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境外输入病例:拜耳员工辞退 渤健员工立案

■记者 张蓝飞 刘卉

3月17日,一段国外返京女子无视隔离规定外出跑步的视频引起巨大舆论关注,该女子为澳大利亚籍华人,返京后没有严格按规定居家隔离,并且态度蛮横。拜耳中国证实该女子为其雇员,第一时间按照公司规定做出辞退处理。  

  拜耳中国在官方声明中表示,拜耳一贯遵守经营地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坚定支持中国的抗疫行动。声明中强调:拜耳中国所有员工,都应遵守各地政府抗击新冠疫情的各项措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法规。

严控境外输入病例:拜耳员工辞退 渤健员工立案

违反隔离规定,涉事员工直接辞退  

  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进行流行传播,为有效防范境外疫情的输入和扩散,严格贯彻“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神,我国各省市地区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对境外来华(归国)人员实施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防止疫情在我国出现反弹。  

  据网上流传的视频片段内容,这名华裔澳大利亚女子本应按照规定在家居家隔离14天,但却被发现在街上慢跑,而且没有戴口罩。面对工作人员的不断劝阻,该女子大发雷霆,直言要工作人员找领导来,大喊“救命!骚扰!”。  

  社区防疫人员随即报警,警察赶到后对其发出严肃警告,要求必须按规定居家隔离14天不允许外出,否则将采取法律措施。该视频被发布在社交网络后持续发酵,“澳籍华人女子返京拒隔离外出跑步”短时间便冲上“热搜”话题。

严控境外输入病例:拜耳员工辞退 渤健员工立案

  随后,拜耳中国官方微博评论区被众多网友密集评论,指出该女子为拜耳中国员工。对于记者的采访,截至发稿,拜耳中国并未就细节情况做出回应,而在拜耳中国发布的官方声明中,可以看出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制度“红线”,第一时间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

严控境外输入病例:拜耳员工辞退 渤健员工立案

  事实上,疫情以来,拜耳中国为保障疫情救助所需药物的持续供应提供了巨大支持,捐赠了总值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急需医疗物资及资金,包括拜复乐(盐酸莫西沙星)、力度伸(维生素C泡腾片)、散利痛(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加乐显(钆布醇注射液)和优维显(碘普罗胺注射液),以及大量医疗防护物品。  

  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要,对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提出明确要求。  

  业内普遍认为,面对特殊的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无论是企业、个人,面对疫情是平等的,都必须在国内严防死守的疫情防控攻坚关键时期,严格落实责任,严守纪律规矩,严格人员管理。    

违规隐瞒病情,立案侦查害人害己  

  世界是个地球村,疫情无国界。形形色色的病毒已成为危及人类的大敌,需要全村的人团结协作,共同对敌。现阶段,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防控境外输入病例成为战疫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3月17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894例(其中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5例)。3月17日0时-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其中广东5例,北京3例,上海3例,四川1例。  

  就在前不久,北京市报告1例从美国输入的确诊病例,黎某,女性,长期定居美国马萨诸塞州,在美期间已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多次在当地就诊,在美国登机前曾服用退烧药,登机后未如实向乘务人员提供个人健康状况及丈夫、儿子等同行人员情况,给同机人员造成传染风险。  

  据了解,黎女士是生物科技公司Biogen(渤健)的员工,其公司在2月26日举办了一次大型会议,该会议在波士顿一家酒店举行,总计175名与会者参加,在会议结束后的短短几天里,就出现了多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目前,黎女士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立案侦查,与其一同回到中国的丈夫洪先生,已经于3月16日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记者发稿,Biogen方面对于记者的采访没有做出回复,但在其官网发布的公告信息和回应海外媒体的公开信息中,在确诊病例出现后,公司要求所有与会者自我隔离、居家办公,包括参会的CEO Michel Vounatsos和研发负责人Al Sandrock等,公司对于黎女士前往中国的事情并不知情,对于其个人行为造成的结果表示遗憾。

严控境外输入病例:拜耳员工辞退 渤健员工立案

  Biogen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自3月6日起,当地多家医院已经设置了临时检测站,以应对由于Biogen公司的聚集性病例而猛增的测试需求。长期以来,Biogen持续聚焦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开发,并在近年来将研发重点扩大到很多药企逐渐放弃的阿尔茨海默病领域。  

  作为一家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的跨国生物科技巨头,此次疫情对于公司业务开展是否可能造成影响,业内将持续保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