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17节 ▏矛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17节 ▏矛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17节 ▏矛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沈雁冰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17节 ▏矛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茅盾(原名沈德鸿,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子夜》《春蚕》《夜读偶记》等。

早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49年后历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译文》杂志主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


1

沈雁冰的青少年时代

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1913年夏天,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他自己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但不久,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发现自己在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至80多岁高龄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楚俊秀。


2

《小说月报》的年轻主编

《小说月报》,是近现代文学期刊,1910年8月29日于上海创刊。从1921年起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1931年12月停刊,共出22卷。初《小说月报》由恽铁樵、王莼农主编。1921年1月,该刊从第12卷第1期起由沈雁冰主编,成为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也成为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刊物革新后,辟有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等栏目。


1920年1月第11卷开始进行部分改革,吸收沈雁冰主持新增设的“小说新潮”栏的编辑工作,开始登载新诗、译文和论文,刊物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同年11月,由沈雁冰接编。沈雁冰即对刊物进行彻底改革。此时文学研究会正在酝酿成立,沈雁冰为发起人之一与北京的郑振铎等人联系,邀请文学研究会同人供稿。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17节 ▏矛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1921年 1月10日由沈雁冰主编、经过全面革新的第12卷第1号以崭新面貌出版,成为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两年后,沈雁冰辞去主编职务,由郑振铎接任主编。他继承沈雁冰的改革精神,使刊物沿着前两卷的方针前进。


3

也曾“矛盾”,摆脱“幻灭”

在关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茅盾开拓了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他的《幻灭》、《动摇》和《追求》的故事发生在两个都市之中,这些小说深深扎根于都市的大环境中,并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的脉络向前推进。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运笔自如,展示了对都市题材优秀的驾驭能力。而在都市题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鲁迅开创的乡村题材创作。

这三部曲写的是几位知识青年在“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革命大潮勇气又退去,在许多年轻人心中留下失望与惶惑,作者当时心中同样充斥着这些情感。


4

《子夜》:民族资本兴衰史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5

作品鉴赏

《子夜》所概括的社会生活纷繁万状,事件如波,此起彼伏;场面如链,交叉出现;人物如星,忽闪忽逝,但整个人物事态的展开又条贯井然,纷而不乱。比如,书中讲到吴荪甫的生活,但是接着笔锋一转又讲到了双抛桥。

《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表现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容,这种庞大结构所展示的组织人物与事件的办法之多,叙事角度的变化之繁,足以证明茅盾丰富的创作经验与对素材的驾驭能力。


风景独好,礼赞白杨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片段欣赏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