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過命,盡過力,武漢“痊癒”再相聚

拼過命,盡過力,武漢“痊癒”再相聚

半湯療養院喜迎安徽首批返程醫療隊 圖片來源:中安在線

寒冬飄雪之際,他們奔赴湖北;杏林春暖之時,他們凱旋而歸!

疫情發生後,安徽省先後派出1362名醫療衛生人員馳援湖北,3月18日,第四批、第五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員共374人返回合肥。在合肥巢湖中廟、半湯兩處醫療隊員休養基地,多名馳援湖北醫療隊員向本網記者吐露心聲:離別時,最想說的是感謝;回家後,最想抱的是家人;再回首,最想等到武漢“痊癒”再相聚。

“踏上歸程,最想說的是感謝”

今年2月15日,張鵬作為安徽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領隊,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立下誓言,“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所有的隊員平安帶回家。”

33天后,他做到了。3月18日下午,在安徽省半湯溫泉療養院,張鵬在內的99名隊員開啟了為期14天的休養生活。

上月,跟很多醫護人員一樣,身為安徽省二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的張鵬也接到了即刻啟程的命令。“到了武漢,雖然這個城市病了,但那裡的交警、路政、甚至加油站的工作人員給我們傳遞的不屈信念,給予的周到服務,始終溫暖著我們。”張鵬在工作總結裡寫道,“我們唯有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完成好任務,才不會辜負武漢人民對我們的期待。”

張鵬所在的醫療隊接管了武漢體校方艙醫院,他和隊員們需要做的是解決一些內科常見症狀。也有一些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需要他們重點注意這些人群的病情變化。

“感謝在逆境中堅守的武漢人民,是他們為我們在異地他鄉築起一個溫暖的臨時的家。”臨別時,張鵬也感謝了保障組的各位戰友,“我還要感謝醫院各級組織和全院職工,感謝他們對我們隊員和家屬的支持和關心。”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兒子”

“我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兒子。”34歲的楊敏是安徽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提起回家後最想做的事,她說要彌補家人,好好陪兒子。

楊敏是池州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護士,有著10年工作經驗的她在武漢擔任武體方艙醫院內患者的護理工作。去武漢前,她在抗疫一線已連續奮戰了10多個晝夜。

“武漢人民的堅強、善良讓我印象深刻;方艙裡的感動,更讓我難以忘懷。”2月16日,楊敏第一次進艙時,隊員們要與當地的醫護人員配合,“雖然大家工作習慣各有不同,也不認識,但都能互相扶持。唯一遺憾是忙累中沒來得及記住對方的姓名。”

楊敏說,在方艙內,常有輕症患者主動上前,幫助醫護人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輕症患者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們配合治療,早日出院,不辜負安徽人的辛苦付出”“等疫情結束了,給你們買周黑鴨、熱乾麵”……這些真摯的話語,時常溫暖著她和隊員們。

“這段時間辛苦丈夫了,是他照顧著兒子,操持著家。”楊敏說,7歲的兒子在這段時間自覺在家上網課、寫作業。“關艙門那天,因為許久不見,兒子看到我時哭了。”楊敏說,母子連心,她看到這一幕時也鼻尖發酸,“我會調整好身體,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抱抱他,給他做最喜歡吃的紅燒雞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