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3月18日,寶馬集團召開業績發佈會,2019年,寶馬集團面對多種內外波動的影響,通過及時調整長期與短期規劃,利用德國穩健的金融體系等外部政策,積極挖掘企業技術儲備能力,通過優勢產品抹平非正常損益,實現歷史最高收益,並取得不錯的現金流與股東分紅,有效保障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的資金與戰略穩定性。

作為具有德國工業典型基因的企業代表,寶馬集團從誕生到壯大,一直是全球輿論研究德國的案例之一。不誇張地說,這家企業的一舉一動背後,都隱含著德國經濟對未來的思考。

汽車預言家通過採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原副主任連玉如、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副院長厲克奧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殷承良、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李萬里六位跨界專家,嘗試解讀寶馬集團2019年財報數據之外引人深思的內容。在他們看來,作為依靠製造業發展的國家,德國形成了一套長期有利於工業體系發展的政策,這有效保證寶馬等企業在發展中免受外界不穩定因素衝擊。同時,寶馬集團圍繞全球化快速發展作出的調整,展現了德國工業企業面對機遇和挑戰時的發展智慧

1

梅新育:寶馬2019年表現反映了德國工業在轉型升級中的韌性

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梅新育

儘管受到技術轉型與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但通過自身體系調整,在保障體系穩定的前提下,寶馬具備很強的抗壓性與快速恢復能力。寶馬集團2019年財報表現,展現了德國工業體系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發展韌性。

從整體來看,德國ICT(信息與通信)產業不算髮達,但傳統工業製造業實力很強。汽車作為德國工業的核心,外貿出口比重更高,也更容易受到外部市場波動影響。因此,德國汽車工業將某一環節在向外轉移,他們看中了中國銷售市場、成本效率比以及產業鏈配套,在這一過程中,寶馬通過對生產端調整,同時針對市場需求推出了更多高單價產品,從而在波動的經濟環境中保證較高收益。

2

連玉如:德國完善的人才、管理與金融政策體系為企業轉型打下良好基礎

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原副主任連玉如

在德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擁有更高的自由度,聯邦政府通過立法提供發展框架,在企業經營層面還是由僱主、僱員以及德國工會之間通過協商解決問題。以寶馬為例,工會會參與到企業決策中,他們既要對企業負責,也要對工人負責,在寶馬內部形成了一種自上而下、同舟共濟的企業精神,企業也會主動維繫自身品牌口碑,這是寶馬集團2019年面對外部多變的環境能夠及時調整的重要原因。

從歷史角度看,汽車作為德國工業的立國之本,更注重長遠發展,雙軌制教育為企業技術與管理提供了多元化人才支持,與此同時,德國政府會在必要時進行糾偏與彌補企業的發展缺陷,雖然德國不允許政府對企業實行行政干預,但在德國經濟受到英國脫歐、貿易戰等不利影響時,“央行獨立”使德國能很高程度上維繫幣值穩定,可以說德國是充滿“馬克(貨幣)民族主義”色彩的社會市場經濟。

3

厲克奧博:寶馬轉型模式體現出德國務實的工業發展智慧

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副院長厲克奧博

寶馬集團2019年業績表現,體現出德國務實的工業發展智慧,雖然匯率波動、貿易戰爭以及排放法規等因素影響了德國工業企業效益,但德國的貨幣經濟體制以及務實、具有韌性的企業管理體系,讓包括寶馬集團在內的很多製造業企業實現了穩健的轉型計劃,有效平衡短期資本投入與長期研發投入發展,這值得全球其他企業學習。

需要看到的是,寶馬推出電動車的時間很早,2011年就發佈了電動品牌,產品一直在以穩健的速度推進,在這一過程中積累了電動化技術實力,而且自2016年德國工業4.0提出以來,包括寶馬集團在內的德國工業轉型已經度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可以說,穩定技術投入與實現短期收益,是德國企業發展的一個核心標準。

4

沈進軍:寶馬在中國的階段性成功能夠提高轉型效率

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

整體看,包括寶馬在內的德國企業追求的工匠精神,保證了車輛品質,贏得了消費者口碑,從而樹立起更高的企業價值。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商業嗅覺要早於美國車企,雖然進入中國市場晚,但發展速度要高於美國車企。德國車企進入中國市場後,開始針對市場做本土化研究,通過調整原車型,甚至創造新車型來迎合消費者需求。

我們可以看到,寶馬在中國的銷量逐年走高,這說明寶馬更精準地抓住了中國市場消費需求,將中國作為關鍵戰略市場進行研究、佈局、深耕。從轎車到SUV,從燃油到電動,從營銷到售後,每個環節寶馬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更深入地進行本土化調整,在保留企業品牌調性的同時,融合新的元素,從而獲得當地市場的歡迎。我相信,寶馬在中國取得的階段性成功,能夠提高這家德國車企轉型效率。

5

殷承良:寶馬研發積累已經做好電動與智能化技術轉型準備

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殷承良

寶馬集團對自動駕駛的研究已經有十年了,寶馬也已經開始基於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研究,以寶馬為代表的德國汽車工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佈局很廣,無論是市場還是技術路線,可以感受到寶馬轉型的決心。傳統汽車業務要變,新的業務也要匹配發展。通過研發投入、技術積累可以看到,寶馬已經做好快速轉型的銜接,而另外一些跨國車企還在“吃老本”,汽車企業要想走的更遠,不僅要新,更要變成技術引領的擔當者。

6

李萬里:寶馬是德國汽車“縱向深入、橫向協同”發展的發展典型

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原副巡視員李萬里

德國汽車工業是“縱向深入、橫向協同”發展的代表,寶馬就是一個最大的典型。寶馬在傳統汽車領域已經走到了最前沿,後續的投入都是圍繞新技術來佈局,累計投入很多,研究得也很深入。但現在汽車動力與電子技術路線在調整,對於德國車企而言,這是重資本的投入,展現到業績上,波動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像寶馬來說,能夠快速恢復階段性財務壓力,說明他們一方面具備深厚的技術儲備,通過推出新車型抹平盈利風險;另一方面是來自橫向的企業協同作用。另外,德國企業在轉型期利潤交割時都會進行充分的論證,這也是德國車企穩健發展的特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