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當年風生水起,是靠法術,還是家傳絕學?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現在的影響力反而不如外來的佛教,但在歷史上曾經輝煌,甚至建立過一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這事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今天就來聚焦一下。

四川成都以西70公里處,有一座鶴鳴山,山形如鶴,樹木蔥蘢,古時候曾經有鶴棲息,鶴鳴之聲不絕。

東漢末年,曾經的太學生、江蘇人張道陵住進山中修道,作道書二十四篇,並且開宗立派,傳授道術。道教的教團組織從此正式形成,張道陵為第一代天師,教派被稱為“天師教”。他的後裔綿延不絕,就是龍虎山的歷代張天師。

張天師當年風生水起,是靠法術,還是家傳絕學?

張道陵廣收門徒,交五斗米便可入教,所以此教又被稱為“五斗米道”。張道陵去世後,兒子張衡執掌道派,張衡去世,又傳給兒子張魯。

張魯成為天師的時候,道派迎來了第一個大發展的機會,野心家劉焉進川了。

本號歷史文章“ ”提到,劉焉在四川作威作福。《後漢書》載,張魯的母親有姿色,還會道術,得以出入劉焉府中,傍上了大樹。

劉焉為了脫離朝廷控制,採取行動截斷與朝廷的往來之路,派遣張魯和另一個麾下將領去攻滅漢中太守,然後破壞進川道路,殺死朝廷使者。

張魯不愧一教之主,殺伐果斷,拿下漢中後,趁著世道亂象紛紛,劉焉鞭長莫及,又殺死一起行動的那個將領,兼併全部軍隊,在漢中站穩了腳跟。

劉焉去世,兒子劉璋繼承權位。跟野心勃勃的老子不同,小劉平庸懦弱。張魯滿心瞧不起,不願再接受號令。

劉璋沒本事,不等於沒脾氣,一怒殺了張魯的母親,又派兵前去攻打。但事實證明他確實令人失望,戰鬥屢屢失利,還丟了巴郡。

打退了劉璋軍隊,張魯正式在漢中、巴郡割據,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 “五斗米道”的教規成了治理地方的法規。

“五斗米道”要求百姓誠信,不許欺騙。這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沒問題,但是又宣揚生了病只要坦白自己的過錯就行,這個比較忽悠。不過,在兵荒馬亂的時代,本就缺醫少藥,也算一種心理安慰吧。

“五斗米道”還在各地設立義舍,相當於免費旅社,提供米肉,告誡過往行客按需取食,如果貪心多取,神鬼會加以懲罰,讓他生病。

觸犯法令的人,原諒三次,然後行刑。不設置官員和差吏,由教內頭目管理日常地方事務。

漢末亂世,大多數地方割據勢力都竭力搜刮百姓,並施行嚴酷的統治。像張魯這樣的做法,簡直可算“仁政”,所以很受治下百姓的擁護。

張天師當年風生水起,是靠法術,還是家傳絕學?

東漢朝廷早就名存實亡,對割據毫無辦法,索性順水推舟,封張魯為中郎將兼太守。張魯得地利人和,又名正言順,雄據漢中、巴郡近三十年。

中原各路人馬互相廝殺,有數萬百姓逃過來避難,可見此地民生比較安定。

當時有老百姓在地下挖出一顆玉印獻給張魯,部下都覺得是好兆頭,紛紛勸說他自立為漢寧王。

一片群情激昂的氛圍中,有個智者適時站出來反對。僚屬閻圃認為,我們地理位置險要,物產富饒,百姓超過十萬家,以朝廷的名義統治,有足夠的權力,也不失富貴。匆匆忙忙稱王,必定會種下禍根。

張大教主沒有被眼前的興旺迷失心智,從善如流地採納了閻圃的建議。

這是歷史上又一個“緩稱王”的例子,“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聰明人都懂。漢中、巴郡雖然富足,畢竟佔地不廣,跟中原的實力差距很大。

在中原,曹操一直沒閒著,南征北戰,基業像滾雪球,越來越大,時機成熟的時候,終於領兵打了過來。

張魯知道不是對手,想直接投降。弟弟張衛不信邪,拉了幾萬人的隊伍去前線,據城堅守。然而關隘雖然險要,怎擋得住曹操的雄心和精兵,魏軍終究攻上了城牆。

聽說前線失守,弟弟身死,張魯又一次想投降。閻圃幫他考慮,說眼下迫於形勢投降,功勞太小。不如逃往巴中地區,看情況再投降,攢一些功勞。

智者的話要聽,張魯率眾前往巴中的山裡。臨行前,有人獻策,財物倉儲咱帶不走,不能白白便宜敵人,一把火燒了吧。

張魯不許,說:“本來想歸順朝廷,心願暫時沒實現。現在逃走,不過是避開兵鋒,沒有惡意。”命令封閉庫藏後離去。

曹操帶著兵馬進駐,看見一切完好,人吃馬嚼有了著落,大感寬慰,明白張魯的善意,派人好言勸他歸順。

於是張魯帶著家人和僚屬出來相見。曹操平生多詐,但這次很真誠,封他做了萬戶侯,五個兒子,以及閻圃都封為列侯。這還不算,又讓兒子娶了張魯的女兒,可謂恩寵備至。

“五斗米道”的大量教眾,被曹操遷徙到中原大地上,於是這個道派開始廣泛流傳,東晉時期的王羲之一家就是忠實信徒。

在爾虞我詐的漢末亂世,張魯稱霸一方,最後安享榮華富貴,穩穩當當得以善終,難道靠的是法術?似乎沒有佐證。細細探究,也許與家傳的道家心法有關。

當初張道陵在鶴鳴山悟道,寫有《老子想爾注》一書,對老子的《道德經》加以註釋,並糅雜進去很多自己的觀點,成為張天師一脈的家學。

張天師當年風生水起,是靠法術,還是家傳絕學?

這本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清末的敦煌莫高窟發現大量古本典籍,其中就有《老子想爾注》殘本。這本珍貴的道教著作被英國人斯坦因盜運出國,現收藏於大不列顛博物館。

《老子想爾注》裡有一個重要思想,“道貴中和”,就是不偏不倚不出頭,與儒家的中庸之道相似。張魯治政寬厚,不稱王,不燒庫藏,很符合中和的道理。這恐怕才是他保全自己、福延子孫的“奇術”。

參考書籍:《三國志》《後漢書》《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饒宗頤)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