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靖難之役?

THM0731


靖難之役其實沒那麼複雜。

從性質來看,它就是地方藩王起兵奪取中央政權。只不過它是中國古代上千年藩王造反唯一成功的一次。“靖難”不過是朱棣給自己造反制造的合法藉口。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曾有規定,中央出現奸臣威脅皇權,地方藩王可以起兵除去奸臣。

從造反原因來看,朱棣的造反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無奈的一次絕地反擊。建文帝即位後根據齊泰等大臣的建議,決定進行削藩。但建文帝的削藩措施過於激進,甚至造成個別藩王的自殺。朱棣作為實力最強的藩王,目標太大,如果不孤注一擲起兵造反,就是坐以待斃。

那麼,“靖難之役”朱棣為什麼能夠以弱勝強,取得勝利呢?

第一,朱棣個人優秀的軍事指揮藝術,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建文帝“蠢豬”式的指揮。

第二,朱棣身邊人才濟濟,文臣武將眾多;而建文帝任用的大將不是老邁就是如李景隆這樣的蠢材。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爛!而由於朱元璋早年採取了藩王守邊的策略,使得朱棣具有較強的軍事實力。

第三,朱棣的成功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雖然朱棣個人具有很強的指揮藝術,但畢竟是“以一隅敵全國”如果戰爭長期持續下去堆朱棣也是不利的。而抓住時機,繞開守衛嚴密的大城市,突襲南京,造就了一個大的戰術突然性。再加只李景隆反叛打開南京城門,使得駐地輕易攻下了南京,取得了勝利。

最後,就是朱棣本身也是朱元璋的兒子,具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在建文帝“失蹤”之後,朱棣就理所當然繼承皇位了!




每天瞭解一點歷史


靖難之役,是一場叔侄之間帝位之爭,在這場皇權的爭鬥中很難說孰對孰錯。站在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

朱允炆的視角

叔叔們手握兵權,我不放心,為了便於管理,他們手中的兵權,不能保留。尤其是我四叔,他可是一位經過戰場錘鍊的帥才,他的管理能力是我無法比的。我除了是皇爺爺朱元璋的嫡長孫,皇位來得名正言順之外,可沒啥能與我四叔比的。

齊泰、黃子澄他們勸我削藩,其實是正中我下懷的。

沒想到的是,李景隆這傢伙太不爭氣,就是一個紈絝子弟。老子英雄兒好漢,這句話不全對呀!這是血的教訓,人家趙括雖然是紙上談兵,但是還有骨氣,李景隆竟然在危急關頭把城門還給打開了,骨頭太軟了。

朱棣的視角

我靖難,我驕傲!我這個允炆侄子,對我們這些叔叔們,太不尊重,這個事情全是他身邊的齊泰、黃子澄這些奸臣在挑唆,我得遵照我老爺子的旨意,進京鋤奸勤王。誰知道,我進了南京城後,沒找到我大侄子。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就勉為其難登基當皇帝吧。

我既然當皇帝,我就要當好,方孝儒這個人不太識實務,他還將我一軍。我又不是趙匡胤不殺文人,只好拿他開刀了,殺方孝儒十族這個事,純屬後人給我栽贓。

他還是有後代的,我沒有斬盡殺絕。

朱元璋的視角

小四還真敢幹,隨我!允炆這個孫子畢竟經驗不足,他要是治國還欠點火候。幸虧我給他安排好了退路,當個和尚有啥不好,你看人家順治不是也是皇二代麼,人家不是也出家了麼。挺好!

齊泰、黃子澄、方孝儒等人的視角

靖難之役,只不過是朱棣這個反賊的藉口,他就是為了當皇帝。他能造反成功,肯定不是準備了一天兩天了。就算我們不削藩,他早晚也會造反。

我們得維護太祖留下的正統。

解縉為代表的貳臣

誰當皇帝不是當,只要能為百姓謀福祉就行。改朝換代後,我們說不準還能升官發財,治國平天下。多贏的局面,應該維護。

站在個人的位置上,靖難之役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許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吧。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臆測,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抱影無眠夜歸人


導語:

大明靖難之役,首先,它是一場非正義的內部戰爭。是大明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保護皇權行動中,一大敗筆。常言道: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朱元璋為了子孫代代皇權永固,可以說絞盡腦汁,處心極慮。不惜發動三大案,殘酷打壓文武百官,開國勳貴集團。但是藩王分封制,為靖難之役埋下了禍根。

其次,朱元璋對藩王擁有兵權沒有限制,這個是靖難之役能發動的最根本因素。擁有兵權又不願意坐以待斃的各地藩王,必然會推舉兵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舉兵。所以,靖難之役實質是大明藩王反對削藩的一場叛亂。

但是擁有了全國兵馬的建文帝朱允炆,卻因為自己決策的一次次失誤,以及眾多豬隊友的幫助下,結

果令人驚掉下巴的輸掉這場戰爭。少年天子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衝動,讓建文帝王丟了皇帝寶座。

一,少年登基,婦人之仁。激情削藩,連環失誤。

朱允炆21歲登基稱帝時,大明天下強藩林立,少年天子內心擔憂也是正常。可形勢未逆轉,兵權未制伏,面對以燕王朱棣為首藩王集團的強勢,朱允炆太過於自信,登基一個月就馬上削藩,打草驚蛇後,必然是圖窮匕現。

朱允炆另一個缺點就是婦人之仁,作為一個帝王,面對政治對手從來都是心狠手辣,欲除之而後快。朱允炆學習儒家經書太迂腐,當朱棣入京時,登陛不拜。朱允炆也婦人之仁不願意誅殺,偏偏要學那西楚霸王沽名釣譽。內心不是帝王心,坐上皇帝位子,也不是一個皇帝象。

更可笑是,在朱棣發動叛亂時,朱允炆把婦人之仁發揮的淋漓盡致,還讓統兵平叛的耿炳文不要殺他叔叔。可耿炳文戰事稍失利,又匆匆臨陣換帥,換上紙上談兵李景隆,結果是一錯再錯。

二,臨機立斷奪北平。無間道奪南京。

反觀戎馬一生的朱棣,政治,軍事經驗皆豐富老練。朱棣在北京見皇太子時,就曾假裝親熱拍皇太子朱允炆背說: 沒有想到你小子都當太子了啊。這樣的大逆不道,朱允炆還求情朱元璋不殺朱棣。所以,朱棣已經看穿朱允炆的軟弱。當決定起事,朱棣果斷殺人奪兵權,佔領北平,擁兵十萬南下。

靖難之役,朱棣率軍血戰大寧,白溝河,濟南,東昌,夾河,決戰靈壁先後擊敗耿炳文,李景隆。收買徐增壽打開南京城門,迅速攻下南京。朱棣笑到了最後。

最後總結:

靖難之役,作為大明帝國為了爭奪皇權的戰爭,它的實質是地方藩王集團與中央君權的一次碰撞。是大明藩王分封制缺陷的不足具體表現。這場戰爭的不正義顯而易見。只是優勝劣汰,燕王朱棣獲勝,建文帝朱允炆只能黯淡下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1635972927636644"} --}

紅紅火火講歷史


一句話“靖難之役”是明初歷史上大事記, 它是一場叔侄爭奪皇位的戰爭。

“靖難之役”發生的緣由

  • 朱元璋削權及其錦囊的影響

1368年,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很榮幸的登上了明王朝的第一把交椅。經過數年的戰爭,老朱 終於實現了

復興天下的宏願。為了鞏固地位, 加強中央集權, 朱元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朱元璋上任後成立了特務機構———錦衣衛,直接由皇帝指揮, 監視臣民的一舉一動, 行使偵查、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工作,依靠強硬手段嚴格懲貪治汙。

朱元璋在政權穩固後, 開始對功臣大肆屠殺, 為其長孫朱允炆的統治墊平道路。他巧立名目, 以各種藉口誅殺武將,大興“文字獄”實施連坐。對於胡惟庸藍玉謀反一案,前後綿延數年,誅殺大臣不計其數。還利用嚴酷的刑罰, 對貪汙腐敗

案實施剝皮抽筋懸掛官門以示眾警示恫嚇。

曾經看到野史上記載: 朱元璋死後,為了保障其孫子的統治長治久安,他留有三個錦囊, 其中一個就有明確“削藩”一項。1399年,為大明王朝北伐戰爭立下汗馬功勞的皇四子朱棣,迎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決定,向侄子發動宮廷政變。

以“清君側”,興“仁義之師”之名, 將戰火燒到了應天的大門之中。可以說朱元璋死前的隱憂,一語成讖。朱元璋的偏狹和對皇孫朱允炆的殷切希望,助長了朱棣心中燃起的

熊熊怒火。

  • 朱棣的野心

古時候長幼有序、嫡庶有別的觀念,在封建社會人們心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朱棣11歲被朱元璋封為燕王,21歲離京入主北平。當時元代殘部在北方邊境不斷騷擾,朱元璋希望皇四子掌握足夠強大的兵權,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朱棣駐守北京期間, 在眾多功臣猛將的指導下, 迅速成長為傑出的軍事指揮家, 在朱元璋末年就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

朱元璋死後,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老將,且大多不被信任。朱棣在目睹手足相殘的下場之後, 毅然決然地發動了這場戰爭。朱棣以藩王的身份, 在短短的四年間,打敗了身為帝王的侄子。

朱元璋對接班人的錯誤教育,和出於私心對朱允炆的維護,這就 導致了在他死後,守護天下的美夢最終幻滅。朱允炆是出於對“皇爺爺”臨終遺命的恪守,還是被以宋濂為首的大儒所利用, 在複雜的政治鬥爭形勢下,朱允炆的書生意氣,使他貿然地發動削藩運動。朱棣的野心,與朱元璋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之的。

“靖難之役”強化了中央集權,對明王朝影響深遠!

“靖難之役”以後,明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靖難之役之後,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對維護國家統一, 防止地方分裂割據,和抵禦外族入侵, 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政治領域,為經濟穩定發展創造了和平而穩定的環境。對經濟文化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對當時社會的經濟交流和技術傳播以及文化思潮,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朱棣通過武裝政變登上政治舞臺,成為明初很有作為的皇帝。此後,朱棣遷都北京,進一步加強了北方的防禦力量,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統治更加集中。在中國歷史上, 靖難之役是一場浩浩蕩蕩的皇位爭奪大戰, 一場權臣之間的較量, 一出歷時四年的戰爭,以成王敗寇的身份, 湮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

朱棣和朱允炆, 無論是出於個人私心還是被他人利用,叔侄二人 致使刀兵相向, 生靈塗炭。這場戰爭以後 ,明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開始延續了朱元璋的措施。

朱棣登基以後,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實施專制,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相較於一個民族的榮譽而言, 個人權利的膨脹和君臣之間矛盾的調和, 是明初取得的主要成就。明朝兩百多年的統治時期,可以說跟這一段歷史是分不開的。明朝時期, 中國在世界上成為繁盛的帝國,跟這次戰爭同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文史議春秋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地方擊敗中央的案例,中央軍在國家穩定時期不敵地方軍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也屈指可數。它應該說是明初政治上各種矛盾的一場總爆發。

第一,靖難之役的根本是朱元璋錯誤愚蠢的皇子分封制度導致的。漢行分封,釀成了七國之亂,晉行分封,導致了八王之亂。朱元璋幹冒天下之大不韙,非要逆歷史潮流而動,只能是讓自己親自選擇的接班人飲下了這杯苦酒。當然,明初的政治有其特殊性,派遣皇子分封作為一種備選手段是可能是朱元璋另有深意的國家舉措的,但是他將自己的二十幾個皇子全部分封到了大城市擔任藩王,這就是大錯特錯。國家的全部力量都被這些諸侯王蠶食殆盡,作為皇帝的朱允炆實際上更像周代的周天子,根本沒有實際的皇權。二十幾個藩國全部都在大城市,經濟無法供給到中央,所以削藩是必然的。所以說,靖難之役從根本上來說就無法避免。

第二,靖難之役早期和漢代的八王之亂極為類似。漢景帝誅殺了晁錯,戰況立刻好轉。惠帝不肯誅殺齊泰黃子澄,就使得自己一敗塗地。這證明皇帝和社會的關係已經非常疏遠,皇帝只有做出實際的舉動才會獲得百姓的支持。但是建文皇帝選擇了沉默,就自然得到了百姓的厭棄。這也是明太祖時期的高壓政策所導致的,地方官員紛紛束手。在靖難之役中,有許多地方官紛紛主動獻城投降燕軍。這說明在地方官的心中,無論誰做皇帝都一樣,在洪武皇帝的陰影下,自保才最重要。因此,靖難之役也可以說是對於洪武政策的一次總檢討。


經典守望者


導言

“靖難之役”並不是助長革新的文臣集團與守舊的親王、武臣集團之間的鬥爭,所謂藩王、武臣集團也純屬子虛烏有。實際上,建文君臣並未實行過什麼新政,而朱棣也並非一切都遵守祖制。“靖難之役”的實質是爭奪皇位,削藩是其爆發的根本原因。

爭奪皇位是“靖難之役”的根本原因

說“靖難之役”是朱元璋親手種下的惡果並不為過。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帝國以後,為了維持和鞏固一人一姓之天下,的確很勤勞。他一個人幹了皇帝和宰相要乾的事情,還嚴格限制宦官、外戚干政,把封建皇權強化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

然而,朱元璋在集權的過程中,卻為自己的帝國留下了一個嚴重隱患——大封諸子。

“眾建諸侯,屏藩王室”的體制,自西周以後,歷史一再證明,這是導致統治階級內部禍亂相尋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朱元璋出於一己私利,錯誤地認為宋、元“孤立無援”因而導致迅速瓦解,於是大封諸子為王,使他們星羅棋佈在全國的要衝之地,特別是邊防線上。

這樣,既可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有可以加強邊防。儘管明朝的封藩與以往不盡相同,“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但諸王的政治地位卻十分尊崇。在洪武年間,他們還可節制封國內的文武吏士。

不僅如此,他們還握有兵權,其護衛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萬九千人。塞上諸王的兵權更大。他們“皆預軍務”,有的還可以節制大將軍,而“軍中事大者方以聞”。更有甚者,朱元璋還給了諸王“清君側”的特權。

既然如此,諸王的權勢自然會迅速地膨脹起來,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特別是沿邊諸王,更是嚴重地威脅著皇權的穩固。大封諸子為王帶來的隱患,明眼人早就看出來了。雖然洪武九年時朱元璋相對制定了一些限制諸王權力的措施,但這些措施看起來仍太過軟弱無力了。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標去世,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成為皇位繼承人。於是,圍繞皇位問題展開的矛盾鬥爭便日益尖銳起來。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圍繞皇權的鬥爭迅速激化。

建文下令不準諸王赴京會葬,只哭臨本國。後又下令王國所在文武吏士,悉聽朝廷節制,唯護衛官軍聽王。

從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到建文元年六月,先後廢周、齊、代、岷諸王為庶人,迫湘王闔宮自焚,同時加強對燕王的防範。建文君臣一連串的舉動,促使燕王加快了反叛朝廷的步伐。他日夜與道衍和尚謀劃賬中,共圖大舉。建文元年七月,公開樹起反叛大旗,誓師稱“靖難”。

事實很清楚,一方面要保住自己的帝位,勢必削奪虎視眈眈的藩王,而另一方面奪取帝位,則必然要尋找藉口反叛,決不能坐以待斃。譚遷引屠叔方的話說:

“燕王之變,削亦反,不削亦反,齊、黃之議,未盡非也。又況秦晉四府,湘岷六藩,莫不低制自為,偃蹇坐大,籍神明之胄,挾肺腑之尊......變所從來,非無故矣,況乎沖齡御極,主少國疑,強宗亂家,視同赧獻......正所謂養虎貽患,蓄癰必潰者也。故論者以建文之失在於削藩,而予則以諸藩者削亦反,不削亦反”。

這就是“靖難之役”的實質,或者說根本原因。它同革新與守舊之爭絲毫沒有聯繫。

從朱棣多次向朝廷上述以及訓誡將士的文告中,也很難看出他是為了反對建文帝革新而起兵,這是因為,建文君臣根本就沒有實行什麼新政。


江畔初見月


我很贊同部分答主提出的觀點,即靖難之役壓根不是什麼革新與守舊的衝突,也不是什麼正統與非正統的鬥爭,就是很簡單的朱棣要奪朱允炆的皇位。

這是因為朱棣具備做皇帝的底氣,一方面其有一定的軍事力量,長期駐守北方,也讓他自己具備領兵作戰的能力,另一方面他比朱允炆年長,人情世故要更老練。這一切都讓朱棣在朱允炆即位之後蠢蠢欲動。

不過蠢蠢欲動是一方面,做不做是另一方面。由於朱允炆削藩太過於激進,導致了各王的反彈。原本究竟要不要反叛的朱棣,最終還是決定了反叛。

朱允炆能力的欠缺、用人不當,是最終敗給朱棣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