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區內的溫暖時光

通訊員:宋莉萍


梁立傳

感覺眨眼的功夫,我們醫療隊來武漢雷神山醫院支援已經一個月了。期間,發生了很多令人難忘的事情。

32床患者是一位年紀較大的老人,肢體一側癱瘓,生活無法自理,病情較重需要臥床。老奶奶講話有比較濃的武漢口音,這也給我們之間的有效溝通帶來了一定困難。

記得老奶奶剛收入C6病區時,面黃肌瘦,手腳無力。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我們也對她格外留心。除了日常生活護理外,還定時幫她翻身防褥瘡等。

第一次給老奶奶餵飯時,由於不清楚她的口味,我就用筷子指著菜,模仿著當地口音,問她喜歡吃哪個菜。而老奶奶也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儘管可能聽不懂我蹩腳的武漢話,還是回覆了“要”“不要”。老奶奶牙口不好,每頓飯下來要花半個小時左右,而老人家似乎不太願意給我們增添太多的麻煩,開始時顯得有些著急,我不斷地安撫提醒老人家:“慢點吃,不著急!”我時刻評估她的吞嚥功能,生怕她被飯菜卡住了或發生誤吸。

為了能夠和老奶奶有效溝通,我開始學習簡單的武漢話。接下來只要我值班,都包攬了她的護理、治療、喂餐等工作。為了助力老奶奶早日康復,我每天還為她做腹部按摩,促進胃腸蠕動。在我們醫療隊的悉心照護下,老奶奶的精神狀態在逐漸好轉,臉色也紅潤起來。

時間慢慢流淌,隔離病區的工作雖然辛苦且危險,但更讓我們看到自身的價值。

蓯蓉當歸 | 隔離病區內的溫暖時光

蓯蓉當歸 | 隔離病區內的溫暖時光

大醫精誠 繪圖:溫萬鑫

雷神山醫院是國家臨時火速建成的板房,牆壁是空白的,因此也給我們醫護人員帶來了創作空間,大家用畫筆揮灑著心中的念想和美好的願望與祝福。一個個塗鴉既有援鄂醫療隊家鄉的代表性建築、醫療隊隸屬醫院的寫實畫,也有武漢的黃鶴樓、長江大橋、戶部巷等代表性標誌,還有隊員在牆壁上畫了熱乾麵。這些生動可愛的塗鴉,展現出了醫療隊隊員豐富、樂觀的內心世界。一筆一畫,一字一句都透露著新的希望。而這些塗滿記憶和情感的白板牆,也會成為這段時光的生動見證。

溫暖的春天裡,櫻花已綻放,希望一直在路上!

蓯蓉當歸 | 隔離病區內的溫暖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