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疫情不退我不歸


主動請纓征戰武漢


歲逢庚子,病毒肆虐,武漢告急。2020年2月9日凌晨,泊頭市中醫醫院接到馳援湖北的緊急通知,腦病科副護士長李倩平時思想進步,工作積極,熱心公益事業,為入黨積極分子,當時是醫院疫情防控小組成員,那天正在值夜班,聽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報名,經過努力爭取,成為第五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李倩沒來得及回家,只給父母和愛人打了個電話,第一次在女兒面前“撒謊”,說是去進修學習。事發突然,家人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總有一萬個捨不得,也強忍著眼淚千叮萬囑,讓她安心去支援湖北一線,放心家裡,做好防護,早日平安歸來。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難當頭,李倩和她的家人舍小家顧大家。2月14日,丈夫金海洋在給她的信中這樣寫道:

我後悔,悔不該讓你走,

你若有事,

我怎樣面對年邁的父母和乖巧的女兒,

怎樣面對相識的人,我們的親朋好友。

但愛無悔,不能因我的自私,讓你生有遺憾。


李倩:疫情不退我不歸



李倩在武漢的工作地點是江岸方艙醫院,每班工作6小時,但每次從進艙到脫下防護服需用10小時,她負責A區二組的患者,工作任務是體溫測量、三餐及中西藥發放、咽拭子採集,安置新入院患者等。每天身著厚重的防護服穿梭在病床前,忙碌不停,不知不覺衣服就完全溼透,等回到旅館才發現,耳朵勒破、鼻子硌傷,臉頰出現深深的印痕,頻繁的洗消使雙手裂滿了口子……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安慰”,這句名言一直縈繞在李倩的腦海裡。作為方艙醫院的護士,她覺得,需要更多留意病人的心理狀態,疾病當中的人是無助的,哪怕一句問候的話,他也會倍感溫暖。


有一次巡視病房時,李倩發現A102的患者在哭泣,仔細詢問得知其父正在另一家醫院搶救,輕輕拍拍她的肩,用暖心的話語安慰;有一次測量生命體徵時,李倩發現一位阿姨正在為病友分切蛋糕,激動地為阿姨唱起了生日快樂歌;還有一次發放午飯時,李倩發現一位小妹妹情緒低落,就為她加油鼓勁,增強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李倩:疫情不退我不歸


“好李倩,我太感動了”


“阿姨,您怎麼啦?是不是很疼?我把您弄疼了,都是我不好,我太笨了!”—李倩小心地問。


“好李倩,我哪是疼?我是太感動了,你不嫌我是傳染病人,你也不嫌我髒,還給我打水泡腳,我不疼了,我好了!”—阿姨一邊擦拭眼角,一邊激動地說。


這是江岸方艙醫院感人的一幕,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為進一步做好江岸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河北醫療隊開展“醫護人員+患者”一對二幫扶工作,李倩負責幫扶A區125、126的李阿姨和林阿姨,入艙的前一天,她通過致電、微信的方式跟兩位阿姨進行了溝通,對她們各方面情況做了詳細瞭解,並給她們準備了所需物資及家鄉特產。


電話中得知,林阿姨的大拇腳趾因為趾甲往肉里長,局部疼痛還有些紅腫,需要把趾甲剔除來緩解疼痛。下午進艙後,李倩給林阿姨端了泡腳水,熱水泡腳20分鐘後幫阿姨進行處理。為阿姨修剪趾甲的過程的確艱難,護目鏡因為環境因素全是霧氣,她細心地為阿姨修剪著,從模糊的視線中,看到阿姨在擦眼淚,於是有了開頭的一幕。


李倩:疫情不退我不歸


“手指操”做起來


方艙醫院裡,隨著輕柔舒緩的音樂,李倩帶領患者朋友們做起了手指操。

手指對人的健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手指操具有消除疲勞、減輕精神負擔、緩解緊張情緒、延緩老年痴呆的神奇功能。根據平時工作經驗,李倩覺得手指操在方艙醫院更適用,於是帶領大家操練起來。


一套五分鐘的手指操做下來,防護服裡邊的衣服已經溼透了,缺氧、胸悶,比跑800米還讓人上氣不接下氣。還沒等讓自己徹底平靜下來,李倩又緊鑼密鼓開始了安置床位、整理床單元、測量生命體徵、登記信息、領飯發飯等工作。


李倩:疫情不退我不歸


疫情不退我不歸


3月9日,迎來了江岸方艙醫院的休艙日,早上接到隊長準備休艙的通知,讓大家準備一個手語節目《聽我說謝謝你》,來歡送出艙患者。練習過程中,當做到“謝謝你”這個動作時,李倩幾度落淚,百感交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