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抗“疫”路上一抹亮眼“志願紅”

清河:抗“疫”路上一抹亮眼“志願紅”

清河縣誌願者化身“派送員”,將化肥等農資產品送往農民家裡。

農資派送到家,編寫疫情防控“順口溜”,心理援助志願者緩解學生們的恐慌情緒和心理負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北省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安排全縣誌願服務力量,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心理疏導、春耕備播、復工復產等工作,成為抗“疫”路上一抹亮眼的“志願紅”。

疫情防控期間,清河縣各類志願者約2萬人投入到抗擊疫情中,其中青年志願者430人、黨員志願者10126人、文明單位志願者8100人、社區志願者220人、義工協會志願者280人。

志願者化身“派送員”,農資農技送下鄉

“正為農資發愁呢,你們就送上門來,真是太感謝了!”3月10日,當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農資派送志願者,把40袋化肥送到連莊鎮北焦莊村村民焦收珍家裡時,他感激地說。

焦收珍是村裡的種植大戶,當前正值春耕備播期,受疫情影響,購買農資成了他最頭疼的事。3月9日,急得火燒眉毛的焦收珍,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撥打了縣裡的志願服務電話尋求幫助。

“俺這地裡沒化肥可咋辦!你們能給想個法嗎?”“不急不急,我們這裡有縣農業農村局上報的農資採購電話,你需要啥,我們馬上幫您聯繫……”

第二天,農資派送志願者就把化肥送到了焦收珍家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清河:抗“疫”路上一抹亮眼“志愿红”

清河縣誌願者化身“派送員”,將化肥等農資產品送往農民家裡。

為確保疫情防控、春耕春管兩不誤,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縣農業農村局開展“戰疫情、保春耕,送農資農技下鄉”活動,線上、線下同步啟動。農資農技派送志願者服務隊,利用電話、微信群等接收百姓的農業“訂單”,按“訂單”將分類打包好的種子、化肥等送到農戶家中,並活躍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做好春小麥管理。

設立“流動理髮屋”,為抗疫人員義務理髮

抗疫一線人員堅守工作崗位,無暇顧及個人形象,再加上理髮店暫停營業,“理髮難”成了他們的“小煩惱”。

如何解決抗疫一線人員“頭”等大事?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招募志願者,設立“流動理髮屋”,主動送服務上門。

畢飛濤,原本在清河縣城經營一家理髮店,考慮到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及工作人員理髮的種種不便,於是他便將臨時“理髮店”直接搬到了醫院、各執勤卡點。

清河:抗“疫”路上一抹亮眼“志愿红”

清河縣理髮志願服務隊員來到縣中醫院,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免費理髮。

“看到身邊這麼多志願者為疫情防控出力,我也總想為大家做點什麼。正好能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為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及工作人員義務理髮。於是便跟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繫,成為理髮志願服務隊的一員。”畢飛濤說。

連日來,理髮志願服務隊員奔走在抗疫志願服務第一線,為清河縣中心醫院、中醫院、執勤卡點、社區等堅守“疫”線的醫護人員、執勤人員送去了溫情又實在的理髮服務。

農村“大喇叭”,傳遞全民防疫“好聲音”

“眾村民,疫情來,莫著慌;衛生講,規範做,待在家;全民動,共防控……”這是清河縣謝爐鎮黨委書記杜九星,編寫的疫情防控“三字經”“六字訣”及簡單明瞭的“順口溜”。經村裡“大喇叭”廣播後,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疫情發生後,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號召、引導各鄉鎮(村)文明實踐所(站),充分發揮農村“大喇叭”的“空中”宣傳優勢,做好防疫宣傳和村民情緒疏導;讓防疫之聲“響”在村民耳邊,“通”到群眾心裡。

壩營鎮許莊村的“方言版”防疫宣傳,連莊鎮的“大喇叭快板”,謝爐鎮的疫情防控“三字經”“六字訣”“順口溜”等,成為農村防疫情宣傳的創新形式。全縣各村防疫情“大喇叭”,每天都會準時響起來,用最接地氣、最通民心的方式,傳遞著科學防疫、全民防疫的好聲音。

“有了疫情防控‘大喇叭’,就算是不識字的老年人通過廣播也能聽懂。村裡黨員幹部、村民志願者們日夜執勤在抗疫一線,村民又這麼配合,大傢伙堅信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清河縣壩營鎮許莊村黨支部書記劉華斌堅定地說。(長城網 記者吳新光 通訊員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