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有三个习惯,难成大器,见人东西就爱、只知索取和推错误给别人,对此你怎么看?

靈虛子


谢谢你的问题,我深有同感,我正在离婚的妻子正是这种人。这种人而且还极度孤僻自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心胸极其狭窄,不管是你的家庭父母,还是兄弟姐妹,或是自己亲人的后代来拜访,都通通找各种借口故意发脾气拒绝,横眉冷眼的。对外界沟通又极其自闭,什么事情都怕做,一做就有工作恐惧怔,不到十天半月就会被炒回家,性情也极爆燥。想做的事情三分热情七分热度,冲动兴奋期一过,一遇困难和挫折,立马放弃不了了之,前期投入一切全打水漂。无数次都要从头开始,没有任何一点耐心和坚持。


xingyu6913


古今成大事者,大凡性格沉稳、做事认真细心果断、见解独到有胆有识、心胸宽厚大度不计个人得失、为人光明磊落谦虚诚信、遇事勇于担当有强烈的责任心。

对于见东西就拿的人,一定是个心胸狭小爱贪小便宜的人,这样的人自私自利,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很难有志同道合者,最好的结局是积累了很多财富,葛朗台式的人物。

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得』有『舍』才有『得』,要先『舍』后『得』,大『舍』就大『得』,俗话说『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所以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人,终究是无处索取,什么都得不到的。

推卸错误的人,说穿了是一个没有担当不负责任的人。凡成大事者都是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的人,成就是他人的责任是自己的,面对困难从不缩头,在困难面前越战越勇,才是成功者的姿态。

所以,见东西就要,见利就上,遇到困难就跑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HX教师


有这三个习惯的人,成不成了大气暂且不说,有这三个习惯的人真心要小心交往。

见人东西就爱,标准的小心眼,小气场,是不是有可能想方设法要据为己有?

只知索取,贪得无厌样子真丑;

把错误推给别人,没有一点点的担当,共同做的事情,就算犯了错,也不应该推脱责任吧?跟这种人交往还是敬而远之吧。


北海之镔


见人东西就爱,只知索取,错误推给别人,这三个习惯很多时候是小时候的事情养成的。结果从小到长到大,人格却没有健全,成熟。这导致了心理上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比如担当,帮助他人,等等。

改变的可能性有,就是发生在这类人的生活出现大的境况时,逆境,会让其成长,成熟。


芳蕾朵朵


见人东西就爱,说明这个人爱占便宜,并且是那种占便宜不嫌够的人,贪得无厌之人。只知索取,说明这个人不懂的感恩,容易在背后插刀之人,会是那种喂不熟的白眼狼。推错误给别人,说明这个人比较自私自利,遇到任何事都是自己对,别人错,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死活。谁会愿意和拥有以上几点的人相处?大家只要了解了这个人,相信都不愿意和他相处,这种人只看眼前,鼠目寸光,人缘又差,能有什么大前途,所以说难成大器。到时只能是个众叛亲离的地步。


商用军用民用


习惯不是天性,而是后天养成的,因此不能说这三个习惯就是人类的习惯。

一般来说,3~8岁是人类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人类很多习惯都得以在这个阶段被固定化,在未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

但是,正因为是后天养成的,一是可以提醒准父母们重视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为孩子储备受益一生的好习惯。二是后天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可以重塑习惯行为。

比如,军人即使以后退役或者专业,其在部队期间养成的非常优秀的军人作风也会刻画到他们一生的习惯里。

至于是上面的三个习惯,应该是从小被教育的价值观与行为的内在扭曲认知,如何影响了外在行为。



心理医生曲建英


如果一个人见人东西就爱,说明这个人贪得无厌;只知索取,说明这个人自私自利;把错误推给别人,说明这个人没有担当。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

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说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劳累,乐此不被。生而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为一己的私利奔波劳累,这无可厚非。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有社会属性的。因此做人,不能为一己私利而置他人于不顾,置社会于不顾,这样的人会为他人所不容,为社会所不容,终究不会有大出息的。


记的忆


我觉得说的对。

见人东西就爱,说明这个人爱占便宜,并且是那种占便宜不嫌够的人,贪得无厌之人。

只知索取,说明这个人不懂的感恩,容易在背后插刀之人,会是那种喂不熟的白眼狼。

推错误给别人,说明这个人比较自私自利,遇到任何事都是自己对,别人错,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死活。

谁会愿意和拥有以上几点的人相处?大家只要了解了这个人,相信都不愿意和他相处,这种人只看眼前,鼠目寸光,人缘又差,能有什么大前途,所以说难成大器。



再生草c


这确实是不太好的习惯,但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三个问题,那么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积极性为,杜绝这三个习惯的发生。另外,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需要挫折,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这三个习惯的苗头,一定要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它的害处,通过具体事例,故事让孩子能够接受的改变和杜绝。


菩提一叶34437626


有这三个习惯的人,他一定有一个特殊的人生经历。这个特殊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现在的这三个习惯。因此并不能以这三个习惯来简单的来评判一个人。

记得有一部道家经典上提到一个故事。师父生病了,需要有一种药才能得到救治,而这种药就叫做无用草。徒弟很担心师父的病,于是就出门去找这种草。天上地下这个徒弟都走遍了,可是就是没有找到这种无用草。那是因为天下所有的草,都有可以医治的对症疾病。从这个庄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既然世界上没有一种草没有用,人亦是如此。

每个人的降生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有的人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特殊作用,同时发现别人的特殊作用。也有些人很难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很难把别人放到该放的地方。这是谁的过错呢,是自己的过错还是对方的过错?是自己没有认清尺自己和别人的过错,还是说自己和别人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的过错?

曾经有人说,人生就好比是一节课,在每一节课里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和不同的课后作业。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教的人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听的人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做作业的人不同,更会产生不同。那这又是谁的过错呢?

我们总以为我们很认识自己,我们也总是以为我们很了解别人,我们更总是以为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可事实上,我们都不我们都不足够的了解。比如说我们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生气。比如我们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难受。比如我们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开心。比如我们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幸福。比如说我们不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比如说我们不了解对方为什么会那样。比如说我们不了解我们和对方到底有什么样的纠缠。我们也不了解这样的纠缠会影响我们走向何方。如此等等,说也说不清。说也说不完。

所以每个人的呈现,都是一份真实,都可以帮助呈现人以及所观察到的人,寻找到自己的本性。只是,我们忘记了去寻找而已。

所以真的很难去评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