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2020年3月18日12-24时,新增英国输入疑似病例1例,现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疑似病例1例。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目前,国内疫情已逐步得到遏制,海外疫情发展态势却日渐严峻

受限于其他国家的出入境限制措施或航班等因素,许多在外的游子面临一种窘境:无安全感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在国外,有人因疫情受到歧视,归国后,也有人因疫情受到一些网友的辱骂。


网络语言暴力中伤


近日,在疫情的压力下,一些在海外的同胞选择回国。由于一些原因,他们在舆论场上却被“另眼相待”,甚至在网络语言的暴力中被中伤。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部分网友的愤怒有迹可溯。自新冠肺炎疫情从去年底暴发以来,中国上下付出了极为巨大的牺牲与努力,才取得了如今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境外疫情输入已经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突出风险。

最近新闻中有部分入境人员不配合防疫工作,比如瞒报行程等,这类让人寒心的行为,在网络上传播得飞快,引发部分网友的不满情绪,担心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被破坏。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隐瞒疫情、干扰防疫工作应该受到法律的罚处,道德的谴责。但随之舆论风向也有点歪,出现了污名化的情况,出现了一些辱骂归国人员群体的声音。事实上,舆论的极端化把少数个体的错误行为归因到了归国人员整体身上,制造了粗糙的对立,进而给这一群体造成了心理负担。


被谣言妖魔化


而在此时,更有人恶意造谣,导向族类仇视或群际撕裂。最新一则刷屏级谣言帖,是“美籍华人感染后回国治病,因要自费而投诉”。

该帖子是网民“苏州河”曝出的。帖子内容大致是:在美工作10年、拿了绿卡、准备把家人接到美国的美籍华人,感染新冠肺炎后想去医院,可床位紧张、费用贵,于是听信家人建议,想着回国免费治疗。为了能回国,他们一家三口吃了退烧药,可入境后住院的次日,就被告知要缴费——因为他是美籍,且没在国内参保。他由此想到对其投诉:“不是说国内会给免费治疗吗?现在竟然要收费!”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向上滑动阅览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祖国建设你不在,千里送毒第一名”“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网友们对此练起了怒斥千夫指的句式。

开篇就大讲在美国的奋斗史与“绿卡”“大房子”“环境福利”,接着又说到美国疫情防控乱象,然后想蹭国内免费医疗的“国民待遇”,还承认为了回国吃了1倍量退烧药,最后在“免费治疗”算盘落空后拿自己“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身份说事,直指自己遭到不公平对待⋯⋯

在防境外疫情输入、部分归国人员提“过分要求”动辄获咎等话题热度正高的背景下,这里面的每段话,几乎都踩在了敏感点上,都在向人们的朴素正义感下挑战书。它很容易激起恐慌或愤怒。而你越恐慌或愤怒,那些谣言制造者就越开心。


看着这杜撰的情节,再联想到“一家三口感染后吃退烧药从美国登机入境”、“澳籍华人女子返京后拒绝隔离外出跑步,面对劝阻大喊‘骚扰’”等事件,许多人情绪叠加着情绪之下,一激动就给“海外华人”全都贴上“不给国家做贡献,只想占祖国便宜”的标签,给他们盖章“为国家添乱”,

全然不顾疫情发生后很多华人华侨捐款捐物的事实,不顾不配合防疫要求的只是“一小撮”。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2月5日,由菲律宾中国商会、菲华各界联合会、菲律宾浙江总商会等侨团和社会组织筹措的200余万个口罩及数万件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抵达浙江杭州。

到头来,这些谣言帖就跟某些歧视华人、亚裔的言论那样,除了煽动情绪,制造地域歧视、恶意排斥,别无价值。而这,不啻为另一种给抗疫添乱——很多人跟我们是同胞也是同袍,是共同嵌入到抗疫共同体之中的。

我们该同心同向,矛头一致对病毒,对准“真·添乱”者,而不是制造割裂。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为防疫添堵只是少数

他们是我们的同胞


3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自3月11日以来,我国陆地口岸、海港、空港入境日均1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八成多。其中乘坐国际航班入境人员日均2万人次,外国人占比一成左右。

按照数据,为防疫添堵的归国人员,只占了归国人员中的极少数,绝大多数人认真履行相关规定,依法配合防疫工作 。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从湖北人到归国同胞,出现歧视是令人遗憾的。在一个多月以前,部分网友歧视湖北人的言论和行为就引发过不小的争议。在当时,出现这样的行为还可以由对病毒认知不足、出于恐慌的自我保护引发而态度过激来解释。

而疫情发展到当下阶段,人不等于病毒、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常识早已深入人心,可网络上还是有部分人,敲着冷酷的字去伤害他人,片面的偏见和极端的情绪背后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来自网线背后的冷漠字眼,总是忽视一个基本常识:他们是我们的同胞。

回顾抗疫初期:包机的“口罩”航班,日本留学生用仅有的8万元为家乡采买口罩,海外华人华侨在全球范围内奔走采购防疫物资……当时物资紧缺的我们应该能更理解现在渴望寻求祖国庇护的他们。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有网友说:如果中国人打疫情阻击战的前半场、外国人打后半场,海外华人华侨则打全场。这可能是一句玩笑,但足以证明现在海外华人华侨正经历着我们之前经历的不易。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已与全人类休戚相关,对立与歧视无益抗疫工作。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需要各国携手应对、风雨同舟。若同胞回,我们的国门为同胞而开,当然,前提是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外交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入境人员采取有关检验检疫和防控措施,同时也会一视同仁、充分照顾当事人的合理关切。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流行病”。在这种情况下,境外输入已经成为中国不少地方疫情防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中国各地方政府依法依规,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和国际疫情形势发展,对于入境人员采取有关检验检疫和防控措施。这既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同时也可有效阻止疫情跨国传播;既是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外国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

有关措施对于外国公民和中国公民一视同仁,各地方会充分照顾当事人的合理关切,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协助。

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中国地方政府还会及时、动态地调整对境外人员入境后的防控措施。

所有归国人员应达成共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及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对于隐瞒病情、破坏防疫工作的人将零容忍。


理性衡量是否回国

祖国是最坚实的后盾


目前,多地已明确境外回国人员新冠肺炎输入病例医疗费用支付政策。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在1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说,境外回国人员输入病例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医疗费用后,个人负担部分财政给予补助。

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医疗费用原则上由患者个人负担。参加了商业健康保险的人员,由商业保险公司按合同支付。此前在14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也介绍了相关政策。

一是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报销以后再实施财政的补助。个人不需要负担相关费用。

二是对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原则上由患者个人负担。参加了商业保险的人员,可以按照商业保险的合同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

同时,近期准备回国的人员,也应摒除心理负担,科学评估风险。

张文宏医生建议:


“不管回不回,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疫情要多长时间,回来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缓半年呢,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来待在那里怎么办?”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如非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


3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截至3月17日,国外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中国,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59个,防控形势令人担忧。

济南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请别“妖魔化”回国人员!

为保护自身健康,减少感染风险,真诚提示境外留学生:

1

持续关注当地的疫情变化,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疫情防控措施。密切关注我国外交部、中国疾控中心等官方机构网站,了解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和健康提示。

2

做好个人防护。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经常换洗衣物;在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室内公共场所等密闭环境时,要佩戴口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人与人之间至少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不聚餐或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与他人合租住所和共同学习时,要观察有关人员有无发热、咳嗽、就诊等异常情况,主动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注意营养、加强锻炼、保证睡眠,保持良好心态。

3

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要带病工作、学习,应及时就近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接触史。就诊期间戴口罩,不要触摸就诊环境中的物品,避免触摸自己的口、鼻及眼部。或采取居家隔离观察,避免外出。不要国际长途旅行,避免疾病传播。必要时,可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帮助。

4

坚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则。如非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或赴有疫情国家、地区的出行安排,减少长途旅途导致的感染风险。确有回国需求时,应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患有急性疾病或慢性基础疾病一定避免出行。若旅行,应尽量选择直飞航线,减少中转风险,要准备好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旅途中注意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保持手卫生。

5

回国后,应主动、如实进行健康申报,配合海关健康检疫。如有发热等症状,应向海关主动报告,不能隐瞒病情,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返京后一般应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若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应立即向集中医学观察点或社区工作人员报告,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境外旅行史和接触史,便于诊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