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的初衷是什么呢?

易查分


我为什么要当老师?

1. 成就感: 我喜欢给别人提供帮助,然后带动他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每每看到他人因为我,而改变,我会有由衷的成就感。

2. 家庭与职业的平衡:社会对于女人的要求太严格了,既要顾家又要有自己的职业,而教师这个职业恰恰能够合二为一,既能够对得起孩子(有寒暑假陪伴孩子成长;有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又能够对得起自己(有稳定的职业发展途径)

3. 社会地位: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收到尊敬的。



Lisa的成长与生活


虽然是男生,但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孩,记得我姐姐家老大刚出生几个月时候,宝宝睡觉的时候我都舍不得放下来,就在我的怀里抱了很久,后来进了教育行业,工作觉得烦累的时候只要跟孩子们斗斗嘴、玩一玩什么烦心事就都没了,所以选择做小学教育,希望永远有一颗童心,像孩子们一样开开心心,用心传授知识,你体验过一个班里你的孩子成绩都很优异时那种成就感吗?



英语温老师


你好!对于你的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别把人想的太伟大。很多人没有像电视上饰演的伟人那样有着高尚的理想。没有说,从小立志就做什么什么的,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我估计大部分做老师的也是这种想法。没有说,从小一定要立志做个老师什么什么的,都是先为了有一碗饭吃。

不信,你看现在大学生在考岗位的时候,他可能既选择了老师,也选择了公务员,还进行了考研,将来看呢,考上哪个算哪个。这是一种心态。

【二】但是这不等于说一走上讲台,一当上老师就没有想法。

许多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老师都是很有激情的。可能他们对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当时他都有一个普遍的想法:一是教好自己的学科,具体来讲就是要让学生考出一个好分数。

其次呢,有的人选择了专业,就想着要像某某某名师一样将来做一位名师。

还有一些人呢,选择了行政,他可能想着将来要做校长,进教育局,当什么领导。

别以为当老师站讲台就伟大,搞行政也没有什么可耻的。

【三】再后来,江湖跑老了,胆子跑小了,社会把人的棱角磨平了。有许多老师再也没有当初的豪情壮志了。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成了佛系,养好身体,赚上几个小钱儿,一直到退休。

第二种呢,就再也不想当名师当领导了,只想着每天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学生就行了。

当然了,到了这个时候也有当初的理想实现的,做了名师和领导的,但那毕竟是少数。

我说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九哥朱建文


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培育人才。

教育在每个国家都非常的受重视,因为这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正因为这种神圣的使命,老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一直在走上坡路,因为他们是最勤劳的园丁,祖国的花朵需要老师来培养。

老师的初衷应该以育人为本,不应该偏离社会和人民给与的信任,否则就不是一名合格得老师。

就拿老师课外辅导这件事来说,老师也是个个体,也需要面对社会巨大的压力,给跟不上的学生补习,收取很一般的补习费也没人会说。

但是目前的情况,有的老师已经偏离了育人的重心。应该讲的课堂上不讲,非要学生私下去补习,甚至有的老师不管你学习好坏,全班通通课外去补习。学校本是学习消化知识的场所,在有的老师眼里却成了形式。

老师的社会地位是和他的光荣使命相关的,就和白衣天使一样。如果偏离了育人的初心,为了一时的利益,实在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和对家长信任的一种践踏。

老师本着育人的初心,自然会受到人民的爱戴,自然会桃李满天下,人人称赞!


张剑数学思维


做老师这是我从小的一个愿望,现在我退休了,我觉得自己特别荣光,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为社会做了自己的微小贡献,自己特有成就感。现在我说一说做老师的初衷,首先做老师要有责任感,把自己的知识,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让自己的弟子满天下,其乐融融。其次就是老师的职业我喜欢,既能养家,又能陪各种各样的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就像无彩缤纷的花朵,在你的哺育下茁壮成长,有的还结出硕果,这是无比快乐,也是老师最幸福的!


用戸888816


教:教书,教知识!

育:育人,育人格!



正念前行


通过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体现自身价值。

本人毕业一直做老师,家里亲属也多为老师,说说自己的一点体会。

老师是一个职业,是一个劳动方式。

做老师就要完成老师的工作任务,要付出劳动。老师的劳动可以充实老师的一生。可以为之奋斗,可以取得成就。

做老师可以取得相应的报酬。

劳动报酬的取得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劳动报酬更多的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的认可程度,对劳动成果的需求程度以及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等。老师这种劳动在很多社会中都是获得认可,受人尊重的。

做老师可以体现自身价值。

做老师,古有“传道授业解惑”的释义,现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警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是道出了育人的不易。所以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可以在社会中充分的体现出自身价值,完成人生理想。


老杨嘚啵嘚


儿时的梦想。

希望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帮助孩子享受教育公平,让自己的学生们得到平等对待。

让学生们知道,分数不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势,弥补缺点,长善救失,鼓励学生发挥长处。



刘沣学长


老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初衷可以简单说是为了世界美好!因为初衷即初心,解释起来倒是有点麻烦,尝试说说哈。

论初心,先明心。此处的心,自非腔子里的一颗器官,而是借那活泼、生动、根本的原力予以形而上地概括,并具象化为一个“心”字。我们常说的“一心向学”、“ 一心向党”,这里面既有一个鲜明的志气和愿念在,同时也内含着一种指向明确、坚定不移的动力。所以,初心的心,可用李嘉诚有一年在汕头大学演讲的主题词做个简要说明,即是“愿力”。单说愿,少了有方向的行动;只说力,缺乏些生动和鲜活之气。合称愿力,则颇具规模。

解初心,重在初。提及“初”字,总会泛起些温柔美好的意思,如初春之勃然,初秋之飒然,初见时的怦然动容,初恋中的悦然婉容……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能传唱至今,意蕴隽永,确是捕捉到了初字最真切细腻的情感;而更有孔学嫡传之孟子,将世间一切的美善归就于人性的本初。所以,初是本来至善,初心即所秉持的那番本就美好的愿力。

《诗经·大雅·荡》中有一句名言,曾为习主席所引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简而言之,就是善始善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引自佛教经典《华严经》,可见,世界第一大宗教对于初发善愿极为看重,甚至推崇为成佛之肇始。

然而,初心可变否?正如前文所定义,初心是本来之心,怎个变法!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根本之心,当仁不让,无可变更;但由于受到外界世俗习气之熏染,心会蒙蔽、扭曲,以至于偏离和忘却了本来之初。为此,孔子教育学生,修行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心性层面,如是对应翻译,可用神秀禅师的四句偈语做个解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曾说过,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诚然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忘初心不是个话头,仅供闲聊而已,那需要一生来践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