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警“90後”:絢麗青春戰“疫”飛揚

漢警“90後”:絢麗青春戰“疫”飛揚


少有豪言壯語,更多的是堅定決絕地行動。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在風險最高的執勤崗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在棘手的處置現場,湖北省武漢市公安機關“90後”民警青春的面龐、敏捷的背影,定格為一個又一個感動的瞬間。

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抗疫一線,1923名武漢市“90後”民警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快速成長,時時處處體現出青年主力軍的勇敢和擔當。

“我們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磨礪意志品質,鍛鍊增長本領!”

誓言鏗鏘,青春飛揚!

面對危險,他們有膽魄

“他趴在我背上突然吐到了我的身上。”即便如此,“95後”民警易鑫並沒有放手,依舊將病患揹著從6樓一步一步挪下來,“我知道他是患者,可我並沒有退縮,因為他是最需要我們幫助的老百姓。”

易鑫,24歲,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分局宗關街派出所刑偵民警,入警不到兩年。武漢“封城”當天,已經回到宜昌老家的他,接到命令立即返崗。

“我請求加入突擊隊,參加病人轉運工作!”從1月30日開始,易鑫成為突擊隊隊員。除了正常執勤外,他還24小時協助社區轉送確診和疑似病人。

易鑫第一次轉送的是一對老夫妻,其子女已經確診。當時隔離點床位有限,易鑫和兩位老人碰面時,社區尚未確定床位。他一面安慰老人,一面不斷打電話協調。“當時,兩位老人發著燒,還安慰我,不用著急。我心想一定要把他們送到位。”回憶起這次輾轉了數小時的轉送經歷,他很有感觸。

“你是個好司機、好師傅。”直到下車,老人也並不知道易鑫是民警。

“我來背!”有了第一次轉送經歷,易鑫對於轉送工作越來越有耐心。

“那段時間,我每天要參與轉送10來名患者,沒有時間害怕。”這支5人突擊隊中有3人是“90後”。

易鑫說:“在警校讀書時,我認為警察應該神勇;現在,我覺得警察更應該親民。”

像易鑫這樣無懼危險戰鬥在一線的“90後”民警,還有很多。

27歲的趙闖主動下沉社區,轉運發熱病人,真心服務患病群眾;27歲的塗可藹新冠肺炎痊癒後,主動申請進入方艙執勤、服務;21歲的警花張錦星主動請纓參加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執勤,成為受患者歡迎的貼心人;23歲的警花周婷,得知江漢經濟開發區建方艙醫院,主動報名成為方艙突擊隊唯一的女民警……

不畏艱險、不怕困難。

他們說:“青春就是要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面對難題,他們有擔當

“哎呀,樓上有人吐痰下來!”

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分局球場街派出所“90後”民警王康鈺到社區執守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難題。

此前參加感染患者轉運、近距離接觸患者的王康鈺從沒犯過怵。2月19日,他被調派至安靜社區服務。社區矛盾糾紛多,他本有些心理準備,但沒料到一來就遇到棘手的事。

正是疫情嚴峻複雜的時候,口水又是新冠肺炎病毒重要傳染方式。樓下是黃石路一家大藥房,排隊拿藥的人有好幾個。

“大家請移個步,我先給大家消毒。”面對有些受驚的群眾,王康鈺趕緊蹲下擦拭痰液、噴酒精消毒。

“樓上的婆婆,吐痰會傳播病毒,請你立即停止。”他衝著樓上大聲制止,給居民壓壓驚,也想震懾行為人。

“你光喊兩聲她會聽嗎?!”樓下居民一下子把他團團圍住。

“伯伯阿姨們,莫急。雖然我年輕,但一定把這件事解決好,讓大家放心。”王康鈺沉著地給戰友胡一凡通報現場情況。胡一凡帶著盾牌等裝備趕至現場後,和王康鈺一道衝上樓尋找肇事人員。

眼見不妙,肇事人員連忙躲進自己的屋裡再不出來了。

王康鈺一時有些犯難,到底是誰呢?

那裡是老舊小區,監控有盲區。他和戰友挨家挨戶走訪,最終確定了嫌疑人員。

“我可沒吐痰,你什麼時候看見我吐了?拿證據來。”

“我是刑偵民警,沒有調查不會貿然找你的。”見此人耍賴,王康鈺嚴肅地向其宣講疫情防控期間的相關法律法規,指出特殊時期不衛生習慣的危害,違法可能受到的懲罰。

“抗擊疫情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我們相信您會自覺支持!”王康鈺不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我一時沒忍住,再不給社區添亂了。”有了當事人這個保證,王康鈺再下樓向居民們反饋時,居民們表示滿意。

此後,這種類似情況果然沒再發生。

3月16日,光谷軟件學院康復驛站執勤點,一名病患不聽工作人員勸阻,在病區內吸菸,嚴重影響內部環境,並造成火災隱患。同樣是“90後”的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民警馬山面對暴躁的病患,耐心勸導,主動與之聊天,疏解其焦慮情緒,解開了患者的心結。

“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為‘90後’民警提供了巨大的進步空間。他們在各項工作中不斷磨礪自己、迅速成長,變得越來越有擔當、越來越懂得奉獻,也越來越受群眾歡迎。”武漢市公安局政治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面對挑戰,他們提升本領

彭澎1996年出生,2017年從湖北警官學院治安管理系畢業後考入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人口管理大隊,負責轄區境外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武漢“封城”後,彭澎積極落實市局、分局相關指令,堅守一線、恪盡職守、高效服務。

東新轄區境外人員較多。疫情發生以來,彭澎充分利用“互聯網+智慧警務”模式,開展轄區境外人員幫扶救助工作,提供多語種資訊服務,為外籍人士及時解決困難。

彭澎整合公眾關注的疫情相關信息,依託“光谷翻譯官”APP,製作疫情防控信息及最新出入境政策等公眾號推文36篇,轉發各類疫情信息292次,確保了轄區中外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在第一時間獲取多語種、多角度、全方位的民生、政務、疫情防控相關信息。

與此同時,他還通過電話、微信、QQ等形式與轄區企業、高校、酒店保持密切聯繫,指導相關基層單位做好轄區內各類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韓鵬飛是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十一大隊隊員,下沉支援武昌區積玉橋街鳳凰社區。

“社區最有挑戰的是解決一件件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因為這直接關乎居民健康甚至生命。”韓鵬飛說。

2月29日,社區裡一位老人的氧氣瓶眼看空了,家裡老伴急得團團轉。

得知消息的韓鵬飛立刻行動,為老人快速轉送“救命氧氣”。氧氣瓶又滑又長又重,搬運起來沒抓手,途中還要防止洩露。他和戰友沉心靜氣,手抬肩扛,兩個小時努力,終於將“救命氣”續上。

在疫情防控一線,武漢“90後”民警展現著年輕人的衝勁、年輕人的擔當。

26歲的火神山醫院警務室責任民警燕佔飛,礄口分局“抗擊疫情突擊隊”“95後”女隊員樂翥、朱新年……擔當的光輝在戰“疫”一線愈加閃亮。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民警是好樣的,是讓人放心的!

讓我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合格答卷。

讓我們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漢警“90後”:絢麗青春戰“疫”飛揚

(王傳宗 李昌林 張錚 師二洋 楊槐柳)​​​

轉發自中國警察網官方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