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自願加入抗疫突擊隊,發揚我軍優良傳統,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這是一位12年黨齡的退伍軍人寫下的《請願書》,武漢疫情爆發以後,這位退役老兵第一時間報名下沉社區,至今仍奮戰在社區防疫工作的一線。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請戰書》背後的堅守和人情

這位黨員名叫石亮,是武漢食檢所第二黨支部的黨員。歲末年初,武漢爆發新冠病毒疫情,封城封路,全城進入了緊急戒備狀態。食檢所黨委連續發出定點幫扶對接社區以及就近下沉社區的號召。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石亮第一時間加入到了社區幫扶的隊伍中,並寫下了“首站用我,用我必勝”的《請戰書》。到社區報道以後,石亮與另外兩名黨員梁璽、徐少尉成為了武昌區糧道街中醫社區的“鐵三角”,不論風雪,每天堅守在社區必經的卡點。“總有少數居民想要闖崗,我們都給攔下來了。”值守過程中,遇上不聽勸阻強行闖卡口的居民,石亮和戰友們不畏威脅、勇於面對,有理、有節予以勸返。

雖然堅守卡點時鐵面無私,但三位黨員們也同樣給居民們帶來的無數感動。得知許多老年居民不會網購買菜,徐少尉自己墊錢指導他們學會網上下單。梁璽、石亮更是冒著極大的感染風險,將社區一位頸椎病發作急需就醫的居民送到醫院。“堅守是嚴格,助民是人情,這都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石亮說,儘自己最大努力防疫控疫,幫助居民解決困難,是他們此刻最大的責任。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母乳媽媽上一線,胃病黨員風雪搬快遞

和石亮一樣,黨員閆玉浛也是社區幫扶隊伍中的一員,她是一位哺乳期媽媽,不顧同事和家人一再勸阻,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同時,她又是武漢食檢所承擔全國食用油抽檢牽頭秘書處的骨幹,需要及時回覆總局以及兄弟單位的諮詢。

“白天忙社區的工作,晚上再開展業務工作,只要不耽誤事兒,再辛苦也值得。”為了不耽誤正職工作,閆玉浛晚上經常加班到深夜,給兄弟單位給出及時、專業、科學的回覆。“總局抽檢司領導在工作群裡單獨給武漢食檢所秘書處點贊,這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事實上,在第二黨支部對口的糧道街中醫社區,還有許多這樣的“特殊”故事。黨員向春燕同志忍著胃痛堅持執勤,中午無法進食,冒著雨雪為行動不便老人搬運快遞,寒風裡做最暖心的守門人;張聰雖然感冒還沒有好,但是表示自己不咳嗽、體溫正常堅持參戰,應急奔赴防疫一線,當天10個小時滴水未進,聯繫、尋找、運送救援物資;陳哲想方設法,幫助獨居老人聯繫子女,幫助老人安全回家,獲得社區領導的讚賞;楊翼每日拖著瘦小的身軀,肩扛手提幫群眾運送生活物資,經常忘記自己家裡生活採購......

“都是我們應該做的,都是小事。”這是黨員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分擔了社區的工作人員的防疫壓力,也用這些“小事”感動了社區裡的千百戶居民。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有知卻無畏,做社區裡的貼心人

食檢所第二黨支部裡微生物組的黨員們,對病毒的傳播規律和暴露風險十分熟知,但卻絲毫沒有被這些感染風險嚇倒,主動加入一線戰“疫”中,下沉社區,挨個樓棟摸排居民體溫,完成疑似病患100%排查。

“社區缺乏醫療防護用品,我們支委四處聯繫捐贈。”黨員酈娟說,得知社區一線工作人員沒有防護用品時,支部的三名支委深夜協助尋找醫療救助資源,拖朋友找朋友,朋友再找朋友,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終於在3天內聯繫購買到了30套潔淨服和30個護目鏡,捐贈給了社區的工作人員。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不僅如此,二支部書記楊永下沉社區時,主動承擔任務最艱難的物資協調組負責人,發揮市場監管、食品安全監管專業機構的職責,連夜加班起草社區《自覺規範團購、誠信服務抗疫自律倡議書》,協助社區、物業約談團購經營者,進一步規範自發團購經營行為,引進實力企業,確保食品安全、物價穩定。

截至3月12日,黨員們已經在社區一線工作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們竭盡所能為社區居民們疏導緊張情緒,解決生活困難,在他們的幫扶之下,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鄰里之間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人民防線。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