史衍生出来的,斯拉夫蒙古文对于蒙古历史很多地方无法表达清楚。

苏联对蒙古的文化渗透,把传统蒙古文改为苏联蒙古文

蒙古国议会2014年通过法律规定将当年在政府文件中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回鹘式蒙古文) 。并规定将在2020年全面废除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将使用传统蒙古语。根据这份大纲,蒙古国为接下来全面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做准备,将从2025年起在国家公务中同时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和回鹘式蒙古文。

传统蒙古文又称回鹘式蒙古文,已有800多年的使用历史,蒙古部发迹于斡难河之时,本来是没有文字的。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之时,乃蛮掌印官维吾尔人塔塔统阿虽然遭逮捕,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成吉思汗非常嘉许他忠于自己国家的行为,遂命令他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并命令他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一般称为回鹘文)以书写蒙古语,蒙古人至此时便采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

苏联对蒙古的文化渗透,把传统蒙古文改为苏联蒙古文

中国的蒙古族一直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十六世纪蒙古信奉佛教,广译遍传佛经,蒙古文字因而普及、定型。因此十六、十七世纪之交,为蒙古之文艺复兴。在这之前书写蒙古语的之部分缺失,皆改进之。此时引入许多藏语、梵语之内典用语,取代以往蒙古人使用的词汇。并且为了便于转译藏、梵语音,另造变体字母。字母之改良以阿里嘎里为大宗。1587年喀喇沁翻译者阿尤希固什修改旧有的字体,自创了阿里嘎里字体,这个字体可以表达所有的藏、梵语语音,且可以表达诸蒙古语所有之辅音群。此时部分古语遂弃而不用。学界谓此时之书面蒙文为古典蒙文。

苏联对蒙古的文化渗透,把传统蒙古文改为苏联蒙古文

回鹘式蒙古文此前一直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官方文字,蒙古国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有利于保留传统蒙古文化以及跟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