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生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

<table> 提升民生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

佛冈召开2020年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南方日报记者 杨溢子 摄

/<table>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杨溢子 通讯员/朱新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挂牌运行、成功帮助26人寻亲、“‘三个重心下移’促进村民自治”项目获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奖……2019年,佛冈在民生保障、基层民主自治、社会组织整治、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下足了苦功。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佛冈县民政局更是开启了忙碌模式: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筹建、加强广东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能力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社区治理……

在2020年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佛冈县民政局局长何昊表示,今年将继续做好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工作,深化基层自治和区划地名工作,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儿童福利保障和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加强基层民政工作能力建设。

提高底线民生保障工作水平

2019年9月,在佛冈县救助管理站、英德市救助管理站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离家20多年的佛冈县汤塘镇脉塘村村民刘某某成功找到亲人,返回家乡。

这是佛冈县民政局通过与多方协调交流,帮助流浪人员寻亲的经典案例。去年,佛冈县民政局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工作,以“救急解难”为目标,加强各项救助制度衔接,让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居民得到及时救助,全年实施临时救助5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4.208万元。认真落实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推动长期滞留受助人员的安置工作和寻亲返乡服务,借助新媒体推送寻亲信息,部门间加强协调机制,多管齐下切实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救助及返乡权益。目前实施救助104人次,成功帮助26人寻亲。

同时,佛冈县民政局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各类民政兜底保障政策,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员,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保障。全年全县共发放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无劳力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金3051人次,发放资金69.6857万元。

2019年,全县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均完成提标任务,还在原有的补贴范围基础上,将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为佛冈2112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469.24万元,为4837名重度残疾人累计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1253.44万元。

今年,佛冈将进一步提高底线民生保障工作水平,提升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政策,落实2020年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等规定,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救急救难作用;规范开展特困人员护理评估工作,加强特困人员基层生活和照料护理双重保障。

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

在2019年12月举行的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推广交流会上,佛冈“‘三个重心下移’促进村民自治”项目获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奖。

这是佛冈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一项优异成绩。佛冈深入推进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试点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党支部、村委、理事会、村监会、经济组织”多人管事的基层治理力量。实现“三个重心下移”,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佛冈以农村综合改革助力城乡社区治理改革。一方面,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充分发挥协调土地确权、美丽乡村、卫生整洁、土地纠纷等协调处理作用,促进形成“小事不出村”的便民局面。另一方面,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除石角镇外,其余5个镇61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按照“九有”要求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监督农村经济社会事务民主决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公开制度、农村工程项目等作用,保证村委会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此外,佛冈全面修订各村委、自然村(或村民小组)的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禁止黄赌毒、扫黑除恶、红色文化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公布。全县78个村委会和781个自然村已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以村民小组完成修订的有322个。石角镇白沙岭村和汤塘镇陂角村的村规民约入选“清远市优秀村规民约”,石角镇白沙岭村获得优秀奖。

而在今年,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社区治理创新依旧是佛冈民政工作的重点之一。佛冈将健全完善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引等地方标准,继续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继续加强和完善城乡治理,完善各级协调机制,落实做好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民政领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石角镇村级规模的优化调整工作。

探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新模式

2019年11月,佛冈首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佛冈县康百年颐养院在县民政局大力培育下正式揭牌,填补了佛冈社会养老的空白,为佛冈增加了150张社会养老床位。

去年,县民政局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该局制定并出台《佛冈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开展全县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就消防、食品、设备、地质等安全问题展开全维度的隐患排查工作,目前全县7所公办养老机构的消防升级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

同时,佛冈建成3个镇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2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场所。2019年1—12月,全县高龄津贴发放高龄津贴约513.04万元,惠及7358名80岁以上老年人。

除了养老服务体系之外,县民政局还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能力建设试点工作。

2019年7月,佛冈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作为全省4个试点之一,佛冈建立了留守儿童保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新模式,投入45万元向广州正阳社工购买2年留守和困境体系建设社工服务。佛冈还组建起一支28人的志愿者队伍,负责全县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今年,佛冈将整合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职责,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协调顺畅、高效实用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

打赢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县民政局将通过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困难群体保障力量、有效治理突出问题等多项措施,尽全力打赢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战。

县民政局将根据上级民政部门的政策制度要求,逐渐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养老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惠民殡葬等制度,做好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政策体制向体系化发展。

同时,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县级层面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形成合力。镇级层面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以及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对接机制,提升民政系统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精准化水平。

加强困难群体保障力量也是关键点之一。县民政局将全面加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充实基层社会救助队伍;实施广东社工“双百计划”,让社工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精准识别民政对象、评估需求、落实政策;整合社工、志愿服务和慈善力量,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让社会力量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此外,佛冈将有效治理突出问题。加强和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开通社会救助投诉举报电话,建立上下联通的群众投诉举报快速响应处置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实施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村(居)委会工作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持续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有效治理“脱保”“漏保”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