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只要开战,无论输赢,其实你都输了


王阳明:只要开战,无论输赢,其实你都输了

【1】

关于王阳明,有篇文章叫《征宸濠反间遗事》,遗事是前人留下来的事迹,这个前人正是王阳明当时在江西的心腹之一龙光。当然,“遗事”本身有一种神秘色彩,他是正史没有记载的,而且其所记载的事情很传奇,让人特别想看。这篇《征宸濠反间遗事》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效果。

我们可以来聊聊这篇文章(文章可百度)。

第一:王阳明打仗,虽然天下无敌,但他不喜欢打仗。他在文中说,圣人实现理想,不必靠打仗,因为圣人会在灾异形成之前就将它消灭化解。这是从根源上处理问题,中国古人常常讲“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事物萌动处下功夫”,都是这个道理。如果双方真到了开战的地步,那说明至少有一方面没有做到“在事物萌动处下功夫”。中国传统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治还没有发生的疾病是高境界,而治已病已沦为二流了。

不过,大多数人在问题出现后,总是痛悔当初不注意,王阳明说,痛悔已没有意义,最先要做的事是立即行动,将问题解决,所以,两方真到了开战的地步,也只能开战,时间不会倒流,你不能再回到问题的原初去解决。

【2】

如何打赢一场战争或者战役呢?这是王阳明要说的第二点。

第二:要想打赢一场战争或者战役,必须要学些军事和战场知识,也就是说,一个指挥官上战场之前,必须要有过战场方面的经验,这就叫知行合一。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没有人能够不经历就能掌握其中诀窍。或许你会问,王阳明去南赣剿匪前,也没有战场经验啊,他怎么屡战屡胜?实际上,战场经验不一定非要到战场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王阳明年轻时就曾熟读百家兵书,还特意拜过一位军事理论家为师,他在给王越修建坟墓时,对民工管理就是军事化的。而且,王阳明到江西赣州的第一战是失败的,还从马上摔下来,险些被踩死。不过,他很快就能调整自己,把从前学过的一切军事知识快速运用,后来百战百胜。而军事知识、实践只是百战百胜的一个基本素质,真正百战百胜的灵魂则是下面要说的:此心不动。

王阳明:只要开战,无论输赢,其实你都输了


【3】

第三:此心不动,是阳明心学希望的最高境界,也是方法论。人只要能做到此心不动,就能宁静于内,无敌于外。有人问王阳明,用兵有什么方法吗?王阳明回答,能有什么方法?只是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自然就会有方法。倘若和对手的能力没有太大差距,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于临阵的应对,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学问纯笃,不是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国古人所谓的“学问”,是“学以成人”的学问,即是说,真正有学问的人,是那些懂得如何做人的人,这些人是什么人呢?他们就是那些孟子所谓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人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时,绝不会被它们所干扰,视它们为物,这就是此心不动。归根结底,王阳明所谓的此心不动,就是不要被私欲(富贵、贫贱、威武)蒙蔽、干扰,如果能做到这点,就是良知的本体。当你对功名利禄漠不关心时,你就做到了不动心,就恢复了良知的光明,就能顺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我们人类后天所有的恐惧、焦虑、愤怒、不安,其实都来自富贵、贫贱和威武的干扰,大多数人在这种时候很难做到此心不动。王阳明举例说,鄱阳湖决战朱宸濠时,我身边有个指挥官很有军事才能,只不过之前打过一次败仗,后来我叫他三四声,他才从朦胧中反应过来。为什么一个有才能的人,临阵时会如此。因为他失败过,对得失很在意,得失无非就是对富贵、贫贱和威武的向往和鄙弃,人一旦对这些私欲在乎,那肯定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上去,所以他才如丢了魂一样。

王阳明说,此心不动不是刻意把持它不动,如果你用心来把持自己的心不动,哪里还有心去做当下的事?此心不动是自然而然地不动,这自然而然的不动,来自于平时的学问纯笃,这学问是做人的学问,做人的学问只有三条:富贵迷惑不了我,贫贱动摇不了我,威武屈服不了我。

只要肯致良知,肯真心实意的做这门学问,人人都能做到此心不动。

【4】

第四:王阳明对朱宸濠使用的各种反间计,如果不是龙光先生,连王阳明的得意弟子钱德洪都不知。这说明王阳明根本不想让他人知道。原因有二,1、中国传统思想不主张战争,即使发生战争,也希望光明正大,而不是王阳明这些阴谋诡计,前面我们提过,如果不想战争发生,那就必须要在战争萌发时将其处理掉,而不是等它发生了再处理。中国人向来很内敛,甚至是拘谨,这缘于我们不喜欢犯错,做任何事时都要考虑清楚再去做,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所以中国人最记仇,谁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错的事,中国人很难接受其道歉。因为中国人始终认为,只有智商低下的猪才会冒犯到你,而人是有脑子有心的,做事前应该想好怎么做,那些总道歉的人,肯定是不懂得内省,不用心的人。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不喜欢把这些反间计告诉世人的原因,在他看来,发生了战争,已是非常丢人现眼的事,处理战争的这些手段还有什么脸可说?2、阳明心学是致良知,人人皆有良知,那么大家想的都差不多,王阳明是用自己的学说打败朱宸濠的,其实所使用的正是这条理论指导下的攻心。攻心,应该攻自己的心,使自己强大,但王阳明攻的却是朱宸濠的心,这有违阳明心学的宗旨,虽然,阳明心学的确是世界上最好的攻心武器,可王阳明并不希望世人这样理解,尤其是他的那些弟子们,一个人心术不正,就会将阳明心学用到邪处。

【5】

第五,王阳明奇计百出,针对朱宸濠的反间计层出不穷,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他那句话:你朱宸濠信不信不要紧,你只要疑就可以了。人不能成事,首先是念头不正,念头不正,就会疑心生暗鬼,心中有了鬼,就不可能做到此心不动,失败在所难免。朱宸濠是阳明心学中的反面教材,不是这个人有多坏,恰恰相反,朱宸濠是个半坏不坏的人,如果他真够坏,造反就一门心思造反,可能会像他的祖宗朱棣(明成祖)一样,取得朱明帝国的继承权,但他和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虽然不太好,却也没有坏透,这种人的良知在,一半时间光明,一半时间黑暗,所以,做好人做不好,做坏人也做不好,最终,要么一事无成,要么遇事则败。

朱宸濠,是我们的反面榜样,要记住他!


王阳明:只要开战,无论输赢,其实你都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