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攝像頭+話筒”後的三種改變

“停課不停學”的主體是誰?是學生。與此相應,教師應從“知識量”的輸出者變為“知識力”的引領者——

2月4日,教育部發布《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高等學校“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給出了9條措施安排,推出了一系列線上課程的資源、舉措、建議和方案。

全國高校做出了各不相同的響應與實施。有的重在“老師不停教”,但只是將原有的各類線下課程在線化,供學生自學之。有的重在“學生不停學”,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是建議同學在延期開學期間多看書多閱讀;多數院校力圖兼而有之,以新的形式實施“不停教”“不停學”,慕課、錄播、直播等新的教學模式紛至沓來。

但從全國情況來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要不要傳授新知識,還是滿足於“溫故而知新”;原有的課程內容與新問題如何結合,各佔多大比重、居於何種關係;在網絡環境中的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作用如何體現,是不是仍是像線下教學那樣“講”與“聽”的分工;“教師”與“直播主持人”是否等同;線下的課堂上與課堂下的涇渭分明,與線上教學中教與學的水乳相融,如何適應,如何過渡;這些都給線上教學帶來極大的困惑與難題。根據我們所在學校推行線上教學的情況,並結合全國各地高校出現的問題,特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教學方式:知識單位更小、輸出節奏更靈活,不能照搬課堂教學

線上課程,無論採用“慕課”“錄播”“直播”哪種方式,都跨越了空間限制,給予了教學前所未有的空間自由,解放固定教學空間的同時,也失去了教室對教學現場的絕對控制。當學生可以入群退群,可以隨時開關攝像頭、話筒、軟件,線上課程極易受到其他干擾源的影響。教室裡充分的、長時間的、封閉的授課方式就無法在這樣的“線上平臺”收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必然要求教學內容要“短、密、有趣”,輸出節奏要“快、準、到位”,教學效果“務實、有效、有獲得感”,線上教學方式要求知識的組織單位變小,適應輸出方式的彈性,滿足學生接收的現實條件。

目前有不少高校停留在“線上課程”是從“一支粉筆、一本書”變為“一個攝像頭、一隻話筒”的思路,即便視頻、音頻切分為若干段落,依然是大框架、大板塊、大單位的單向知識輸出,其本質是“課堂教學的錄像化”,保留了線下教學“時長”,也沒發揮出線上教學“小單位、即時溝通”的優勢。其實,不是所有的知識體系、專業課程都適合這樣的線下線上的轉變,不能照搬課堂教學來指導“線上課程”,也不應以線下課堂教學的要求來認定線上課程的工作。不同類型的課程要分別處理。基礎課程、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的核心課程依然需要線下課堂教學來保證專業教學的體系性,對這樣的課程,“線上教學”主要是在教學手段上,教學內容難以做到全盤更新與改造。而技能、通識、專題性課程容易突出線上教學的優勢,形成“線上課程”的教學模式,可以完成模式的根本性轉變,有利於開拓新的教學思路。

教學要求:應將“知識量”要求變為“知識力”要求

定時、定點的線下課堂教學,它的教學要求與目標是以“知識量”為基礎的,而時間更短、地點自由的線上課程其教學要求與目標應區別於重在“知識量”的要求,更強調“知識力”——對知識的體悟、掌握和執行的能力,尤其是執行能力的要求。“知識力”的要求要比“知識量”的要求更難、更復雜,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更具體。如何在有限指導的條件下,明確需求,獲取資源,拓展範圍,最終獲得知識與能力,是新教學方式給教學雙方提出的新問題,也是更具有普遍現實意義的問題。

“停課不停學”的主體到底是誰?毫無疑問是學生,“忙”的主體也應該是學生。教師主導角色要轉變,從“知識量”的輸出者變為“知識力”的引領者。雖然停課,但能讓學生們在各種條件下依然持續學習,是這次倡議的出發點,部分高校“全員、全課程上網”的做法不應偏離這個基本出發點。當以知識的體悟、掌握和執行為教學要求與目標時,教學就不能僅停留在知識量的層面上,應更進一步“凝練、提純”,與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洞悉核心性質的能力、迅速準確攫取急需技能的能力相聯繫,形成環環相扣、務實、有效的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教學”的成分要適度,要通過線上課程的“小單位、多方法”直接與學生的能力需求相對接,打破知識邊界,創新以“執行”為目的的教學模式。“學一點”即可“做一點”“學一些”即可“做一面”,甚至“做一套”。教師的功能並非“蠟燭”,應更像“打火機”,點燃學生應用知識、持續獲取知識的熱情,同時“打火機”也在不斷充實、更新和升級。在“用”中學,在“執行”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自我更新與升級,教師引領學生在不斷地體悟與執行中融會貫通,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教學機制:應有雙向的兼容性,不能機械化

如何執行好這次大規模線上課程的嘗試、如何利用好這些高質量的線上課程平臺及資源,每個高校應結合自身的條件充分發揮教學機制的能動性,在“用”中學,學中“變”,變中“勝”。線上教學機制推進的難點在於如何管理模式多元、方法多樣、形式層次豐富的教學行為,在公平的前提下抓住各種線上教學行為的實質評測效果、提升質量,在此次嘗試中高校教學管理機制特別不應該一刀切、機械化,在符合線上課程形式與特點的前提下,激進些的、保守些的,平衡性的、有側重的,做得面廣一些的、做得度深一些的,各種教學嘗試從推進教學革新的角度看都有著不替代的作用。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高校集體同步線上課程嘗試,涉及了高校全部專業的幾乎所有課程體系,老中青三代教師,低年級到高年級、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所有在校大學生同步進行,甚至還吸引了馬上參加高考的備考生、已經畢業步入社會的中青年群體。在這樣全社會關注的背景下,更應強調線上教學管理的雙向兼容性,不僅要將長線課程與短線課程結合,還應將基礎課程與應用課程搭配,既要從教和學兩個角度評判線上課程的可行性,更要從知識與能力培養角度看待線上手段的革新性,還應做到高等教育創造知識、創新能力的社會義務。這不僅是我國高等教育臨危受命的考驗,更是我國高等教育從業者素質、水平的一次集體亮相。

(作者:蘇新春,系廈門大學教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杜晶晶,系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副教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教育教材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