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租界为国中之国,这个历史名词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受难史,虽然它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屈辱的历史不会被遗忘。芜湖也曾设立租界,不过芜湖租界与上海等地的租界有较大差异。芜湖租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力彑

-❶-

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夂 小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以后,芜湖辟为通商口岸,英国首先在范罗山上建起了领事馆。

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英国领事为便于进行掠夺性的商业活动,援引上海设立租界的例子,提出在芜湖设立租界的要求。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迫于英国的势力,敇令芜湖关道勘定,将县西门外陶家沟至弋矶山沿江滩地划为英租界。

光绪三年,英领事达文波商请监督芜湖关刘传祺开办租界,勘定县治西门外沿江宿(松)太(湖)木商滩地,南自陶家沟起,北抵弋矶山脚止,东自普同塔山脚起,西抵大江边止,作为各国公共租界,任各国洋商在界内指段划租。

但是,由于中英条约中其他条约遭到其他列强的反对,所以英国领事与芜湖地方官员商订租界章程和开办租界事宜暂时停办,直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才正式签订芜湖公共租界章程,并于1905年正式开辟租界。

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不过芜湖的租界虽然是宣布1905年5月16日开办,但后来却因故推延了。

因为当外商准备承租界内土地,开办租界时,适逢安徽铁路总局成立,安徽铁路总局要求芜湖关道将租界内紧靠陶家沟以北的滩地租给铁路公司,以作兴建江边车站之用,而英商怡和洋行则以指租在先为由,坚执不允,最后导致承租时间往后推延。

后来,几经交涉始商定将陶家沟北头滩地一分为二,铁路总局和怡和洋行各租六十丈,铁路总局租占南段。

怡和洋行租占北段争租问题解决后,从光绪三十二年二月(1906年3月)起,外商才相继划分地段,照章缴价,顺次承租建房第一段属怡和,第二段属太古,第三段属瑞记,第四段属鸿安在租界内共修了八条马路,三条南北走向,五条东西走向。

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定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是一个“国中之国”。

芜湖租界虽然签订了芜湖各国公共租借章程,并划分了地域,但芜湖租界并没有外国设立的立法警察市政管理机构和征租机构等,地方主权仍然是在清政府的控制下,租界内的市政实施由芜湖地方政府自办建造;1910年以后以清朝外江巡官袁洪海兼理租界江滩水巡事宜。

所以说,芜湖的租界并没有形成所谓的国中之国,实际上是租赁第,属于外国洋行租地。

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在“芜湖租界”内,外国资本家和侨民享有特权,而中国人却丧失了做人的权力,外国商人如果“品行不良”,欺压中国人民,违法犯罪,规定“由监督(指芜湖关监督)照会领事官惩办”。

其实,这样的规定只是一纸空文,领事官总是包庇、纵容外国人,让违法犯错的外国人逍遥法外。另外,中国人不准进入租界内居住,一经发现,立即驱逐,或交由中国地方官“协办”。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使租界变成外国资本家掠取大量财富、压榨中国人民汗血的乐园。

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当时,芜湖口岸停满了外国货轮,长江的运输业完全由外国垄断。他们把长江称为“黄金航路”,而这条黄金航路的中转站便是芜湖租界。

新中国诞生后,“芜湖租界”便销声匿迹,成为了一个象征着国家和民族屈辱的历史名词。

回望镜湖:列强风云之芜湖租界


声明:此文转载是出于宣传历史文化,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