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里,宫蓓蓓当着公婆的面管孩子,是否妥当?如何解决?

冬阳一缕


在最近热播电视剧里,《安家》简直是对生活真实的写照,这不最近宫蓓蓓当着公婆管教孩子的剧情几乎是我们家里原生活的还原,那到底当着公婆的面管教孩子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当着公婆的面管教孩子要分情况而异,如果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负责人,那么当着公婆的面管教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像电视剧里的情景,父母和公婆在孩子教育权力上模糊不清的,那样是不适合的。

面对家里有老人参与带孩子,我们该怎样做好孩子的教育问题呢?

(1)明确孩子教育主要负责人

在双职工盛行的家庭里,公婆成为家里带孩子的主力军。公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我们带孩子,照顾孩子,但是由于隔代教育观念不同,也时常成为家庭矛盾导火线,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这个家庭矛盾产生呢?明确家庭孩子教育主要负责人是我们解决这个矛盾的首要条件,很多年轻的父母总是希望公婆按自己的要求照顾孩子,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可是公婆总是会挑战我们的教育底线,这个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年轻父母总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公婆只是来帮忙照顾干嘛管那么多,而我们的公婆长辈们会认为,既然是孩子将孙子交给我们照看,我们一定要全包了。很明显是双方没有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所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那么我们在邀请公婆帮我们照顾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我们双方的关系,明确谁才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说清楚,不要总是觉得他们应该知道,很抱歉你没有说清楚,没有谁能够猜到。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宫蓓蓓和公婆就没有把这个问题处理清楚,宫蓓蓓认为自己是孩子教育主要负责人,而公婆则是觉得自己是照看者,所以也是理所应当是孩子的教育负责人,但是跟公婆说清楚,这样也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2)尊重教育者,维护教育者在孩子面前的权威

如果决定公婆既是照看者也是教育负责人,那么孩子的所有教育我们要放权,即使在某个事件里出现了问题,我们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直接指责公婆的教育行为,这样会使得公婆在孩子面前的教育权威失信,可以在孩子休息后,跟公婆商量。如果只是希望公婆对孩子只是照看,但是教育权由自己主导,那么一定也要跟公婆说好,在教育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让步,希望公婆理解,可以宠爱孩子但是大原则的教育上还是要以我们自己为主,希望公婆谅解,也要跟公婆表明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时,我们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教育者,可以私底下说,因为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的成长,那这个都少不了大家的努力。

(3)与时俱进学习科学育儿知识

在育儿路上公婆会比我们更有经验,因为他们养大了我们,但是随着时代不同,教育理念也在迭代更新,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更加需要不断保持学习的态度,如果你会担心公婆一辈的教育理念不太符合你的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他们一起学习,当下有很多丰富专业的线上线下育儿资源,我们可以将好的育儿理念传递给我们公婆一辈,这样他们在带孩子的时候,也会将新学到的授予孩子,如果我们一味的希望他们能够改变传统的育儿方式,又不提供方法,这样对于公婆来说是很不负责的,他们也会很无奈,他们也知道要与时俱进科学育儿,但是也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如果电视剧里的宫蓓蓓会带着婆婆去了解自己工作上育儿的知识,那样婆婆对于辅食的概念也就不会太随意,会更加注重孩子的辅食问题。

(3)重视家庭会议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在同一个家庭里有多个家庭教育者,我们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家庭会议是我们融合我们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在大的育儿问题上我们制定统一的原则,比如孩子的吃饭问题和睡觉问题等。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宫蓓蓓家里的孩子照看者除了他们夫妻双方就是公婆,但是在吃饭问题上大家并没有达成很好的统一观念,所以会出现孩子边看IPAD边吃饭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和需要家庭会议,我们可以允许当下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到孩子休息后,家庭成员可以根据这个点去制定统一的要求。

结语

公婆帮我们带孩子无疑是大大减轻我们的家庭负担,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孩子教育主导权问题的话,基本上像这类型的问题经常会发生,而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划分好家里教育权力,并且尊重教育者。

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鹅 | 90后育儿小宝藏,专注于早期教育,深耕母婴行业。做专业的育儿知识输出,让父母更懂孩子,与父母共同成长。

免责申明:本文分享内容纯属个人论点,仅作参考,如果我分享的内容有误,请留言于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鹅


其实这种情况,在笔者身上也发生过,很多的宝妈都经历过这种事情,爷爷奶奶带娃,满屋子追着喂饭,拼命劝着吃饭,无节制地让孩子看电视,吃零食,玩玩具,关键是还不能说,一说,爷爷奶奶肯定要生气,不管孩子又不行,老公又偏向他爸妈,真的是有气无处撒,有苦说不出。

而且我婆婆有个经典的言论就是“男孩坏到10岁”,她说孩子在10岁以前都比较调皮,不用管不用教,到了10岁就好了,这个可笑的言论,她奉之为真理,言谈践行,你跟她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老年人的固执真的是让人没有办法的。

好在最后,我坚持自己带孩子,既省得婆媳关系紧张,又省得夫妻关系破裂,当然,这其中的代价也挺大,那就是跟阚太太一样,只能做全职主妇,每天照顾孩子,忙得团团转。

这个宫医生的婆婆,大家都看出来了,她是樊胜美的妈妈哦,怪不得这么不靠谱,希望宫医生赶紧搬出去吧,有条件的话,还是得自己看孩子比较好,不然由着爷爷奶奶看下去,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的。

宫医生的公公婆婆的行为言词都在影响着妈妈的教育权威,这个问题十分的严重!长此以往下去,孩子根本不会再听妈妈说的话,会产生更逆反的心理,最可气的是她的老公,他爸妈年纪大了,不懂得教育孩子,可他自己年纪轻轻,总该知道隔代教育的问题吧,反而训气自己的妻子来,家庭中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丈夫,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站在你这一边,让人觉得真的靠不住。

但是有些网友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孩子吃饭看电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觉得宫医生当着公公婆婆的面,教训孩子,实在太不给公公婆婆面子,有点过分了,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您家里发生过这种公公婆婆帮带孩子教育理念不同引起了矛盾的事情吗?欢迎来跟枕雪探讨一下哦!


王大大Vlog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隔辈人因为文化水平、传统观念、生活方式上的不同,肯定会有很多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为了家庭和谐,首选解决方式就是不和公婆一起住,年轻夫妇自己带孩子,这就需要两个人做好分工,一般都是妈妈放弃工作在家带娃,爸爸负责挣钱养家,如果做不到,那就要请老人帮忙了,可以白天把孩子送到老人家里,晚上下班再去接,我有个闺蜜就是这样处理的,之前和婆婆住一起,冬天早上刷牙能不能用热水都会发生矛盾,还总是和老公为了婆婆的事吵架,后来觉得实在不能这样下去了,就和老公商量好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每天早上上班前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晚上下班有时候接上孩子一家三口回家做饭,有时候在老人家吃完饭再接走孩子,等回了自己家再教育孩子立规矩,不当着老人面训斥孩子,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孩子在爷爷奶奶家也能自觉的遵守爸爸妈妈的要求了。

如果只能像《安家》里宫蓓蓓那样和老人住在一起,那就应该先和老公商量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统一战线,和谁的父母一起住就由谁出面教育孩子,避免婆媳之间产生矛盾。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犯了错误就一定要管,让孩子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规则,犯错了没有人能够袒护他,也让老人明白放任和溺爱只会害了孩子,不管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应该帮助爸爸妈妈更好的教育孩子。



chy0607


谁生谁教!话糙理不糙!老人惯孩子没样去,再不教孩子以后毛病一大堆的时候,老人管吗?孩子犯罪了老人替他顶罪?比如我家,我家宝宝教育问题我家老人一参与我就这么怼!他生养的孩子个个巨懒,还学渣,吃饭翻菜碟,我结婚0彩礼,我父母都开明到这个地步了还问我家多少嫁妆,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教育我儿子


误落尘网1


当从短短的几分钟剧情来看,我认为宫蓓蓓当着公婆的面管孩子,不妥当。

1、影响公婆和自己的关系。宫蓓蓓上班时,能安心工作,下班后,洗手就有热腾腾的饭吃。这些都是因为有强有力的后勤部队,公婆。平时她跟自己的丈夫都很忙,家务都是公婆一手包办的,两个孩子也是公婆在照顾,这老两口也是挺辛苦的。但是下班后的宫蓓蓓,看到孩子的不良习惯,就说这不可以,那不应该这么做,老人心里肯定不高兴,觉得委屈。自己的宝贝孙子被教训了,心疼了。自己辛辛苦苦,还被责备,心里觉得不值得,委屈了。自己辛苦拉扯大自个的娃,也是这么带过来的,自己的经验被否定了,心里不服。宫蓓蓓自己也不开心,自己本身就是妇产科医生,在育儿方面专业,可是看见自己的孩子在不科学的教养,肯定不能接受。如此下去,矛盾会越发深了。

2、影响丈夫和自己的关系。剧中宫蓓蓓和公婆在育儿方面观点发生冲突时,丈夫一开始本想当和事佬,把这事忽悠过去,说了一句“儿子以后上大学,记得把爷爷奶奶带上,要不然没人给你喂饭。”结果,被宫蓓蓓瞪了他一眼,吃力不讨好。后面宫蓓蓓和公婆矛盾加深,孩子哭了,公婆不高兴了,他丈夫就直接责备宫蓓蓓,怪她,打乱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方法。宫蓓蓓也生气了,抱着小儿子喂奶去了。

3、这样教育孩子,成效不明显。宫蓓蓓跟孩子和爷爷奶奶讲了道理:给孩子喂饭,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看平板电脑,对眼睛不好。可是爷爷奶奶并不认同,认为孩子能多吃几口饭就不容易了,而且别家的小孩都这样。孩子有了爷爷奶奶当靠山,嚣张反抗,宫蓓蓓惩罚了孩子。爷爷劝阻,丈夫责备她,此时的孩子,我想也得不到什么教育吧,说不定心里还觉得自己委屈了。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只生养一两个小孩,小孩在家里都是宝,爸爸妈妈抱着,爷爷奶奶捧着,生怕磕着碰着。由于生活压力大,教育成本高,好多家庭的小孩都是爷爷奶奶来帮忙照顾,两代人,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方法,摩擦铁定不少。我认为应该要这么做:

1、尽量放手。既然不得不拜托老人照顾,那就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老人会把孙子照顾周到,自己只管努力挣钱。休息的时候,尽量多陪陪孩子,培养亲子感情,在陪伴中教育孩子,多陪陪老人,谈笑中沟通孩子的教育理念,寻找共同点。等孩子长大一点,可以上幼儿园,小学了,尽可能自己亲自教导和辅导作业,毕竟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

2、让老公出面。夫妻双方的教育理念要一致。如果你认为公婆做的不对,你先说服你老公,让他认同你的说法,和你站同一战线。请他出面,跟他爸妈沟通。面对儿子的意见,公婆相对容易接受,毕竟儿子也是他们手中宝。

3、多与公婆沟通。公婆多持自己有丰富的经验,不理会儿媳的建议时,你要多让她看看育儿频道,或者带他们去听专家讲座。一般专家或者外人的话语会比你苦口婆心的劝导更管用,不妨试试。

4、在教育孩子时,大人立场要一致。当看到孩子有不良习惯时,家里人先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再寻机教育。若单独和孩子一起,你可先和孩子讲道理,先行教育,事后再跟家里人沟通,务必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一致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5、年轻人可以自己带孩子,最好自己带。孩子是自己生的,本来就该由自己带,这样孩子才会跟自己亲。孩子的教育,父母会更上心,更科学的规划。和孩子的沟通,父母更能贴心体会交流。


深海中的一条小鱼


宫蓓蓓当着公婆面管教孩子也是逼不得已,因为她觉得她说什么,两位老人都觉得不对,作为一个晚辈,又不能说老人什么,只能自己管教孩子。

宫蓓蓓和公婆谁对谁错

宫蓓蓓是一个妇产医生,她对孩子的健康方面来说是专业的,可是专业的遇到了传统的,还真有点有理说不清了。

在宫蓓蓓回家以后,发现她的公公正在给上中班的大儿子喂饭,而且他还一边吃一边用平板电脑看着动画片小猪佩奇。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对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都会觉得是不对的,但是老人的观念就不同,她就认为这样孩子就会不争不吵,认真吃饭。

在遇到小儿子开始到了吃辅食的阶段,但是她婆婆就认为母乳是营养最好的,而宫蓓蓓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当然知道孩子在半岁以后,母乳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营养了,两个人因此产生了矛盾。

宫蓓蓓当着父母面教育孩子,有一种“杀鸡给猴看”的做法

其实也不只是宫蓓蓓,现实生活中,这样当着公公婆婆面训斥自己的孩子,老人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要不然我国也就不会有一个词语叫做“隔代亲”。

宫蓓蓓训斥孩子,实际上也是在告诉公公婆婆,儿子是她的,而且她是医生,更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

这一招指桑骂槐的方法其实也不错,总比那些和父母争吵的人来讲要好得多,再说了宫蓓蓓已经给老人讲了他们的错误所在,可是他们依旧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样做无疑就是给宫蓓蓓制造麻烦。



综上所述,一个婚姻家庭,面对房子,孩子的问题上总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可是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出言不逊,这样既伤感情,也不会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以上是第五评委娱乐观点,欢迎关注留言讨论。

第五评委


并不妥当,公婆虽然有错,但是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说

《安家》中房似锦为宫蓓蓓一家解决了居住的问题。

原先宫蓓蓓一家5口人居住在60平米的房子里,而且是一室一厅一卫。

几乎没有私人空间,有时候为了赶工作进度,又怕吵到熟睡的家人,只能躲到厕所里,赶工作。

如今宫蓓蓓一家搬进了新家,三室一厅,每个人都拥有了私人空间,宫蓓蓓非常的满意。

然而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出现了新的问题,引发了婆媳矛盾。


宫蓓蓓本身没有什么营养,所以喂养二胎时需给二胎一些辅助食物,这样才能达到营养均衡,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但是公婆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啥都是扯,本身的营养才是最好的。

而大宝欢欢,吃着饭看着电脑,宫蓓蓓想让欢欢放下电脑好好吃饭,作为妇产科的医生,宫蓓蓓知道,如此吃饭对肠胃的消化不会太好,但是欢欢仗着有爷爷奶奶的保护,对宫蓓蓓的话语置之不理。

而在一旁的公婆更是帮着欢欢撑腰,宫蓓蓓一气之下,当着公婆的面训斥了欢欢,告诉欢欢一以后吃饭不能看电脑,而一旁的公婆脸色有些难看。


宫蓓蓓当着公婆的面训斥孩子是否妥当?

并不妥当,虽然公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些不妥,但是公婆终究是长辈,当着他们的面训斥孩子,就如同打他们的脸,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婆媳矛盾。

如何解决?

首先就是通过中间人丈夫进行调节,让丈夫传达孩子的教育方式,避免直接冲突

其次,如果过通丈夫无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进行分居,各自过各自的,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还能避免婆媳矛盾。

因为婆媳矛盾引发的就是夫妻矛盾,作为儿子和丈夫身份的男人,根本无法解决此事,在妈和媳妇之前,作为男人,大多数都是选择前者,所以最终会导致夫妻离婚。


所以与其离婚不如分居,就如同宫蓓蓓一样。


汤里放药


首先这种教育方式肯定是欠妥当的,但我并不认同公婆教育孩子的方式。

首先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至于公婆所说的看着电视还能多吃一点饭,这更是无稽之谈,吃饭的多少绝对和看不看电视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科学依据。公婆的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溺爱和对孩子的一种妥协。

如果一个孩子以不让看电视就拒绝吃饭来要挟父母,那么以后他还会用各种哭闹来达到他的目的,一味地退让只会让孩子更加的为所欲为。那么以后再想管孩子就管不住了,所以孩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马上制止。

而宫蓓蓓本身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唯一错的地方就在于不应该当着公婆的面来教育孩子。

原因有二

其一,这样做容易让公婆的面子挂不住,有损婆媳关系!

其二,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个家庭不能出现两种声音。这是大忌!因为这样做孩子会去想谁在这个家是当家做主,谁的话可以不用听。这样的话其中一方在以后孩子面前就无丝毫威严存在,孩子也不会听他的话。

我认为解决之法就是宫蓓蓓应该先去和公婆交谈,先说服公婆孩子的这种要求是不能满足的,否则以后只会变本加厉,再想管教就难上加难了。或者是给公婆举一个反面教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相信即使公婆再宠溺孩子,在面对孩子三观培养上面也会认真对待的。

我们要知道,公婆只是宠溺孩子,并不是故意和儿媳作对!所以要先顾及到公婆,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就像剧中那样,可以稍微的给孩子一些惩罚,让他明白什么事情是不可取的。也不是只要他哭就能得到满足的!


娱乐迷的日常


电视剧《安家》近期剧情中,第一集挺着大肚子买房的宫蓓蓓又来找房似锦买房了。

《安家》中海青饰演宫蓓蓓,是妇产科骨干医生,也是相关领域的副教授,在单位算得上权威医生。宫蓓蓓和老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快生二胎的时候经过房似锦买了一套房子,二胎出生后,一家四口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方便老人照顾孩子,年轻人也好安心工作,想法很美好,现实中却产生了太多矛盾。





生活上倒没太大分歧,一家人都体体面面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和喂养方面。宫蓓蓓的大宝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吃饭习惯很不好,眼前摆着平板放着动画片,孩子爷爷一口一口的喂。宫蓓蓓提出让孩子自己吃饭,爷爷奶奶口径一致反对。爷爷认为只要他能好好吃饭就行,喂饭和边吃边看都不是问题。奶奶帮腔:别人家的爷爷奶奶都是这么喂的,挺正常。就得这样喂他才能多吃几口,你们年轻人哪有这耐心?


宫蓓蓓对小宝的喂养也和婆婆没法达成一致。宫蓓蓓说自己是产科医生,知道什么时候该喂什么,解释自己现在的奶水不够,需要添加辅食。婆婆观念传统,认定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不信儿媳这个妇产科专家的话。最后婆婆虽然答应了喂辅食,但心里极不情愿。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频繁产生争执。

宫蓓蓓脾气也是爆,她没有想到更妥善的解决办法,也丝毫不给公婆面子,直接冲着孩子大喊。公公看到这一幕,停止了继续喂饭的行为,头也低下去了,似乎宫蓓蓓的是在吼自己一样。老人家都爱面子,宫蓓蓓虽然占理,但是方法却不太恰当,即使有理但也并不讨喜。之后,宫蓓蓓甚至直接单拉孩子出来批评,内容也全是''针对''着公婆在说,公婆似乎也不太敢惹这个儿媳,但表情说明了,公婆很不喜欢宫蓓蓓。




其实,从科学教育的角度,宫蓓蓓是妇产科医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自然是对的,但是态度并不友善,公婆也不是听劝的人,双方矛盾瞬间爆发。 但是她的态度真的不好,公婆帮着照顾孩子没功劳,有苦劳。在一些教育观念上,双方有分歧在所难免,此时最重要的是好好沟通,而不是指桑骂槐般的甩脸子。自己没时间带,又不想父母带,那就只能请月嫂了,好的月嫂贵不说,在安全方面也不一定比得上自己的公婆。而且,好的月嫂也不能保证教育孩子优秀,那孩子之后学了月嫂的不良习惯,接受了不好的教育又怎么办呢?


她是高学历的医生,在养育孩子上肯定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可是公婆的干预,让宫蓓蓓十分为难,如果反对就是跟公婆作对,如果不管不问,那就是害了孩子,这两难的决定让宫蓓蓓有了新的想法。宫蓓蓓就想到了再次置换房子,跟公婆分开住。但是宫蓓蓓的丈夫却十分反对,觉得老婆小题大做,一点也不为老婆考虑。

所以说,作为丈夫,在这种婆媳之间的关系处理中,他的选择才是救命良药。


梦允


‍宫蓓蓓终于买到了理想的房子,却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即便像她那样高学历、高收入的独立女性,也免不了教育孩子和面对公婆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当着公婆的面管孩子这件事是欠妥当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当着公婆的面管孩子,并不利于孩子的管教。

没有人愿意被批评,也没有人愿意当着别人的面被批评,哪怕是在自己最亲的家人面前。

大人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尤其是像宫蓓蓓的大儿子,正在上幼儿园,自尊心刚刚萌芽,又半懂不懂的阶段。

很多家长都知道不能在公共场合吼孩子,其实在家里也是一样的。

哪怕还搞不懂让妈妈生气的原因,搞不懂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能看动画片,当着爷爷、奶奶、爸爸、弟弟的面,被妈妈大声教育了一顿,孩子的心里一定非常难受,哭着发泄都来不及,还听什么大道理。

再加上像宫蓓蓓公婆这种见不得孩子委屈,会上来帮腔的,宫蓓蓓想当他们的面管好孩子,更是难上加难。

当着公婆的面管孩子,公婆心里会不好受。

通常情况下,隔代总是特别亲,当面看着自己的小心肝、小宝贝挨骂,不管上不上前帮腔,爷爷、奶奶心疼在所难免。

宫蓓蓓管教儿子是因为她觉得不应该养成边吃饭边看动画片的习惯,不仅对视力不好,也影响消化。

而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的,正是宫蓓蓓公公的硬塞式喂养。

这是老一代喂养很常见的通病,为了让孩子吃完必须要吃完的量,看看动画片、玩玩具,是再正常不过的方法了。

还有边敲锅盖边喂饭,跟在孩子后面边跑边喂饭,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吃胖点、长壮点,老一辈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孩子因为这个原因受到批评,他们自然会觉得媳妇是在指责他们的喂养方式,尤其像宫蓓蓓的公婆,已经成功地教育出了一个博士生儿子,被指责喂养方式不对,心理肯定不痛快。

当着公婆的面管教孩子,老公会很难做。

和公婆住在一起,老公的处境永远是一块两头为难的“三夹板”,左右都不是。

当着公婆的面教育孩子,除了让公婆下不来台,也是明摆着在让老公做选择,而且是必须立刻、马上做好选择。

很少有老公的情商能高到在这种突发的情况下,照顾好双方的情绪,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问题处理妥当的。

一边是孝,一边是爱,想想都难。

当着公婆的面管教孩子,自己吃力不讨好。

孩子一哭闹,公婆心疼,老公头疼,不仅管不好孩子,还让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真是得不偿失。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境呢?

团队协作,互相配合

现在教育孩子讲究的是团队合作,学校里的老师尚且需要家长一起配合教育,更何况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

1. 对于可以预见的问题,事先沟通。

比如吃饭多少是随孩子愿,还是顿顿吃完指定的量,吃饭的时候是否可以做其他事等等,都可以事先一起沟通好原则。

2. 对于突发的问题,事后沟通。

对于没有事先沟通过的状况,当场应该控制住情绪,静观其变。事后,再找一个合适的、没有孩子的场合做好沟通。

3. 沟通应参考多方经验,适时调整。

公婆的育儿经验是可以参考的,不要太过抗拒,照搬书上看的、专家说的、其他孩子的,也未必是对的。要根据自家孩子情况,适时调整。

孩子玩心重,遇到本来就瘦小、体质不好还挑食的情况,如果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强迫”其多吃点主食,也未尝不是好事。

4. 对于已经沟通好的事,不要轻易破坏规则。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大家的矛头不一致,那多半都会被搞得焦头烂额,甚至还会破坏家庭关系和夫妻之间的感情。

有人觉得,一家人之间什么都好说,没必要分的那么清。对不起,那就错了!

只有合作,才会双赢甚至多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