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文|言彩

前言

:《八月》是一部由張大磊編劇執導,孔維一、張晨、郭燕芸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九十年代初期的內蒙地區,國家開始實行國有企業轉型,鐵飯碗被打破,在呼和浩特的一個製片廠家屬院裡,似乎廠裡每一個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響著,而少年張小雷就這樣在經濟變革與家庭改變之間懵懂成長的故事 。

《八月》是一部有溫情、不嬌柔、清新自然的電影。儘管幾乎全篇都是以黑白畫面呈現給觀眾,但它是有色彩的,它的黑白質感很生動地表現出了那個年代。張大磊的這部處女作非常精彩,他抓住了年代電影的重點,還原了不那麼容易被複刻的90年代 。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下崗潮”中,作為電影廠剪輯師的父親工作難保,卻堅信在新規下依然能夠“憑本事吃飯”而依然清閒自若。母親則為了小雷能上一所好中學東奔西走,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故事還穿插了一些碎片化的情節:鄰家三哥被警察逮捕又被釋放,對面的鄰家女孩成為幻想中的對象,姥姥與舅媽重歸於好,曇花含苞、開放……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最巧妙的地方,就在於把所有的疑問都停留在了孩子的似懂非懂中。故事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出發,在那個年代,小雷也只能算是一個當局者,並且還處於懵然無知的年紀。他很難弄清這些變化在後來的人生中會給經歷者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影片也隨著孩子的視角,放棄了通常的宏大敘事,只把目光投向細微處,通過以小見大的手法展示出難得的剋制。

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01、故事主線:影片分為三條故事線,通過老中青三個年齡層的生活狀態,並藉由他們牽連出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那個時代的人物群像

實際上,這三條故事線的主題是一致的,那就是“變”。影片中,人物經歷的波折並不乏寧謐與美好,這是因為人物最終都走向了好的結局,過去的波折變成了一種有價值、有紀念意義的歷練。

雖然小雷一臉稚嫩和童真,到哪都會帶著上雙節棍的他總是學著李小龍的動作耍雙節棍;在面對母親對自己小升初考試分數沒過線表現出憤怒與不滿時,他還會煞有介事地說出“不以成敗論英雄”、“我還是要上三中”這樣的話;看著對面拉小提琴的的年輕姑娘,他會不由自主的地做起夢來;目睹社會青年三兒自由、瀟灑的生活,他會發自內心的羨慕、憧憬。

這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從心理到生理都在經歷著孩子向成人的過渡,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身心在慢慢成熟,逐步構建自己的價值觀,並試圖表達自己的想法。小雷經歷的“變”,其實就是成長。

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小雷姥姥的這條線在影片中間斷性地連接,它體現的“變”是衰老。身體變差,年紀變大,人最終面對的就是死亡,儘管姥姥在劇中沒有一句臺詞,她靜靜守候在太姥姥的病床前,比較冷靜地面對這種生命消逝的過程。而後來,小雷的太姥姥走了,目睹了生存與死亡的姥姥,也變得豁然達觀起來,原諒了一直與自己關係不良的兒媳婦。八月很熱,姥姥家小院裡的葡萄樹下,卻很陰涼,這是一種安然、鬆弛的感覺。

遭遇國企轉型的小雷爸爸,面臨著再就業的考驗,吃慣了鐵飯碗的他,可能需要一下子就完成社會身份的轉變,這條主線體現的“變”是經濟體制的改革。小雷爸爸是一個電影剪輯師,他不但具備高等的專業技能,還有著很好的電影審美和相關文化修養。要知道在潛意識裡,知識分子總會有些許優越感。當遭遇了失業的困境、鄰居的施捨以及妻子的諷刺時,小雷爸爸的內心經歷了劇烈的震動,痛苦、憋屈、不解......

這種壞的情緒,並沒有直接被擦拭,而是用其他方式傳遞了出來。他站在樓道煩躁地踱了幾步,回到房間對著空氣揮拳,隨後就恢復了平靜,一切看起來波瀾不驚。再後來,小雷爸爸去到了新的工作場地,表現地十分忙碌,他決定與時俱進,競爭上崗,一切彷彿又重新開始。

生活如此,一切都會改變。但即使這樣,在合影時也不能忘記最親的人。

雖然,三條故事線都在展現“變”,其人物也都經歷著不小的內心起伏,但是影片卻呈現出一派寧謐與平和。寧謐並非電影的風格,而是影片隱藏的主題。

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02、人物視角:散文式的敘事,以小雷的視角,將周遭的不平靜講述得不動聲色

①採用兒童視角並非為了借有限性來赦免敘述角度的偏頗與侷限,而是一種有意的轉移和傳遞

就故事而言,張小雷幾乎沒有做出稱得上是敘事動作的行動,主要事件是“要上三中”,與其說是他的個人選擇(理由是校服好看),倒不如說是父母的要求。興味索然的張小雷獨自一人來到父親工作的“廠房”,經過平淡無奇的樓道,走進別無二致的剪輯室,看到正在工作的父親——電影廠剪輯師。影片到這裡,觀眾才忽然意識到,家屬院裡的那些人事實上都是“電影工作者”,這種創作方法的有趣之處在於意義的建構過程。

父輩們工作的電影製片廠也經歷了國企改革,舅舅幾十年的工齡換來一屋子毛線,父親雖然嘴上說“有本事什麼都不怕”,卻也承受著等待下崗的苦悶。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並沒有直接去展示社會變遷,而是從一個小孩的視角,淡然地折射出一個家庭的變化。

毋庸置疑,《八月》的真正主角是小雷的父親。實際上,並不參與敘事的小雷,更合適的說法是線索人物。

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父親,是小雷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鏡像。小雷心中模糊的黑白界線因為父親的一句怒斥而清晰。內心不安的小雷挑燈等候晚歸的父親,父親的一句“還沒睡呢”瞬間化解了兩人之前的不快。父親即將離家工作的前一晚,半夜兩點,明知小雷已入睡,還是在兒子房裡靜靜坐了一會兒。次日父親離家,大巴走遠後,所有人陸續離開,只有小雷仍待在原地不肯走,心中對父親的依戀不言而喻。影片中父子之情的表達極為內斂,沒有過多的言語,更多時候只是默默的陪伴。

②兒童視角所帶來的日常生活描述,完成了影片最重要和最自然的價值判斷

電影製片廠經歷國企改革後,小雷和父親和往常一樣去看電影,而影片中出現的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電影《亡命天涯》正在上映,而這部電影,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分賬大片,引起了觀影狂潮。在當時,一張票的定價為15元,相對來說已經很高,但有的城市一票難求,竟然炒到了50元。這部電影也在全國創造了2500萬元的票房奇蹟,在中國電影產業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特意選擇這部電影作為切入點,也可見細心之處。

影片中有三處關於皮帶的情節。第一處是小雷目睹自己的偶像三哥在街頭勒索學生皮帶時羨慕的目光;第二處是小雷說要去八中的理由是因為校服好看,還發皮帶,從而惹惱父親;第三處則是父親離家工作前,在兒子酣睡時悄悄在桌椅上擺了一條新腰帶,順便遮擋了一下臺燈的燈光,怕吵醒兒子。這三處的前後呼應,將細節安排得恰到好處,把父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父親離家的那個早上,母親拉著睡眼惺忪的兒子去送父親趕車,相信很多觀眾看到這裡都會引起共鳴,這種送別的場景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經歷過,留住好時光,期待再相見。從這一刻起,小男孩將要扛起家裡的更多責任,他明白許多,也成長了許多。

八月,看似是描述兒時的童年,但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父輩們對孩子的愛,對家庭的付出,踏實工作,贍養老人,照顧小孩,他們無比堅強。

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03、情感關係: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表裡之間

①父子之間

在小雷成長的階段裡,父親一直主動或者被動地向孩子詮釋著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一件事情能否做好,取決於很多因素。父親的自控力,認知水平,思維深度,表達方式,都直接影響到了孩子對男子漢的理解。兒子崇拜李小龍,兒子羨慕三哥的皮帶,兒子喜歡打檯球,兒子想去看電影,父親雖然經濟條件有限,但還是會想盡辦法去滿足孩子。

在臨行的前一晚,爸爸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孩子的房間,把買來的皮帶放在了他的桌子上,打開臺燈,在微弱的燈光下,凝視著孩子的臉,似乎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卻什麼都說不出來。這是很多家庭父子之間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面對和深思的課題。

在每個孩童眼中,父親總是那麼偉岸高大,是全家的頂樑柱,承託著一片天,在他的支撐下,我們都能安全、健康並且快樂地成長。父親在困難的時候,選擇了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而他的眼神一直停留在他的孩子身上,關注著孩子的成長,在無言中傳達著無盡的父愛……

②夫妻之間

小雷的母親是個生活全能達人,在家裡操持得一手好家務,在外面又有一份穩定體面的教師工作。她盡心盡力地幫助著家族裡的每一個人,為家裡的每一個人操著心,丈夫的前程,孩子的學業,老人的健康……小雷的母親因為想讓丈夫跟著韓胖子去掙錢,與“不願低下高貴的頭顱”的丈夫起了爭執,賭氣走回了房間。後來丈夫為了負起責任離家討生活,妻子拉著還未睡醒的兒子去送別。這一幕場景貼合了現實生活,相信也能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影片中的夫妻,儘管過著平淡的生活,做著平淡的事情,吵著平淡的架,但卻深諳夫妻相處之道。

夫妻的結合是建立一個獨立的家庭單位,但並非置身於一個孤立的社會圈內。生活中,能夠習慣平淡的夫妻,更容易長久。

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表裡之間

當一箇舊的時代結束,新的時代即將到來時,很多人都會出現表裡不一的狀態。

正如小雷的父親,不停地在說,“有本事的人就一定沒問題”、“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顱”。但他這樣篤定的語氣下,卻難掩內心中的彷徨。最後,還是為了生活的“三鬥米”,折彎了腰。

一天中午,小雷正在外面玩兒,聽到媽媽在跟舅舅說些什麼,於是他衝了進來,發現媽媽要給下崗待業在家的舅舅塞一些錢,但是舅舅不要。兩人推來推去,甚是狼狽。年輕的小雷不懂,“你明明想要,幹嘛還要半推半就的樣子”。於是從媽媽手中把錢拿了過來,直接塞進了舅舅的口袋裡。

小雷的父親出行前的晚上,父親的幾個好朋友來家裡做客,大家一起吃飯喝酒,席間聊起了韓胖子,每個人都表現得有些犬儒,對韓胖子這樣的生意人嗤之以鼻。幾口悶酒下肚過了不一會兒,卻又開始盤算著,你那裡效益怎麼樣,我現在才掙這點錢。先前對韓胖子的不屑一顧,在旁觀者看來,更像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在我看來,妥協和不妥協的根本就在於能不能看到希望,每個人對生活的原則和底線不盡相同,多數時候人們都很容易妥協,有時甚至不需要壓力。實際上,小雷父親的妥協是值得肯定的。儘管他對工作做出了妥協,但在生活面前他沒有低頭。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需,對於家庭而言,這種妥協,更多的是一種選擇。

從故事主線、人物視角及情感關係解構《八月》的獨特魅力

總結

《八月》,以男孩的角度去審視複雜的世界,讓告別歲月的情感顯得更加純粹,而正是這些沒有什麼雜質的感觸讓時代的寒風顯得更加凜冽。男孩總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自己的庭院和高樓,會成為別人的庇護。但在那個轉瞬即逝,在記憶裡卻又特別漫長的八月,他的心好似舊時午後空蕩的街道一樣,時間滾過會有重重的回聲。

電影的潛在主題是致敬父輩。這是一部溫情且生活氣息十足的電影,但它並非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只不過生活中的壓抑和痛苦都被小雷的父親擋住了。影片不僅僅是想追憶九十年代,更想要表達對父輩一代人的敬意。 我們的父輩仍在從容地生活,而他們的孩子,如今已長大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