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不愿意换东西,是现在的有些人喜新厌旧,还是以前的人太过怀旧?

乐与凡


上年纪的老人不愿意换东西估计是,上年纪老人都比较节俭,他们经历过苦日子,习惯精打细算,才会不舍得换新物件。

又或者是老物件在年轻人眼里早已过时,但在老人眼里有着感情和眷恋。

再或者是以前社会都比较封闭性,他们接触的新事物都比较有限,养成了固定生活模式,没有对新事物尝试的欲望。

作为老人要多接触新事物,跟进时代的步伐,才能同年轻人有共同语言,才能融入这个时代。现在的东西更新的比较快,年轻人比较喜欢新的事物。作为子女的在帮助老人更换新时代,不妨征求一下老人意见,尽量满足老人喜欢用旧东西的愿望。


快高长大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有些老人不愿意换东西,是现在的有些人喜新厌旧,还是以前的人太过怀旧?我认为这个问题首先是年轻人喜新厌旧的比较多,年纪大的人太过怀旧的比较多,因为年轻人生下来就有一个优越的环境,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吃穿不愁,现在社会越来越发达,吃的穿的用的各方面的物资丰厚,拥有尽有,尤其现在的服装多到穿不了,所以受环境的影响,少数也有每个人性格的问题,也有条件的问题,再就是现在的产品淘汰的速度也很快,所以好多人都喜新厌旧了,该仍的不该仍的都不要了。年纪大的人因为从小在那种缺衣少食的环境中长大,知道什么东西都来之不易,即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都不缺了,但从小根深帝固的那种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还要继续延续,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喜新厌旧,有人太过怀旧的原因。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42b4df5e6e3496a86270217619b9e2c\

刘紫


老人不愿意换东西,说明老人比较节俭。老人年轻时所处的年代,生活并不是很好,温饱都是问题,只能节俭。但是我们幸运多了,不愁吃穿,很难体会到老一辈人的吃过的苦。

而且老人的东西比如牙刷,也许对老人来说,有着什么特殊的纪念意义,所以老人不舍得换。

老人有老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接纳老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允许自己可以生活的更好,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允许自己和老人活得不一样。


乐培心理张老师


你好,我是小林,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觉得老人不愿意换东西和年轻人喜新厌旧,都是时代更迭,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习惯影响的!


第一,时代的更迭,在50—60年代,那年代的都是很穷,都是凭着国家发的粮票,布票,油票等过日子!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老人就传承了节约,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家里旧的物品,只要不坏,肯定舍不得扔掉,因为他们经历过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缺的年代,所以现在更加懂得去珍惜!有些年轻人就是不理解老人保留着这些无用东西干嘛,这就是年代不一样,看法不一样!


第二,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新鲜事物不断的涌出!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新鲜事物而老人会越来越念旧!老人所用过的东西都代表着他们那段时光遇到过的人,做过的事,所以他们会把那些东西留做纪念!有一句话说的好,目之所及,皆是回忆!所以老人保留着他一些旧物品都是对他们来说非常有价值!奶奶的二十元手表戴了十几年,这手表肯定承载这奶奶很多美好时光和故事!




第三,生活习惯,老人的生活习惯年轻人生活习惯不一样!年轻人的思想新潮,物品更换速度快,看到新鲜事物就迫不及待要换,因为他们觉得没用的东西应该扔掉,常换东西能提高生活质量!所以生活习惯,导致了年轻人跟老年人不同思想!不过年轻人能靠自己喜新厌旧也是一种能力表现!加油!


总结下,老人比较惜物怀旧,年轻人追新求异!所以互相理解尊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c0bdc76c78a496c865fb262ed06df1b\

小林跟单


对于老人来说,以前挣钱难,物件儿不是彻底用坏了,都不会去换,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几十年的习惯,即使现在生活好了,仍然保持,当然不排除有老人有怀旧情结,睹物思人。

年轻人从小生活好,东西稍有问题就更换,从小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困难的,都不愿意用旧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年轻人的攀比心理也是一直增强,看见好的东西就想换。即使手中的东西没有用坏,为了得到外人的羡慕的眼光也要换掉。


爱英山路99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再这里想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一,因为喜欢怀旧是人的特性。随着年龄的 增长,面对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复杂。心中就会有一种排斥感,就会很容易的想起以前经历的美好,并且很多人心里都藏有属于自己的记忆。不愿意向别人透露。会自己总有会经不住的想起,但是过去的事情终究成为回忆,再美好也无法挽回。
第二,不是对新事物不喜欢,而是自己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内心不愿意去接受这那些新的东西,就像现在老年人不愿意玩智能手机,如果说他们学不会,但是有的老年人玩的就挺好。所以说,年龄大小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而已。
第三,而回忆中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并且自己在之后又给它无意间润色了,因为人几天是这样,就比如你喜欢一个明星,你就会把她所做的事情自动美化了,即使是她犯错了,你任然可以原谅她。这就是人们不愿意相信自己认为美好的事情会变坏。更别说是很早之前就经历的事情了。之后经历过那么多年的(美化),塔已经成为了自己判断事情好坏的标本,所以就会更容易的去回忆,每当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脸上就会不自觉的泛起浅浅的笑意和淡淡的悲伤,因为回忆到最后,往往就会变成了伤感!


总之,这就是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活的越来越简单,甚至到最后年龄大的时候,就会变得像孩子一样!
好了,这就我的想法,希望能帮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c8422a77f77434fa4bb2f8527ddfef6\

CN丁先生


这个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永远存在的问题,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都认为老人怀旧,年轻人喜新。这不是当代社会的问题,或者说这是每一个以自己所处的时代为当代坐标的社会都会有的感受,因为这完全是人性使然,不管社会怎么变,人性真的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总在重复着和古人一样的困惑和痛苦,当然也会享受和古人一样的幸福和喜悦。下面我尝试从两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一是人的行为习惯的稳定性。社会物质条件总体上是从贫瘠走向富足,也就是说纵向来看,除非发生大的天灾人祸,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生活的富足程度通常都比老人要好一些,或者说大部分老年人过去的日子和现在相比,从物质生活层面来讲都属于穷日子,从而会养成在现在的年轻人看起来较为节俭的行为习惯,这样的行为习惯和过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毕竟人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物质财富的积累速度通常比较快,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看出来,而人的习惯的改变通常是比较缓慢的,所以年轻人看来,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是怀旧的,其实就是年轻时的环境形成的习惯而已。

二是老年人特有的回忆心理。年轻人有大把的未来可以期待,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有大片的空间可以飞翔,所以年轻人总是喜欢谈理想,总是更多地注意未来的远方,而不大注意过去,本来他们也没有多少荣耀可以回忆,相应地和回忆相联系的物件也就不太在意,坏了就换,甚到没有坏不喜欢了也会换,因为只是一个物件而已,没有赋予其精神价值。而老年人的未来却是一眼就可以看到头,当下的活动范围也很小,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可能也就是过去了,而过去的回忆需要一些老物件来承载,那些物件里有他们不忍忘却的青春,也就是老年人会更倾向于给老物件赋予精神价值,所以就会更加珍惜老物件。一言以蔽之,人的注意力总是指向能给自己带来满足的情境,年轻人指向未来,老年人指向过去。


广收


老人不愿意换东西是因为这些东西陪伴他们从年轻的时候一直用到老,其中有太多的回忆和纪念的意义,以前的老人大都是从苦过来的对生活和物质上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轻易换的,有些以前的东西质量也很好,用着也习惯顺手了,就不想换了,这是非常好的习惯,也给我们小辈起到了非常好的榜样。


西北淘淘


老人是苦过来的,切身体会过生活不易,舍不得扔东西很正常,现在年轻人生活明显比以前好多了,喜新厌旧也正常,不过不提倡浪费哈


云馨儿Daisy


老一辈是苦过来的,她们只要觉得这东西还能用至到用坏才会换新的,那我们年轻一代更换新物件是因为产品跟不上需求了,空间不足了,卡死了等等原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2cb72f0767d46cc8ac5e973ab7c2b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