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當年為什麼不讓鄧肯直接退役,堅持要裁掉他呢?

偷回憶的豬


其實馬刺是為了鄧肯好

鄧肯為馬刺打了19個賽季

拿到了5個總冠軍

開創了GDP時代

當年真的是壓著詹姆斯打

而且最難得可貴的是鄧肯與司機一樣

一人一城,打了十九年

當時鄧肯已經39歲了

打不動也不想打了

他便想要退役

馬刺為什麼不讓他直接退役呢?

因為鄧肯與馬刺還有一年560萬美金的合同

如果鄧肯直接退役,那麼他得不到這些錢

馬刺也是一個有人情味的球隊

裁掉鄧肯其實就是為了給他這560萬美金

這是馬刺送給鄧肯的最後一份禮物!

其實我覺得可能是馬刺可能是因為

鄧肯退役之後,還會留在馬刺裡蹭吃蹭喝😁😁😁😁

所以先裁掉他,來阻止他🐶🐶🐶🐶


貓小生說球


之所以馬刺當年會這麼做,一來是對於球隊有利,二來是考慮鄧肯的經濟利益



為何馬刺當年不直接讓鄧肯退役?說白了就是為錢!

根據nba聯盟規定,任何一名球員都享有隨時退役的權利和自由,就像我們打工仔一樣,不管你跟公司簽約了多少年合同,只要你不想做了,那麼你就可以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而這個道理跟nba球員的退役類似,畢竟他們也是職業球員。

通常一名球員會選擇在合同結束後退役,除非是特殊情況,而當年鄧肯與馬刺隊在2015年簽約了一份兩年1100萬美元的合同,如果選擇提前終止這份合同,那麼鄧肯就會損失幾百萬美元的金錢,基於這種情況,鄧肯當然不願意選擇退役!

為何當年馬刺要裁掉鄧肯呢?說白了馬刺隊就是為了球隊著想

通常一名球員是不會遭受球隊裁掉的情況,除非這名球員實在無法給予球隊帶來任何幫助,而當年鄧肯雖然已經到達生涯遲暮之年,但是在場上他依然可以給予球隊帶來一些幫助,同時他還可以教導年輕球員成長!

既然是這樣為何馬刺還是要裁掉他呢?因為只有這樣做,鄧肯才不會有經濟損失,因為聯盟有規定,凡是球員在合同期內,球隊不管採取何種方式終止球員的合同,他們都需要全部支付球員剩餘的薪水!

另外就是馬刺裁掉鄧肯之後,他們的大名單上就空出來一個名額,這可以讓球隊去進行陣容補強,很顯然馬刺這樣選擇是正確的!也只有這樣操作才不會讓雙方的利益受到影響!


各位看官!您們認為呢?如有不同觀點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


小百說球


鄧肯和馬刺,美職籃少有的童話故事。為了得到鄧肯,馬刺當年不惜讓大衛羅賓遜賽季報銷,專心擺爛。鄧肯也沒有讓馬刺失誤,1997年出道,鄧肯在馬刺打了19年球,從鄧肯加入後,馬刺一直處於悶聲發大財的階段,鄧肯出戰的19個賽季,馬刺全部進入季後賽,還收穫了5個總冠軍,公牛之後,也就只有湖人的5個總冠軍可以和馬刺相媲美,而這一切正是鄧肯一人一城努力堅守帶來的。SO,問題來了,15-16賽季結束後,鄧肯選擇退役,為什麼馬刺不讓他直接退役,反而堅持要裁掉他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馬刺為什麼要堅持裁掉鄧肯?

15-16賽季,老鄧肯39歲,這哥們場均上場25.2分鐘,場均還能拿到8.6分、7.3籃板、2.7助攻、1.3蓋帽,這個數據依舊足夠讓波蘭名宿周琦膜拜。雖然還能打,但是鄧肯累了,他決定退役了。

此時鄧肯和馬刺還有一年價值560萬美元的合同,如果鄧肯自己宣佈退役,也意味著這560萬美元就吹了。想到沒有錢的鄧肯回來蹭體育館、蹭飯的機率會增加,馬刺顯然不願意了。想退役,不存在的,我不要你退役,我要的是我裁掉你,於是馬刺宣佈裁掉鄧肯。

為什麼是裁掉?這是馬刺送給鄧肯的退役大禮,被裁掉就意味著馬刺依舊需要支付鄧肯560萬的工資,因為是馬刺不要鄧肯的。不管鄧肯要不要,反正馬刺願意給,這也是鄧肯應該得到的。

為什麼鄧肯退役後每年還可以領到馬刺發的188萬年薪?

這就是為什麼鄧肯在退役後的前三年還能領到馬刺188萬工資的原因呢?馬刺裁掉了鄧肯,送給了鄧肯560萬美元的工資。但是為了減少鄧肯工資對於球隊薪金構架的影響,馬刺採取了三年分期支付,所以退役的前三年,鄧肯每年還能夠從馬刺手中領到188萬的工資。

東球弟侃球:

鄧肯和馬刺,獨行俠和諾維斯基,科比和湖人,別說美職籃老闆沒有溫情,只是看你有沒有資格享受到溫情而已。馬刺送給了鄧肯最溫情的禮物,當然如今的呆呆也投桃報李,回到了馬刺擔任助教,呆呆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蹭飯了。


東球弟


一人一城,老死不相晚來!!!這是以前NBA老派球員的信念之一,石佛鄧肯就是其中之一。



整個職業生涯鄧肯都在聖城度過,在他最後一個賽季,馬刺選擇裁掉剛剛選擇退役的鄧肯,而沒有讓其直接退役,這是為什麼了?


我們先回顧一下鄧肯的職業生涯:

鄧肯生於1976年,在1997年NBA首輪第一順位被馬刺選中,並且此後一直為馬刺效力。他是馬刺隊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之一,也是聯盟歷史上最好的大前鋒之一,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沒有之一這一說話在。在鄧肯19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每個賽季都能成功帶領馬刺晉級季後賽,並且成為聯盟歷史上第一個在三個不同的10年裡(1999,2003,2005,2007,2014)奪得總冠軍的球員。他與波波維奇合作,讓馬刺連續17個賽季取得50+勝場,該紀錄為聯盟最長。他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在同一支球隊贏得千勝的球員。說實話,鄧肯和波波維奇讓馬刺成為了一個贏球機器,很多球迷甚至產生了“審美疲勞”,為什麼總是他!



馬刺為何選擇裁掉剛剛退役的鄧肯?

從情感上來說,球隊選擇“裁掉”隊中的功勳球員,似乎聽上去讓人有點不好接受!事實上,恰恰相反這樣做,正是馬刺與鄧肯相互成就的最好見證!因為根據NBA勞資協議中“延伸條款”的規定,鄧肯原本合同中560萬薪金將會在未來的3個賽季裡付清,算起來以後3年將佔據馬刺大概186萬美元的薪金空間。這樣一來,馬刺就可以將這筆錢一次性支付給鄧肯。雖然這筆錢對於鄧肯來說不多,但足以表達馬刺對隊史最佳的感情。


很多球迷朋友都認為馬刺看上去像冷酷的機器,但是從馬刺對於球隊隊史最佳球員的處理,充分說明了聖城還是充滿溫情的!


Air飛翔的荷蘭人


這個問題真的有必要好好解釋一下,因為這並不是人走茶涼的無情操作。而是老將臨走之前為母隊最後助力和母隊向老將展示足夠敬意的佳話!誰說NBA是毫無人情味的商業聯盟,在這件事上,鄧肯和馬刺都表現的異常大度,都在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

在2015年的時候,也許是鄧肯心生退念,也許是不想拖累馬刺重建,他和球隊簽下的是一分總數為1100萬美金的1+1合同,其中第二年為球員選項,在2016年6月份的時候鄧肯選擇執行球員選項而非提前結束合同,也就是說這550萬美金已經計入了馬刺隊新賽季的工資帽中。

但是,鄧肯還是決定退役,甚至沒有了再玩一賽季的打算。在向球隊提出退役申請之後,馬刺隊的操作方法很多,在NBA當合同在身的球員向球隊提出退役的要求時,球隊是可以拒絕的,如果球員強行退役,球隊不支付剩下的工資;如果雙方好說好商量,那麼價錢可以談,具體多少雙方定;另外如果球員是傷病退役,工資不佔用球隊的薪資空間,如果沒病沒災的,那就要計入工資帽!

馬刺和鄧肯之間的關係不用贅言,馬刺不惜擺爛得到他,而鄧肯也選擇固守一城。無論多少錢都好商量。最終他們他們選擇了一個既暖心有對主隊有利的做法,球隊宣佈裁掉鄧肯,然後工資是照付的,也就是說鄧肯一分不少的得到了剩下的薪資。但是在支付方式上鄧肯同意了三年付清的提議,這樣一來,這550萬對於薪資空間的衝擊就會被分散成三份,這對於重建時期的馬刺尤為寶貴!

鄧肯和馬刺隊的善始善終,書寫了NBA球員和老闆之間的佳話,其實並不是球隊無情,只能怪能力不夠,像鄧肯這種樸實無華、能擔當球隊核心的建隊基石,球隊還是會照顧他們的想法和實際情況的,而鄧肯一人一城的堅守和執著也是球隊選擇慷慨大方的原因之一,葉落歸根、老有所養,大好的年華都交給球隊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最後因為幾百萬被扣上一個小氣、過河拆橋的帽子太不值當了!

呆呆你還好嗎?


急速籃球


馬刺當年選擇裁掉鄧肯是為了彌補鄧肯,避免鄧肯在經濟上受損失。鄧肯之於馬刺不亞於科比之於湖人,諾維茨基之於小牛(現獨行俠)。馬刺隊裁掉鄧肯是給予鄧肯足夠尊重的一種表現,因為他給予聖安東尼奧這座城市以及馬刺隊太多太多。

  • 帶隊成績優秀

鄧肯人稱石佛,19年的職業生涯帶隊幫助馬刺獲得5次NBA總冠軍。並且鄧肯職業生涯馬刺隊從未缺席季後賽。

  • 個人榮譽出色

整個NBA職業生涯鄧肯場均19.0分10.8個籃板3.0次助攻2.2次封蓋。19個賽季出戰1392場共得26496分、15091個籃板、4225次助攻、3020次封蓋。另外獲得5枚總冠軍戒指、榮獲2次常規賽MVP、3次FMVP、14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15次入選最佳陣容,15次入選全明星,季後賽總蓋帽歷史第一。

  • 球隊實力保證

馬刺是一個講究團隊的球隊,馬刺戰術打法猶如足球領域的巴薩,把傳控發揮到了極致。三駕馬車時代的馬刺,始終是強隊的噩夢,在競爭激烈西部,從未缺席季後賽。

三駕馬車

  • 提升球隊知名度

鄧肯是馬刺隊最偉大的球星,取的了非凡成就,全世界有很多鄧肯球迷,因為喜歡鄧肯而成為了馬刺球迷,大大提升了馬刺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個人魅力十足

鄧肯性格謙遜,為人樸實。在球場上任勞任怨,雖貴為狀元馬刺頭號球星,卻髒活累活全乾。深得隊友和球迷喜愛。

  • 師徒感情深厚

教練波波維奇之於鄧肯猶如父子,感情深厚。

情同父子

  • 與高層關係和睦

鄧肯本身性格低調謙遜,19年來處處為球隊著想,而且對馬刺從未有過二心。彼此合作十分愉快。

球球侃侃

鄧肯為馬刺奮鬥了整個職業生涯,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而且球隊與鄧肯始終合作愉快。對於管理層而言,於公於私都不能夠虧待了鄧肯。恰逢鄧肯僅剩的一年560萬美元合同,何不做個順水人情,成就一段佳話。


有球世界


2016年7月11日,NBA歷史上最出色的大前鋒鄧肯宣佈退役,結束了自己偉大的職業生涯。鄧肯的退役方式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可以說完全沒有給人留下球場上和他說再見的機會,誰也想不到表現依舊不俗的鄧肯會突然退役。

當然對於鄧肯來說,19年的職業生涯他幾乎已經得到了能得到的全部榮譽,五次總冠軍,三次獲得FMVP,兩次獲得MVP,入選了15次全明星,15次最佳防守陣容和15次最佳陣容。對於鄧肯來說,已經不能完全統治球場,確實就應該開啟新的旅途了。


不過在鄧肯退役後,馬刺立馬宣佈裁掉鄧肯。但這並不是馬刺無情,而是馬刺在獎勵他們的球隊英雄。鄧肯退役時,還有和馬刺一年價值560萬的合同。大部分情況下,球員退役,都會都會放棄這份薪水,或者根據合同的條框和雙方協商結果而確定剩餘合同薪金的結算金額。

馬刺選擇直接裁掉鄧肯,是為了讓鄧肯拿到剩餘合同中的每一分錢。這是馬刺對鄧肯職業生涯對於球隊貢獻的獎勵。
因為考慮到球隊薪金空間,最終馬刺將薪水分為三年支付,上賽季鄧肯還在從馬刺領著工資。就在這份薪水發放完畢後。顯然鄧肯還想從馬刺領工資,所以他這個賽季成為了馬刺的助理教練。只是目前馬刺戰績不佳,可惜他們的英雄鄧肯不能穿著球衣去賽場上幫助自己的球隊了。


至誠體育


在NBA歷史上,沒有黑點的球員太少了;韋德在退役後有一個9分的黑點,強如詹姆斯,外界也會拿他的決定一、決定二、決定三說事;但鄧肯或許真的是NBA歷史上極少有黑點的一個球員。即便他木訥的表情和標誌性的45度擦板看起來觀賞性不足,但歷史第一大前的名頭,加上過於低調的性格,讓鄧肯是頂級巨星裡黑粉最少的。

鄧肯是當年唯一能抗衡巔峰奧尼爾的內線

雖然自從大衛.羅賓遜退役後,鄧肯開始在場上越來越多的承擔5號位的戰術角色,但鄧肯的報名位置一直都是4號位;再考慮到自海軍上將之後,他這些年的內線搭檔除了麥克戴斯和霍利是典型的4號位,其他的像內斯特洛維奇、奧伯託、斯普利特本身在場上的位置還是5號位,鄧肯的職業生涯大多數時候確實是4號位。

在那個奧尼爾統治籃下,帶領湖人打造王朝模式,東遊邁阿密第二年便兌現了總冠軍承諾的年代,大家都以優秀內線作為建隊基石。而那些缺乏建隊基石,但拿了高順位選秀權進行重建的球隊,除非碰到詹姆斯、羅斯這種天賦爆炸,展現出了具備短時間內改變聯盟格局天賦的外線球員,否則大家優先選的還是內線;這也是即便杜蘭特在大學裡就展現出殺神模式,而奧登在大學就暴露過傷病隱患,但開拓者選的(換其他球隊拿到狀元籤也會這麼選)一定會是奧登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為那個年代大家還習慣於在三秒區內決勝負,信奉越接近籃筐越容易得分,當時頂級內線們在三秒區里肌肉碰撞的畫面非常激烈。當奧尼爾肆虐籃筐,加內特在三秒區裡不斷咆哮,霍華德被外界期待為下一個大鯊魚,本. 華萊士連莊最佳防守球員,姚明成為中國籃球的形象,諾維茨基進攻端經常飄在外線被稱之為軟蛋的背景下,當時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跟巔峰奧尼爾在一個級別的內線就是鄧肯。即便當年外界調侃鄧肯建立的是奇數年王朝,但是能在季後賽打掉OK組合領軍的湖人,帶領馬刺常年具備拿下總冠軍的競爭力,這就是鄧肯了不起的成就。

鄧肯到底有多強?或許奧尼爾那句巔峰時期,鄧肯防不住他,他也防不住鄧肯,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彈跳和橫移不如加內特,絕對力量不如奧尼爾,可能也不如大本,射程可能也不如加內特,跟諾維茨基完全比不了,中投沒姚明準,要是把很多技能拆開看,鄧肯都不是最好的;但是那個時代的很多頂級內線身上,我們都能找到缺點;比如奧尼爾的罰球太爛、對方打擋拆防不出來,姚明移動太慢,加內特力量不行,諾維茨基護框能力不足、球風太軟,但巔峰的鄧肯是一個讓大家找不到缺點的球員。比他快的沒他高大強壯,比他高大強壯的沒他快速靈活,身體素質跟他差不多的又沒他的基本功紮實,更不要說在大局觀上的差距了。

也正是因為鄧肯在攻防攻防兩端都具備了足夠的統治力,再考慮到他的職業生涯除了最後一個賽季確實有點老邁外,其他時候都處於聯盟頂尖內線水準,因此鄧肯的歷史第一大前鋒頭銜跟馬龍有沒有總冠軍戒指其實沒有實質上的聯繫。就算馬龍有一個或兩個總冠軍,歷史第一大前還是鄧肯。

小球打法的剋星

在選秀報告裡,能被寫上低位進攻技巧豐富,投籃手感柔和,蓋帽和籃板球能力出眾這種標準的球員,選秀順位都很高,比如說阿爾德里奇是06年的榜眼,濃眉是12年的狀元。但要說同樣符合這種條件而真正意義上引發聯盟轟動的,讓聯盟至少有一半的球隊都選擇擺爛搶狀元籤的,歷史上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鄧肯,最終馬刺非常幸運的搶到了狀元籤。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打法也變的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讓2005年前後的那些優秀內線穿越到現在,大多數會感到迷茫;如果阿爾德里奇、波什、濃眉們進入聯盟的時間點是在2015年以後,恐怕球隊在培養他們時,不會允許他們增重,而是催促他們提升射程,努力成為像波爾津吉斯一樣以投籃和封蓋見長的內線。在時代變遷中,很多傳統意義上的大個子要麼改行,練出了三分球,要麼出場時間受到影響,唯獨波波維奇堅持到了這個賽季,發現小球風暴不可逆時,才開始主動求變。而之所以老爺子直到本賽季才選擇主動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當年累計了非常多的的戰勝小球戰術的經驗,而鄧肯就是馬刺對付小球戰術的一張王牌。

可能有很多朋友從這幾年的勇士隊身上見識了小球風暴,但最開始提出這套理論的是帕特.萊利,神算子很多年前就說過未來籃球將由5個兩米左右,同時具備無限換防能力和持球能力,可以隨意在場上切換位置的五個球員組成;而最早開始實踐這套體系的是後三連冠時期的公牛,當公牛決戰時擺出哈珀(科爾)+喬丹+庫科奇+皮蓬+羅德曼,防守時需要皮蓬更多的站在籃下,那就是死亡五小的雛形。德安東尼手下那支太陽隊,則真正推動了聯盟進攻節奏加快,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小球風暴的厲害。

然而當年那支衝起來看起來很無解的太陽,就是過不了西決這道門檻。如果說輸給小牛是因為小斯賽季報銷,那不是一個完全體的太陽。輸給湖人那是因為此前太陽交易來奧尼爾,在戰術上有過一段時間的搖擺,球隊原有框架已經散掉了。而他們兩次輸給馬刺,有人會提到07年霍里引發的那次衝突,但實際上即便沒有那次衝突,太陽也沒有領先馬刺;而之所以最好的太陽兩次西決倒在馬刺面前,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鄧肯。

05年兩隊的對決,馬刺選擇降身高、提速,兩隊打的比分非常高。但是打到了關鍵時刻,節奏降下來的時候,馬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住太陽的效率,但太陽就是防不住鄧肯;一旦包夾鄧肯,鄧肯又總是可以把球傳給處於空位的隊友,這樣一來馬刺全隊就開了。而07年面對馬刺時,太陽的應對策略要比05年聰明一些,甚至想到了車輪戰去對付鄧肯;可是真到了最後決戰,往往又是鄧肯點對點擊破了小斯或科特.托馬斯改變了全局。即便在職業生涯中後期的鄧肯進行了減重,早就改變了打法,但是13年和14年兩次總決賽,鄧肯依舊把打小球的熱火三秒區給捶爆了。

可以拉到高位跳投,可以在低位硬鑿,對方打擋拆也能出來換防對方的後衛和鋒線,還是三秒區的守護者,可以說當年的鄧肯是小球打法的剋星!

多重因素造就鄧肯終老馬刺,下賽季在教練席開啟新篇章?

一個新秀從選進來到退役,用了快20年,且還常年處於聯盟最頂尖的水準,毫無疑問馬刺選鄧肯真的賺到了。不過鄧肯也曾經處在離隊的邊緣,2000年夏天,他接受了裡弗斯的邀請,跑去奧蘭多晃了一圈,甚至連“老虎”伍茲都親自站出來當說客,著實嚇了馬刺一大跳,但最終鄧肯還是留了下來,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關於鄧肯的“緋聞”。一個小市場球隊可以留住聯盟最頂尖的內線,固然有實力的原因;畢竟馬刺就是冠軍球隊,從贏得榮譽的角度來說,鄧肯可能也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海外成長的經歷讓鄧肯相對來說,不像美國球員那麼看重市場行情和商業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鄧肯紮根德州。

但是鄧肯能一直處於聯盟頂尖水準,一直是馬刺建隊基石的背後,還有一個因素不得不提,那就是馬刺有全聯盟最“老派”的主教練,他們也是最“老派”的球隊,直到現在,他們還是在以內線為建隊核心,這也是退役之前,鄧肯的地位從沒有在馬刺隊內被撼動的原因所在。

出色的角色球員,歷史一流的主教練,以歷史第一大前鋒為建隊核心,配上帕克和吉諾比利兩位“高參”,讓馬刺在過去20年有著非常強的競爭力,他們是團隊籃球的代表,也是想要衝擊總冠軍的球隊最好的試金石。而馬刺這幾年的滑落,跟小卡的出走有關;但從實質上來說,馬刺的滑落還是抵不過歲月的痕跡。當GDP三個人先後隱退,馬刺註定會往下走。而馬刺逐漸往下走,以及鄧肯退役後,沒有一個可以壓住小卡的球員,同樣是小卡離開馬刺非常重要的因素。

正是因為鄧肯不僅是馬刺的傳奇,在NBA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難以被複制的傳奇,所以在鄧肯決定退役時,馬刺選擇以把他裁掉的方式,把他剩餘合同薪水補給他,這是對鄧肯的一種肯定。

當波波維奇老爺子已經兩鬢斑白,他隨時有可能選擇退休,馬刺的輝煌成為了過去時的背景下,或許熟悉馬刺球隊文化,又真正有威望可以鎮住更衣室的選擇也只剩下鄧肯。當鄧肯接班波波維奇的趨勢幾乎已經定了,這一天會在下個賽季到來麼?


中國足球的那些事兒


這說起來還和CBA有關。

——好吧,我承認上面那句話是故意吸引眼球,其實這裡的CBA,不是“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意思,而是“勞資協定”(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的縮寫。是NBA關於球員薪水的一系列規定。

鄧肯生涯最後一份合同,是15年夏天簽訂的,兩年1000萬,每年500萬美元。鄧肯打了一個賽季之後退役,不過既然合同已經簽了,薪水還是照付,所以,馬刺在2016-17賽季,工資表上還是照樣有一筆500萬美元的支出。

但是,按照勞資協議的規定,球隊在裁掉一名球員後,可以把剩餘工資延期支付,通俗點說,就是平攤到將來的幾個賽季裡。期限為(剩餘賽季x2+1)。鄧肯當時還剩下1年的薪水沒領,所以按規定,馬刺可以分(1x2+1)=3年來支付。

這樣做的好處是,NBA是有工資帽的。原本鄧肯要佔500萬的空間,分三年支付,每年就只佔188萬的空間了。

當年倫納德已經成長為一陣球星,球隊拿下60+勝場。雖然鄧肯退役,但看起來球隊蒸蒸日上,已經重建完成。這個時候,多一點空間,當然對引援比較有利。


胡說籃球


看似不完美的結局,是馬刺對石佛最好的告別

馬刺在1997年以首輪第一順位選中了鄧肯,司職大前鋒與中鋒。一人一城,鄧肯帶領馬刺19個賽季全部進入季後賽,並率領馬刺拿下5個總冠軍戒指和3個MVP,當年的GDP組合可謂是讓聯盟眾多的球隊聞風喪膽。

NBA再不盡人情,也不會隨隨便便的將這樣一位功勳老將裁掉,瞭解這一特殊的裁決背後的實情,我想大家肯定也會和我一樣為馬刺豎個大拇指。

其實,根據聯盟慣例和規定,球員決定退役後若有剩餘合同,他們一般會和球隊商量,放棄部分或全部的剩餘薪水。如果讓鄧肯自己決定,他自然是不會在即將離開球隊之際時再拿薪水,畢竟560萬對彼時的鄧肯來說並不是非拿不可的薪資。

馬刺的管理層也肯定會考慮到這個因素,所以為了表彰這位功勳球員為球隊做出的貢獻,馬刺隊決定“裁掉”鄧肯,然後將560萬的薪水當作他未來三年的退休金,在鄧肯退役後的三年裡,每年支付給鄧肯188萬。

儘管波老爺子素來以嚴厲著稱,但是在這件事上,他和馬刺隊管理層的做法還是讓人稱讚的!當年,老鷹隊裁掉安東尼,是為了騰出薪資空間來重建,而馬刺的做法是給球員以尊敬,儘管這個尊敬是靠錢給出的,但這未嘗不是一個別樣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