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贫困户贫困村6月底前全部出列

<table> 力争贫困户贫困村6月底前全部出列

结合英德红茶、连樟果菜茶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英德规划连片打造特色优势扶贫产业。陈咏怀 摄

/<table><table> 力争贫困户贫困村6月底前全部出列

今年英德将新建15个以上扶贫车间。陈咏怀 摄

/<table>

3月17日,英德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会议通报,目前全市16606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其中13209户已按照程序出列,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89元。

今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市贫困户、贫困村要全部退出,完成脱贫任务。

●南方日报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英宣

关键词:成绩

扶贫考核位列清远县市区第一

会议指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英德各镇街、各部门和帮扶单位齐抓共管、协调发力、上下联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在清远市2019年扶贫考核中位列8个县市区第一名。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42205名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全市73条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启动实施扶贫集体项目累计369个,有劳动力贫困户获得稳定分红收入;78条省定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加强特色产业园、一村一品基地建设,贫困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快速发展。电商扶贫服务网点实现24个镇(街)及78条省定贫困村全面覆盖,累计培育电商扶贫企业56家,打造电商扶贫产品特色品牌33个。2019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1355.9万元,直接带动超过600户贫困户增收。

多措并举探索“4+X”扶贫模式

会议指出,英德通过探索推动“公司+合作社+基地”扶贫模式,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建设村级“扶贫车间”,推进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落实民生保障政策。

加强基层党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连樟村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的示范片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2019年,连樟村集体收入达到65万元,同比增收约5.5倍;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收入22251元,增长41%;全面完成相对贫困户脱贫攻坚任务,整村达到出列标准;超过10万人次到现场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此外,英德还组织本地民营企业与分散贫困村结对帮扶,通过“百企扶百村”模式带动全市分散贫困人口增收。发动碧桂园集团捐资近5亿元,通过实行“五个带着”(带着资金、带着人才、带着产业、带着市场、带着技术),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大力帮扶英德78条省定贫困村;探索推进“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4+X”扶贫模式,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攻坚

引导贫困户就业返岗解决贫困户农产品滞销

“近年英德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不错成效,78个相对贫困村中73个达到出列标准,但也存在贫困村退出工作有短板、疫情影响贫困户稳定脱贫、长效脱贫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少部分贫困户脱贫质量不高等问题。”市委书记吴耿淡在会上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和紧要关头,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绷紧弦、加把劲,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吴耿淡强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疫情带来的问题,坚决防止贫困户因疫情影响返贫致贫。一方面,要做好贫困户就业返岗工作。组织开展好“春风行动”精准扶贫网络招聘会、白云区对口帮扶“点对点”招工服务等服务活动;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贫困群众,在重大项目建设、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农田水利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中优先吸纳贫困户;另一方面,要帮助解决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问题。各镇街、各帮扶单位积极联系扶贫企业与贫困户建立产销对接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防止农产品积压;大力开展消费扶贫,采取“订单式”模式,推动贫困户农产品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等,并建立长效稳定的供销管理机制。

持续发展扶贫产业今年新建15个以上扶贫车间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吴耿淡表示,要紧紧扭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持续巩固深化产业扶贫成果。

一方面,要结合英德红茶、连樟果菜茶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规划连片打造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要加快建设更多“供港基地”“供大湾区基地”,推进优质农产品对接“双区”大市场,吸引大湾区消费群体优先选购英德的扶贫产业产品;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百企扶百村”行动,继续动员本地企业对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鼓励企业持续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贫困户长效脱贫增收。

此外,要积极推广“1+N”的扶贫车间模式,今年英德要新建15个以上扶贫车间,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业。通过以工代赈、劳务补助等方式,积极动员有劳力能力贫困群众参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让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关键词:路径

5条未达标贫困村将挂牌督战

吴耿淡提到,根据省、清远市的统一部署安排,在今年6月底前,全市贫困户、贫困村要全部退出。目前,英德78条相对贫困村中还有5条贫困村尚未达到退出标准。英德将成立专门的脱贫攻坚工作督导组,对5条还未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及所在镇进行挂牌督战,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逐一对账销号。相关镇街、部门要把这5条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如期完成任务。

“英德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50%左右,他们是脱贫攻坚的难点,也是最容易返贫的群众。”吴耿淡特别提到,这对部分人群必须通过综合的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各镇、各村要在落实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保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防返贫保险的宣传工作,积极协助贫困户办理医疗、生产方面的保险赔付事项,减轻贫困家庭负担,做好补充保障。

健全长效脱贫机制探索英德扶贫模式

吴耿淡强调,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政策,精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要研究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贫困群众的长效机制,探索通过领导干部包户、网格化管理、定期走访探望等措施,及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继续推广“三变”工作经验,推动贫困户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要认真总结推广九龙镇、西牛镇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和连樟村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大力推广“六个留下”扶贫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全市脱贫攻坚水平。

要以连樟样板区改革试验和九龙镇、西牛镇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平台,在党建、扶贫产业、农业经营合作、扶贫资金资产监管运营、基层治理机制、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等方面大胆探索试验,尤其是对扶贫产业如何结合“一村一品”做大做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扶贫开发的“英德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