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年紫禁城不闻婴儿啼,清末三帝无子嗣原因何在?

清朝从努尔哈赤算起,共经历了12帝,如果从顺治入关算起,共有10帝,皇帝除了统治天下,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开枝散叶,延续后代,因为子嗣的兴旺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命运,在清中期以前,皇帝的生育能力还是相当旺盛的,进入后期,逐渐减少,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爱新觉罗家族入住中原200多年,最终出现了三帝无嗣的惊人现象,当时国人称为“宫荒”“国统三绝”,在老百姓看来,这是大清气数要尽的征兆。

我们首先梳理一下清朝历代帝王的子嗣情况。

顺治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8子6女,第一个儿子出生时,顺治才12岁,要不是死的早,恐怕还会生的更多,大清最年幼的皇阿玛是当之无愧。

康熙帝,在位61年,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35子20女,牢牢占据历史子女最多皇帝排行榜第一名,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康熙才13岁。

雍正帝,10子4女,一心扑在工作上,废寝忘食批阅奏折,影响了造人,第一个女儿出生时,雍正15岁。

乾隆帝,活了89岁,既是最长寿的皇帝也是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60年皇帝,3年太上皇,生下17子10女,17岁当爹。

嘉庆帝,生了5子9女,19岁当爹,孩子数量直线下降,问题已经有了苗头。

道光帝,生了9子10女,26岁当爹,是清朝皇帝中当爹最晚的,从道光帝,开始,生育正式出现问题了。

咸丰帝,生了2子1女,24岁当爹,最后出生的1个男婴只存活了1天,唯一存活的儿子就是慈禧的儿子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咸丰之后的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再也生不出孩子了,不要说男孩,女孩儿也没有。

1858年,咸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一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最后三位皇帝再没有生过一个孩子,54年,紫禁城不闻婴儿啼,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雍正帝确立的“秘密立储”制度成为一纸废文,更让慈禧太后借机用懿旨确立嗣君,左右晚清政局48年,成名大清的实际掌门人,连续三代皇帝没有子嗣,是基因遗传问题,还是各有不同的原因,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最常见的观点是“近亲结婚论”和“乱伦婚配论”,这两个观点站得住脚吗?

有观点认为,满清皇族自古以来就有寡妻转嫁亡夫弟兄、叔侄的传统,为加强对蒙古的统治,满蒙联姻也较为频繁,近亲结婚的现象屡见不鲜,经过几代人的积累,遗传问题在最后几代皇帝身上得以爆发,所以才导致后代清帝的生育能力弱化。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首先来看寡妻和亡夫的弟兄、叔侄之间,我们会发现他们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对他们后代的子孙肯定也不会产生影响,他违背的只不过是中原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而已。

我们再看姐妹同嫁一夫的问题,这才清朝十分常见,皇太极娶了孝庄和她的姐姐海兰珠,甚至还娶了孝庄的姑姑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顺治帝也紧跟老爹的步伐,他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是自己的表妹,降为静妃后,又娶了另外一个表妹悼妃,英年早逝,接着又娶了孟古青的侄女孝惠章皇后,还娶了孝惠章皇后的妹妹淑惠妃,真乱呀。

康熙娶了四对姐妹花,他的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姐妹(索尼的孙女)、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姐妹(遏必隆的女儿)、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姐妹(佟国维的两个女儿,康熙的两个表妹),都是亲姐妹,第四对是郭络罗氏宜妃和妹妹(官佐领三保的女儿),光绪帝的珍妃和瑾妃也是亲姐妹。

清朝入关后,受到中原伦理道德的影响,对近亲结婚逐渐采取了限制,顺治、康熙的近亲结婚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婚姻,当时多尔衮、鳌拜对皇帝造成威胁,顺治娶母亲孝庄的蒙古族侄女、康熙娶当朝重臣的女儿都有加强皇权的需要。

顺治和他的几个近亲后妃没有生育一个子女,康熙帝和他的两个表妹只生了一个女儿还夭折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顺治和康熙虽然都近亲结婚,但是没有留下后代,也就不会对后代造成影响,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嘉庆后代繁衍也没有出现问题。

有人认为清中期皇室子女的早夭现象是“生育力下降”导致的

的确,清中期以前的皇帝虽然子女众多,但是存活率并不是太高,早夭现象比较严重,但就此把他作为生育率下降的佐证似乎并不可信。我们通过下表来看一下清帝子嗣的成活率(以18岁为成年标准):

五十四年紫禁城不闻婴儿啼,清末三帝无子嗣原因何在?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历代清帝子嗣的成活率起伏并不是非常明显,到了嘉庆帝、道光帝时子女成年率反而有了提升,其实,在那个时代,因为医疗条件非常有限,子女早夭是一种正常现象,尤其是天花,在清朝好比现在的艾滋病,人人谈虎色变,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天花一直像鬼魂附体一般,为了躲避天花,顺治帝不敢上朝,连续六年不敢接见蒙古王公,康熙刚出生不久就出宫避痘,两岁时染上天花,躲过生死劫后才允许回宫,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与出过天花有了终身免疫力有非常大的关系。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皇子的成年率普遍要高于女儿,从而印证了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在皇室也是比较严重的,对女儿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生活待遇都比儿子差。

我们重点分析一下道光,因为没有子嗣的同治、光绪是他的孙子,宣统是他的曾孙,都是一脉相承,道光的19个子女中,17个是他35岁以后生的,他45岁、55岁之后生了儿子14人,女儿7人,而且,他50岁以后生的6个儿子全部长大成人,由此可见,从子女早夭现象并不能推出生育力下降的结论。

那么,同治、光绪、溥仪三帝无子嗣的原因在哪儿?

五十四年紫禁城不闻婴儿啼,清末三帝无子嗣原因何在?

同治帝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帝唯一活着的儿子,母亲慈禧太后,他6岁登基,16岁大婚,在位13年,19岁去世,婚姻生活两年三个月,1后4妃没有一个生育子嗣,娶一个妻子没有怀孕,可能不知道是谁的问题,娶五个妻子都不怀孕那绝对是同治帝的问题无疑了,民间传说,皇后阿鲁特氏曾经怀有身孕,因为慈禧不喜欢她,最终被折磨而死,这个绝对都是空穴来风,查无实据,慈禧作为亲祖母,就算是狠毒,也绝不会逼死有身孕的儿媳妇,做出自断血脉的事情来,她就算敢这样做,慈安太后恐怕也不会答应。

同治帝三年无子嗣,并不能由此说明他天生不能生育,因为他的历代祖先连续三年没有生育后代的现象非常频繁,从下图就可以看出。

五十四年紫禁城不闻婴儿啼,清末三帝无子嗣原因何在?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历代皇帝生育间隔超过三年的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只能从同治帝的生活环境来找原因。

同治帝无子嗣应该是压力所致。同治帝资质平平,虽然他百日抓周第一个就抓到了书本,但是他却不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翁同龢日记中记载,皇帝上课时或嬉笑不停,或倦不可支,读书非常吃力,慈禧也那这个儿子没办法,只好降低要求“以后须字字斟酌,看折要紧”,但是同治帝连阅读奏折都成问题,一个平庸少年承受如此重担,实在是难为他了,经常被慈安、慈禧教训,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同治帝从小就逆反,被慈安、慈禧两个老妈管的死死的,他的一切都被安排好了,稍有的几次反抗也被慈禧和大臣们驳回,例如他和慈安看中的皇后阿鲁特氏,一直和恶婆婆慈禧搞不好关系,同治帝被逼着去宠幸慧妃,最终,他索性不召任何嫔妃侍寝,一个人住在乾清宫。后宫不顺,同治帝像搞一点政绩露露脸,打算重修圆明园,结果遭到太后和大臣的一致反对,再加上财力不足,唯一想干成的一件事也只能半途而废,内外诸事都不顺心,让他自卑、烦闷,经不起堂兄载澄的诱惑,经常微服出宫胡作非为,最终19岁就一命呜呼了,有人说天花、有人说梅毒,成了一桩悬案。

五十四年紫禁城不闻婴儿啼,清末三帝无子嗣原因何在?

出轿者为光绪帝,这是光绪帝唯一一张实拍照片

光绪帝和宣统帝则是过早的丧失了生育能力。光绪帝的的五弟载沣有11个孩子,七弟载涛有8个孩子,就是六弟载洵,也有1子3女,所以,光绪帝的基因应该是没有原因的,36时光绪帝在《病原述略》中承认“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较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由此可见,光绪帝大婚之前已经患病,这才导致不孕不育。

光绪帝只有1后2妃,作为皇帝来说,规模是非常小的,光绪帝是慈禧妹妹的女儿,他的皇后隆裕是慈禧弟弟的女儿,也就是说,隆裕皇后是光绪帝的表姐,隆裕皇后,瘦骨嶙峋、脸色发黄,还有蛀牙,性格唯唯诺诺,从新婚之夜开始,光绪帝就没有碰过这个表姐,两个人是有名无实。

在光绪帝的子嗣问题上,慈禧太后似乎并不着急,她并没有继续给光绪充实后宫,来分珍妃的宠爱,光绪帝对皇后没感觉,慈禧也没再从娘家选女子进宫,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她知道光绪无子嗣与后妃无关,问题出在光绪身上,他的病布置好,选多少秀女都没用,光绪19岁大婚,38岁去世,在位19年,病始终没有治好,也可能是慈禧根本就不想给他治。

五十四年紫禁城不闻婴儿啼,清末三帝无子嗣原因何在?

宣统和婉容

宣统帝溥仪同样是身体出问题了。他一生有五个妻子,皇后婉容、妃子文秀、谭玉玲、李玉琴,妻子李淑娴,文秀和溥仪离婚,成为与皇帝离婚第一人,当年各大报纸纷纷扬扬,溥仪身体上的毛病也被揭了出来。

光绪、宣统二人从小抱进宫去,缺乏父母的关爱,受到严格的管束,而太监、宫女都是应付差事,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大段文字描述了太监们对他的虐待,光绪帝从小营养不良,他的遗体才1.64米,而溥仪自小被太监、宫女所害导致丧失生育能力的说法流传的也比较广。

清朝皇帝们的作息时间也是极不合理,早上5点就要起床早读书,沿袭东北满族生活习惯,一天早晚两次正餐,清朝皇帝被这样的规矩约束着,都非常勤奋,但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幼年皇帝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