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独柴难烧,独崽难教,是什么意思?

新大风歌


这个在农村的都应该很好理解啊!在农村里基本每一家都还在烧着柴火煮饭的,不过现在不烧柴火的也很多了,如果在农村都知道你拿一根柴去烧一下看看是烧不着的,没办法烧的,所以说独柴难烧了

独崽难教又是什么意思呢?前几年国家都在提昌生独生子的,生独生子还有补助的所以好多的农村人也都只生了独生孩子了,可是呢独生孩子挺不好教育的,毕竟只有一个孩子父亲骂了打了母亲又舍不得,又不让教育,只有一个孩子一家人都疼着爱着拿着跟宝贝一样供着舍不得说舍不得骂所以慢慢的他就觉得家里拿他没有办法很怕他一样所以长大了有的非常调皮叛逆

像在我们农村里我觉得不管怎么穷都还是生两个吧!这样以后父母老了有兄弟两个或者是姐妹两个不管什么都能互相帮助和依靠啊!只生一个的话以后父母老了没有谁可以来帮忙的


记苗乡


大家好,我是乾坤书书,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柴难烧,独崽难教,是什么意思?

第一,“独柴难烧”的意思。

长期以来,农村人一日三外都离不开柴火灶,相信每个在农村生活的人都深有感受。我们在烧柴火灶时,一根木头很难在锅底点燃,即使点燃,燃烧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一会儿就熄灭了。所以,农村人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许多柴火堆积在一起,才能燃烧成熊熊大火。这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像蚂蚁一样,具有抱团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做成功。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第二,“独崽难教”的意思。

当今社会,一般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在家从小就娇生惯养,一家人都围着他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样时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极差,长大后,自我为中心,根本不服从管理,依赖思想严重,长大后就很难成大器;同时,不管做什么事情,遇到点困难,心理的承受能力极差,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很差,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在学校里受一点委屈,就闹得大家鸡犬不宁。在家长心里,孩子是他们的心肝,不能吃一丁点的亏。这样的孩子,注定是没有作为的,故有独崽难教之说。


乾坤书书


独柴难烧,独崽难教。这总结了两个比较善遍的自然社会现象,发人深省,敲响警钟。


独柴难烧,我深有体会,有经验,是自然现象,要说哲理意义,那说明个人力量是极其有限的,要成功要靠个人奋斗外,还要团大家,依靠集体的力量,要学会借力打力。共同帮助扶持才可,不逞强好胜显能有大英雄主义。独木难成林,独柴难烧旺,个人力量有限。一木是木,两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人多力量才大,众志才成城。俗语不是说,独木难撑,独掌难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一根筷子易断,十筷就不易折。这是在强调集体团结的作用,个人不要逞强,没有大家帮助配合,个人强不起来。


独崽难教。现在的夫妇不同从前,儿多是福,养儿成本大增,一般不愿多生,出现许多夫妇只生一儿现象,没有竞争了,由出也显现许多负面问题,形成所谓的“难教”理象。细审其中原因,多是由于父母长辈太过于宠爱溺爱,娇生惯养所致,并非天生的,是后天人为的。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儿多贱养,儿少贵养,这一贵养,就难教了,贱养就易教,要是儿少也贱养就易教了,娇生惯养就难教。独崽捧着怕摔,含着怕化,过于溺爱娇宠,大人都围着小太阳转,什么都作迁就,让其任性不理智,无竞争,无压历,不吃苦,没作为,不自立,不自强,就是公子少爷,小姐公主,娇纵任性,怎不难教?这要好好深思反省。太娇纵宠爱,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


树德汉硕


谢谢!多种解释?独柴!在大山里生长着几种树树种,独是一种叫不上名来的树,七百年八百辈子长不成材,不是作材料的树,长的疤痢撇头的,弯曲裂疤棒棒老硬,五花头带拧芯的,劈也劈不开砍也砍不断石头一样,砍柴樵夫也不愿砍它弄家去做烧柴都不起火没人烧它扔一边去烂着。所以独柴难烧。还有一种就是说,大家都明白烧柴无论粗细长短必须得拉断长短合适劈开碎瓣,所谓的劈柴生火才能旺盛,红红火火。一根原木一根长木一根独木怎么能进灶坑烧火呢?

独崽难教!在这里独崽不能理解为独生子了?而且哥们儿还比较多的家庭野孩子似的管不过来。用百姓土话所谓的【崽】就是牲口性,皮嘎操蛋坏水多主意正,老馊主意多,鬼道贼奸溜滑,机灵特聪明。不好摆弄不用你教他比你都懂!还特别着人稀罕!最容易出息人成大气侯。

还一种解释,刁妻拧子不通气的烟袋杆,就是一个【拧】气人心眼子疼,老来得子独苗一根从小娇生惯养,认性一条道跑到黑,好话说尽好歹不听。所以独崽难教。


Aiopr147301105


农村俗语:独柴难烧,独崽难教,其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一个人过于自私就很难与他人相处,并且也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

农村都是用柴火灶做饭,一般都是用软柴、秸秆、玉米棒子将木柴引燃。因为单单一根木头是很难燃烧起来的,就算费了半天劲将独木点燃,它也只会燃烧一小会就熄灭。有句俗语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说木柴堆在一起,点燃之后火才旺。其表达的意思就是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等等这样的意思。

反过来说,【独柴难烧】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独木柴”不能光想着让自己发光发热,不能过于自私,该分享自己的热量时就该分享。毕竟有付出就有回报,给予其他木柴热量的同时,其他木柴也会回馈你能量,这样才能燃烧起熊熊大火。就好比做人一样,一个过于自私,利益面前总先想着自己,而不懂得分享,这样人往往没有一个好下场的。而一个懂得分享的人,尤其是面对利益的时候依然能做到公平,甚至是让自己吃点亏也不让伙伴吃亏,这样阔达的人生意往往是越做越大。

【独崽难教】就很好理解了,就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人头痛。例如生活自理能力差、啃老、自私、心理承受能力差等一系列词语,这就是给很多独生子女打上的标签。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家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独生子女自然是从小宠到大,而且是一大家子人宠这么一个宝贝疙瘩。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但也就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很多独生子女都是比较自私的,而且还比较霸道,认为全世界都得围绕自己转。以至于独生子女到了学校也是如此,老师们面对他们也是束手无策,骂不得更打不得,生怕家长到学校找麻烦。所以独生子女的教育就是很大问题,当然了这也只是部分独生子女,而不是指全部的独生子女,否则早就乱套了。

总结,独生子女就好比独木柴一样,要是一味自私自利的话,终究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桑叶功效


这个用过柴锅台或者用木头烧过火塘的都会理解的,一个木头是非常不容易烧着的,必须要一些细绒的干柴烧着,上面再放上几根粗硬的柴才能烧着火。这是因为想让火烧的比较旺就需要有一定的温度,一个柴散温太快不利于柴的燃烧,最少需要三根柴这样就会有一个抱团的效果,几根柴会相互传递温度,中间就不容易散热能比较好的聚集起有利于柴燃烧的温度环境,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谚语。

独仔难教这个问题我想现在那么多独生子女家庭应该会有非常深的体会吧。整个家庭围着一个孩子打转,最深的爱最好的条件最好吃的东西最好玩的玩具都是他一个人的。全家人都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算孩子犯错了也不忍心去批评他,久而久之孩子就可能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懂的分享,不懂回报,觉得大人给的都是应该的,也不能很好的自立自强,依赖性会很大,这就是现在独生子女问题的由来。


三农人昌义


独柴难烧是指就单单一根柴是很难烧旺火的,在乡下烧火煲饭是要放几根柴一起烧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柴越多火越旺。独崽难教是指在农村只生一个孩子是很难教育的,因为只生一个孩子的话很多父母都不舍得打骂自己的孩子,当宝贝养,要什么就给什么,百般宠爱于一身,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教育得好呢。






酸甜苦辣都品尝


农村俗语独柴难烧、独崽难教主要指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才能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将来走向社会后成为有用之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庭,家里一般都有好几个孩子。由于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的上面是好几个女孩儿,老小是男孩。他们对老小非常的溺爱,纵容,等这类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出现性格上的问题,比如自私、脾气大、好逸恶劳等,让家长苦不堪言,这里不再详谈。

放眼当下,中国出现了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如何教育好这代人,也成为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对此我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做孩子的朋友,尽量多陪伴他们,不要让他们感觉孤单。茶余饭后,下班回家没事时,陪伴他们做作业,做小游戏,捉迷藏或一起修理好某个生活用品。让他们认识到你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玩伴一个好朋友。这样既加深了与孩子的感情,又让他们感觉生活有趣不孤单。

二、尊重孩子,做民主家庭。比如饭后打赌刷碗你输了,此时你就不能摆着家长的架式命令他去干。让他意识到他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你们的地位是一样的。

三、督促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拖地、浇花、洗自己的衣服等。让他从小养成劳动的好习惯,以免他长大后形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四、教导他们要学会分享。孩子过生日了,家中做些美味,此时家长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邀请他几个要好的小朋友来家做客。今后其他小朋友过生日时也会邀请你去做客的。这样做让孩子知道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既能加深与同学的关系,又能避免养成自私的人格。

五、宽威并用。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平时都是风和日丽的,如果哪天他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时,那就不能放纵他了,该严格管教时就不能手软了,否则,后患无穷。

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做父母的最关心的问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龙成凤。只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材施教,方法得当,相信等他们长大成人后,都会成为建设国家的优秀人才。






老曹VIog


中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流传下来数不清的农谚俗语,它是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些古俗语流传到今天还非常的实用,能够使人们少走一些弯路比如“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等等多到数也数不清了。但是有好些古谚语逐渐已经不再实用了,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的方式,所以又相当多的古俗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么现在非常有幸在这里共同探讨

独柴难烧,独子难教,这句古俗语的含义。

第一独柴难烧是什么意思,从古至今人类的饮食有相当长的时间都是通过柴火灶来烹煮的,在农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烧柴火灶的时候都是好多柴火放在一起烧的,如果一根木头的话,就算点燃了也烧不了太长时间的。这句古俗语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才能把事情做好。

第二独崽难教,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了,它们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父母长辈都是宠着惯着,生怕受到一点委屈。从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长大后比较顽劣不服从管理,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所以才有了独崽难教的谚语了。

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比较让家长头疼的 ,我们一定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个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独崽难教这个谚语值得你我铭记于心,值得继续流传下去。


鱼者鲁波


独柴难烧指的是一根木头是很难燃烧的,即使点燃了,自己燃着燃着,也就灭了。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柴火堆在一起,才能燃烧成熊熊大火。

这句话的引申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明白,也就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类似的俗语还有: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等等。

再来看独崽难教,独生子女往往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差、啃老、娇情、心理承受能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为家庭教育中最头疼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呢?这和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因为一个家庭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子女成群啦,就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这么多人围着一个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什么样的稀里古怪的事情都有发生,有上大学还需要父母去陪读的,有上了大学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往家寄换洗衣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真的不能完全怪孩子,很多时候怪做父母的,从小在家里舍不得教育,在学校里老师不敢教育,孩子在学校里顽皮擦伤一点皮,有的家长找到学校,找到老师闹得鸡犬不宁的大有人在。

在家里由于没有竞争力,容易造成小霸王的作风,加之中国的传统习惯又是围着子女转的,子女们也理所当然的就形成了父母的家产都是自己的这种心理。

条件差的,有的比较懂得自我奋斗,而有的会抱怨自己的父母无能,甚至抱怨为什么会生在这样的家庭。

条件好的,花天酒地,失去奋斗的精神,养成任性的性格。

总之,独崽难教这个问题在独生子女的教育当中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怎么样做好中华民族新一代儿童与青年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时代不同了,教育的方式也不同的,但教育所产生的效果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理性和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