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相机里“HDR”是什么功能?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wang2019


相机HDR全称为High-Dynamic Range,是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意思,相比普通的图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DR,低动态范围图像,并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HDR图像,它能够更好的反映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

HDR适用于拍摄带天空的风景照、阳光下的景物、弱光或者是逆光场景、有强烈光线的场景。

平时我们拍摄风景照,一般都会有天空和陆地作为背景,它们的光线差还是非常大的,如果你只是普通的拍摄一张照片,很难同时将天空和陆地都拍摄好,这时就可以使用我们的HDR模式了。

光线对于一张照片来说非常重要,比如过多的阳光照在人的脸上就会形成暗影、炫光等。HDR模式下就可以消除这些炫光、暗影,使我们的拍摄出来的画面更美、拍摄物更突出。

在暗光拍摄时如果你拍摄的照片和人眼看的画面相比太暗,基本上都是场景有太多的背光造成的,HDR模式这时候就刚好适用,即可以在不冲淡场景里面的光线,还能够增亮暗金。




徐来情缘汇


手机相机里“HDR”是什么功能?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手机里面的HDR其实就是高动态范围的照片,现在的手机普遍都有这个功能,他的主要功能就是拍摄大光比的风光、人像、等作品。

使用条件

在面对逆光拍摄的时候如果只是直接拍摄那么就会拍摄出一个大黑影,这时候就需要打开高动态范围拍摄。


例如夕阳、日出、这样的光线非常强,直接拍摄是无法拍摄出合适的曝光的,打开HDR功能就可以拍摄出高光曝光合适暗部细节丰富的照片。


不推荐使用的场景

顺光拍摄就不需要打开这个功能,如果打开HDR拍摄反而效果不好,色彩发灰整体照片也有比较明显的色彩显得有些脏。

这个功能仅限于拍摄逆光或者光线比较强的环境下使用,在光线柔和顺光的时候就不需要在使用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一些帮助,谢谢。


小鱼大鱼看世界


前面的网友已经把HDR的概念说的很清楚了,我就补充个接地气儿的。要知道HDR的作用,其实我们不需要记什么专业术语,只需要知道下列情况需要用到HDR:

室外拍人时,天空等背景容易拍成亮白或者死白(专业术语叫过度曝光),看不出天空的云彩,或者想办法把天空拍得正常了,人又黑乎乎的(专业术语叫曝光不足)。室内拍摄也面临同样难题,这里不展开。

怎么办呢?

手机相机的HDR的解决办法(以iPhone为例,须结合上下图例理解)是,拍摄三张照片:一张是正常曝光,能看到山坡草地和近处海浪细节;一张是针对明亮的天空曝光,得到正常的能看到云彩细节的天空照片;最后一张针对人物曝光,能看到人物细节。

然后SOC芯片中的ISP处理器利用算法,自动将三张照片中的最佳部分合成为一张照片,得到的照片整个画面都比较明亮,但曝光正常,人物、天空、山坡和水面等的细节都很丰富、清晰。HDR效果见下图。

可以看到,HDR的效果要好,一是算法要优秀,相机才会够聪明;二是芯片性能要足够强大,连拍三张照片花费的时间才会少,合成的照片才会更清晰,拍照速度慢的话,画面抖动会导致合成的照片模糊。

换句话说,HDR功能适合拍摄静止的画面,不适合拍摄激烈运动的画面。


魔铁的世界


随着影像科技的发展,手机拍摄能力日益强悍,昔日辉煌的小底卡片已基本被取代。HDR是风光拍摄中常用的处理技法,现在很多手机有内置HDR功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知识和技巧吧:



一、什么是HDR

“HDR”一词是舶来品,是英文High-Dynamic Range的首字缩写,即“高动态范围”。HDR图片最明显的特点是曝光宽容度高:高光不过曝,暗部有细节,光影信息非常丰富。

风光是HDR最适合的拍摄题材。这类场景光影层次细腻,由于数码感光器性能限制,当环境光比较大时,可能出现亮部过曝或暗部欠曝的情况,HDR恰好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二、手机HDR的实现原理

1、包围曝光+多片合成

这是传统的HDR实现原理,效果较好,但不适于高速动态画面拍摄。因多张片子间有时差,画面中移动元素(如人群、汽车)的位置会随时间变化,导致片子合成后模糊或错位。现在不少手机都支持高速连拍,拍摄间隔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问题。使用该原理的手机,在HDR模式下拍摄后会有一定处理时间,具体时长和手机处理能力等有关。

2、单片HDR处理(“伪HDR”)

单片HDR处理也有两个途径:一是模拟包围曝光,分别调整单片曝光度,得到两张(或以上)表观曝光度不同的片子,经与原片合成,得到类似HDR效果的片子;另一个就是依据预置算法,拍摄时同步调整单片曝光曲线,在一定程度上模拟HDR效果。

这种方式只拍一张片子,只对应一个实际曝光值,理论上效果逊于多片合成,也有人称之为“伪HDR”。单片HDR处理多用于单反等大面积感光元件相机(如尼康内置“Delighting”就有类似效果);手机感光元件面积小(如1/2.3、1/3英寸),动态范围窄,这方面有天然劣势。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方式也有几个好处:一是无需拍摄多片,不必担心因手机移动导致成片错位、模糊(特别是光线不足、快门过慢时);二是单片不存在时差,适用于所有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三是处理速度快,成片迅速。所以对强调便携性和简单化的手机而言,具有很大的存在意义。

三、手机HDR的具体使用和app推荐

目前智能手机普遍内置有HDR模式,通常开启摄像头即可滑动选择“HDR(高动态范围)”图标,正常拍摄即可,部分手机还可选择同时记录两张片子,一张HDR模式、一张普通模式(如iphone系列)。

有进一步需求的朋友,可考虑使用第三方app,不仅可自由设定HDR参数,还可通过后期获得更专业的HDR效果,推荐两款,抛砖引玉:

1、Snapseed

点击“滤镜”找到“HDR景观”,在“自然”、“人物”、“精细”、“强”中选择一种,点击即可应用HDR效果;滑动会出现调节选项,可以对滤镜强度等进行调节。强度依需而定,一般不超过30,以免过度造成失真。

2、Lightroom mobile(LR)

Adobe专业图像调节软件移动版,支持RAW格式HDR功能,打开app界面点击“HDR”图标即可。需注意的是启用后,会驱动手机连拍三张进行合并,因此要拿稳手机或上小脚架,避免画面发虚。

如果还有更高要求,可以在电脑上使用Photomatix Pro进行调节,用好了效果很惊艳。

四、手机HDR拍摄风光片的注意事项

要做HDR风光大片,前提首先是能拍出一张合格的风光片:

1、做好画面总体构图

构图是摄影的第一步,这步做得好,首先就成功了一半。手机多使用24-28mm左右的广角定焦镜,非常适合拍摄风景。关于风光构图,提几个建议:

(1)选用经典构图

经典的往往也是最实用的:如井字格、二分法、三分法等。必要时可开启手机辅助构图功能(如井字格)。

(2)确保画面水平

构图方式很多,但风光片一般应确保地平线、海平面、水天相接线的水平度,维持画面平衡感。手机有电子水平仪的,可同时开启:

例:上图海平面歪斜,画面不平衡,给人以不稳定感,影响了画面表现力。

(3)巧妙利用前景

有时风光拍多了,风格千篇一律,缺乏新鲜感。这时可以多利用前景,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2、了解基本用光常识

虽然不是专业摄影人士,顺光、逆光这类基本概念还是要清楚。需要提示的是,一些条件下可考虑逆光拍摄,一是有时会形成阳光耀斑让画面别有风味;二是HDR在逆光场景下也可以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3、恰当设置HDR参数,防止过度使用

任何一种摄影处理技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方法,HDR虽能改善画面光影层次,但过度使用会适得其反,导致色彩偏转甚至断阶等失真,使画面显得繁杂、脏乱,失去美感,比如下图:

最后以几张优美的风光大片做结尾:



总之,HDR是一种实用的摄影处理技法,用的好就可化腐朽为神奇,分分钟打造炫酷风光大片,轻松燃爆朋友圈!还等啥,赶紧拿起手机试试吧!

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欢迎您关注“小k印像”,共同讨论交流,一同学习提高👍


小k印像


什么是HDR?

相比普通的照片,HDR可以让照片呈现出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很多手机都具备HDR这个功能。在HDR状态下,手机会自动拍摄三张(或者三张以上)曝光不同的照片再合成为一张,从而弥补手机宽容度低的这一缺陷。

如何实现HDR效果?

1、前期拍摄

iphone手机在拍摄界面直接打开HDR就可以,部分安卓手机需要在拍摄模式的界面中选取。

2、后期技术

snapseed中就有HDR景观这个工具,有自然、人物、精细、强四个模式,还能对滤镜强度、亮度、饱和度三个参数进行调整。

不要过分迷恋HDR

尽管HDR是一个不错的拍摄功能,可以让画面中亮部和暗部都呈现出更多的细节,但是也不是所有场合都适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拍摄的失败。

1、拍摄场景明暗反差并不大的时候不适用,否则有可能还会降低画质。

2、画面中有高速移动的物体时不适用。否则会出现重影。

3、画面太暗,同时又是手持拍摄时不适用。因为在暗光环境下手机会自动放慢快门速度,手持拍摄的稳定性比较差,也容易拍出重影。这种场合适合需要借助三脚架拍摄。

4、凸显高反差效果的照片不适用。有些照片作者突出表达的就是高反差的效果,使用HDR反而会适得其反。

以上4点前期拍摄时一定要注意。另外,如果想通过后期调整实现HDR的效果,滤镜强度不能太高,否则调出的效果也会失真。

我是路偷摄,蜂鸟网、大美摄影网、京内网特邀手机摄影讲师。点击“关注”,进入我的头条号,打开文章(是头条号文章,不是悟空问答)下的“了解更多”,即可免费获赠60G的摄影资料,和我的摄影课程。

您每一次的点赞、转发和评论都是我继续创作的无限动力 。


手机摄影手册



HDR摄影,通俗的说就是依拍摄场景的光照不同,分别以最高光点,正常光点,最低光点三处(或多处)拍摄三张片子(或多张)片子,然后合成为一张出片,以保证画面各部位的细节得以体现。是应对一些大光比场景的拍摄方法。

现在的手机相机那怕是千元机大多的都会有HDR拍摄模能。这是一项实用性蛮强的模式。下面就结合本人用手机相机HDR模式在一些光照场景下的拍摄处理方法。

1,手机相机HDR可以应对一些场景光照不均,景物之间亮度反差(光比)大下的拍摄。如:下图。


瀑布是处在两山间的山谷内,除了正午时候有阳光直射外,其余时间均为漫射光。白亮的瀑布,幽黑的岩石和处在林荫下光照略弱的主体(蛙),三者之间光比较大。如果按常规拍摄,不论是以暗处的主体(蛙)还是以白亮的瀑布为曝光参照点,都容易造成或是瀑布过曝或是主体(蛙)欠曝光。这种情况,利用手机相机的HDR模式,就可以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手机相机HDR在逆光或是类似逆光情况下花草树叶昆虫等的拍摄。如下图

三角梅的花蕊在阳光(逆光)


下的影子是吸晴点。如果按常规拍摄,是以红色部分为主曝光点,这样就会造成花蕊的影子影调偏暗,细节失去。采用HDR模式拍摄后,整个画面从红色(高光部)到背景(背光部)以及花蕊影子的细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达到拍摄的预期效果。再如下面手机相机HDR模式下的逆光片子的拍摄。


3,手机相机HDR模式在风光摄影中的拍摄。风光中的日出日落是最为拍摄人喜欢的一个场景。HDR模式的运用,可以避免将日出日落一味的拍摄成剪影画面。拍摄落日,我会选择以太阳做为曝光点。



手机相机HDR模式使用的注意点:

1,因为手机相机HDR模式是自动选择不同曝光点做参照的,因而在有些光比过大的场景,我会“人为”的选取画面中的高光部做曝光点取值。如落日中的太阳,画面中的天空(题图),阳光直射的主体(图5中的芦花)。以保证画面的细节充分体现。

2,HDR模式不适合拍摄有移动或晃动物体的场景,移动或(风吹)晃动的物体容易留下重影。

3,使用HDR拍摄时,持机要尽量稳当。有时会有“请保持机子稳定(大意)”的提示出现,但只要有一定的持机稳定能力,大多都可以完成手持拍摄的。

4,HDR拍摄结束后,我都会进行后期的影调,明暗的调整(特别是有“人为”选择曝光点的片子)。


闲人小摄fjsm


手机HDR功能是手机附带的一项高端功能,一般在拍摄界面的上面位置,以便于随时操作。HDR模式最大的功能是平衡大光比情况下,前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大家都有拍摄的经验,就是在前景和背景光线亮度对比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对焦点取在前景上,背景就会过曝或者太黑。我们对焦点取在背景时,前景就会出现曝光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在光比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HDR模式进行拍摄,这时候会尽量让前景和背景都清晰可见。

当然,要注意以下几点:

1、HDR模式的拍摄原理是在短时间内,拍摄两张分别以前景和背景为测光点的图片,然后进行合成。因此,在这较短的时间内,我们要保持手机的稳定,不要有大幅度的抖动,不然在合成时,两张图片重叠的部分会发生虚影。

2、正是HDR模式特殊的拍摄原理,因此,我们一般用这种模式拍摄景观或者对人物进行摆拍。而不能用于行动中人物动作的抓拍,因为那样会形成人物影子重叠虚影的情况发生。

3、HDR模式拍摄后,要进行细微的调节,比如对色彩饱和度、对比度、色调等进行后期处理,这样,风光照片才会还原本来的亮丽色彩,或者形成油画效果。


半日闲影像


手机里的HDR,全称High Dynamic Range 即高动态范围。开启HDR拍照片后,系统会自动自动拍几张曝光值不同的照片进而合成一张效果最佳的照片。



HDR适用于明暗对比特别强烈的时候。

笔者上面这张图就是开启HDR后的图片,

下图是没有开启HDR拍的照片,

可以看出对于细节的处理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自行车上挂包的颜色,自行车胎上灯光的反射,还有天空的颜色,都是有一定区别的。

那么HDR究竟适合什么时候开启呢?

1.逆光拍摄。


这个时候会突出前景的细节,还不会导致背景过暗,出现废片。

2.夜景拍摄



如果上图中不开启HDR的话,拍下来的照片,桥的细节会拍的比较完整,但是天空会呈现一片黑色,这时候开启HDR,合成后的照片就会比较自然,看起来也
舒服多了。

3.光线比较强的时候


这时候拍的照片,对比度会特别明显,天是蓝的,云是白的。

4.拍摄日出、日落。


这时候拍摄的照片,相对来说会暗许多,所以开启HDR后,合成的照片会明亮不少,细节处理也会好很多。


上图是笔者开启HDR后正在进行处理的样张(谷歌相机拍摄,细节正在处理)

最后一张是处理后的照片,细节看灯光和江小白那几个字,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谢谢阅读!


科技数码



随着手机摄影的流行,相信大家对HDR并不陌生!——每个人手机“相机”里几乎必备的一个设置!

今天,大叔跟大家详解一下HDR拍摄技巧,首先打开你的手机相机,看看是否有以下图标,一般是在相机的“设置”菜单里:

左苹果,右安卓手机中的自带HDR功能

今天和大家一起更仔细的认识HDR

1. 什么是HDR?

2.为什么使用HDR?

3.什么时候使用HDR?

4.什么时候不能使用HDR?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

HDR 的原理

HDR的全称是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也就是高动态范围照片。就是一次照好几张曝光不同的照片,然后自动按照算法合成一张照片。iphone是三张合成一张。图像经HDR处理后的理想结果是亮处足够耀眼,暗处能够分辨物体的轮廓与深度,而非原图的一团漆黑。

1856年摄影师Gustave Le Gray用HDR拍摄的照片。
使用HDR的原因

简单来说,手机HDR功能就是通过拍摄多张照片并通过软件合成,来改善照片中过于明亮或是昏暗的部分,获得更均衡的曝光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使用HDR模式的原因。如下图:

非HDR照片,很明显天空和屋顶太亮,建筑偏暗,门窗最暗。建筑整体曝光正常,天空和屋顶就过曝了。

HDR照片,整体对比度增强,给看者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照片更好看了,原来很暗的门窗现在也清晰可见。

再举例子:

非HDR照片 地表的景物一片黑

HDR照片 天空和地面都保留了细节

适合用HDR拍摄的题材
  • 在拍摄大场面风光时,由于距离远,视角广,画面内涵盖的景物很多,明暗不同。HDR能够消除过大的明暗差异,改善诸如地面景物清楚,天空一片死白。或者空中云朵清晰,地面景物一片死黑这种情形。

  • 拍摄物中有高亮物体,又对画面构成比较重要的时候。例如你想拍摄房间中好看的台灯。可以采用。同理,很暗的物体也一样。

  • 逆光,比如人背对窗口你需要正面拍摄她。或者背对朝阳/夕阳 这样的时候。但我的个人建议是可以结合变换角度或者房间内开灯这些方式。而不是纯依赖HDR。

  • 在光线充足,但拍下来的人脸发黑的时候用HDR。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比如下图中的原图会更有意境。

不适合用HDR拍摄的题材

HDR虽好,可不要贪杯。

  • 拍摄运动物体,因为合成前后的图像有变化,合成后会有重影或者残影的现象。

  • 高对比场景,导致照片失去本来的色彩,对比度降低

  • 色彩鲜艳场景,导致颜色惨淡、饱和度不够,失去原有的色彩

  • 整张照片的明暗对比、层次感都非常差。建议慎用,尤其是需要强调光影的拍摄中,关闭HDR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自带的HDR效果较差,还会影响拍照的速度,4s经常有亮部和暗部溢出。不过,可以利用Snapseed进行后期调整。

这个软件新推出了很不错的HDR功能,一张照片就够了,而且几乎是一键完成。是我认为目前iPhone端比较好用的后期软件了。

- END -

最后来个广告我们是一个专门做手机摄影的公众号有责任、有态度、有行动、只要你心中有光爱摄影那么就去拼就去闯伟大无法用时间去衡量不能用地点去限制更难以凭身份去评判所以请不要让别的事情留住你的青春却没给你带来想要的选择我们才是你最正确的决定!伟大永不闭幕


呆小萌落笔画秋枫


手机和相机里的“HDR”是什么功能?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HDR是什么?所谓HDR,是英文High-Dynamic Range的缩写,意为“高动态范围”。


这项功能,现在大多数手机和单反相机都是具备的,所以,我们只要掌握了一般过程和使用方法,另外的就会迎刃而解。以下我们以单反相机为例进行说明。

所谓HDR功能,就是对付“大光比”拍摄条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什么又是“大光比条件”呢?在拍摄遇上同一构图画面时,画面的某一部分是很明亮的,而另外的部分或大多数却是暗黑的;明暗对比差距极端,相机无法运用平常对光线处理的手段来应对;一般拍摄得到的片子不是死黑就是严重过曝,出现“死白”或“死黑”同框的结果;画面结果无法与肉眼看到的世界相接近,严重“失真”;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在光线条件严重失衡的时候和场合,比如礼堂、舞台、早晨日出和傍晚日落等等。


HDR功能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这样的,面对大光比的条件,相机录取一张以最亮处为准的图片、一张以最暗处为准的图片和一张以基本正常处为准的图片,在相机内自动合成一张图片,这一张合成的照片,既不以最亮的为标准,也不以最暗的为标准,而是“抓两头带中间”,使得原来最亮的没那么亮,原来最暗的没那么黑,尽力做到“中庸”和平衡,让亮的地方不过曝,暗的地方有细节,有点儿“劫富济贫”的意思。

第一、相机使用HDR功能的前提是上三脚架和快门线。只有用上三脚架、快门线,才能保证三张图片的构图一致,不然的话,合成起来就会拖头带尾,形成重影。

具体操作过程是,点开相机后背左上角(一般在这个位置)处的“创意键”,上面标有小方格,小方格上面有“笔”图案,意思是说“创意”;点开创意键,就能找到HDR,点开HDR之后,“按图索骥”,完成一步步的设置即可;相机自动合成时,需要等待一小段时间才能完成;具体的参数你可以“想当然”去设置,最多是来回多试拍几张而已。


第二、手机使用HDR功能时最好是上三脚架和遥控器。手机的HDR功能使用一般没有 上面所说的相机那么复杂,只要打开这个功能,很快就会完成。为了图片的不带重影,最好也是用上三脚架和遥控器。

第三、从效果出发,建议不使用“机内HDR”。这个功能的使用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操作也是较为简单。但是,经过对比的人就会发现,这样得到的HDR图片,解决了“贫富不均”的大问题,但是,得到的画面总是那种很别扭、很怪怪的感觉,尝试过的人一般都不再使用它。


这里介绍一种叫做“机外HDR”的方法,为了区别,上面所说的由相机自动合成的方法就自然被叫做“机内HDR”了。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包围光”拍摄法。在用上三脚架和快门线的前提下,将显示屏上的光标调整到曝光补偿位置上,用右手食指拨动前拨轮,左旋,左旋时曝光补偿栏会出现以原“零点”为中心的三个位置标识,中间的为“零点”,左边的为“负”,右边的为“正”,一般是左为-1,右为+1(具体数值由你掌控)。


在这样的设置下,接下来相机会先按-1档曝光拍一张、正常曝光拍一张,再+1档曝光拍一张,三张图片为“一组”,分别是欠曝、正常和过曝的三张。

后期制作时,在电脑上打开PS软件,用HDR合成的手段完成。这种方法合成制作的大光比条件图片会来得非常尽如人意,最亮的变得正常,最暗的也有很好的细节。哪些美轮美奂的风光大片其实就是这样完成的。记住,这种方法叫做“机外HDR”。

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请关注《拍客张光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