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我们国家开足马力生产防护物资卖到国际市场,能把钱挣回来吗?

8苏苏看娱乐


出口防疫物资赚不回来因“封城”带来的经济损失,但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损失,并增强我国的影响力。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81235例,昨日新增84例。海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达到了137432例,一日新增12721例,167个国家出现了确诊病例。在我国疫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向国际市场出口医疗物资,如口罩、呼吸机、防务费、外科手套等等,既能够拉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也能够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更能够弥补我国“封城”的损失,可谓是一举三得!



从2020年1月23日开始,我国就陆续开始了“封城”。直到现在,HB省也没有解除“封城”,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完全复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餐饮业、电影业等线下行业打击最大, 几乎是在1多月的时间内,很多商户“颗粒无收”。虽然无法统计具体损失有多少,前重庆市长黄奇帆称,新冠肺炎已经已经给我国造成了几万亿的经济损失。

不过,在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以后,我国确实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抗疫成果。现如今,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在迅速蔓延,口罩等医疗物资成了最抢手的商品。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又或者是日本伊朗,都在向我国订购这些医疗物资。不过,想要凭借出口医疗资源完全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恐怕是无法实现。


我国口罩日产量达到了1.16亿只,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60%。但在疫情爆发之前,普通口罩一片的利润仅为0.1元,N95医用口罩的利润也仅仅为0.5元。即使在疫情爆发以后,口罩价格上涨,但熔喷布等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利润也不不会上涨太高。一台呼吸机利润确实能够达到50%,但出口量也十分有限。所以,凭借出口医疗物资弥补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

不过,开足马力大量出口医疗物资有三大好处:第一,能够拉动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进而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尽管无法弥补疫情的损失,但医疗产业发展对于国家有着非常长远的利益。第二,全世界都缺医疗物资,我国向全世界出口医疗物资,有利于展现我国的大国担当精神,可谓是赚到钱,又能够赚到名声;第三,对于与我国友好的国家能够提供优先供给,如伊朗、俄罗斯等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疫情过后我国的医疗产业会不会因此迎来腾飞?


美国观察室


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但是中国以外的国家疫情才刚刚开始,现在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都在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中国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开足马力大量生产防疫产品,供货全世界,出口创汇,这个利润是相当惊人的,这是有形的;当然了也可以用防疫产品去换取一些国外的一些尖端的科学技术,这是无形的;综上所述,中国不但可以把在疫情期间的损失补偿回来,而且能积极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形象。


好运不打烊84


楼主你好,非常时期,我们国家开足马力生产防护物资卖到国际市场,能够把钱挣回来吗?当然你的这个理想是很丰满,但是现实却是很残酷的。首先,我们国家对于这些医疗紧缺物资的生产就从未中断过。虽然有很多风险疫情比较高的地区,那么对于这一类的生产企业都是优先开绿灯优先复工生产,所以说无论是口罩生产企业,包括防护服生产企业,包括一些药品的生产企业,都是没有停工的。

那么也就谈不上开足马力去生产这样的物资了。而且不但是原有的一些企业正常的生产,实际上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后。很多地区都已经新建了相关的这样的企业,比方说生产口罩的企业,生产防护服的企业等相关的企业,但是新建一个企业它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出现正常的产能,所以说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再加上这个医疗紧缺物资,实际上在我们国内来讲都是一种非常紧缺的状态,那么也就是说它不必要卖到国际市场,可能国内都是属于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毕竟每个人都需要口罩,所以说在国内是非常紧缺,当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其实更多的是以直接捐助的方式来援助那些急需的国家,并不是卖给他们,所以说就谈不上把这个紧缺的医疗物资去卖给他们,也就不会出现挣钱的事情了。


社保小达人


谁也不会想到,当我国疫情防控取得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国外疫情又出现了严重蔓延扩散和爆发的情况。那么,凭借我国医疗器械厂家众多、产能巨大的优势,开足马力生产防护设备和物资卖到国际市场上,能不能把钱挣回来呢?润友的回答是,钱肯定是要挣的,但要完全弥补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则恐怕有难度。

为什么说能挣钱呢?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我国生产的防护产品已经有大批量的岀口到世界各国急用于抗击疫情上了。

比如,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是我国最早研制生产的,现在的产能很大,在满足我们自己需要的同时,这段时间已经有大批量的试剂盒岀口到世界重点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可以说,这是很挣钱的。换句话说,利润是很大的。

再比如,在肺呼吸机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上,我国均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是离不开肺呼吸机的。因此,在近期国外许多疫情严重的国家,向我国订购肺呼吸机的订单急剧上升,以至于我们所有的厂家开足马力“三班倒”生产,仍然供不应求。可以想象,这种情况肯定是要挣钱的,而且还会是挣大钱。

还比如,现在全球每天消耗的口罩就达到10多亿只,而产能最大的是我国,现在每天能达到5亿多只,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每天出口的口罩也是不计其数。尽管口罩的价格低、利润少,但由于数量巨大,如果持续几个月下来,挣到的外汇也是不会少的。





润友


可以开足马力,但不能无序无节制增加产能和投入。口罩,防护服技术,门槛不高的。这两个月很多外行人一下就进入了这个行业。试问,如果是能长期盈利的,为什么欧美人自己不投资。我们这两个月投资就马上能扩大产能了。对于医疗物资。我给的建议是足够我们用,如果全球性事件发生时,我们内部紧点用,节省出来的能出口友好国家就行。没必要包全世界短期的所有需求。不是很几个月后,一地鸡毛。。。特别是那些贷款投入到这个行业,增加产能的个人或企业。行业长远应该在意的应该是生产效率,成本控制。这样就算外国企业也进入这个行业,成本和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不能和我们竞争。


恩企业咨询顾问


这个观点非常接地气,有需求才能发生更生更多的供给。

而且,这个取向官方非常认同。商务部网站的消息指,2020年全国进出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月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做好医疗物资商业出口工作。

当前外贸形势并不乐观,商务部表示,进入3月之后,外贸企业能否大面积复工复查仍面临不小的考验,当前不少外贸企业已经复工,但达产率并不高,当务之急在于协同全产业链的复工达产。

今年初疫情的大爆发,倒逼中国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快速提升,官方表示“整体保障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内相关产业链开足马力释放产能,是有可能在“三驾马车”的出口一环,取得新突破。

中国外贸出口在医疗物质方面,实现单点大突破,不仅是赚钱的话题,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口罩、防护服、CT机、呼吸机、测温仪、药品等紧急医疗物资、医用装备出口,中国都能生产,这也是中国全产业领域发展的优势,欧美国家在中低端产业链上不重视,已使得其在疫情中陷入了被动。当然,中国有14亿人口,防控物质内需本身就是非常大,在内需有保障的前提下,完全有可能拓展更多的外贸份额、外贸订单。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12万亿人民币,下降了9.6%。其中,2月份的出口呈现了两位数的降幅。现在疫情在169个国家出现,这些国家的产业与市场均有受到波及,除了防控物质,其他产品的需求大概率的会缩小。而在防控物质上寻求新增进,既符合全球抗疫的需要,也符合出口增长的需要。

3月19日13时29分更新数据显示,海外已累计超过137521例,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国及美国等五国目前疫情更严重。以美国为例,90%的口罩是由中国大陆提供。近期美国表示,在防控物质上对中国依赖度比较大,对从所有中国进口的口罩等医护物资实施0关税的政策。但出于美方近期种种行径,中方对此反应冷淡。

商务部曾表示,即便是要先帮助,也是帮助那些对我们友好的国家,而像美国这种客户,我们的答复就是依照市场化原则来进行自由贸易。


波士财经


开足马力生产防护物质卖到国际市场,肯定是挣钱的。至于能挣多少,还要看后续的需求。但,现在我们开足马力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要。口罩等防疫物资,并非暴利产品,尽管美国市场上的口罩也卖到了25美元一只,但我们的企业还担负着世界市场的供应任务,是不会为了专门追逐超额利润而向价格最高地方流动。它既要照顾到过去帮我们的朋友,也要照顾到疫情严重没有能力的国家,还有我们的战略伙伴。


我们国家的生产能力是巨大的,原本产量就占到了全球生产量的50%。以口罩为例,去年的这个时候,日产量大概是3000万只。而今年的2月底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就双双过亿了。虽然现在有很多口罩企业在开足马力在生产,但也会有一些新的生产商加入这个行业,形成竞争。比如韩国和富士康等一些企业,也来抢这块蛋糕了,这主要是为钱的,这也会增加口罩等物品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但,总的优势仍在我们手里,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我们生产歼20战斗机的西飞公司竟开发出一种生产口罩的自动机器,能力巨大,这说明了,没有人能动摇我们主宰这块市场的能,过去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今后世界这方面我们仍占主体地位。



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企业经营就是要赚钱的。除了必要的援助外,我们完全可以抢占市场先机,支援各国抗疫并同时赢得一定的利益。欧洲各国和美洲的疫情正在发展,可能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有人认为国外疫情起码要持续到6月,有的人还认为可能要跨年,这样,生产抗疫物资的任务就很重了。不敢说能不能把因为疫情所花费的钱补回来,因为这次的疫情代价是很大的。只能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我们强国富民们目标的。努力不会放弃,目的就能达到。


天太2


为了全力抗击疫情,我国付出的经济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好在“战役”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各地相继陆续解封并已开始恢复生产。最新数据:海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137567例,较前一日新增确诊病例近1.8万例,抗击疫情的形势都非常严峻。目前,国际市场上最紧缺的就是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及医疗设备等物资,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个时候“开足马力”生产,确实可以“大赚一笔”,但凭此就想挽回我国的经济损失却不现实。我国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疫情的影响预计将持续至少3个月,而我国将在一个月后才能恢复正常的经济生产。至于此次疫情对我国的经济所造成的损失,目前还没有办法统计,官方也没有发布预计的数据,我们只能大致推算下。根据国内外经济专家们的预估,此次疫情将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速下降约1%。

最乐观的估计是0.5%,最悲观的估计是1.3—1.5%,我们取中间值1%。2019年我国GDP总量为14.36万亿美元,这增速下降1%,得卖多少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口罩为例,疫情爆发前我国平均每日生产大约0.4亿个,2月底的时候“开足马力”提到了1.16亿/天,我国有约14亿人,除了自用还能出口多少?即便是增产的这部分(0.76亿/天)全都用来出口,那也比“杯水车薪”强不到哪去……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世界经济造成的冲击是一次性的,但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抹去的。个人防护用品、医疗物资可以借这个机会大卖特卖,甚至可趁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但却根本无法填平其它行业的损失。别说是把我国损失的钱赚回来了,即便是想趁机垄断个人防护用品、医疗物资的国际市场,那也是不可能的事——疫情终归会过去,那时需求会大幅回落,而其它国家也会恢复生产。


简单说,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就是一锤子的买卖,根本就长久不了。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在防止疫情“死灰复燃”的同时尽快恢复生产。为尽快恢复生产、降低包括我们个人在内的经济损失,我国工信部出台了20项措施,比如:帮助中小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等,加大对受困微小民营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等等。北京、上海等地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减免房租、贷款延期、降低税额……


儒道之主


大实话:这个肯定是对外汇有帮助的,但是想要完全弥补疫情的损失,那也是不现实的。

在疫情期间,我们的医疗防护物资方面的产量可以说是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不但做口罩的厂家在做口罩,卖车的,卖空调的也都开始生产口罩。而现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疫情也进入了一个爆发的状态,所以,这个医疗物资的出口肯定也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的,但是,想要把之前因为疫情的损失给赚回来,这个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因为,这个事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个出口创汇能有多少,如果这个需求比国内疫情损失大,那么就能赚得回来,如果说没有疫情损失大,那就赚不回来嘛。而就疫情的损失来说,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首先就说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最直接的成本投入吧,各地建医院,为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物资,购买医疗物资,这些都是钱,至少也得是上百亿的投入。另外,我们也能看到在网上流传的一个重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差不多一个人下来就是70万左右,那轻的至少也得上万块吧。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个更加实际的,现在国内的疫情最终确诊人数应该也就是八万左右了,然后海外的疫情共计确诊是十万左右,就算按照每个人是平均成本都是一样的来算,那国内也就是比整个海外少两万左右,那两万人肯定是无法抵消六万人的成本的嘛,再者说了,境外疫情的物资主要还是用的是本国内的医疗生产,而不是完全依赖中国进口的。

最后就是这段时期的间接成本支出,比如说工厂停工,我们居家隔离不复工,这些损失也是数以百亿计算的。那肯定是不能靠海外的那几万人医疗物资需求来弥补这个损失的。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通过医疗物资的出口创造外汇收入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更多还是相当于一个做慈善的事情,并不赚他们多少钱,更不可能说弥补我们之前的一个损失。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楼主你好,非常时期,我们国家开足马力生产防护物资,如果卖到国际市场,能把钱挣回来吗?当然你这个想法是非常不错的,但现实却不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呢?首先对于医疗物资紧缺的生产企业,实际上它就没有停过工,也就是说一直维持在高比例的开工复产当中,对于中风险地区甚至是低风险地区,基本上都是达到了100%的生产状态。

而且即便如此开足马力的生产,对于这个医疗紧缺物资还是完全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因为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日常口罩的能力大概是在2000万个左右,但是每日可能我们使用的口罩远远要超过这个数字,所以说它完全是属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也就是说国内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更何况把这个货物卖到国际市场上,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且我们国家对于这个国际市场,是属于一种援助的姿态,也就是说有哪些国家提出了求援的申请,比方说像意大利,像西班牙,像塞尔维亚,向我们国家提出了求援的申请,那么我们国家都是直接以捐助的方式来给予这些国家援助,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一分钱,所以也不会说把这个货物卖到国际市场上去赚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