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斩昏君,下斩逆臣的尚方宝剑,原来没有这个功能

在古代,皇权至上的道理众人皆知,但,偏偏有几样东西,似乎是个bug,俨然跨越了这样的常识,譬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见的什么黄马褂、免死金牌,不过它们都没有一样东西厉害——尚方宝剑,这玩意儿在民间传说中可是能够威胁到皇帝老子的性命的,不过,这是真的吗?皇帝就这么傻?连普通人都那么惜命,何况是一国之主,翻翻史料,其实就能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上斩昏君,下斩逆臣的尚方宝剑,原来没有这个功能


在汉成帝的时候,他的老师当朝丞相安昌侯张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但由于其位高权重,又是当朝皇上的老师,没啥人敢惹。不过朝廷中的一位耿直官员朱云,在一次上朝的时候,请求皇帝赐他一把尚方宝剑,准备杀死丞相,从而在朝政中起到杀鸡儆猴,整治贪污之风。

遇到这么耿直的官员,你猜皇帝会怎么做?二话不说直接是将这个耿直官员赐死,居然敢侮辱皇帝的老师,还想用皇室御用的宝剑,最该杀的人就是你!在被脱去斩首的路上,他死死抱住皇宫里面的栏杆就是不撒手,侍卫上来几个人都拖不走。

最后,侍卫一使劲,居然连朱云加栏杆,一起扯下来了。后来,还好是旁边一些有良心的官员给他说好话,这才免去杀身之祸。“朱云折槛”也就作为忠臣敢于直言的成语保留了下来。看到这儿,不禁明白,尚方宝剑在人们的眼中的确是存在这个“作用”,但是,你能不能得到尚方宝剑,从而去行使这权力,皇帝老子看着呢,也就是说,尚方宝剑那句上斩昏君,下斩逆臣如此逆天的话语,不过是当时的百姓对于昏庸重权的一种寄托罢了。

上斩昏君,下斩逆臣的尚方宝剑,原来没有这个功能



不过尚方宝剑被赐后还是可以杀人的,从史料上看,赐尚方剑以专杀和便宜行事的做法,是在明代"万历三大征"时开始实行的。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哱拜叛乱,万历皇帝"用尚书(石)星言,赐魏学曾尚方剑督战"。而魏学曾调兵包围宁夏镇却"惑于招抚",朝廷便以甘肃巡抚叶梦熊替代魏学曾,"亦赐尚方剑"。 此时明军已经围城长达半年之久。叶梦熊决河灌城,并乘哱拜内乱之际,攻破城池,"尽诛拜党及降人二千",哱拜之子哱承恩等被绑赴京师,皆被处死。 此战的获胜,让朝廷尝到了甜头,赐尚方剑也开始频繁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