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文章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展现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医疗机器人在医疗行业中的作用

2019年8月,机器人医疗行业创新应用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我国医疗机器人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按照制造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加强产品应用推广,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2月6日,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上路,完成了给医院无人配送的第一单。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2月7日,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推出的5G医用测温巡逻机器人进行巡逻测温。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2020年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短缺问题严峻,智能配送、医疗监控、消毒运输等一大批机器人冲上防疫前线,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医疗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成为机器人领域的新增长点。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北美市场的占比为40%,其次为欧洲占比32%其余新兴国家占比不足5%。换言之,在近200亿的市场规模中,中国医疗机器人占比不超过5%。

2018年上半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至16.4亿美元。其中,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2亿元,占比31.7%,仅次于家用服务机器人。

除此之外,《机器人商业评论》近期公布的2019年全球TOP50机器人公司榜单中,涉及医疗/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全球6强企业,其中五家均来自美国,另外一家则是日本软银。凭借核心技术、全面的服务内容和庞大的资源网络,欧美企业在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我国医疗机器人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非治疗服务机器人以及其他机器人等。其中康复机器人占主要比重,比例达到42%,其次为辅助机器人,占比为17%,手术机器人占比16%,非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8%。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在医疗机器人企业分布方面,我国医疗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广州、江苏等城市,企业数量达到总数的一半以上;北京、深圳、上海三个一线城市医疗机器人产生实力最为雄厚,分布于北京的医疗机器人数量最多,其次为深圳、上海,主要原因在于一线城市医疗设备领域拥有完备的产业链条、丰富的市场渠道。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机器人发展态势良好

医疗机器人走向临床

近年来,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此外,我国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快速提升,智能相关技术可比肩欧美,与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并跑。

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8.4亿美元,2019年有望达到2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1%,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手术机器人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效果良好。2014年我国开始引入外科手术机器人,目前主要是一些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才引进。在我国服务机器人中,医疗服务机器人占的比重约为28%,2018年医疗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约为5.1亿美元。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医疗机器人处于初步阶段,体量还较小。不过从应用效果来看,规模化使用机器人将是未来医疗领域的一个趋势。

▼2016-2018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远程医疗建设应用快速发展。不仅打破了区域限制,极大促进医疗和保健事业的发展,还对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产生了有利影响。

随着5G元年的开启,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相信过去医疗人那些美好的设想都将一一实现,在技术的加持下,用创新推动我国医疗产业奋勇向前。

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逐步走向临床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