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別國國籍和愛不愛國有關嗎?

牽著小狗看大海


既然都入了其它國家的國籍,從大概率角度來講,已經是其它國家的公民,那麼愛國(中國)從何談起?除了少數人忍辱負重為了某些遠大目標,我想大多數都和愛國沒啥關係。


iTYR


個人覺得有點關係,但是不是完全因為國籍就判定這個人愛不愛國。

外國籍的華人也有很多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抻出援手的,

中國籍也有為國家添噁心添堵的。

入別國國籍不一定不愛國,但是疫情期間隱瞞病情回國治療或者不聽勸阻不按規定隔離的,

還對管理人員大呼小叫的一定不愛國!


這個時候,國際疫情形勢嚴峻,很多國家疫情大爆發,

而國內的疫情暫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多留學生,華人華僑在這個時候選擇回國,

奔著人性最有利自己的方面來說,無可厚非。

但,那對於一些個自以為是,總想享受特權的人來說,

她一定不是那麼的愛國,有人在機場叫囂自己是從歐洲回來的,待遇不好

也有人在回國之後的第二天就不隔離,不戴口罩的出去跑步,

甚至更有人在隔離的時候要喝礦泉水,不給喝礦泉水就是侵犯人權,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是真的愛國嗎?


他回來,絕對絕對不是愛國,而是給祖國添麻煩的,

要知道,現在的戰疫成果,是我們全國人民犧牲了多大的代價才取得的。

我們祖國疫情大爆發的時候他們在幹嗎?

怎麼沒見一個所謂的愛國人士回來做志願者?

怎麼沒見一個所謂的愛國人士回來為祖國做貢獻?

怎麼沒見一個人平時為祖國納稅?

這個時候回來給祖國添亂了就是愛國?


愛不愛國,跟國籍關係不是那麼大。

但,在這個時候回國的那些個人,一定一定不愛國,

對不起,從哪裡來,請原路滾回哪裡?我們不歡迎!!!!


老徐說事999


先分享一個段子:一位有錢人面對一群已婚男人說,“如果你讓你太太今晚陪我一個晚上,我出一萬元”,不出所料,沒有人答應,甚至有人衝動地想揍他。有錢人緩緩地說,“那十萬元呢?”,人群中有人猶豫了,但是,最終還是沒有答應。這時,有錢人提高聲音,“我出一百萬元!”,終於有人答應了,還不止一個。

這位丈夫愛他的太太嗎?你不能說他不愛,我們都是凡人,受生活所迫。如果你口袋裡有一千萬,你可以理直氣裝地拒絕,不過,你並不一定比那位答應出借太太的男人更加愛自己的太太,只是你的錢比他多。
  • 加入其它國籍,就是不愛國嗎?也許有人是因為恨這個國家,而跑到外面去的,那肯定是不愛國。但大部分人,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在當地生活得更加便利一些。坦白說,如果突然有一個機會給你時,你的決定會是什麼,這可說不定。

  • 當國家出現災難時,已經加入外國籍的華僑,積極幫助,出錢出力,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這次疫情,我們都能夠感受到,他們愛國嗎?當然!

  • 當中國需要他回國時,但基於個人家庭或者各方面的考慮,他拒絕了,他愛國嗎?你可以說他不愛,但,問你自己,你有沒有把自己奉獻給祖國的邊疆?你有沒有深入到貧窮地區?你沒有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設祖國,能夠指責你不愛國嗎?

  • 當中國利益與外國利益衝突時,他已經宣過誓了,肯定不能夠支持中國,他不愛國嗎?肯定不愛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把槍口抬高一寸”,或者“故意不做為”,或者“透露信息”,那,你說他愛國嗎?我說他肯定愛國。其實,哪怕不改國籍,也有許多漢奸賣國賊。


“愛”與“不愛”沒有那麼絕對,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會有不同的表現,或愛國、或不愛國、或者不愛裡麵包含著愛、或者愛裡麵包含著不愛,所以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標準來判斷,但,這恰恰是網絡上很多人的想法,舉幾個例子:


  1. 買外國車就是不愛國,買國產車才是愛國;

  2. 用華為就是愛國,用蘋果就是不愛國;

  3. 到洋快餐去吃飯,就是不愛國;

  4. 在當下的疫情期間,反思國內的防疫,就肯定是不愛國的;


坦白說,我們都是普通人,不能用“神”或者“聖人”的標準來衡量,我們有時候會表現得極其愛國,有時候,我們也會很自私,這就是人性。不能夠就一件事情、一句話,就給人貼標籤。


最好的建議,就事論事:在這件事上,他表現得非常愛國,在另外一件事,沒有看到他愛國情懷的表現。

HR威叔


個人認為入別國國籍和愛國沒有太大關係,比如劉亦菲,她入別國國籍,其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而是父母做的決定!目前廣電總局發佈了“限籍令”,對娛樂圈改國籍的明星,事業影響很大,不能像以前那樣撈金了,對劉亦菲的影響也很大!

劉亦菲參演了《花木蘭》,因疫情的原因,推遲了上映時間,而且網友對劉亦菲的爭論也很大,主要是抵制劉亦菲版的《花木蘭》,認為她太漂亮了,不適合演花木蘭這個角色,另外她的美國籍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花木蘭》會不會因為那麼多人的抵制而受到影響呢?娛樂圈明星入別國國籍和愛不愛國有關嗎?

《花木蘭》會不會受影響?

有人認為會受影響,因為中國人的消費可以說令外國人咋舌,中國人在國外買下一棟樓,逛街橫掃一條街的新聞很早讓外國人領教了中國人的消費能力,而且中國市場是眾人都想吃一口的唐僧肉,如果影片能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的話,無疑可以賺得金滿盆滿,如今被中國網友強烈抵制,那意味著失去了一大塊市場,對《花木蘭》肯定是有影響的。

也有人認為不會受影響,有爭議就有熱點,憑藉熱點讓這部電影更加聚焦了大家的關注點,原來片方就想靠劉亦菲的人氣來為電影造勢,現在沒有往他們期望的方向發展,不過熱點比原來期望的值要更高了,現在雖然說抵制,但是如果一旦上映,很有可能會比預期的票房還要高,因為人都是充滿好奇心的,本來有可能不想看,但是聽到大家都這麼爭論了,就去看看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真相定律的幾率還是很高。

國籍與愛國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有一些明星說著中文,長著中國臉,但國籍一欄卻不是中國,吳亦凡、鞏俐、張鐵林,李連杰等等,很多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華人明星卻是外國籍,那麼這些明星是因為不愛國就入了別國國籍嗎?其實加入別國國籍的理由有很多種,比如像劉亦菲和吳亦凡從小就隨家人到國外生活,由家人給他們辦理了加入別國國籍的手續,當年他們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孩子,自然是順從家人的意願改了國籍,你能說他們不愛中國嗎?答案可想而知。

還有一些明星是因為婚姻關係改了國籍,為的是更好的生活在一起,非要說他們不愛國似乎也是不對的,所以加入別國國籍和愛國沒有太大關係,不少明星為疫情捐款出力,他們愛不愛國要看他們是否為中國做出了貢獻,這個貢獻可能是大也可能是小,就像有首歌中唱的,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加入別國國籍和愛國沒有太大關係。

娛樂小總結:

明星們更改國籍,我認為這是他們的一種選擇,既然不違法,那麼就有這個權利。更改了國籍之後,談不上愛國不愛國,都不是中國人了,還愛哪門子國?不用太糾結《花木蘭》的主角劉亦菲是外國籍這件事,也不必非要將國籍和愛國劃等號,這個世界因為有不同的發聲才會變得精彩,明天還要繼續,與其關注戲子們的雞毛蒜皮,還不如自己活得精彩!


娛樂二公子


沒有必然聯繫,愛自己的國家是國民的本分,拿外籍就不是中國公民了,應該去愛入籍的國家。沒必要騎著牆,一邊拿著外籍護照,一邊假裝自己是中國人拿著情懷來中國撈錢。


微軟老冰iio


入別國籍就是不愛國,沒有什麼好講的如果清朝時你改國籍,我們也沒什麼說,問題是你如果在外國掙錢,有外國國籍對你有好處,那也沒有什麼說的,主要是你們這些假洋鬼子,根本就沒有在外國發展,而是拿著外籍詐中國錢你們那點演技,外不可能要你們,但你們把外籍當成了詐錢的資本,動不動就幾百萬或仟萬,其實你是在幫一部人在洗錢。


手機用戶66063177580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是,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如果你已經選擇加入了別國國籍,那麼你就只能選擇放棄中國國籍。

那麼,問題來了,入別國國籍和愛不愛國有關嗎?

這問題還真的要區別對待!

第一,加入外國國籍,不等於就不愛國。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抗戰時期,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積極捐款、捐物幫助祖國抗擊日本侵略者,甚至還有很多愛國華僑歸國參戰。最著名的就數抗戰時期,許多馬來華僑回國參戰,在滇緬公路當汽車兵,將國際上給我們的援助物資,運送回國內。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武漢抗擊疫情……每一次都少不了華人華僑愛國的身影。

他們雖然散居世界各地,但是他們的心依然牽掛著祖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著祖國,表達對祖國深切的愛!

第二,不管加沒加入外國國籍,都有不愛國的人!

這兩天爆出的“澳大利亞籍歸國女”,大肆破壞抗疫規則,無禮取鬧,最終被其公司——拜耳中國開除!還有那個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的華人音樂家蔣逸文,在臉書發帖侮辱、謾罵國人。像這樣的外籍華人,顯然是不愛國的!這種人不論身處各地,都是祖國的逆子!



但是,我相信,這樣的人只是極少數!他們並不能代表整個華人華僑的整體。我們也不能就此就說,加入了外國籍就不愛國!

第三,那些選擇加入外籍的富豪、明星、貪官、犯罪分子。

這些人,還真的不能說他們是愛國,這些人加入外籍,用意無非就是將財產外移、逃避打擊而已!

這樣的人,你能指望他們愛國嗎?除非是到了將死之時,良心發現,才會想起祖國、家鄉!但是也未必就是愛國!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總之,一句話:愛國者,不論身份如何變換,他依然愛國!不愛國者,不論他擁有什麼身份,他也是不愛國的!


姑蘇講堂


那也問你個問題,你媽和隔壁老王睡了,回來告訴你:兒子,媽媽是愛你爸爸的,隔壁王叔叔媽媽就是和他逢場作戲哦。你信嗎??


Me呈小圖


人生得意你拋棄,

遇到困難你回國。

祖國偉大包容你,

真拿自己當貴賓。

喝水要喝進口的,

說話滿嘴要人權。

隔離你當住旅店,

我們這裡不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