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2017年,一部印度電影的上映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人們紛紛被緊湊的劇情以及其傳遞出來的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所吸引,一時間,這部電影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說到這,想必你已經猜出,這便是《摔跤吧爸爸》。而在內蒙古大草原,也有著與電影裡的姐妹經歷相似的一對兄弟,他們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從家鄉走向了世界的賽場,並獲得了驕人的成績。今天,我們的主人公便是這對兄弟中的哥哥——著名拳擊手朝魯。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1972年3月,朝魯出生於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蘇木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兒時的朝魯在家鄉是有名的摔跤能手,被當地牧民稱為“草原英雄”。父親喜歡摔跤,他曾說,草原上的蒙古男人怎能不會摔跤?這樣的話讓兒時的朝魯無比羨慕父親,在自己的眼裡父親就是神話,無人超越。朝魯兄妹七人,他排行老五。兒時的朝魯懂事、好學、機靈,深受父親和老師的喜歡。也許正是因為從小受父親的影響,他喜歡各項體育運動,但對摔跤更偏愛,這也為他之後進入赤峰體校柔道隊奠定了基礎。

他清楚地記得,1986年10月份,他來到赤峰市體校柔道隊,正式接受專業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短短的時間內,朝魯就從一名柔道運動員成長為柔道隊長。“勁頭足!”朝魯這樣形容當時的自己。1988年,在包頭舉行的全區柔道比賽中,朝魯因傷沒能取得好成績。最讓朝魯絕望的是,在這次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的隊友都被內蒙古柔道隊挑選過去,而自己只剩兩條路:要不回家放牧,要不留在城市繼續打拼!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回憶說,雖然當時的他只有十六七歲,但卻不甘心就這樣放棄。“1988年,正好趕上內蒙拳擊隊成立建隊,招收隊員。當時自己對拳擊不是那麼瞭解,就在電視上看過,印象之中有種打打殺殺的感覺。其實自己的心裡也很害怕,但為了改變命運,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毅然決然加入了拳擊隊。”

到了拳擊隊以後,朝魯漸漸對拳擊有所瞭解。在很多人眼裡,拳擊是一項很暴力、很血腥的項目。其實不然,它有著規範的動作和技術,安全係數要遠遠高於籃球、足球等項目。籃球、足球偶爾可能會因為運動不當發生胳膊斷裂或韌帶拉傷等意外,而拳擊就不一樣了,它要求拳擊手戴整套的護具,對拳擊手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拳擊並不只是靠拳頭打,而是需要智慧,需要動腦,需要將戰術巧妙地運用到比賽中。它的精髓就是要看一個運動員的智商有多高,反應有多快。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左一為朝魯

可能是之前兩年的柔道練習無形中為朝魯學習拳擊打下了一定基礎,他對拳擊的技術、基本功等掌握得非常快,且順手,所以很快也就出了成績,進而愛上了拳擊臺。在1991年全國拳擊錦標賽上,朝魯為成立不滿三年的內蒙古拳擊隊奪得了第一枚全國大賽的金牌,並於當年入選國家拳擊隊,開始了他征戰巴塞羅那奧運會的征程。他頑強拼搏,一路過關斬將,戰勝了國內外眾多強手,獲得了奧運會預選賽75公斤級冠軍,為中國拳擊隊爭得了一枚寶貴的奧運會入場券,成為內蒙古拳擊隊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人。從那時起,朝魯和內蒙古拳擊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如果不努力,自己時刻都有可能回到茫茫大草原,跟父母一樣世代以放牧為生,正是因為不服輸,朝魯成功挑戰了自己。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與隊員張小平、楊曉麗

1994年,在組織的精心培養下,朝魯同志成為內蒙古拳擊隊教練員,到現在,他已經在拳擊道路上走過了20多年光景。在這20多年中,內蒙古拳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光榮歷程,朝魯也逐步從一名普通運動員成長為全國冠軍、奧運會選手、內蒙古拳擊事業的領軍人。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與隊員張小平

從1994年到2008年初,在朝魯同志的率領下,內蒙古拳擊隊在國內外各大賽事上,共獲得冠軍近五十人次。比較重要的有在第八屆拳擊世界盃賽上,運動員馬經偉、阿里木斯分別獲得第三名、第五名;在第十三屆、十四屆亞運會上,馬經偉、哈達巴特爾均獲得第五名;在2002年亞洲拳擊錦標賽上,哈達巴特爾為中國奪得了唯一的一枚金牌;在全國九運會上,馬經偉和哈達巴特爾雙雙獲得金牌;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運動員哈達巴特爾代表中國拳擊出戰;在2007年亞洲拳擊錦標賽上,張小平為中國代表隊奪取一枚銀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選拔賽曼谷站比賽上,張小平為自治區奪得第一張北京奧運會入場券。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張小平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上

而2008年8月24日,是內蒙古競技體育最輝煌的日子,張小平,這個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帥氣小夥,愣是憑著一股衝勁與狠勁,一路過關斬將,連勝各路高手,殺入決賽,最終將奧運獎牌掛在胸前。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2008年北京奧運會張小平所獲金牌

朝魯說,1994年他正式擔任拳擊教練,能帶著自己的拳擊隊,走向世界為國爭光,就是他當時作為教練員的奮鬥目標。當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的賽場上,朝魯與保加利亞強手“狹路相逢”,由於求勝心切,干擾了技術的正常發揮,最後未能進入前五名,這一直是朝魯心頭的遺憾。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徹底激發了朝魯的熱情。他說道:“以前,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從我參加巴塞羅那奧運會時便一直縈繞在心——在奧運會上升國旗、奏國歌。2001年7月13日,當我得知北京成功申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消息時,我非常興奮,要在奧運會上升國旗、奏國歌的想法也更加強烈了。”自從那一天起,為了打好北京奧運會,朝魯時刻提醒自己,還把自己的手機號的尾數換成了2008,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訓練中,付出的辛苦也遠非平日可以相比。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上

天道酬勤,朝魯與隊員的努力沒有白費。2008年8月24日下午5時許,在決賽的現場,朝魯執教的隊員張小平以絕對實力擊敗愛爾蘭選手伊根那一刻,朝魯與全場觀眾一起流下了淚水!這一刻的淚水不僅讓他實現了魂牽夢繞的奧運金牌夢,同時也讓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更難得的是這一枚金牌打破了國外拳擊運動員在奧運會中大級別上的壟斷。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與張小平激動相擁

奧運會剛剛結束,朝魯就把目光轉向山東,轉向全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的賽場。2009年10月,十一運的烽火在齊魯大地上點燃,隨著賽事的推進,內蒙古拳擊隊再次成為中國拳壇關注的焦點。除了張小平以絕對實力挺進決賽外,他的師弟孟繁龍也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10月26日,師兄弟勝利會師,為內蒙古代表團再添一金、一銀。按照國家關於奧運會金牌計入全運會金牌的相關規定,朝魯帶領的內蒙古拳擊隊在十一運上,為內蒙古代表團共斬獲三枚金牌,一枚銀牌,四個第五名,為內蒙古代表團爭得了巨大的榮譽。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與隊員楊曉麗、李倩、竇丹

內蒙古拳擊隊一直是國內的強師勁旅。自1988年成立內蒙古男子拳擊隊到2006年發展建立女子拳擊隊,內蒙古拳擊隊伍不斷繁榮壯大,並多次在國內、國際大賽上斬獲佳績。正所謂巾幗不讓鬚眉,內蒙古女子拳擊隊的表現非常出色。2006年末女子拳擊成立至今,楊曉麗、李倩、竇丹等人先後獲得六次世界錦標賽冠軍,其中李倩還獲得了2016年裡約奧運會75公斤級第三名,69公斤級的竇丹獲得第七屆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拳擊比賽冠軍!在2018年的女子拳擊世錦賽上,中國隊共獲得了4金1銀,內蒙古獨佔三金,楊曉麗連續獲得女子拳擊81公斤級金牌,成功衛冕世錦賽三連冠。內蒙古拳擊在中國拳擊的地位異常突出。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李倩

如今,朝魯擔任著內蒙古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的主任,執導著包括拳擊、 柔道、國際式摔跤、舉重以及跆拳道等五個項目進軍國內國際賽場。30餘年一路走過來,朝魯從成為進入奧運會的內蒙古拳擊第一人到帶領愛徒獲得奧運金牌,從帶領內蒙古拳擊隊到帶領包含內蒙古重競技中心,從在國內比賽中嶄露頭角到在世界大賽上連奪金牌,內蒙古拳擊成為了內蒙古競技體育的一面光輝旗幟,創造著內蒙古體育的一個又一個傳奇,一個又一個高峰。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接見朝魯等人

在這裡,還有一個故事值得一提。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朝魯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拳擊選手,時隔十二年,又一位來自內蒙古的拳擊手站在了雅典奧運會的拳擊臺上,這不是別人,正是朝魯的親弟弟哈達巴特爾。從小,在外人眼裡,哈達巴特爾就生活在哥哥朝魯的光環下,上世紀90年代初,哥哥第一次獲全國冠軍,當時他寫信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哈達巴特爾。上晚自習時,哈達巴特爾就把這一喜訊告訴了他的同學,沒想到同學說,“你哥這麼厲害,怎麼會有你這麼個弟弟?”那時起,哈達巴特爾就把哥哥立為榜樣,“跟著他走”。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右)與哈達巴特爾

1991年,朝魯把弟弟哈達巴特爾引入到拳擊運動中,“六年磨一劍”,“大器晚成”的哈達巴特爾終於在1997年以後,共奪得了6個全國冠軍。2002年,在亞洲拳擊錦標賽上,他不負眾望,獲得71公斤級冠軍,這是我區拳擊運動員獲得的最好成績。2002年,他在韓國釜山亞運會獲得71公斤級第五名,之後入選國家隊備戰2004年雅典奧運會,一路過關斬將,在雅典奧運會亞洲拳擊選拔賽中,連勝4人,此時28歲的哈達巴特爾終於獲得了雅典奧運會參賽資格。自此,“草原親兄弟先後闖奧運”的佳話傳遍了內蒙古草原。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賽場上的哈達巴特爾

目前,內蒙古重競技項目運動員在朝魯的帶領下,正在積極備戰東京奧運會。朝魯說:“到2020年,我們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競技體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到東京去升國旗、奏國歌來展示體育興,還能靠什麼來展示國運興?用奧運會金牌向祖國人民獻禮,是體育人的時代使命,我相信,內蒙古運動員能夠擔當起這個時代使命,成就這個光榮夢想!”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與哈達巴特爾在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

在競技體育的舞臺上,內蒙古重競技項目秉承著為國爭光的初心和理念,使五星紅旗一次次飄揚在海外。在朝魯的帶領下,內蒙古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多次獲得國家及自治區的表彰。2016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備戰里約奧運會特別感謝獎;2017年獲得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模範集體、全區五一勞動獎狀、自治區直屬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區五四紅旗團總支等。

“草原人民養育了我,拳擊事業成就了我。我是拳擊人!”對於朝魯來說,拳擊已不僅僅是一項運動,甚至不僅是他的事業,而是已經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拳擊伴著朝魯度過了三十個春夏秋冬,這三十餘年的人生歷程中,他經歷過彷徨、痛苦和失敗。然而,拳擊也鑄就了他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性格,不拋棄,不放棄,克服重重困難,以拳擊人特有的錚錚鐵骨實現了鳳凰涅槃。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與張小平從北京奧運會凱旋

這就是朝魯,一個為事業而生的人,一個為拳擊事業的發展而奮鬥不息的人!

從塞外赤峰走向國際賽場——草原拳擊手朝魯


朝魯所獲主要榮譽

1、1992年12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屆“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2、1993年9月被評為第七屆全國運動員“男女雙十星”之一。

3、2001年8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4、2001年11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5、2005年11月被評記為內蒙古自治區“二等功”。

6、2008年7月被評為建黨87週年全區“優秀黨員模範個人”。

7、2008年9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8、2008年9月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教練”。

9、2008年9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北京奧運會金牌重大突破獎”。

10、2009年11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11、2013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