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難的事是什麼?

山裡閒居


其實說起來投資是挺簡單的一件事情,但是太多人把投資變成了賺快錢的投機甚至賭博。所以投資就變成了很難的事。

以下是常見的幾個誤區。克服這些誤區就成為了最難的事情。

01,沒有目標

經常有些粉絲請教我怎麼投資,比如怎麼購買基金?買什麼基金好?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

對這些問題我經常都會感覺有心無力。

投資首先的問題是要考慮這一個投資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人說出來的目的,是經不起推敲的。比如說投資的目的是賺錢,那麼賺多少錢呢?如果投資的目的是抗通脹,那麼要多少收益率才可以抗通脹呢?投資的目的是獲得10%的回報,先不說10%的回報率高不高,如果真的獲得了10%的回報,那是不是馬上就停止投資,等待下一年呢?

這些問題都回答不了,是因為投資的目的出了問題。

假如有一個人說,現在每年希望能存1萬塊錢下來,10年之後希望有20萬,可以自己開一個小店。我覺得類似的目標就可以很好的做投資了。有具體的數字,具體的時間,而且沒有追求過高的收益率。假如為了完成這樣的目標,我就可以制定出一些相應的投資方案。

可惜大多數人在投資時並沒有這些想法,或者說沒有具體的目標。

02,過高的慾望

還有一些人在投資的時候,我是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不止一次接觸到一些這樣的人。一開始的時候希望投資只要獲得比銀行收益高的回報率就行了,比如6%。本來這是一個很容易達到的目標。但是當他達到這個目標的時候,他又希望可以有更高的收益。

還接觸到另外一些人,拼命的強調自己追求保守,但是回頭又把錢投到科創版裡面買股票。

還有一些人,希望三個月甚至三個星期就看到收益。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平淡一點,收入還是來自於我們的工作,或者我們的生意。投資只是把我們通過工作或者生意獲得的錢放在一個合理的地方。不要從一開始就想著靠投資能夠賺大錢。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我自己一直在互聯網公司上班,14年朋友帶入股市。經歷牛熊到16年的時候基本把上班那點存款全部虧完了。不服氣!然後沒日沒夜的看書,聽書,看視頻,覆盤,已經不記得那兩年熬了多少個通宵了!一直到去年年底吧,自己覺得才算是真的畢業了。

你問的這個難,會分階段。如果你什麼都不懂,前期的難就在投機(可能投機更適合)的這個術上面,術是第一個難!第二個難點,就在你自己本身,是對自己人性的剋制!現在想想可能人在很多方面都是一樣吧,最大的那個坎是人本身的人性,貪嗔痴!


夜光小短褲


投資最難的事情是保持理性。

現在特斯拉電動車賣的如火如荼,但是股神巴特卻從來不看好特斯拉,他更看好比亞迪。巴菲特持有比亞迪時間已經超過10年,為什麼巴菲特不看好特斯拉而看好比亞迪呢?就是因為巴菲特認為,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更加低調謹慎。他們認為特斯拉的董事長馬斯科非常狂妄,經常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缺少理性。

所以巴菲特並不看好特斯拉。

巴菲特和芒格這兩位投資界的大師非常重視的就是投資中簡單的理性,他們在選擇上市公司時,也要看上市公司的老總是否理性務實。

什麼是理性啊?就是根據客觀事實,運用邏輯思維進行思考的能力。

實際上很多人看似都有這種能力,但是恰恰相反,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能力。大多數人在思考問題時,由於受情緒和利益的影響,並不能夠根據客觀事實進行邏輯的有力的思考。

比如說自己買的股票就認為非常好,對這隻股票的利空視而不見,而對這支股票的利好消息卻異常敏感。

生活中人們也是如此。自己的老公即使臭名昭著,自己也覺得很好。這就是由於感情和利益導致的不能理性的思考問題和看待事物。

在投資中如果能夠堅持理性。就能夠從大局著眼,就能夠克服利益的衝動,就能夠認清自己,最終實現投資的勝利。


孟可的思想空間


投資,最難的事是什麼?沃倫·巴菲特說“如果你沒有持有一種股票10年的準備,那麼連10分鐘都不要持有這種股票”,最難的是選擇能持有10年的公司,又或者是難與時間相伴;“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說“你不用什麼都懂,但你必須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別人多”,最難的是利用自己懂得的某一方面;彼得·林奇說“最終決定投資者命運的既不是股票市場也不是那些上市公司,而是投資者自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最難的是看懂自己;“投機奇才”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任何一個軟件頂多只和它的程序設計者一樣聰明”,最難的是擁有自己的思維以及洞察市場。

還有很多世界投資大師的經典言論,相反的一面也就代表著投資最難的一面。在我看來,投資最難的事是:改變初衷!

一、沃倫·巴菲特曾言“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明天早上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進入股市的投資者,往往抱著怎樣的初衷呢?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賺錢”,進入到股市中的所有投資者都是抱著賺錢的初衷進入的市場。的確,這個市場確確實實是投資者賺錢的市場。這與初衷有什麼關係呢?

我認為有極大的關係,甚至多數投資者虧損的“元兇”就是初衷。投資,最難的事就是改變初衷,將抱著賺錢的初衷改變為尋找賺錢機會的初衷。

這中間的差別很大,多數投資者進入股市以後“賺錢”的初衷,只是賺錢,甚至胡亂投資一家公司然後就能實現賺錢,因為初衷定格在股市就是賺錢的市場,身邊的朋友都賺了錢、新聞寫的也都賺了錢,自己也應該賺錢。也正因為這種初衷,進入股市沒有想過改變,認為錢投資了就一定能賺錢。

可是,投資是一定能賺錢的嗎?投資,不是的。彼得·林奇曾言“不進行研究的投資,就像打撲克從不看牌一樣,必然失敗”。

投資,是過程,不是結果;賺錢,是目標,不是過程。

沃倫·巴菲特曾言“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明天早上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作為世界級“投資大師”的言論,表示十分贊同。而眾多的投資者進入股市,由於初衷是為了賺錢,甚至是快速的賺錢,期望的就是每一天早晨開市的時候股價的大幅上漲。這樣的事情,能實現嗎?除了幻想,剩下的還是幻想。在股市初衷就是賺錢,而不在意過程,固有的方式已然定格。

所以,我認為投資最難的事情就是:改變初衷。

二、難以支撐的初衷,改變才是正途。

普通投資者進入股市,是優勢大於劣勢,還是劣勢大於優勢呢?我認為是劣勢遠遠大於優勢。進入股市面對的選股、擇股、執行策略、應對方案、投資時間等等,有比較好的辦法應對嗎?往往是沒有的。加之初衷期望,又沒有一個成熟的投資策略,改變初衷難上加難。

還是先來看看普通投資者的劣勢有哪些:1、面對數千家上市公司,應該如何選擇?

不管是我國A股市場還是我國港股市場,又或者美國美股市場,都是有著數千家上市公司。你應該在這麼多的上市公司中選擇哪一家投資呢?是選擇A,還是選擇B,又或者選擇C、D、E?有沒有一個標準呢?

可以用“白紙一張”形容普通投資者,對於A股的瞭解、上市公司的認知少之又少。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曾言“股票顯然是所有追求長期增長的投資者首選資產”,“股市伯樂”菲利普·費舍曾言“股票投資,難免有些地方需要靠運氣,但長期而言,好運、倒黴會相抵,想要持續成功,必須靠技能和運用良好的原則”,其還有一句著名的五個字“擁抱成長股”。而在股市中,普通投資者是沒有正確的選股策略,除了初衷賺錢,其餘方法理論均是沒有。

2、成熟的執行策略以及應對方案,普通投資者根本不具備。

吉姆·羅傑斯曾言“決不賠錢,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發現大好機會才投錢”,伯納德·巴魯克曾言“誰要是說自己總能抄底逃頂,那準是在撒謊”。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有沒有一個成熟的執行策略以及應對方案呢?也是沒有的。或許有著一兩次的投資經驗,但終歸還是少。面對股市應當如何止盈、止損,又應當如何執行投資策略,或者又應該如何管理投資呢?這些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問號,而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太難了”!

3、最重要的,股市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市場,又有沒有對應的時間管理呢?

伯納德·巴魯克曾言“他們不是被市場打敗的,是被自己打敗的”。我不否認所有的投資者進入股市的初衷就是賺錢,但是股市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市場,又有沒有時間管理呢?往往是沒有的。

既然不是自己熟悉的市場,又沒有時間管理投資的股票。

賺錢的初衷,從根本上講,難以支撐。瞭解了在股市中的劣勢,才能更好的改變。投資,最難的事就是:改變初衷。但,如果不在股市中改變初衷,留給自己的也終將會是失敗。

要改變投資最難的事情,從初衷出發才是正途。投資,是過程,不是結果;賺錢,是目標,不是過程。

我認為改變初衷最大的影響就是自己對股市的認知,沃倫·巴菲特曾言“投資企業而不是股票”,也就是說大家在股市中看到的股票,其實所代表的是一家一家的公司,而投資股票是選擇什麼樣的公司而不是一個代碼。

經濟學中有句話是“價格隨著價值的波動而波動”,我們同樣可以對應在股市股票思考。如果一家公司的價值一直在升高,那麼對應的股票價格是不是也會一直上升呢?從股市幾百年發展、數千家股票走勢來看,答案是確定的。就像彼得·林奇說的一樣“公司的狀況與股票的狀況有100%的相關性”。

投資,最難的事就是:改變初衷。而唯有改變,才是正途。


厚金說


你好,結合本人的行業經驗,做一分享:

投資最難的是什麼?其實商業模式分析、財報分析、競爭格局分析,這些都不是很難的事兒,只能說是基本功。個人覺得,最難的是克服人性,因為價值投資是逆人性的,在眾人覺得天要塌下來的時候,金融危機馬上要爆發了,導致股價持續下跌。

人的本能是會受到群體恐慌心理影響的。但是,只有極少數理性、樂觀的人,能夠穿越眼前的烏雲密佈,看到未來、看到希望,於是在好公司被大甩賣的時候,果斷上前,勇敢的逆向買入。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太少了,太少了。所以,這個遊戲註定只適合少數人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大千世界,仰之彌高

80後財經男,混跡十年金融圈,專注投資理財,洞察各類風險;已出版作品《再見不負遇見》;歡迎關注本號:左手理財右手理想。世道艱難,同行不苦,讓我們一起在投資的世界裡尋找快樂,讓生活簡單而美好。



左手理財右手理想


投資最難的事是什麼事情?其實在社長,15年投資經驗,來看投資最難的事情,是以下幾點。第1點就是你投資的本金。第2點,就是你投資的經驗和知識。第3點就是如何獲取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第4點在投資過程當中如何規避自身的弱點,讓利益實現最大化。

首先我們來看,投資的本金

投資的前提就是要有本金,根據你投資想要獲得的收益,就要匹配相對的投資本金,比如說你想要一年獲得10萬元的收益,那麼也可能你要有100萬的本金獲得10%的利潤,才有10萬元的收益。

如果你想要獲得10萬元收益,只有10萬元的本金,那麼你面臨的風險和投資的途徑相對就會大。

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投資本金都是靠自己前期工作,賺錢積攢來的第1筆投資本金。這筆本金的續集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非常難得,那麼投資者非常看重這一次的投資過程。

第2點,投資經驗和投資知識

如果你投資之前具備了投資本金。那麼你是否能夠獲取利潤,投資關鍵在於你投資經驗和投資知識儲備量的多少。

如果對於新手投資者來說,那麼你前期就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進行相關投資理財的學習。這也是為你以後長期做投資理財準備。

第三,如何獲得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

在投資過程當中最難的事情就是如何長期獲得穩定投資收益。因為我們很多人都多多少少的經歷過投資。大部分人在投資過程當中都是短暫的或暫時的獲利,但最終的結果都是虧損的。

想要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就像巴菲特一樣,每年量化30%左右的收益,這種是我們投資的最終目的。

想要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就要具備量化的投資模型。對資金管控,風險控制,要有自己獨到的法門。

最後就是克服人性的弱點,規避自己的投資過程出現的貪婪與恐懼。這才是你能夠獲得較高回報和長期回報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在投資過程當中面臨的最難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克服自身的弱點,那麼在資本投資過程當中就會有不錯的回報。希望散戶投資者儘可能的規避自身弱點,在將來的投資過程當中都過去屬於自己的高額回報。


社長財經


投資最難的是要選擇一個好的項目,分析項目的收支點。

投資風險都是存在的,你去給別人打工也是有風險的,失業就是風險,你會無法繼續保障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而投資是需要分析你的項目收支曲線,如果你的項目投入是能見頂的,而收益卻是可以無限延伸的,也就是正向拋物線形式的,那麼恭喜,你可以投資了。反之,如果你的投資收益可以預知見頂,而投入卻可能無限延伸,那就需要好好考慮了。

現在銀行各種可以幫你投資的扶持都是比較方便的,所以投資最難的就是選好項目。





睫廣源嫁接睫毛工廠


我認為投資最難的事情有三點:

1、相信自己;

2、不斷學習;

3、做到自律;

許多人都是“死”在這三點上面的 。

第一、要敢於相信!

什麼是相信?相信就是願意相信別人所不能相信的相信,看到別人未曾看到的看到!

舉個簡單例子:

在股市裡一直會有牛熊週期的轉變,同樣的,有業績支撐的個股跌下去了,也一定會漲回來。這就是規律!

可是在熊市底部區域裡,悲觀情緒籠罩,大部分的股民都虧損連連,自然導致絕大部分的人是不會相信有牛市的到來,也不會像相信股票有回本的一天。

因此,你能夠相信別人不相信的東西,你往往會比別人看得更遠,考慮得更深,也就賺的更多。

投資不就是“別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值錢,而以後會有很多人會覺得它值錢 ”的過程嗎?而這個過程的前半階段就是要選擇相信,並且相信自己。

可惜,大部分的人在投資的過程之中,選擇懷疑,選擇害怕,甚至選擇相信別人,那你將永遠達不到勝利的終點!

因此,相信,相信自己,是投資中最難的事之一。


第二、要懂得學習!

幾乎80%的人都是輸在了學習上!他們總是認為股市是一個簡單的買賣交易,只要我在一個看得過去的價格買入,然後等待一個較高的價格賣出,就可以獲得利潤。

但,這是錯誤的想法。

我在股市裡投資那麼多年了,見過了所有成功的投資者,以及投資高手,他們都是每週會花大量的時間,甚至每天會抽出1-2個小時的時間去學習的。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行為一旦開始了,就是短則數十年,長則一輩子的事。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是“閱讀力” ,所以他每天都會堅持閱讀,用來提升自己的認知。

每天閱讀500頁。然後你會發現知識是如何起作用的。它的威力就像是複利。——巴菲特

堅持學習的作用真的是太強大,只有你嘗試過才會發現知識是如何起作用的 !

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其實每天堅持閱讀1-2個小時,就可以獲得難以想象的收穫,這是一個以時間為單位的複利方式,並且還是最低成本提高自己認知的策略。

要知道賺錢分為四個層次:

1、靠體力賺錢;

2、靠技能賺錢;

3、靠知識賺錢;

4、錢生錢;

而想要達到錢生錢的最高層次,你就必須提高自己的認知,因人認知是錢生錢(也就是投資)裡最重要的因素!

記住,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所以,不斷學習,懂得學習,堅持學習,是投資中最難的事之一。

第三、做到自律!

身材好,說明你在嘴上自律;

身體好,說明你在惰性和養生方面上自律;

人緣好,說明你在脾氣上自律;

事業好,說明你在時間、精力、體力、心力很多方面都自律。

而投資的成功,就是操作交易商的自律,這也是大部分投資者無法做到的。

就好比你制定了一個長線的投資計劃,但是卻因為短期的消息面影響,以及旁人的推薦和指導,讓你改變了初衷,開始了短線投機,這就是不自律的表現。

又好比,本應該耐心等待到低估的時候開始分批,分時、逢低地吸籌佈局,但是因為自己不夠自律,在倉位和資金控制上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從而過早的買入,導致高位接盤,喪失了主動權,這也是自律較差的表現。

你會發現,為什麼機構、主力、私募他們更容易在股市裡賺錢,但是散戶卻不行!就是因為他們有著嚴格的交易系統和規章約束,更加自律,而散戶卻無法:“管住手”,容易受到情緒和外界因素的影響。

自律,就像投資成功路上的方向盤,把握好它,你的投資才能一路坦途,陪您一起到達您想要的終點。我認為,這也是投資過程中最難的一件事。

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看似非常難的東西並不是在理解上,而是在實踐上。

能夠明白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卻很少,能夠堅持的人更是寥寥無幾,這就是成功道路上永遠不擁擠的原因!

因為“剩者為王”!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專欄】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很多人在投資中都是拒絕承認失敗的。就拿股市來說,到了設置的該止損的價位,有多少人願意割肉止損的?他們寧願繼續被套,美其名曰浮虧,通過不斷的補倉來降低成本,最後往往是越陷越深,被套的更多。遇到下一次的反彈,又沒有資金可以繼續投入,造成惡性循環。


還有的人就是不願意承認失敗。明明在P2P裡暴雷虧錢了還要抱著僥倖的心裡繼續去投P2P行業,美其名曰以前投的是小公司,這次投頂部企業,要把損失給賺回來。最後的結果又是在同一個坑裡跌倒2次。


其實承認失敗,及時割肉,為下次交易留下足夠的資金,這個才是交易策略最優的選擇,但是這個也是反人性的,很少有人能下的起這樣的狠手。


綜上所述,投資最難的是就是承認失敗。


小黑看財經


投資最難的是什麼,個人有個人的感悟,個人有個人的不同。但是回顧歷史,虧損原因主要在於太自信下的貪婪,自信表現在總認為自己是聰明透頂,會有比自己更傻的人接手自己的籌碼,自己可以以更高價位賣出股票,實現盈利,因此不管股價漲多高不管估值有多高,不管上市公司如何警示股價炒作風險,總會有人以飛蛾撲火般的勇氣追高買進,結果套在了最高位,而股價一路下跌。

股價破位下跌,自信得很,這是莊家在洗籌,不願意相信莊家已經跑路,不願意承認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觀點,不願意相信這是出貨以後的長期調整,是一個行情的結束,結果是股價越跌越多,虧損越來越大,最後只能選擇割肉離場,成為韭菜一族。

因此股市有一個說法,投資最難的是戰勝自己的弱點,何為弱點,那就是人性道的貪婪,從金融行為學上看,這是一種厭惡虧損,只要不賣出股票,就是賬面虧損,還有機會等待股價上漲,實現盈利,一旦賣出,就是承認投資失敗,虧損也就無法挽回,因此投資者投資股市,關鍵是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太自信,盲目追高,而是需要一個大致的價值判斷標準,股票達到某個估值,不管後續走勢如何,解決不介入,避免過度追高,套在歷史高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