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合陽縣靈泉村位於縣城以東15公里的黃河西原。

合陽縣靈泉村位於縣城以東15公里的黃河西原。多種史料證實,兩千多年前,這裡已形成村落,至唐初村落已有一定規模。明初黨氏家族從山西移民來靈泉村後,艱苦奮鬥,丁繁族壯,至晚明時部分族人的商業經營小有起色。勤奮的精神,精細的管理,使他們很快發財致富。黨氏家族有重視教育的傳統。當文化和財富結合後,便結出歷史建築的碩果。今天靈泉村保存下來的福山古建築群、老城堡中的古建築和眾多記事石碑,就是靈泉村建築藝術和歷史文化的縮影。

靈泉村古村落歷史文化建築

01 福山建築群

福山建築群由前院、後院和偏院組成,山頂面積約5畝,建築面積2135平方米。另有長220m、寬3m的磚石砌築的山路。前院由山門、鐘鼓樓、藥王殿(供奉十代名醫)、三義殿(供奉蜀漢劉、關、張三兄弟)、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及菩薩)、兩旁配殿(分別供奉送子娘娘和三聖母)組成。後院主建築為上下兩層的三清閣,供奉道教三清諸神。兩廂分別為玄武殿(供奉玄武大帝)和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三清閣旁是高聳的魁星塔。西南偏院為印光堂,主房供奉誕生於合陽縣赤東村的中國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另有轉角樓和兩座生活用房。福山周圍群柏競秀,其中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樹有13棵。

02 靈泉村老城堡

靈泉村老城牆整體保存較好,現存周長1915m。城牆的東、南、西三面建有磚切的城門。據現存石碑記載,康熙 五十七年(1718),先築南城牆城門,從咸豐三年(1853)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築四周城牆,並形成 南門和西門一角組成的甕城。城址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520m,南北寬437m。現存最高處約9m,牆基寬6.3m, 頂寬2m左右。西城門和南城門洞高4.3—4.8m,門洞寬3.2m。南門外上方石碑刻“人心安堵”,內上方石刻“財阜南燻”。西門外上方石刻“金湯鞏固”,內上方石刻“笏柱西爽”。門框門扇以鐵皮鐵釘包裹,給人以牢不可破之感,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3 黨氏祖祠

黨氏祖祠現存兩座,一為老祠堂,一為南祠堂。老祠堂座西向東,由大門、南北廂房、獻殿、上殿組成。東西長38.5m,南北寬12.3m,面積0.71畝,整體保存完好。據民國12年(1923)重修黨氏祖祠碑記,祠堂創建年月無考,僅留明天啟間三代祖宗碑記和乾隆間上樑銘文,現存結構為光緒三十四年(1908)所修。大門開間2.9m,進深4.1m兩邊分別是老井房和門衛室。大門看牆上一幅磚雕對聯:“受姓西來瓜綿椒衍,修祠東向山峙河橫。”祠內南北廂房面闊三間10m,通深3.2m。廂房簷下懸垂雕花柱頭,和諧對稱。獻殿面闊3間11m,進深5.8m,大梁以駝峰承託,前後簷下分別用木扇隔開。上殿面闊3間,明柱支撐,結構勻稱,莊嚴肅穆。老祠堂以其完好的結構,被《白鹿原》等多部電視劇選為拍攝場地,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4 三義廟

南城門內側的三義廟,創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座西向東,面闊4間寬13m,進深9m。前簷開闊無簷牆,形似戲臺。前臺是咸豐五年(1855)聚義永商號捐獻的“十王子進寶”青石欄杆,和兩隻1.3m高的石獅子揹負的方鬥旗杆。三義廟北壁,鑲嵌著道光十四年(1834)《增修三義廟獻殿碑記》,和咸豐三年(1853)《重修後池暨村西南圍牆碑記》。恆聚昌商號為三義廟雕刻的大幅金彩木板對聯,仍保存完好,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05 老綜合廠

黨氏老祠堂南鄰,是1958年由清代黨氏分祠堂改建的村集體綜合廠。這座建築座西向東,面闊11間,長42m,全由清代老祠堂原件搭建而成。前邊是穿廊式廳房,柱頭是懸空的龍頭。後院建兩層青磚樓房,院落進深37.5m,雖是後來改建,建築佈局仍見古樸典雅的風格。

06 居民老宅子

清代靈泉村人經商發財後,花去相當的財力建築關中傳統的“四合頭”宅院。老宅院上房供奉祖先,用材和建築工藝考究;門房做客廳會客議事;兩邊廈房按照住宿、做飯和保管物件需要,隔成大小不同的房間。經濟富裕的人家,往往蓋成前後兩院。這樣的院落從門窗、照壁到屋脊,雕刻工藝更臻完善。目前村中完整或部分保留的宅院,有9戶人家。如經濟條件許可,經重修後可恢復原有結構。

07 古井、古樹、古池塘

古井——靈泉村現存三口古井,分別是東井、西井和後井。東井有磚石砌築的井臺和井房,井房門楣上方嵌一塊石碑,上書“道通四海”。井房內壁神龕兩邊的對聯是:“井如德水千秋湧,神佑靈泉萬代流。”旁邊的《靈村重浚東井併合宇碑記》等4塊小石碑,記載著乾隆到光緒間歷次修井之事。井口石條圍砌,井架、轆轤支架俱在,形制基本完好。西井位於黨氏老祠堂南鄰,有井房覆蓋。後井無井房,暫將井口壓蓋。三口老井是村民多年的吃水井,洽川自來水上原後,三口老井停止使用。

古樹——村中保存兩株老槐樹,樹齡都在500年以上。一株是陝西著名學者黨晴梵先生祖先所植,現在村東原黨家門口;另一株是灣裡黨家的。兩棵古槐的主幹均已空洞,加之路面硬化後樹根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以致出現樹枝枯萎的現象,目前急需保護。

古池塘——村東現存的池塘,是一處老水池。水池面積約5畝,周圍藍磚圍砌,間以青石構件,池坡有老磨盤鋪砌。池塘東南有溢洪道,池東壁鑲嵌著道光間重修池塘的碑記。每到雨天,各巷道雨水通過水道水流入池塘,池水至今仍是群眾的輔助用水。

08 村東老寨子

靈泉村老寨子位於村東400米處的黃河西原上,是清代同治年間為防止回民起義侵擾而建的。寨子三面環溝,唯西一條小路與寨內相連。寨子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約150m,南北寬70m,牆體殘高2—6m,基寬6m。該寨址是合陽古代軍事鬥爭的產物,2003年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09 傳統廟會

每年農曆七月十一日前後三天,是傳統的福山廟會期,現更名為福山祈福節,屆時天未明,黃河沿岸各村的人們,攜兒帶女,帶上祭品,前去祭拜福山神靈。此時的福山廟院,鞭炮震耳,香菸繚繞,上山的人摩肩接踵,把狹窄的山路擠得水洩不通。尤其是大雄寶殿、送子娘娘殿和藥王殿前,祭祀敬獻的,求神抽籤的,有病求藥的,虔誠還願的,進進出出,擁擠不堪。福山門外廣場上,五光十色的商業攤點,忙不迭地推銷著各自的商品。各種遊藝和雜耍地攤前,圍滿了好奇的青少年,山上山下一派熱鬧景象。三天廟會,有數萬人參與其間。

10 精雕細刻的磚雕和栩栩如生的木刻

11 名人軼事

A 黨守素 據陝西省劇目工作室副主任、合陽籍李靜慈先生(已故)考證,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大將黨守素,是靈泉村人。黨守素被封為威武將軍,曾鎮守蘭州,李自成起義失敗後,黨守素與李過、高一功等隨高夫人歸明抗清,後同劉宗敏、劉體仁等輾轉鄂、陝、川邊界堅持抗清鬥爭,以致在陝南大山中隱姓埋名,消聲隱跡。至解放前,黨氏分祠堂還有李自成大順政權為黨守素賜予的“開國元戎”匾額,黨氏族譜上有黨守素的名諱。《合陽縣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有黨守素傳略。

B 黨希曾 字省三,號魯齋,乾隆五十九年(1794)恩科薦而未售,以諸生終。其性情純篤樸實,品端學優,長於制藝,文藝諄諄,門下生徒雲集,為一方所重。道光五年(1825)冬,吏部推升知縣原爾介及黨乃經等13名監生為立德教碑,碑石(殘)猶在。

C 黨廣文 字馨山,又名桂一,晚清欽加光祿寺署正銜,西安府咸陽縣教諭,廩貢生。光緒初歲大飢,受命設團練,籌賑務,維護一方平安。為文力厚思沈,書法自成一家。一生留心治亂盛衰之故,追朔世事補救之策,記載地方變故警戒後人。尤可貴者,整理本村光緒貢生黨德榮(字華國)《記荒文》並刻石立碑,保存了光緒間陝西大旱災的重要史料。積極促成福山重修,有《重建福山廟宇創造三清閣奎星塔土地亭碑記》(在福山)等傳世。

D 黨聯甲 清中期靈泉村長髮豐商號創始人。與其子黨盈洲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早年創辦花行,大量收購陝西東府各地棉花,軋成皮棉後,從黃河運至鄭州,再發天津、青島、漢口、廣州等地交易,民國初引進美國優質棉種,促進了本縣棉花生產。大量收購合陽中草藥到廣州、香港經銷。在潼關開設船廠,在濟南開設帽鋪,在太原開設玉器行,在上海經營期貨,前後經營百餘年。賺錢後大興土木,在本村起蓋正院4所,馬房院數十畝,建房200多間,有土地580多畝,長工30餘人,騾馬成群,富甲一方。本縣現存的兩盞英國製造的“九蓮燈”宮燈,就是黨家從香港買回的。

E 黨晴梵 早年入本縣古莘書院,後就讀於上海公學,1910年畢業後曾任同州中學、西北大學、陝西第二師範學校教員、合陽中學校長等。1915年任陝西靖國軍總部秘書長兼第一路軍參謀長,繼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秘書長等職。抗戰中任西安行營研究設計委員會委員、西安中學教員、商業專科學校教授、合陽臨時參議會議長等,1948年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參議。解放後歷任西北文教委員會委員、西北教育部副部長、西北大學教授等。先後被選為政協陝西省第二、三界委員會副主席、陝西省第三屆人大代表,是陝西當代著名的學者和書法家。生前出版的著作有《華雲雜記》、《論書》、《清梵詩稿》、《先秦思想史論略》等。

景區地址:合陽縣城以東15公里的黃河西原。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價格:暫無報價

附近景區:洽川風景名勝區、梁山、武帝山、魏長城遺址、百良壽聖寺塔、南長益村明清古建築群

民俗:合陽提線木偶戲、合陽面花、合陽跳戲、合陽社火、

交通路線:飛機或者動車到西安,再走108國道到陝西渭南合陽縣城,或者走京昆高速西禹段從西安2個小時就到合陽出口下到縣城,再走縣道305半個小時到合陽福山景區轉盤西200米處小路,就可以通往靈泉村。

推薦指數:★★★★★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靈泉村老城牆整體保存較好,現存周長1915m。城牆的東、南、西三面建有磚切的城門。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富裕人家修建的房子氣勢恢宏。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外牆上的磚經歷時光的打磨,有了歲月的痕跡。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傳統廟會戲臺——陰曆七月十一日前後三天,市傳統的廟會期。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黨氏祖祠現存兩座,一為老祠堂,一為南祠堂。老祠堂座西向東,由大門、南北廂房、獻殿、上殿組成。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富裕人家修建的房子氣勢恢宏。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靈泉村老城牆整體保存較好,現存周長1915m。城牆的東、南、西三面建有磚切的城門。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靈泉村保存完整的石碑。

中國傳統村落 靈泉村

每逢節日,靈泉村會有各式各樣的表演,熱鬧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