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出土的“摇钱树”,除了追求财富,还有更神秘玄幻的寓意

人人都爱钱,这是句大实话,世上不爱钱的估计也找不出多少人。关于钱,古人也丝毫不掩饰他们的向往及欲望,为了追求财富,他们也创造出了不少有趣的事物,比如摇钱树。

我们都知道树的特点就是枝叶繁多,掉了还能再长,所以脑洞大开的古人将财物拟作是枝上的叶子,多多益善,要是家中有一棵能长钱的树那该多好,树的寿命又长,枝叶又能不断更新,拥有一棵,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汉墓出土的“摇钱树”,除了追求财富,还有更神秘玄幻的寓意

基于这样“朴实”的美好愿望,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这样特殊的陪葬用品——摇钱树。摇钱树也是青铜树,模拟树的形状,在上面装饰了大量的方孔圆钱。从外观来看,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这是古人祈求财富的直接体现。

不过,钱树上面除了有铜钱之外,还精心雕刻了许多图像,并且很大一部分都和西王母有关,所以钱树的功能说法还有争议,是单纯的祈求财富,还是一种专用的陪葬器物,亦或是道教的独门法器,这都是需要不断解谜的。

目前发现的摇钱树其实数量并不多,约一百多件左右,主要集中在东汉、三国及魏晋时代,由于缺乏直接的文献记载,对钱树的独特造型和内涵寓意的解读就显得比较困难了。

汉墓出土的“摇钱树”,除了追求财富,还有更神秘玄幻的寓意

钱树上面不仅仅是有钱币那么简单,还有一些带有浓郁神幻色彩的图案,有些上面雕刻了蟾蜍、熊、玉兔、骑象人、西王母等多种瑞兽或人物,由此可以看出,钱树所蕴含的神话传说色彩十分强烈。

古代有各种类型的崇拜,其中,对树的崇拜也有,青铜神树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尤其是汉代时期,人们认为存在着通往天上的树,得之可以长生不老,这种说法在西王母的神话传说里特别盛行。

《山海经》里提到的扶桑,被认为是东方神木,上可通天,下可通三泉;与此相对的西方神木是若木,东汉王逸解说“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李贺曾吟诵“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即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有神龙衔烛环游。

汉墓出土的“摇钱树”,除了追求财富,还有更神秘玄幻的寓意

古代神话中关于神树的记载也有很多,宇宙树、生命树、不死树,虽然各种树木各不相同,但包含的意义基本一致,有着深厚的文化信仰。

正因很多摇钱树上面都结合了神话传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图案,有天庭众神、羽人、朱雀、凤鸟、龙、植物花果等,体现出古人对神的信仰,以及慢慢衍生出的新的崇拜——金钱崇拜,人们意识到财富的巨大作用,开始向往追逐。

四川绵阳博物馆里有一株完整的摇钱树,是东汉时期的文物,通高1.98米,是目前为止出土的最大的摇钱树,而且其造型非常完整,上有凤鸟树尖,西王母图案,龙首、朱雀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这株摇钱树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境)的展览文物。

汉墓出土的“摇钱树”,除了追求财富,还有更神秘玄幻的寓意

四川江口崖墓博物馆里里的摇钱树高达1.44米,是国家特级文物保护珍品,在造型、铸工和图饰方面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十分精美。

东汉神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神树造型艺术最精彩的表现形式,它的造型和图像表现出了令人向往的神仙境地,也包含着长生不老、财源滚滚的追求和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