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過去,他跟英雄舅舅一樣,犧牲在了這片深愛的土地上......

導語

長安君(ID:changan-j):艾冬走了26天,他的工位上仍有一束盛開著的鮮花。“以前都是他幫我們把工作環境佈置得溫馨舒適,現在他不在了,我們也不能讓他的位置空著。”同事說。


艾冬是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信訪支隊的民警。今年2月15日,他因突發疾病倒在了上班途中,2月22日凌晨不幸犧牲。


艾冬的舅舅是在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英雄董存瑞。72年過去,他跟舅舅一樣,犧牲在了這片深愛的土地上。


72年過去,他跟英雄舅舅一樣,犧牲在了這片深愛的土地上......


“吃完飯沒事,我來加會兒班。”


“艾冬,你怎麼又來了?”


在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信訪支隊支隊長康健的印象裡,值班的晚上與艾冬不期而遇不知有過多少次。


康健的辦公室與艾冬的辦公室斜對著,他經常在晚上值班時聽到對面有動靜,一開門準是艾冬。


“吃完飯沒事,我來加會兒班。”每次艾冬都這樣說。等他離開時,都已是夜裡十一二點了。為了加班方便,他甚至還專門在單位旁邊租了房子。


艾冬所負責的“接訴即辦”工作,執行7×24小時值班響應機制,每天要接收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中心轉辦的單子,再根據具體事項內容,轉派到屬地分局或主責單位,同時追蹤事項辦理情況,並對撥打熱線的市民進行回訪。


僅去年一年,艾冬帶領團隊辦理的派單就有10.7萬件,平均每天要轉辦約300件。作為這項工作的牽頭負責人,艾冬的標準從來都是“群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不能耽擱”。


說完這句話後,艾冬失聯了


2月15日上午,雖然艾冬已經感到明顯的身體不適,但他還是強撐著趕去單位。路上,同事孫毅因為接到了一個拿不準的派單任務,給艾冬撥打了電話。


“因為工作給艾哥打電話是常事,他從來沒有失聯過。那天電話裡,我明顯感到他的聲音非常虛弱,有氣無力。”孫毅回憶說。


“我知道了,我和屬地分局溝通完再告訴你。”孫毅怎麼也沒想到,說完這句話後,艾冬便“失聯”了。


那一天,艾冬倒在了上班路上,雖經過6天全力搶救,最終還是在2月22日不幸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5歲。


72年過去,他跟英雄舅舅一樣,犧牲在了這片深愛的土地上......


今年春節期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吃緊,艾冬只在農曆臘月二十九回家陪老母親吃了一頓餃子,又一頭扎到了單位工作中。


他在自己團隊中挑選經驗豐富的民警和文職人員組成疫情派單“專班”,專門負責從12345市級中心轉辦的單子中篩選出與疫情相關的事項,快速辦理、快速處置。


艾冬犧牲前不久,12345中心接到一位李先生感謝電話,他來自疫情重點地區,因疫情受阻無法返回家鄉,在京也無賓館接收。無奈之下只得求助於12345市民服務熱線。


事件轉至北京市公安局後,民警立即協調屬地分局及相關政府部門,對李先生父子採取隔離觀察措施,後來又在隔離期滿後幫助他們返回家鄉。


幫助李先生的這位未曾謀面的民警正是艾冬。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市公安局12345“接訴即辦”共辦理各類群眾訴求1.23萬件,其中涉及疫情派單320餘件,全部做到響應快、辦得實、無疏漏。


“行,交給我吧。”


艾冬的微信名叫“愛生活”,名如其人。


走進法制總隊信訪支隊的辦公區,整潔的環境中,總有大大小小的綠植點綴得恰到好處,玻璃窗和會議室內,春節的福字和窗花還掛著,營造出溫馨的氛圍。


這些都是艾冬自掏腰包為大家裝飾的。


72年過去,他跟英雄舅舅一樣,犧牲在了這片深愛的土地上......

說起艾冬,大家的評價出奇的一致:陽光、樂觀、有擔當、愛生活。


“艾冬有時會給支隊搞搞團購。”與艾冬共同工作多年的信訪支隊民警曲宏志,提起艾冬總是會想到他不少趣事。


“他自己發現好吃的橘子,就幫大家團購;展銷會上發現好東西,就和我們分享,問我們要不要。”在曲宏志印象裡,只比他小兩歲的艾冬,一直純粹得像個陽光大男孩。


榮珊也說這個待自己像親妹妹一樣的“艾哥”很溫暖。


“他自己的生活很簡單,經常連吃藥都需要提醒,可心裡卻總裝著別人。”榮珊說,“我媽曾經做過兩次手術,艾哥都知道,三天兩頭問問我媽情況。他知道我媽愛喝茶,就時常給我拿茶葉。還有,我們中隊的人幾乎都吃過他親手做的醬鴨架。”


榮珊說,這個春節她本來和媽媽商量好,要邀請艾冬到家裡吃頓飯,可最終,這個約定也沒能實現。


生活中的艾冬大大咧咧,可工作中的他總是最能“扛事”的一個。


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沒有人聽到過艾冬抱怨,也沒有人看到過他愁眉苦臉。無論多難的事、多重的任務,他都是一句:“行,交給我吧。”


艾冬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舅舅就是在解放戰爭捨身炸燬敵人碉堡的戰鬥英雄董存瑞。雖然他很少主動提及這層關係,可紅色的基因已經融入他的血液。


“工作上要上進,對自己要求要高,關鍵時刻要衝得上去,不能給你舅舅丟臉。”艾冬的母親董存梅常和他這樣說。


母親的教導,艾冬並不掛在嘴邊,但卻記在了心裡,落實到了行動中。72年過去,他跟舅舅一樣,犧牲在了這片深愛的土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