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要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专注”还是“多元”

鸡蛋要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专注”还是“多元”

疫情冲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终将会越来越清晰,经济社会运行急刹车后必然带来新的再平衡。不同行业在疫情席卷下定是得失各异,冷暖自知,企业经营“专注”更好,还是“多样化”更有利,又会成为许多经营者颇费思量的战略选择题。

年前,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俞铁成写了一篇《2019,中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崩盘启示录》,痛心疾首地回顾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一批知名企业相继濒临困境的事实,并指出这些大集团出事的最大元凶就是“多元化扩张”

文章上了“秦朔朋友圈”后,反响非常大,大多数留言,都是力挺铁成。可是也有一些人,不同意文章的观点。几天后,“秦朔朋友圈”就又发了一篇“不太同意‘多元化导致企业崩盘’的观点”的文章。

这番操作很符合新闻系毕业生的人设——媒体应该秉持平衡态度,要给各种观点都有出声的机会。

其实,企业到底应不应该“多元化”,这是在商学院的课堂里争论了几十年也无法给出简单结论的话题。

一、讨论企业“专注”好还是“多元”更好,需要具体的场景

我们先举两个例子:

1、假如,同样的投资金额,一个企业兜兜转转做各种生意,十年就关门了,但十年期间赚了3倍;另一个企业十年专心一种生意,前面没赚什么钱,但生意还在稳定持续,哪一个企业更好一些呢?

2、一个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没什么异常,只是最近投资了一个新的战略业务,二级市场可能有点担心,市值缩水了,这个公司算失败了吗?

人们日常评论一个企业好不好,往往会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是说寿命长不长,比如是不是百年老店;也可以是看影响力大不大,那些有明星企业家的公司,总是更让人向往一些;或者看外界给你的评判,比如二级市场的市值;当然,更可以是看能赚多少钱,等等。显然,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

从经济的角度看,评判企业优劣的标准更应该是:在企业存续期间的总的投资回报的高低。

这样,如果不是以第一个十年为时间段来评判,第一个例子就没法下结论,因为另一个企业还在持续经营中,总投资回报还没法算。而第二个例子,如果不是二级市场的短期投资者,其实也不能简单下结论,因为企业还在经营,还不能肯定后面会发生什么,而二级市场的价格并不一定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当然更不能据此认为多元化策略就是失败的。

所以,“专注”也好,“多元”也罢,好还是不好,不放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没有一些约束条件(比如,除了金钱意义上的投资回报,是不是还有更广义上的回报),根本无法讨论。

二、鸡蛋应不应该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很多投资专家曾经告诫企业家们,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元策略)。但也有很多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宁愿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专注策略),然后照看好这个篮子,也不愿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篮子里,去担忧很多篮子。

其实鸡蛋应不应该放在一个篮子里,主要可以考虑两点:

1、“篮子”是不是安全?

如果现在装鸡蛋的篮子比其他的篮子更坚固且足够大,你为什么还要把鸡蛋分到其他篮子里呢?

而如果你发觉现在装鸡蛋的篮子不太安全时,你怎么会不考虑把鸡蛋移到其他篮子里去?

那么怎样评估“篮子”的安全性呢?

1)行业还有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市场,适合“专注”策略,以利于吃尽行业生命周期的红利。但如果发觉行业有萎缩的迹象,或有可能被跨界打击,那你干吗还要“专注”呢?如果20年前,马云“专注”了,坚持做黄页簿;如果刘强东“专注”了,坚持做电脑拼装机,还有今天的阿里和京东吗?

2)你有没有竞争优势

即使行业还能长期发展,并不意味着行业内的所有参与者都有机会。如果你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并不适合继续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你当然要赶快布局新机会。

其实对许多投资者来说,一旦发现企业的创始人开始精力分散到其他项目上时,一般都会打上一个问号:是不是你已经嗅到了这个项目的危险味道?直白一点,就是会怀疑你是不是有开溜的打算了。

2、可以腾出几个可以拎篮子的手?

如果你不敢确信眼前的篮子是不会坏的,同时你还有腾空的手可以去拎另一个篮子,那把一部分鸡蛋分到其他篮子里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当然,如果现在装鸡蛋的篮子比其他的篮子更安全,而你又只有一个可以拎篮子的手,你怎么会把鸡蛋分出去呢?

“专注”有利于早期公司突破混沌,有助于建立行业优势地位,赢得快速成功。而多样性的减少,势必带来长期隐患,因为风险集中,一旦有事,可能就全盘皆输。在这次疫情冲击下,相信有不少经营者对这一点有了更深的体会。

“多元化”有可能使效益最大化,也可以分散行业风险。实际上,很多经营者从自身经验就知道,单一产品或服务很难支撑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也很容易被喜新厌旧的消费者抛弃。但“多元化”也有可能使得资源分散,顾此失彼。

三、行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影响

我们可以观察到,集中行业和分散行业的经营者们往往对要不要多样化经营,会有很不一致的意见。这其实是行业特性带来的影响。

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时,行业有保护,也就是“篮子”会比较安全,所以适合用专注的策略;

而行业退出壁垒比较低时,行业的参与者就容易腾出更多“拎其他篮子的手”,所以选择多样化策略的动机与动力就更强。

鸡蛋要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专注”还是“多元”

由图可见:

1、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也高时,意味着“篮子”挺安全,而且你也分不出其他的手,所以“专注”是最合适的选择;

2、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也低时,意味着“篮子”不太可靠,而拎篮子的手可以分出不少,所以“多样化”就是自然的选择;

3、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低时,恭喜你进入了一个“幸福”的行业,你可以任性地选择“专注”或者“多样”。但因为在这个象限的都是高利润低风险的行业,所以“专注”就能带来不错的回报,导致很多决策人会觉得没必要去“多样化”经营。

4、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这是一个要谨慎进入的行业。因为退出的损失会很大,所以一旦进入,通常就只能孤注一掷了,不“专注”就不会有出路。

由此可见,四个象限中,大多数(至少二个半)象限的行业会更倾向于选择“专注”,这也许是很多人会认同“专注”是更好的经营策略的底层原因,因为他们的行业经验会引导他们的判断。

关于行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解释,在前期的飞马讲堂《OFO小黄车,为什么会跪着也要拼到底》中我们也讨论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那一期的飞马讲堂。(可点击以上标题回顾)

四、讨论“专注”还是“多元化”,其实是在讨论什么?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有一次在采访中,面对“多元化”的质疑时回应:我觉得我们是专注的,因为我们的业务都是围绕核心拓展的。

这样的回答差不多适合对每一个“盲目多元化”的指责,因为几乎可以为每一种多元化找出某种或紧密或宽泛的所谓“核心”。

有一个企业家曾给过一个极朴素的回应:如果看到了有新的发展机会,我也有资源,为什么要放过呢?

所以,讨论企业应该“专注”还是“多元化”,其实是在讨论组织能力效用最大化的可能性问题。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使得你的企业在存续期间的总投资回报可以达到更高。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既不要让组织的能力浪费了(能力未充分利用),也不要力所不逮(高估能力)。

因此,真正要探讨的是你的能力可以达到的边界究竟有多宽?

要注意的是,这种能力的控制边界不仅仅指当下,还要给未来预留空间。很可能在决策的当时,局面的确是可以控制的,但随着企业经营的发展,当初的预测与实际发生的情况之间的差距变大了,可动员的资源一旦跟不上,最终就会局面失控。

而对目前国内大多数的企业来说,无论是早期的草根企业家,还是互联网风口吹出来的创业者,很容易将趋势红利因素,错以为是自己的能力超群,因此大概率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边界,从这一点上看,铁成呼吁不要“多元化”其实也是很中肯的。

当然,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们也许真的可以不必在乎是不是“不够专注”或“盲目多元”的质疑,只要你的确能驾驭得了那辆在开疆拓土中被“做大做强”的战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