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与新冠病毒“零距离”交锋

记者 张婷婷

3月8日晚8点半,蚌埠市疾控中心检验中心病毒检测组的董娟刚刚结束一批出院病例的核酸样本检测复核工作。脱下防护装备,回到休息室时,董娟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

要确诊病例,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全市采集的可疑标本,都会送到市疾控中心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开始,这个实验室24小时接收样本,一直灯火通明。

“工作人员会将包装好的样本放入专用的生物安全转运箱,专车专人转送,第一时间送到实验室。疫情期间情况特殊,送检的时间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深夜,我们所有人要轮流在这里守着,随时开展检测工作。”董娟说。

在这个实验室里,检测人员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每一次检测都是对他们严峻的考验。按照实验室检测流程,检测人员要把病毒核酸从样本中提取出来后,加入检测试剂,再利用仪器扩增,最后将扩增结果对照标准,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遇到可疑的结果还要进行重复的检测。“最危险的环节是核酸提取,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检测人员与病毒靠得最近,而且次数最多。”董娟坦言:“即使做好防护,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每一个样本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容不得半点差错。”

各个县区送样的时间不确定,如果不及时做检测的话会耽误病人的治疗时间。这样的流程,一天可能要进行两到三轮。在完成上一轮检测后,短暂休息一下就得立刻投入到新的一轮检测中。工作最忙的时候连吃饭、休息都会推迟几个小时,熬通宵成为这里的“常态”。

当一个又一个样本中的病毒从他们手中不断被“揪”出时,董娟会情不自禁地与同事比个“加油”的手势。“我们深知早一分钟确诊,就能让疑似病人快一步接受治疗,就能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进一步传播,后续的防控政策落实也会更精准科学。”董娟的话很实在。

在采访中,董娟反复向记者强调:“整个实验工作从标本的接收、检测、数据录入、结果报告、废弃物处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这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检测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职责所在,我很庆幸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同事,大家坚守一线,共同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