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從科幻小說中理解災難

讓孩子從科幻小說中理解災難

撰文 | 陳楸帆

每當大的災難降臨時,文學都會被大眾所記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細品。

一類是視文學為預言,從過往的小說中尋找佐證,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網絡上便在瘋傳美國作家迪恩·孔茨寫於1981年的科幻小說《黑暗之眼》片段,其中言之鑿鑿地虛構了一種會在2020年代蔓延的名為“武漢400”的病毒。

一類則是視文學為鏡子,從歷史作品中窺見當下,洞察人性,反映現實。如加繆描寫1940年法屬阿爾及利亞的《鼠疫》,比如畢淑敏反映非典的《花冠病毒》,讀來毫無年代之感,反而讓我們對黑格爾的判斷有更深體悟。

让孩子从科幻小说中理解灾难

而科幻文學作為涵蓋兩者的特殊文學種類,便被放到聚光燈下進行檢視。比如王晉康老師在他2009年出版的長篇科幻小說《十字》中提出一種“低烈度縱火”理論,科學狂人培養低毒性天花病毒,任其在人類中傳播,讓它們成為病毒世界的強勢種群,以這種極端方法持續化解危險的臨界狀態。這也是在科幻小說中才能出現的思想實驗,藉此探討一系列非常態下的科技與倫理問題。

對於這次疫情,我認為孩子們最需要藉助閱讀科幻小說來獲得的理解是,人類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種與環境,才能讓文明可持續發展下去。

在許多科幻作品中都出現過的“蓋亞假說”,最初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圖,他提出地球是巨大的活生物體。後來1972年由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這一假說,簡單說來,是指在生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下,能使得地球適合生命持續的生存與發展。請注意,在這裡指的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形態,包括動植物、真菌、原核生物與原生生物,自然也包括了形態非常特殊的病毒。因此,我們常說人類是萬物之靈長,但當人類活動過度破壞其他物種的生存環境,乃至於整個星球的生態平衡時,這個龐大的系統必然會通過種種方式來尋求再平衡,而人類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份子,與其他物種都應該是平等的。

让孩子从科幻小说中理解灾难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說並不必然地承擔“預測未來”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過想象性的敘事,提出種種未來的可能性,而其中許多版本的未來都是帶有高度風險與挑戰的。正是藉由講故事,我們傳播關於科技、人文與美學的觀念,引起問題意識,展開思辨討論,以這種實驗來“攤薄”未來的風險。

今天發生的一切並非偶然,在可見的未來,倘若人類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生產方式,災難將會以更極端更頻繁的形式再度降臨。而對於孩子來說,如果能通過閱讀科幻小說的方式,在心智當中建立關於“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我們的未來才不會重蹈覆轍。

本文授權轉載於《科普時報》2020.3.6

歡迎個人轉發

让孩子从科幻小说中理解灾难

稿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普知識、科學文化、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