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什么不用鸡消灭蝗虫?

用户7277064056546


其实最近从网上解到的信息,有人说人为的捕捉,或是用鸡和鸭作为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这些办法只能对付一些小规模的,从报道上来看这次的规模确实不小,并不是一些常规的方法能解决的,可想而知能称之为几十年不遇的灾难该是何等的规模。最近和家里人聊起这事,母亲说我姥她们那一辈经历过蝗灾,我们本地地处山区,地广人稀,听老人描述,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地里的庄家吃光,连山里的树叶都吃完,可怜蝗灾的厉害。所以说并不是简单的说找蝗虫的天敌就能解决问题了。


三山月


2000年左右,新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而当年袭击新疆的那一批蝗虫,和这次蝗灾是同一种——沙漠蝗虫。到了2000年的5月份,受灾面积已经高达3000万亩。

▲鸭子灭蝗

因此,治理蝗虫可谓是迫在眉睫。然而,如何才能杀灭这么大范围的蝗虫呢?其实话说回来,中国治蝗经验非常丰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更是成就了一定的体系。

一开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药械灭蝗。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在使用农药的过程当中,自然也造成药量残留的问题。后来又研发出来生物治蝗的办法——用鸡来吃蝗虫。

这种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以杀灭成灾的蝗虫,又可以喂鸡。等鸡长大了,又可以拿出去卖。不仅如此,当时为了推广养殖户养鸡灭蝗,每只鸡还能补贴三毛钱。

但是,在实行的过程当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原来,鸡的抗灾、抗疫能力比较差,每经历一轮蝗灾,都会造成10%的损失。后来就发现,鸭子的能力比鸡好,抗灾能力强不说,吃的也比鸡多。

然而,当时新疆大部分农户养的都是鸡,很少有人养鸭的。在千里之隔的浙江,每年却有5000万只鸭子出来。经过抗灾指挥部的统筹规划,找到了一位叫杨大元的农民,从他那里买下了3万只鸭。

▲灭蝗虫珍珠鸡

这批鸭子主要是“樱桃谷”鸭,出栏的时候才40多天。随着这一批浙江鸭兵的出现,仅仅三个月的功夫,就恢复了100万亩的草原。为了消灭草原上的蝗虫,这批鸭子可是费了不少的力气。

对于一只成年鸭子来说,一口气可以吃掉100只蝗虫。而对于当时这批鸭子来说,一天需要工作两次。一次是早上四五点,一次是下午七八点,每次两个多小时。

如此看来,鸭子确实能帮助消灭蝗虫,是不是巴基斯坦有救了?就算巴基斯坦不用鸡去消灭蝗虫,也可以用鸭子呀,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咱再回到这次新疆灭鸭上,其实,想用鸭子或者鸡来灭蝗虫有着一定的限制条件。一般情况下,蝗虫有三种形态——虫卵、若虫和成虫。

而对于鸭子和鸡这样的家禽来说,出生两个星期左右的蝗虫,最适合这些鸭子进食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蝗虫还是若虫,尚且不具备飞行能力。再加上刚孵化没多久,体内的蛋白质丰富。

▲这种鸟也非常适合灭蝗虫

不过,这一批在巴基斯坦的蝗虫可不一样。他们可是从东非飞过来的成虫,飞行能力强不说,而且比较暴躁。对于鸭子这种不会飞的家禽来说,很难捕捉到。

可能你会问,我看照片都是铺天盖地,蝗虫总不能一直飞着吧。只要蝗虫敢落地,就可能被鸭子或者鸡进食。是的,确实如此,但是你想过这是多少只蝗虫吗?

根据粗略估计,这批蝗灾的规模在3600亿只左右。假设一只鸭子一次进食100只蝗虫,也需要36亿只鸭子才可以搞得定。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鸭子都在巴基斯坦。

那我们取一个比较好算的数字,假设有500亿只蝗虫在巴基斯坦。再低就不行了,因为这些蝗虫已经在巴基斯坦造成40%农作物的损失,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因此,想要消灭这500亿只蝗虫,是必须要5亿只鸭子。其实也再少一点,毕竟也没说非得一口气吃完所有的蝗虫。给鸭子一个月时间,这样也得需要几千万只鸭子。

▲珍珠鸡是蝗虫的克星

以巴基斯坦的体量,去哪里找这几千万只鸭子?更何况蝗虫寿命本来就短,等鸭子还没吃光的时候,蝗虫自己都死的差不多了。另外,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大家不了解的是,成群的蝗虫是有毒的。对于单个的沙漠蝗虫来说,本身并没有毒,非常适合喂养鸭子或者鸡这样的家禽。但是一旦成群,就会激发一种保护机制。

成群之后的沙漠蝗虫,会释放出一种名叫的苯乙腈化学气体。这种化学气体并不好闻,造成鸭子或者鸡闻了之后就不想吃了。但是如果饿的不行,偏要吃这些蝗虫,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受到攻击或惊吓之后的蝗虫,会把苯乙腈气体转化为氢氰酸,而这种东西有毒。虽然不至于立刻杀死鸭子或者鸡,但是也会造成鸡鸭出现不适症状,严重可能致死。

所以,想要通过鸡鸭等生物的方式灭蝗虫,只能选在若虫期。而如今飞抵的蝗虫已经处于成虫期,已经不适合鸭子和鸡吃了。


史之策


无论鸡还是鸭,都是消灭蝗虫的绝佳能手!但问题是这些动物虽然是蝗虫的天敌,但现实中却无法成为治理蝗灾的重要手段,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机动性!

本月巴基斯坦蝗灾是起源于哪个地方?说出来也许会吓大家一跳,那就是非洲!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非洲东北部的蝗虫竟然跨过大海杀进阿拉伯地区,又转战亚洲南部。几千公里的距离只用了数十天的时间,蝗虫的机动性已经达到了日行百公里,所以算得上是昆虫版的神行太保。在这样的高速度之下,无论是鸡还是鸭,哪个家禽能追的上?



蝗虫灾害的可怕性,一是破坏力,二是速度,蝗虫通常可以在1到2个小时之内吃掉与自身体重同等的植物。因此大面积的蝗虫一旦落到某片庄稼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让这片区域寸草不生,但吃饱喝足的蝗虫可不会就此停止,他们马上又会成群结队的飞奔到另一块区域里继续进行破坏。可以说某一天的上午,它们在城市A,但到了当天的傍晚它们恐怕已经来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城市B。也就是说当某一区遭受蝗虫灾害时,你可以迅速集结鸡鸭准备反击,但当你集结完毕的时候,蝗虫大军恐怕早已经离你远去。等你再次追赶到下一个区域的时候,它们也许已经抵达了第三区域。

所以在古往今来,治理蝗灾的手段虽然也包含利用鸡鸭来对蝗虫进行消灭,但从来充当不了主流手段。即便历史上有过个别时候曾利用过鸡鸭来对付蝗虫,前后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也是相当复杂。先是集结相当数量的鸡或者鸭子,为了PK蝗虫的速度,甚至要动用卡车或者飞机,更重要的是,还要根据天气和蝗虫的行动路线提前判断它们的下一个入侵区域,进而将这些家禽提前投放到这一地域当中,以“守株待兔”的手段迎接蝗虫的到来,但在这整个系列当中,需要动用的资源实在太多,不是简简单单的收集一群鸭子就可以解决,这个系列当中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者配合不好,就极有可能会让蝗虫抢先在鸭子到来之前,提前进行破坏。

所以对于很多蝗灾受害区域来说,与其从更远的距离调动资源来对付蝗虫,倒不如以自己为主角提前进行蝗虫预防。提前喷洒农药、人工捕杀、放火驱赶目前都是对付蝗虫的有效手段。但对于本月的亚非蝗灾来说,巴基斯坦和印度面对奔袭而来的蝗虫,不需要大动干戈,也不需要草木皆兵,由于蝗虫的寿命只有三个月左右,从2019年12月爆发的蝗虫到今年二月光临亚洲南部,仅存的蝗虫大军已经陷入到了生命的枯竭阶段,印巴两国根本不需要动用太大的资源,就可以坐看蝗虫自行灭亡,因此持续三个月之久的蝗灾,印巴地区应该是众多受害区域中破坏最小的地域。至于蝗虫的天敌鸡和鸭子,就不用劳他们大驾了!


辽宁资深球迷


巴基斯坦的蝗虫已遍布全境,危害也愈演愈烈。巴基斯坦出动了数百架飞机喷洒农药来对付蝗虫,但收效甚微,这让巴基斯坦焦急万分。


既然喷洒农药效果不好,那么是不是用别的办法可以消灭蝗虫呢?比如用蝗虫的天敌。说到蝗虫的天敌,我们就会想到鸟类和家养的禽类,像鸡鸭鹅等。还别说,在防治蝗虫的过程中,真有地方用家禽消灭蝗虫的先例,而且还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个地方属于我们国家,就是新疆。

2000年,新疆北部发生特大蝗灾,当地除采用化学药剂防控外,还使用牧鸡、牧鸭参与消灭蝗虫。这些鸡鸭在灭蝗过程中很有威力,作用巨大。特别是鸭子,由于食量较大,一次可吃一百多只蝗虫。

看到鸭子灭蝗效果不错,新疆马上和浙江进行沟通,联系到浙江长兴县养鸭专业户杨天元,把他饲养的三万只鸭子分批次空运到新彊,和新疆鸡鸭一起消灭蝗虫。当时,浙江鸭子和新疆鸭子共有10万只,每天分早晚两次出动,在100万亩草原上纵横驰骋,把那里的蝗虫彻底消灭。


在鸭子捕食蝗虫的过程中,它们看起来训练有素,非常内行。鸭子所经之处,蝗虫刚刚飞离地面,就被啄食。平时看起来笨笨的鸭子,捉起蝗虫来脖子转动灵活,每次都弹不虚发,一张嘴蝗虫就成了它们的美食。

相比鸭子,鸡捉起蝗虫来还是稍逊一筹。这是因为,一方面鸡没有鸭子的食量大;另一方面,鸡也不像鸭子那样有组织性。鸭子喜欢成群结队出行,这对密集的蝗虫群杀伤力很大,并且鸭子看到蝗虫就不吃别的东西了。鸡不像鸭子那样集体出击,在吃蝗虫的同时,还吃青草和植物种子。所以,同样是消灭蝗虫,鸡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对于2000年新疆的蝗虫,还只是局部性的,鸡发挥的都不算好。如今,巴基斯坦的蝗虫太多了,早就以千亿只计了,让鸡去消灭显然很不现实。岂止鸡不行,就是有鸭子,恐怕十万百万只鸭子对于防控遍布巴基斯坦全境的蝗虫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再说,一时间上哪里弄这么多的鸡鸭呢?何况,巴基斯坦境内的蝗虫属于沙漠蝗,性格暴躁,飞行速度快,飞的高,这都大大增加了鸡鸭捕食它们的难度。


目前,南亚和东非的蝗灾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国际组织和不少国家都在积极想办法帮助消灭蝗虫。不过,对于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沙漠蝗,除了化学药物防控,其它有效办法并不多。


高山流水116820061


我们能想到的别人自然也能想到,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防治。但为什么在别的国家他就不奏效了呢?偏偏在我们中国使用的比较广泛?其实这主要是和本国的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项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因地制宜。

巴基斯坦使用的灭虫方法

化学灭虫法:目前巴基斯坦主要使用的是化学药物来杀灭蝗虫,有一些省内使用的是无人机(部分),有些地区直接调动军队直升机、而且还派出了几十辆喷洒药物的车辆。还不断的向印度等国家进口杀虫剂药物。可见他们一直在使用药物灭虫,但是并没有使用过多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普通的鸡鸭群对这些飞蝗造成不了直接性的伤害。


为什么生物防治比较难?

①鸡鸭需训练:这些沙漠飞蝗是一些会飞的蝗虫,迁移的速度比较快,而且飞得比较高,一般的鸡鸭对它不起作用。像平时我们养鸡场里面的一些鸡鸭根本捉不到他,这些都已经懒散惯了。而我们国内的草原牧鸡都是经过从小训练,一般是在甘肃新疆等地区,经过大量的训练之后才被拉到“战场”。没有经过训练的鸡基本上吃不到蝗虫,或者是一天吃的比较少。

②国内频繁爆发蝗虫灾害:我们国内几十年前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蝗虫灾害,但是近些年来为什么很少听说?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伟大的农民伯伯一直在背后默默的努力着,他们兴修水利、训练牧鸡、牧鸭、以及有一些棕鸟孵化基地,这些都是为了预防蝗虫灾害在我们国内发生,正所谓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主要是因为这些牧鸡训练需要时间,而且在巴基斯坦以前爆发蝗虫的次数并不是这么多,也没有这么严重。他们也没想过要用这些方法来训练他,经过此次的教训以后,估计他也会向我们国内寻求一些技术帮助。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利用鸡、鸭、椋鸟等那些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这就是所说的“生物灭蝗法”,只是众多防治蝗虫办法中的一种。实际上,巴基斯坦方面在此次防治蝗灾期间是否使用过生物灭蝗法,目前还真就不清楚——查不到相关的报道。因此,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就个伪命题。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生物灭蝗法”更适合小范围内的蝗灾,对覆盖巴基斯坦全境的蝗灾效果不大。


巴基斯坦1月31日就已经进入了“全国紧急状态”,可见其灾情之重,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喷洒农药将这些飞蝗杀死。利用鸡、鸭来消灭蝗虫,这是一种老办法,目前对巴基斯坦不太适用:一、鸡、鸭的食量有限,且没办法跟得上蝗群的迁移(沙漠飞蝗的速度为150公里/天)。二、成群的沙漠蝗虫会发生异变,能释放出苯乙腈气体并可转化为氢氰酸。三、巴基斯坦各地都有蝗灾,上哪去弄那么多的鸡、鸭?

我国目前有很多地方仍经常闹蝗灾,在我们长期与蝗灾作斗争的过程中,也有利用鸡、鸭治蝗的成功案例,比如2000年的新疆蝗灾。不过,用鸡、鸭治蝗的限制条件有很多,比如时机最好是选在飞蝗幼虫时,要有一定的局域性,等等。实际上,消灭蝗虫的办法有很多,如生物灭蝗法、诱杀法等,但现在最管用的就是喷洒农药将其直接杀死,以免其继续泛滥。



巴基斯坦已经利用飞机喷洒了农药,现在就看其效果如何了。我国防治蝗灾的专家也已与巴基斯坦等受灾国相关负责人商谈合作的问题,无疑会向巴基斯坦等国在设备、技术、农药、专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援,巴基斯坦蝗灾很快就会得到控制。


儒道之主


谁吃谁不一定呢,别说是普通鸡了,就算是战斗鸡它也不行。其实用鸡来控制蝗虫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能够有效的打击对方的有生力量。巴基斯坦的大量农作物遭到破坏这对于靠庄稼吃饭的人来说是灭顶之灾,如果养鸡有用他们早就去养鸡了。我认为不用鸡主要有以下两点理由:

首先,敌方炮火猛烈。这次的蝗虫是群居性的,毒性较强,目前还不知道鸡吃了以后会不会生病,如果生了病的鸡到处流窜是不是会引发其他的鸡瘟?此外,就算是吃了没事,这些普通的鸡也不可能对付蝗虫,因为沙漠蝗虫个头很大能够对鸡发起攻击。

其次,时间来不及了。如果要利用鸡对付蝗虫,一般的鸡不行,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现在蝗虫跑的那么快,巴基斯坦就算是全国养鸡,等到鸡训练出来的时候也已经无济于事了。不过倒是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经过训练的鸡,但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唉,希望巴基斯坦挺住!


迷彩营地


如果您曾经养过鸡,您肯定已经注意到它们非常喜欢吃昆虫。

实际上,对于鸡来说昆虫是它们最好的食物之一,所以有人确实用鸡来代替杀虫剂消灭昆虫。

比如,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为了防止蝗灾的爆发当地600万只鸡被放出笼子在野地里觅食。由于每只鸡每天可以食用100只蝗虫,因此600万只鸡每天就可以理论上消灭掉6亿只蝗虫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鸡都非常适合吃蝗虫,如果想要用鸡来消灭蝗虫,必须进行训练才可以。

比鸡更好的防治蝗虫的方法是使用鸭子。鸭子喜欢吃蝗虫卵,而蝗虫倾向于在潮湿的碱性土壤中产卵,所以将鸭子放养在潮湿的碱性土壤中,让它们在蝗虫还没有孵化出来之前就被消灭掉,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即使吃成年蝗虫,鸭子的效果也更好,因为它们的食量更大,每天最多可以消耗多达400只蝗虫。而且,在恶劣的天气下,鸭子适应能力更强。

但是,用家禽来防治蝗虫局限性太大了。

首先,效率低。

无论是鸭子还是鸡,他们只能捕捉停留在比较低的位置上的蝗虫,却没有能力捉到天上飞的或者停在比较高的位置上的蝗虫。

所以,即使把足够的鸡投放到蝗灾发生的区域,其效率也非常不尽如人意。

其次,蝗虫机动性极强。

蝗虫虽然在晚上和清晨选择停留在一个地方静止不动,但一旦到了白天,大约也就是日出后半个小时左右,在光线的照耀下,蝗虫身体变得温暖之后就会起飞。

蝗虫可以飞至少50米高,喜欢在300米到1000米的高度上飞行,并且最多可以保持9个到10个小时的持续飞行。

大多数时候,只有当吞噬植物或者夜晚降临天气转凉的时候,它们才会接下来休息,所以对鸡和鸭来说,一旦蝗虫起飞飞走,它们就无可奈何了。

第三,鸡和鸭转移起来非常麻烦。

人类的运输可以弥补鸡或者鸭机动性的不足,但是这些家禽一旦被放出来,想要把它们成功回收,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儿。

试想一下,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家禽在地里边游走,为了将它们转移到蝗虫下一个落脚点,必须雇佣大量人手把它们抓回鸡笼或者鸭笼里。

有这功夫,还不如拿着网子自己去抓蝗虫呢。

所以,使用家禽无法治理最近爆发的总数多达数千亿只的蝗虫种群。

个人认为,真正消灭蝗虫还需要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干预。

其实,相对于使用鸡或者鸭,消灭这几千亿只蝗虫不如雇佣一些人专门捕捉。然后,把这些蝗虫做成食品出口到国外。现在网上的蝗虫价格还是蛮贵的,1斤油炸蝗虫至少要六七十块钱。

南亚次大陆上的蝗虫大约有4000亿只,总重量大约8亿公斤,如果把它们都抓起来做成油炸蝗虫,卖到国外还可以创汇!


历史风暴


肆虐巴基斯坦的蝗虫,又叫沙漠飞蝗,发源地在东非地带。正所谓百因必有果,它的泛滥要从万恶之源的全球气候变暖说起。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升华,在空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汽,一经冷凝,于是在2019年的冬天,东非就出现了连续三个月个大暴雨,在这样的气候下,使得沙漠飞蝗的数量呈爆炸指数性增长。

这支飞蝗大军从东非出发,沿途经过红海,中东,南亚,目前到达巴基斯坦,这个时候飞蝗的数量已达4000亿只。

蝗虫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途径国家大多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部分国家出现饥荒,其中印度就因为这场蝗灾,使得他们的军粮损失殆尽,印度政府急于向巴基斯坦停战求和。

如何治蝗已成为巴基斯坦的重中之重,这段时间网上都在流传若干年前河北牧场用鸡治蝗的经典案例,很多人也就都想,要不要空运“战斗鸡”大军过去,然而巴基斯坦为什么不用鸡呢?


有人认为巴方(下文的巴基斯坦都用巴方,巴国来代替)的鸡不够用,河北牧场治蝗的时候,号称“战斗鸡”的牧鸡,一天能吃70只蝗虫不在话下。

但是面对4000亿只恐怖的沙漠飞蝗,笔者粗略算下,这得需要57.14亿只鸡,这么细想想,巴方确实很难拿出这么多只鸡,还是“战斗鸡”,巴方拿不出来没关系,还有它老铁中国啊,中国一个大型养鸡场都有上亿只鸡呢,帮巴方空运个几十亿只不难。

既然不缺鸡,那为什么还不用鸡呢?

如果真把一日吃70只蝗虫的“战斗鸡”空运到巴国,那些鸡除了不能把蝗虫消灭干净,还会表示:“我尽力了,我太难了,臣妾做不到啊!”


要是仔细看过河北牧场治蝗案例和视频,不难发现,河北的用鸡治蝗,治的是什么蝗?那些鸡吃的八成都是蝗虫的若虫形态。而肆虐巴国的沙漠飞蝗,是成虫形态。

若虫和成虫的区别是什么,若虫可以理解为蝗虫的青春期,成虫就是成年人形态了,若虫形态的蝗虫,飞得没有成虫的高和远,外壳没有成虫硬,但是若虫在地面上蹦跶得比成虫勤。

鸡吃虫子都是在地上叨着吃,只有鸟才会飞起来吃,再野的鸡,也就能飞过平房房顶吧,飞得还挺费劲的。


所以说面对成虫形态的沙漠飞蝗,即便是“战斗鸡”,想逮住它们也不容易吧。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也没办法治理蝗灾的原因之一,印度不缺鸡不假,但是印度的鸡多半都是吃了激素吃了激素长大的肉鸡,这种肉鸡本身自己就一身病,就更不能治蝗了。

所以说对于泛滥的蝗虫,要么就喷洒农药,要么就用比鸡能吃的鸭子去对付他们,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人工筑巢,吸引鸟类,经实例验证,利用鸟类治蝗的效率才是最高的,而且专治各种猖獗的成虫飞蝗。

总之就是不要用鸡,大量转运鸡,除了会增加禽流感的风险,剩下的没啥好处。


之所以这4000亿只沙漠蝗能够聚在一起,“团结一致”地制造灾害,最大的原因就是“蝗虫效应”,那么蝗虫效应是什么?

沙漠蝗虫的肠道里会产生愈创木酚,会将蝗虫所蚕食的植物里的物质分解。过程由一种肠道细菌Pantoea agglomerans进行。愈创木酚是其中造成蝗虫成群的费洛蒙里的化合物之一。

在这里笔者需要解释一下,费洛蒙是一种信号素,信号素就是使这些蝗虫“团结一致”的主要来源,而愈创木酚是一种刺激性有毒物质,易挥发。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可想而知,4000亿只蝗虫一起散发这种物质,足以能够让“战斗鸡”,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天敌,望而却步,有所忌惮了。

既然来自东非的沙漠蝗虫这么猖獗,那么这个灾害会不会殃及中国?

笔者认为大概率不会。

巴基斯坦跟中国新疆,可是隔着雪域高原的,就算这群蝗虫意志力强大,忍着寒冷飞过了这道屏障,咱们中国成熟丰富的治蝗经验,也不会让它们存活的,要知道咱们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之后,就再也没有大规模蝗灾了,再者,这种蝗虫的寿命在3个月左右,这些在巴基斯坦的蝗虫,很多从东非出来也快3个月了,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衷心地希望巴基斯坦能挺过这次蝗灾,更加希望人类对地球好一点,对大自然敬畏一点,除了蝗灾,再看看新冠病毒,西欧的大洪水,美国的流感,显然做了什么迟早都是要还的。不要等到毁灭的时候,只能无力地听着来自地球大自然嘲讽:“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策神历史


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鸡是蝗虫的天敌,把大量的鸡放到蝗虫群当中,真的是一举两得,既喂饱了鸡,省了饲料,又把蝗虫给消灭了。

这是个好办法,人也高兴,鸡也高兴。

那为什么巴基斯坦不用鸡来消灭蝗虫呢?

蝗灾迫在眉睫,而鸡无法一挥手就到位

大家都知道,鸡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舌,填饱人的肚子。所以,大多数鸡是在养鸡场,而小部分在农户家散养。

如果用鸡去消灭蝗虫,少了可以,像几千亿只,得多少只鸡?

很明显,就是把巴基斯坦所有的鸡凑到一起,也很难快速解决蝗灾。

可以这么说,蝗灾迫在眉睫,而大量的鸡无法一簇到位。况且,大量的鸡放开了去捉蝗虫,假如蝗虫灭了,鸡跑得到处都是,抓鸡又是一个大问题。

蝗虫总在天上飞,而鸡只能在地下跑

这次印巴两地的蝗虫,都是从东非过来的沙漠蝗虫,战斗力超强,飞翔能力也是超级厉害。大群大群的蝗虫在天上来回飞,地下的鸡们就算焦头烂额,也无法收拾住天上的蝗虫。


当然,蝗虫也有到了地下的时候,到地下干什么呢?吃东西。在农田,在树林。

树林里好说,如果是在农田里,大量的鸡跑到农田里捉蝗虫吃,农田能不能招架住?不要蝗虫没灭完,庄稼的损失一点都没少。

鸡群的管理和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

巴基斯坦和印度,蝗灾最厉害的还是在边境省份,比如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等。无法保证,蝗虫多的地方,鸡就多。


如果要用鸡收拾蝗虫,那就得把鸡群调配到蝗灾地区。

这一路的鸡群运输、管理就成了大问题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有那个精力调鸡群来干架,不如调军队来对付,这样效率反倒高,效果反倒好。

用鸡来灭蝗灾,也不是不行,但要尽量早

用鸡来灭蝗虫,这叫“天敌法”。

这个方法要求,每个地方大量养鸡鸭,这些都是会吃蝗虫的,在蝗灾刚有苗头的时候,赶上鸡鸭,就能把蝗虫消灭差不多,这就把蝗灾在早期控制住了。

所以,用鸡鸭鸟等动物灭蝗虫时,只能用在“预防阶段”、初级阶段。如果蝗灾已经成型成大规模了,鸡鸭就没大用了。

此时,最利落的还是飞机喷药法了。

综合来说,巴基斯坦没有用鸡来消灭蝗灾,有三个原因,一是蝗灾已经成规模,而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无法一蹴而就。二是蝗虫很多在天上飞,鸡够不上,蝗虫到了田地里,鸡进去又不合适,这很矛盾。三是如果调大量的“鸡群”来和蝗虫干架,运输和管理都是大问题。

用鸡作为“天敌灭蝗法”的一种,只适合在初期用,只能起预防作用。蝗灾已成,用鸡灭蝗法作用已经不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