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後世無數次唾罵的朝代,結果,卻因為一封信亡了一個國家

在五代十國期間,石敬瑭建立了晉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後晉。石敬瑭是沙陀人,原本在李嗣源手下做事,後來,娶了永寧公主,即魏國公主、晉國長公主。

一個被後世無數次唾罵的朝代,結果,卻因為一封信亡了一個國家

為了推翻李氏統治,石敬瑭與契丹作了一個約定:割讓幽雲十六個州給契丹。於是,936年,契丹單于耶律德光親自書寫了一封詔書,任命石敬瑭為大晉的皇帝,並解衣冠授之於他。就這樣,石敬瑭身著契丹服,築壇于山西太原,如願當上了後晉高祖。當上皇帝不久後,他就改元年為天福。

937年,石敬瑭抵達汴州,並改汴州為大寧宮,作為自己的行宮。同年七月,石敬瑭下令讓留在洛陽的文武百官全都遷移至汴州,因此,後晉有兩京:東京汴州,西京洛陽。平日裡,石敬瑭對待契丹十分小心謹慎,不僅在國表中對契丹俯首稱臣,把比自己小的契丹單于稱作父親,每年送三十萬黃金布帛給契丹,還經常進獻各種奇珍異寶給契丹王室和大臣。

若契丹君臣對貢品不滿意,那麼,就會派人來問責。為此,石敬瑭經常向契丹道歉。當契丹的使者來中原時,石敬瑭不僅要親自迎接,還要以上賓的禮遇待之。但是,後晉的使者到契丹時,卻常常受到契丹人的歧視和打罵。當使者們回到國內,說起自己在契丹的種種遭遇時,朝廷上下無不感到憤怒和羞恥,只有石敬瑭一人對侍奉契丹一事毫無怨言。

一個被後世無數次唾罵的朝代,結果,卻因為一封信亡了一個國家

甚至,為了向契丹進奉、彌補財政上的空缺,石敬瑭和大臣們四處搜刮民脂,加大賦稅。

但是,國家洪災、旱災併發,人民普遍貧窮,嚴重負債,根本承受不起那麼高的稅費。於是,後晉天福五年,石敬瑭被迫下令:“免除一切公私債務。”次年,他再次下詔:“免除百姓在天福四年所欠的一切夏秋租稅。”天福七年五月,石敬瑭病情加重,不能上朝打理政務。兩個月後,石敬瑭去世。

但他死前卻沒有留下任何關於繼承人的遺命,使得群龍無首。在這樣的背景下,宰相馮道和馬步都虞侯景延廣認為石敬瑭的兒子年幼,政治經驗不足,且此時國家正處於危急時刻,應該立一位年齡稍大點的君主。可是,石敬瑭年長的五個兒子早都死了,哪還有可以繼承皇位的正統血脈呢?

無奈之下,大臣們只好立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為皇帝,即後晉出帝。

後晉出帝是石敬瑭兄長石敬儒的兒子,因為,石敬儒死得早,所以,石敬瑭就把石重貴當作自己的兒子來養。石重貴為人忠厚老實,善於騎馬和箭術,曾經擔任過河東節度使、東京留守等職務。

一個被後世無數次唾罵的朝代,結果,卻因為一封信亡了一個國家

登上皇位以後,石重貴寫了一封信給契丹,言明後晉高祖去世這件事。

但是,石重貴卻以孫子身份寫信,而不是臣子的身份,這讓契丹單于十分生氣,甚至,直接派使者過來責難:“你為什麼不先跟我商量,就擅自繼承皇位呢?”原本,後晉宰相馮道對石敬瑭向契丹稱子一事十分不滿,現在,國家內部選皇帝也要經過契丹的同意,這讓他更是不滿,便一時出言不遜。

但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卻讓契丹抓住了後晉的把柄,尤其是契丹的一位節度使趙延壽。他一直都想奪取後晉政權,建立自己的朝代,成為中原的最高統治者。為此,他幾次煽動契丹單于發動對後晉的戰爭。到了944年正月,後晉的節度使楊光遠偷偷寫了一封信給契丹,說:“如今正值寒冬,後晉境內爆發了一場嚴重的饑荒,國家正處於危急之際。如果,您此時出兵攻打後晉,相信一定能一舉奪得後晉。”

於是,契丹單于召集了五萬軍隊,任命趙延壽為前鋒,馬上帶兵出擊後晉。

一個被後世無數次唾罵的朝代,結果,卻因為一封信亡了一個國家

944年二月,契丹在馬家口被後晉的李守貞大創,不僅溺死了幾千人在黃河裡,還被俘虜和殺死了上千人。三月,契丹單于親自率領數十萬軍隊在澶州的城北和出帝叫囂。雙方浴血奮戰數小時,血色連天,死傷無數。直到日落,雙方還不能分出勝負,無奈之下,契丹單于只好下令撤兵。十二月,契丹再次大肆出兵攻打後晉,不料,卻遭到了晉軍頑強抵抗,契丹只好撤軍。

次年三月,契丹派了八萬多騎兵南征,在陽城附近,契丹圍困後晉北營杜重威的大軍,使之無糧無水。但是,恰逢東北風起,天氣乾燥,契丹便想順著風向放火突襲晉軍。對此,後晉的將領和士兵們都異常憤怒,直呼不能等死,強烈要求馬上做出反抗。於是,馬步都監李守貞和藥元福、符彥卿、皇甫遇等將領逆風而行,奮力抵抗,最終,打敗契丹,並使契丹撤兵至幽州附近。

在契丹這兩次征討中,後晉都處在了下風,但它之所以能夠獲勝,完全是因為沙陀和漢族人民的頑強抵禦。而契丹長年累月的戰爭,不僅使兩方邊境百姓四處逃亡,民不聊生,還使契丹境內的人口和畜群大量減少,人民開始出現厭戰的心態。於是,契丹太后便勸解單于:“如果你真的打敗了後晉,獲得了後晉的土地,你也不適應那裡的環境,而且,不要為了一個後晉搞垮了契丹,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一個被後世無數次唾罵的朝代,結果,卻因為一封信亡了一個國家

946年,契丹假裝投降,後晉信以為真,便派杜重威和李守貞帶兵前去接受契丹的“投降”。十一月,後晉的士兵行軍到瀛州的時候,發現只有一座空城,契丹軍根本不在其中。

此刻,後晉發現自己上了當,連忙向南撤兵。到了十二月,契丹再次圍困晉軍,這一次,晉軍可沒有那麼好運,不僅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繫,還沒有了軍糧。此時,杜重威也想模仿後晉高祖石敬瑭,成為“兒皇帝”。於是,他說服各位將領投降於契丹,以保全性命,使得契丹南征路途頓時通暢無比。不久之後,已經投降契丹的將領張彥澤親自帶著兩千多騎兵,攻進了後晉的首都。

對於這種情況,晉出帝自焚失敗,只好投降於契丹。就這樣,後晉滅亡了。

【《舊五代史·卷七十五·晉書·高祖紀一》、《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