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嚴重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如何看待境外輸入病例?

廚男老林


應嚴禁入境,嚴防嚴控,除國務院特殊批准外,一律不得入境,特別是疫情重災區。


李有信1


雖然說中國還有幾千例新冠肺炎患者,但在中國境內新發患者已經很少,應該是控制住了疫情,所以目前中國疫情不算嚴重。但目前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疫情已經蔓延爆,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原先移民到這些國家的華人及一些留學生,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來中國避難,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中國政府是海外華人的後盾,所以對來中國避難的海外華人都想法安排接待,為了避免中國再次被感染,採取了無差別隔離的政策,隔離期間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這既保護的海外僑民,又避免了中國再次被感染,是國家愛護人民的表現。





享之1997


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聲音值得關注。一種聲音認為,應該全面禁止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入境;

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對海外入境人員採取防控措施,會損害中國國際形象。

這兩種聲音背後各有現實考量,而這兩種爭論背後更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自己”和“幫別人”之間找到平衡點。

一方面,中國必須控制好疫情,竭力保住並擴大戰疫成果,才對得起14億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也是對全球疫情防控的最大貢獻。

另一方面,中國無法也不能獨善其身,無論是從疫情防控、外交關係還是經濟發展的角度,中國都需要投身到全球戰疫中去。在世界防疫形勢吃緊的情況下,中國尤其不能給人留下“只掃門前雪”的印象。

要在“保自己”與“幫別人”之間找到兩全,難度可想而知,但我們別無選擇。

瞬息萬變的疫情形勢,意味著各國對疫情的認識有在不斷變化,應對疫情的舉措也必須更具有靈活性、協調性和聯動性。

例如,在如何對待境外人員入境這一問題上,中日韓之間能否探討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形成標準化的應對流程?

只有在這樣的協同共進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才能像陽光一樣照進現實。


行者天下行


武漢爆發疫情,人們默默隔離快兩個月了, 有很多人,都熬不住了。疫情嚴重,國內孩子沒復學。 服務行業基本沒復工,老百姓真的挺愁的。

境外輸入病例,這是我們最不想要的。但是,武漢爆發疫情,國外同胞,買光了口罩,買光了防護服,買光了醫用器材,包飛機發給我們。這是同根生的情誼。我們真誠的感謝。

我們都是華夏兒女,我們有一個母親叫《中國》,十個手指咬破那個不疼呀。面對14億國人要工作,要吃飯。面對國外同胞要回國避難。國家太難了。用一顆平常心看待境外輸入的病例吧。誰不想健康,誰願意感染新冠肺炎。

國人,和漂流在外的華人,相互理解,若是已經有症狀了,千萬別太自私了,吃退燒藥往回跑。


大海愛海水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從國外輸入病例成了當前抗疫的重點難點。有中國共產黨的強有力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的積極擁護響應。實行聯防聯控,絕不放鬆,境外的輸入疫情也會得到很好的控制。這件事也恰恰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關鍵時刻中國人民政府不像美國那樣極其不負責任的關閉所有的國際通道。當下世界範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瘋狂肆虐。中國人民不僅自己很好的控制了疫情,同時還把中國的抗疫 寶貴的經驗分享給國際上其他的國家和人民,並和其他國家人民一起來共同抗擊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新型冠狀病毒。向世界各國派去了專家醫療隊和抗疫物資。中國打造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向世界各國人民奉送的是正能量,是正義之舉。讓世界各國人民體會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中國政府的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中華民族強大復興的標誌事件!


杏林孤一朱士高


“境外輸入病例”確已成為中國目前防疫的重點和難點,對各省造成了巨大壓力(郭某鵬就是極其典型的案例),首都北京的壓力更大。

“趨利避害”、“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可以理解;歐、美疫情日益嚴重,瑞典、英國等歐洲國家已經公開放棄了“抵抗”,英國更採用所謂“群體免疫”來消極拖延,以逸待疫。在歐、美恐慌情緒瀰漫“的情況下”,海外華人、華僑覺得中國境內更安全,加之一些外國商務人士或遊客紛紛藉機“逃”到中國,也容易理解;中國政府又不能像美國政府一樣採取“一刀切”關閉所有空中通道的流氓做法,徹底中斷國際間的人員往來,於是乎“境外輸入病例”就成了中國防疫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怎樣既不中斷國際間的人員交流與往來,又能確保中國前期防疫努力、成績不被“境外輸入病例”衝擊而前功盡棄、打水漂,就需要在已經取得的邊境港口管控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更加細化管控措施,依據中國現有法律法規及各省市自治區新出臺的防疫規定,嚴防死守,對所有“境外輸入病例”“一視同仁”,溯源、隔離、診治……對回國的“巨嬰”們和惡意隱瞞疫區行程的破壞分子必須嚴加懲處,絲毫不能手軟!

國內防疫之所以取得重大進展,是全民犧牲換來的,難能可貴;絕不能讓幾粒“老鼠屎”壞了中國防疫、復工復產的大局。“與人為善”應該有底線;國際間人員往來在不能徹底阻斷的情況下,北京採取飛機在周圍機場降落,“篩查”“境外輸入病例”之後再飛往北京的措施就值得稱道。


靠151548855


疫情是國際的,並不單單是中國的問題。境外來的越多也代表中國的防疫效果比較明顯,這時候需要我們彰顯大國的魅力,跟他們一起分享我們的經驗!



遊憶伊仁


不只是疫情重的時候,任何時侯嚴控都不可放鬆,嚴守國門是必須的,是主權所在。只有嚴控才可保護國民和國家利益。昨天看到一則消息:說一加入外藉的華人曾在國外積極籌集物款等支援武漢抗災,現在要來中國,問歡不歡迎?

我認為就如一個人家有困難了,遭難了。有個外人給了一些救濟,當然應該感謝這人。但不能因此說,你這家人就要允許這人跟自己家人一樣了,想啥時來就啥時來,他有病了,有危險了,你就要負責了,報銷他的一切費用了。這是不可以的,加入外藉了就是外國人,按對外政策辦,不可以亂了國之章法。


嶽風輕雲淡


對於境外輸入病例,不管是出發時無發病,還是帶著病入境的,都應該該隔離隔離,該檢測檢測,該治療治療。而產生的費用,都應該由當事者個人承擔。對於那些惡意瞞報者,則應該不僅承擔法律責任,還要進行經濟制裁,痊癒後,將其驅逐出境,永遠不許踏上中國土地。


芳草一駿


是的,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全國人民為了這次疾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近二個月的隔離,天價的經濟損失,好不容易看見了勝利的曙光,真不能再容忍這些人再折騰了。針對這些境外人員必須先強治性的隔離半個月,有病症的自費治療,決不能再節外生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