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打好“两业”组合拳,确保高质量稳定脱贫

九江新闻网讯去年以来,武宁县科学筹划“两业”,不断加大就业扶贫和产业扶持的力度,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从经济上夯实脱贫根基,确保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鲁溪镇双新村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劳动力外出多,村民增收乏力。因此,想要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2016年,由浙江客商投资的武宁五台山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正式落户双新,过去村民们不便耕种的山地,通过土地流转,种上了高附加值的安吉白茶、黄茶、庐山云雾茶等。同时,还给大山里的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

【武宁县鲁溪镇双新村贫困户 刘彦鑫】自从老板到这里来搞白茶基地,我们老百姓在当地挣到钱增加收益,现在我们村里每天都是50~60人在这里干活,每户都增加了收益。

狠抓就业扶贫,积极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武宁县出台了《“一领办三参与”合作社奖补办法》,规范发展“一领办三参与”合作社26个,关联贫困户984户,奖补98.4万元。出台了《就业扶贫车间奖补办法》,规范建立就业扶贫车间18个,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27人,奖补38.1万元。积极开发扶贫就业岗位,2019年,开发公益性岗位364个,向5091名贫困劳动力发放务工交通补贴239.88万元。及时发布园区用工情况,园区企业招工,同等条件贫困户优先。不断提高贫困户就业水平,开展免费培训,2019年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982人。

以“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为目标,武宁县狠抓产业扶贫,继续推进“短中长”三类产业和“产业扶贫基地”两种模式。2019年,向2847户贫困户发放“短平快”产业奖补资金141.2万元。巩固“一人一亩油茶”工程,分五年每亩补助2000元,当年奖补400.044万元到户。出台了《产业扶贫基地奖补办法》,鼓励村集体和能人领办产业扶贫基地,创办产业扶贫基地23个,关联贫困户182户,奖补117万元。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我县打造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产业格局,为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增长引擎,为武宁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武宁发布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