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道教的創立者“張天師”

張天師,道教門派之一的“正一道”龍虎宗各代傳人的稱謂。“正一道”(即“天師道”)由張陵(張道陵)創立,後世稱張陵為“(祖)天師”,其子張衡為“嗣師”,其孫張魯為“系師”,曰“三師”(“三張”)。其傳人為其子孫世襲,後皆稱為“天師”,因此張姓即被稱為“張天師”。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在《制》文中稱張宗演為“嗣漢三十六代天師”。此前的天師稱號則一直是張道陵子孫自稱,以及民間的稱呼,從未被官方正式承認過。從此時開始,張天師開始總領江南道教,並在元代中後期,各種符籙道派都集合在周圍,形成正一道。

傳奇人物:道教的創立者“張天師”

在我國的宗教派別中,大家都知道道教、佛教、儒教三足鼎立,佛教為釋迦牟尼,儒教為孔子,亦被尊為儒教聖教主,那麼道教創立者是誰呢?他叫張道陵,即張陵,字輔漢。生於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年,歿於漢桓帝永壽二年。祖籍沛國豐縣,即今徐州豐縣人。

張道陵善於運用國學,另闢蹊徑,創立了正宗“國產”的宗教派別――道教,並使之與佛教、儒教三足鼎立。他也成為千古流傳、婦孺皆知的傳奇式人物,被後人尊稱為“張天師”。但他的一生,確有一番不同尋常的經歷和造諧。

東漢之初,延綿二百四十餘年的漢室江山,經王莽篡位之後,已是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建武九年(公元33年),沛國一帶大水,毒瘴瀰漫,瘟疫流行。家住沛國豐縣的張大順夫婦,為躲避災疫,逃奔到吳地天目山下(今浙江省的西北部),欲投靠到曾在濟州(今山東濟寧市)結交的好友孫家兆寄居。不幸的是,身染瘟疫的張大順,經過千里跋涉之後,剛入好友之家便溘然長逝。張大順入土之夜,其妻生下一子,取名張陵。此時,正是建武十年的正月十五。從此,張陵母子便依賴孫家兆的接濟,在他家的一棟小屋中安居下來。一晃幾年過去了,張陵與孫家小女一起,在孫家兆的悉心輔導下,七歲便能通讀老子之書,對老子的思想印象極深,並對天文地理、經書讖緯的奧妙一點即通,舉一反三。一日上山砍柴,受當地惡少熊蘇武的欺辱,被“黃石老人”解救,並指點迷津,使之從學吐納輕身之術、習研修性養生之道,從此奠定了他終生悟道的思想基礎。


為了遵從師願母命,張陵進入太學(中國古代的大學,始於西周,興於東漢)學習。之後,被薦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縣令。他在任職期間,雖能盡職盡心,拯民於水火。然朝綱不振,惡人專權,終因-巴郡太守趁荒奪田、殘害百姓之事,被奸臣撤職調京。從此,殘酷的現實使他進一步領悟到寄身官場解救不了勞苦大眾,才能實實在在地為百姓做些好事。於是,他不顧母親、妻子的再三勸阻,毅然另尋出路,棄官修道。
他隱跡深山,修身悟道,並在天目山周圍數十里內設壇講道,聲名遠播。後來,他從浙江沿淮河、黃河、洛水,在洛陽之北的北部山中-三年,功效大進,已能心意合一,洞察五腹。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漢和帝劉啟任命他為太傅。三次徵召,均不接受,將奉旨大夫戲弄後揚長而去。遊歷途中,收下江州人王長為徒,二人在深山之中苦煉神丹。終因道行不深,百次不成,便攜王長一路控詢,先後在桐柏太平山、貴溪雲錦山-九天神丹。後有范陽趙升千里尋師,追尋而至,在趙升、王長的協助下,終將九天神丹煉成。自神丹煉成之後,雲錦山中時有龍、虎之影出現,故而人們將雲錦山改稱為“龍虎山”。此山現在江西省貴溪縣境的西南部,成為當地名勝。山東南八里有一山村,名為“上清鎮”,張陵的後世子孫便世居於此,再未回豐。

這時,年屆花甲之年的張陵,神氣倍增,身體益壯,四處雲遊,施藝救民。後在河南嵩山石室之中,尋得《三皇內經》、《黃帝九鼎經》、《太清丹經》,道業大進,已出神入化。後聞巴蜀之間氣為災,隨帶徒弟急急趕去,解民困苦。漢順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張陵著成《道書》二十四篇之後,於漢安元年(公元142年)在今四川崇慶縣境內的鶴鳴山(亦作鵠鳴山)正式倡立道教,奉先秦時的老子為道教之祖,尊為“太上老君”;張陵自任教主,道徒尊其為“天師”,道教以《老子王千文》(當時對《道德經》的稱呼)、《正一經》、《太平洞極經》為主要經典,兼習修身養性之術。凡入教之徒,須交五斗米為本,故世稱為“五斗米教”或“天師教”,對當時及其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靠他的影響,其子張衡、其孫張魯都曾在漢末的政治活動中產生過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